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23课《孟子三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孔子
孟子
老子
庄子
荀子
墨子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背诵课文。(重点)
2.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内涵。(重点)
3.体会孟子说理论证的特点,品味对举、排比等句式的表达效果。(难点)
核心素养目标
导入新课
中国有句俗话:得民心者得天下。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他反对不义的战争,主张君主要广施“仁政”,展现出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这节课,让我们一起继续学习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他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提出“民贵君轻”说,劝告统治者重视人民,阐述了儒家重民思想。肯定人性生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其学说对后世儒者影响很大。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其言论汇编在《孟子》一书中。
作品简介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孟子》作为孟子言行的汇编,集中反映了他作为先秦儒家主要代表的基本思想,是中国思想史和儒学史上重要的典籍。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孟子》的显著特点,一是长于言辞,气势磅礴,论证严密,雄辩色彩鲜明,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二是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阐述道理。它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五经”即《诗》《书》《礼》《易》《春秋》
写作背景
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当时,各大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统治者是“庖有肥肉,厩有肥马”,人民是“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提出残暴之君是“独夫”,人民可以推翻他;强烈反对不义战争,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孟子向往着历史上尧舜的功绩,他到处游说,宣扬他的“仁政”“王道”,并把这一希望寄托在统治者发“仁心”上,力图维护西周的井田制度,从而使天下归顺,达到成就王业,“黎民不饥不寒”的目的。
读准字音
1.初读,扫清障碍。
寡助(guǎ) 米粟(sù)
域民(yù) 亲戚畔之(pàn)
课文朗读
听读课文,要求:听准字音;分清句读。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环/而攻之/而不胜。夫( )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 )/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 )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 )/畔( )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guō
sù
yù
pàn
fú
qī
疏通文意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得 道多助,失道 寡 助
施行
仁政
少
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比不上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内城
外城
围
表修饰
…的原因
这
结构助词“的”
代词代城池
表转折却
句首发语词,不译
这样,却
表判断
(比如一座)只有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 革 非不坚利也,
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城墙
护城河
兵器,盔甲,
泛指武器装备。
坚韧
锐利
放弃
离开
泛指粮食
这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也(并)不是不多,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
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
道者寡助。寡助之 至,亲戚畔之。多助之
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
畔,故君子 有不战,战必胜矣。
所以
限制
的
国防
依靠
震慑
施行仁政的君主
到
极点
内外亲属
通“叛”,背叛
凭
归顺,服从
要么、或者
行仁政的君主
归顺,服从
内外亲属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君主,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划分层次,梳理文脉。
第一层:(①):
第二层:(②~③):
第三层:(④):
第四层:(⑤~⑧):
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从攻城方占据天时而失利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从防御方占据地利而失利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则“战必胜”。
温馨提示:按议论文基本结构:提出问题(论点)——分析问题(论证)——解决问题(结论)。
文言知识积累
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
委而去之(古义: 今义: )
池非不深(古义: 今义: )
通假字:畔(pàn),通“叛”,背叛。
文言积累知识
城,内城;郭,外城
去,离开。
往,到
护城河。
指水塘
一词多义
(1)利
天时不如地利:
兵革非不坚利:
(2)之
三里之城:
多助之至:
天下顺之:
环而攻之而不胜:
有利条件
锐利
的,助词
到
代词,指得道者。
代词,代指这座城。
(3)城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城非不高也:
(4)而
环而攻之而不胜:
委而去之:
环而攻之而不胜:
内城
城墙
连词,表转折
连词,表顺承
连词,表修饰
词类活用
域,名作动,这里是使动用法,使……居住,定居。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
固,形作动,使动用法,使……巩固。
威,形作动,使动用法,可译为震摄。
文本精读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两句谈的是什么问题?提出什么看法?
谈的是战争中的攻守问题,提出具备“人和”这个条件才最有利于攻守。这两句揭示本文的中心论点。
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二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条件及诸多的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即“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亦极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攻城
天时
而
环
攻
之
地利
不如
不胜
胜
举例证明论点一:天时不如地利
守方
守城
城高
池深
兵革利
粮多
守方
地利
攻方
委而去之
败
胜
人和
不如
举例证明论点二:地利不如人和
主张(结论)
论点范围
战争
域民
固国
威天下
治国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施行“仁政”
(反面论证)
(对比论证)
排比
合作探究
3、孟子在文中提出“人和”是决定胜败的最重要的条件,其原因何在?
4、本文主要是谈战争呢,还是谈政治呢?
因为“人和”才能得到多方面的帮助,帮助越多,力量越大,战斗力越强,胜利自然在握,失去“人和”,众叛亲离,哪还有什么力量,哪还有什么战斗力,那么失败是必然的。
本文主要是谈政治,是借战争谈政治。孟子借谈战争的取胜条件以阐明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得道”),这样才能“多助”,众人才会归顺,而“天下顺之”,“战必胜矣”,国家才能治理好。
5、本篇在论证结构及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本文论证的主要特点是采取“总——分——总”的论证结构。
先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再分别设例,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先从进攻一方的失利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再从从防御一方的失利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一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论,突出的说明“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论证方法:逐层论证,层层深入。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论证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文章二三层运用举例论证,第四层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更加突出其论点。
6.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论证观点?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对比论证
运用战例,分别从攻和守的角度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性。
将“得道者多助”与“失道者寡助”进行对比,将“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与“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进行对比,强调了“得道”的重要性。
举例论证
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都是作者的观点,哪句是本文的中心论点?为什么?
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原因:“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由这个中心论点一步一步推出的,它反过来又可以论证中心论点 “人和”的重要。
语言赏析
文章第⑤⑥⑦句运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表达效果?
①运用排比句式,从反面强调“人和”的重要性。
②运用对举句式,将“得道者”与“失道者”的后果互相衬映,点明文章主旨,突出“仁政”的重要性。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这三个句子的顺序能否改变?为什么?
从“域民”到“固国”再到“威天下”是治国的顺序,必须将前一个阶段的事情做好,才有可能实现后一个目标,逐层深入地说理,不能颠倒。运用对比手法把“得道者”与“失道者”的后果进行对比,突出“人和”的重要性,有利表现中心,从而得出文章结论。
写作特色
1.逻辑严密,论证有力。
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争实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两个分论点,突出了“人和”的重要性;然后进一步阐述,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进,论证有力。
2.运用排比,气势磅礴。
文章在叙述事例、阐述事理时,巧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使文章语气强烈,气势奔放,说理性强。
拓展延伸
体会孟子思想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文章主要论证战争胜负的条件取决于人心的向背,突出强调“道”的作用,即人和在战争中的作用。
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义”、“非攻”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
这个观点不仅在当时那个历史时期具有进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独见卓识和对人民力量的重视,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
(1)以国家外交部而言,“道”指国家间和平共处、互不侵犯;
(2)以国家内部而言,“道”指爱民,为老百姓着想;
(3)以个人而言,“道”指与人为善,仁义道德。
思维碰撞
有人认为: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性质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对于这种说法你有何想法?
治国、作战以及做任何事情,都要顺乎民心,合乎正义,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失去民心的事情,注定要失败的。
文体知识
归纳主旨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而决定人心向背的根本条件为是否施行“仁政”,从而阐明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课堂小结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举例论证
守方得地利而不胜
攻方得天时而不胜
打胜仗需要“人和”
道理论证
域民
固国
威天下
治国需要“人和”
对比论证
得道者 天下顺之
失道者 亲戚畔之
“君子”战必胜
施行“仁政”
总
总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