教科版 科学 三上 2.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课件+教案(含教学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 科学 三上 2.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课件+教案(含教学反思)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12-02 10:10:45

文档简介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
《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教学设计
课题名 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
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一定量的空气有一定的质量,质量的多少可以用常用的物体来衡量。 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使用简单的仪器测量空气质量,并使用恰当的方式进行记录。 能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和经验解决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 科学态度目标: 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 体会细致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到生活中可以用不同标准物来测量空气的质量。 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物体,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教学重点 使用简单的仪器并选取不同参照物测量空气质量,用恰当的方式记录实验结果。
教学难点 观察不同参照物的体积,得出有相同质量的不同物体其体积不同的结论。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天平、打气简、球针、绿豆、回形针、皮球、大袋子、乒乓球。 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教师谈话:用打气筒给一个袋子打入一定量的空气,估计一下,这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呢? 2.学生讨论并思考。 二、实验探究 1.教师提问:首先,我们要考虑的是这个袋子中到底被打入了多少筒空气?20?60?还是100? 2.教师追问:不同的情况,解决方法一样吗?学生进一步思考并回答。 3.教师带领学生考虑20筒空气、60筒空气和100筒空气三种情况,并提出解决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估计袋子里空气的质量”为引入,启发学生回顾思考上节课所学知识,并设置悬念。 三、测量空气质量实验 1.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实验材料,包括:简易天平、塑料小桶(2个)、绿豆、充好气的皮球、打气筒。 2.回顾实验步骤: 步骤一:先将皮球放在天平的一端,再把绿豆放在另一端来调节平衡。 步骤二:将小桶中的皮球取下,打入20筒空气,放回天平。 步骤三:用绿豆来恢复天平的平衡。记录下增加的绿豆粒数。 3.学生观看视频——测量空气质量,回顾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并动手操作。 4.教师提问:除了绿豆外,我们还能用绿豆、乒乓球、回形针这些物品作为衡量物吗?(提示:都可以) 5.实验预测:20筒空气的质量会是几颗绿豆呢?几个乒乓球呢?几个回形针呢?学生结合自身经验进行预测。 6.教师出示实验记录单。小组活动,测量20筒空气的质量,并填写表格。 【设计意图】学生对上节课实验的掌握程度决定着他们对本课实验的设计。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多从语言方面引导学生思考、回顾上节课的内容,鼓励学生提炼出通过利用绿豆作为参照物来测量空气质量的实验步骤。帮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达成对知识的迁移应用。在学生利用绿豆作为参照物的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可否用其他参照物进行实验?从用绿豆衡量进一步拓展到用回形针、小木块、乒乓球等物品衡量,言语启发学生关注并思考用不同物品作为参照物的差异。(鼓励学生多观察、多发言,能不能答到“体积不同”都没有关系)培养学生的认真观察和深入思考能力是本环节的重要目的。 四、研讨 1.教师提问:在打入100筒空气后,这袋空气的质量大约是多少?我们是如何知道这袋空气的质量的? 2.教师小结:100筒空气相当于5个20筒空气。20筒空气质量=50粒绿豆。所以100筒空气质量=250粒绿豆。 3.教师提问:比较这袋空气和同它质量相当的物品,你有什么发现? 4.教师小结:这些物品的质量与100筒空气一样,但大小(体积)差别很大。 【设计意图】综合整节课所学知识,总结归纳得出最终结论。 五、延伸拓展 1.教师介绍:利用生活中的测量工具,再来测一测一袋空气的质量。 展示图片——瘪气球的质量。 出示图片——充气后的气球质量。 2.教师小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精密的仪器被发明出来,人们可以直接称出空气的质量。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空气质量由感性理解转变为精确称量的理性理解。 六、课堂练习 1.出示练习题。 2.学生思考并回答 3.教师公布答案。
课堂总结 1.一定量的空气有一定的质量,质量的多少可以用常用的物体(绿豆、回形针、乒乓球……)来衡量。 2.相同质量的物体有不同的体积。
板书设计 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 预测空气质量 称出空气质量
课后作业 1.在实验中,我们可以把皮球放在天平的一端,再把______________放在另一端来调节平衡。 答案:豆子或回形针 2.能测量空气质量的仪器是( )。 A.酒精灯 B.烧杯 C.天平 答案:C 3.两个同样大小的塑料袋里分别装满水和空气,称量的结果是( )。 A.装满水的塑料袋重 B.装满空气的塑料袋重 C.两个塑料袋一样重 答案:A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索空气的质量。课堂互动积极,学生表现出浓厚的探索兴趣,这是值得肯定的地方。然而,在实验操作中,部分学生对于天平的使用还不够熟练,导致测量存在误差。此外,对于空气质量的解释还需更加深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建议未来在教学中加强天平使用的训练,并结合更多生活实例,使抽象的科学知识更贴近学生实际,提高教学效果。(共21张PPT)
教科科学三年级上册
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
第二单元 空气
学习目标
1.一定量的空气有一定的质量,质量的多少可以用常用的物体来衡量。
2.能够使用简单的仪器测量空气质量,并使用恰当的方式进行记录;能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和经验解决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
3.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体会细致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的重要性;体会到生活中可以用不同标准物来测量空气的质量;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物体,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天平、打气简、球针、绿豆、回形针、皮球、大袋子、
乒乓球。
用打气筒给一个袋子打入一定量的空气,估计一下,这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呢?
思考:这个袋子中到底被打入了多少筒空气?20?60?还是100?
不同的情况,解决方法一样吗?
情况一:袋子中被打入了20筒空气
参考上节课的方法,将等量的空气打入皮球中,然后利用天平进行测量。
情况二:袋子中被打入了100筒空气
袋子里能装入100筒空气吗?
情况二:袋子中被打入了100筒空气
100筒空气
20筒空气
20筒空气
20筒空气
20筒空气
20筒空气
×5
回顾:如何测量空气的质量
实验材料:
简易天平、塑料小桶(2个)、绿豆、充好气的皮球、打气筒。
实验步骤:
①先将皮球放在天平的一端,再把绿豆放在另一端来调节平衡。
回顾:如何测量空气的质量
实验步骤:
②将小桶中的皮球取下,打入20筒空气,放回天平。
③用绿豆来恢复天平的平衡。记录下增加的绿豆粒数
除了绿豆外,我们还能用下面这些物品作为衡量物吗?
绿豆
乒乓球
回形针
实验预测
20筒空气的质量=?颗绿豆
?个乒乓球
?枚回形针
实验记录
_____筒空气的质量 物体名称 数量
绿豆 50粒
20
在打入100筒空气后,这袋空气的质量大约是多少?我们是如何知道这袋空气的质量的?
分析:
100筒空气相当于_______个20筒空气。
20筒空气质量=______粒绿豆。
所以100筒空气质量=______粒绿豆。
5
50
250
比较这袋空气和同它质量相当的物品,你有什么发现?
这些物品的质量与100筒空气一样,但大小(体积)差别很大。
利用生活中的测量工具,再来测一测一袋空气的质量。
50筒空气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精密的仪器被发明出来,人们可以直接称出空气的质量。
小试牛刀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把皮球放在天平的一端,再把______________放在另一端来调节平衡。
豆子或回形针
小试牛刀
能测量空气质量的仪器是( )。
A.酒精灯
B.烧杯
C.天平
C
小试牛刀
两个同样大小的塑料袋里分别装满水和空气,称量的结果是( )。
A.装满水的塑料袋重
B.装满空气的塑料袋重
C.两个塑料袋一样重
A
课堂总结
一定量的空气有一定的质量,质量的多少可以用常用的物体(绿豆、回形针、乒乓球……)来衡量。
相同质量的物体有不同的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