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三章 空气与生命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8节 空气污染与保护(2)
---空气质量、全球大气环境问题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了解空气质量报告的内容;列举全球性大气环境
问题;了解PM2.5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了解酸雨的形成及危
害;了解臭氧的作用与保护;
科学思维:能看懂空气质量指数;了解空气质量状况与污染指
数间的关系;
探究实践:通过分析空气质量报告,学习分析各种报告中的空
气质量;并提出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态度责任:了解汽车尾气对大气的影响;渗透环境保护意识,
形成人人保护环境的意识。
复习巩固
1、相对稳定的洁净空气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都非常重要。当污染物进入空气中,超过了 ,危害人体舒适和 或危害 时,就构成了空气污染;
2、空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是 疾病、生理机能障碍、以及眼鼻等 受刺激而引起疾病。
3、大气污染物主要有 等。
空气的自净能力
健康
环境
呼吸道
粘膜组织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及可吸入颗粒物
为了让公众及时了解空气的质量状况,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环保部门每日发布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
阅读导入
阅读:
如表是浙江省宁波市生态环保局在其网站上发布的空气质量日报。
根据表格,说一说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内容?
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的主要内容包括:“AQI(空气质量指数)”、“空气质量状况”、“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指数级别等内容。
新知讲解
一、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
1、设立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的目的、意义:
(1)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的目的:
为了让公众及时了解空气的质量状况,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环保部门每日发布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
(2)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对民众的意义:
①提高透明度:通过每日公布空气质量情况,环保局增强了环境信息的透明度,使公众能够及时了解所在地区的空气状况。
②增强公众意识:空气质量日报有助于提升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促使人们关注自身的健康防护,并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
③指导公众行为:在空气质量较差的日子里,公众可以根据日报的提示,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减少户外活动等。
视频: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
新知讲解
2、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的主要内容:
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的主要内容包括“空气质量指数”、“空气质量状况”、“首要污染物”等。
(1)空气质量指数(简称 AQI):空气质量指数是一种用来表示空气污染程度的简单指标,是根据空气中的几种污染物的浓度,通过一定的方法计算出来,可以直观、简明、定量地
描述和比较环境污染的程度。
空气质量指数范围为0至500,
并分成六个级别。指数越大,表
示空气质量越差。
新知讲解
(2)主要污染物: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颗粒物(PM10、PM2.5等 )、臭氧和一氧化碳等。
(注:API和AQI的区别
API是指空气污染指数,是国家旧的空气质量评价体系,只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PM10三种污染物。
AQI是指空气质量指数,是新修订的《环境空
气质量标准》中空气质量评价体系,包括6种污染
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PM2.5、臭氧和
一氧化碳。)
阅读:
PM2.5是什么
视频:什么是PM2.5
新知讲解
二、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
1、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不仅是某个国家或某个区域的问题,目前已经发展成全球性的问题了。一个地区发生环境问题,影响的范围往往会大大超过该地区。
(1)全球性大气污染:由来源于众多国家的大气污染物造成的危害全球环境的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的主要特点是大气既是被污染的对象,也是污染传播的载体。
(2)全球性大气污染的三大问题:当前人类面临着温室效应、臭氧空洞、酸雨等一系列重大的区域和全球性的大气环境问题。
新知讲解
2、酸雨:
(1)酸雨:雨、雪等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物质,形成了pH低于5.6的酸性降水,称为酸雨。
酸雨中主要的有害物质是硫酸(H2SO4)和硝酸(HNO3)。
(2)酸雨的危害:酸雨不仅危害健康,而且使水域和土壤酸化,损害农作物和林木生长,危害渔业,腐蚀建筑物、工厂设备和文化古迹。
新知讲解
3、臭氧:
(1)臭氧产:臭氧(O3)是氧分子(O2)在紫外线照射下分解为氧原子,氧原子再跟氧分子结合而形成的。臭氧分子含有3个氧原子,是一种蓝色的、带有腥臭气味的气体。
(2)臭氧的分布:距地面10 ~50千米处
的大气平流层里,集中了地球上大约90%的臭
氧,其中离地面22 ~25千米处,臭氧浓度值
达到最高,这一层大气称为“臭氧层”。
新知讲解
(3)臭氧对生物的意义:
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对人的皮肤、眼睛甚至免疫系统都会造成伤害,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破坏植物叶内的叶绿素,从而阻碍各种农作物和树木的光合作用。而臭氧层则能阻挡和削弱过强的紫外线,对生物起到保护的作用。
视频:
生命的保护神……臭氧层
(点击图片播放)
新知讲解
(4)臭氧的破坏:近年来,科学家们经过大量的观测发现,大气层中的臭氧层正遭到破坏,开始变薄,相继出现了臭氧空洞。臭氧层破坏已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计算机模拟表明,大气中臭氧的减少,会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和其他生物的生长。世界各国目前都在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防止臭氧层被破坏。如,禁止生产和使用含氯氟烃的致冷剂、发泡剂、洗洁剂、喷雾剂等化学物质。
氯氟烃是一类人工制造的有机化合物,从冰箱、空调器、汽车到计算机、灭火器等都要用到氯氟烃。“氟利昂”就是一种氯氟烃。
随堂练习
1、当前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全球性的大气污染主要表现在( )
A.酸雨、温室效应、生物入侵
B.温室效应、乱砍滥伐、臭氧层破坏
C.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
D.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塑料垃圾
C
随堂练习
2、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大,加剧了温室效应,导致地球变暖、海平面升高及土地荒漠化等一系列后果。为了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下列措施不合实际的是( )
A.大力植树造林
B.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C.减少家庭用煤量
D.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源
B
随堂练习
3、“促进低碳经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做法不符合此理念的是( )
A.开发新能源(太阳能、潮汐能、风能等),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用LED绿色光源代替白炽灯
C.限制化工发展,关停化工企业,消除污染源头
D.加快研发利用二氧化碳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
C
随堂练习
4、如图是某城市两周内的空气质量指数趋势图及空气评级分类标准。根据下列图表信息回答问题:
(1)空气质量指数的范围是 ,AQI大于300的空气质量状况为 。
(2)这两周内该市的空气质量以 为主。
(3)可吸入颗粒物已经成为各大城市的首要污染物,为保持并改善空气质量,请提出一项可行的措施: 。
0~500
严重污染
良
城市道路定时洒水、
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
随堂练习
5、下面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展示的关于《温室效应研究》课题的部分资料及图片。
随堂练习
(1)该研究性学习小组,采用图甲装置制备二氧化碳气体。
(2)图乙装置,控制温度计初温度,得到 现象,说明甲烷也是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3)图表中的“温室效应指数”指以二氧化碳为相对标准,测定一定大气压下每单位体积的气体所吸收的热量,表中展示了部分气体的数据,据此可得出,水蒸气对全球温室效应的影响要比甲烷气体 。
(4)该小组用图丙装置来进行二氧化碳产生温室效应的模拟研究,在左侧集气瓶中盛放二氧化碳气体,右侧集气瓶中盛有空气,设计意图:希望实验时,能观察到食用油a侧液面高度 (选填“低于”“等于”或“高于”)b侧液面高度,以此证明二氧化碳是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5)低碳生活,正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请针对“低碳”生活,提出你的建议:
。
盛有甲烷气体的锥形瓶内温度高
小
低于
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能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合理即可)
课堂总结
1、为了让公众及时了解空气的质量状况,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环保部门每日发布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
2、空气质量指数 (AQI) 是一种用来表示空气污染程度的简单指标。
3、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的主要内容包括“空气质量指数”、“空气质量状况”、“首要污染物”等。
4、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颗粒物、臭氧和一氧化碳等。
5、空气质量指数范围为 0 至 500,并分成六个级别。指数越大,表示空气质量越差。
6、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主要有温室效应、臭氧空洞、酸雨等;pH低于5.6的酸性降水,称为酸雨。酸雨中主要的有害物质是硫酸(H2SO4)和硝酸(HNO3)。
7、臭氧层位于平流层中的物质(O3),能阻挡和削弱过强的紫外线,对生物起到保护的作用。
板书设计
3.8 空气污染与保护(2)
……空气质量报告、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
1、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
目的:了解空气质量状况,增强环保意识,提高生活质量;
发布:环保部门;
内容:空气质量指数、空气质量状况、首要污染物等;
2、空气质量指数 :表示空气污染程度的简单指标。
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颗粒物、臭氧和一氧化碳等。
指数范围: 0 至 500,六个级别;指数越大,空气质量越差;
3、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温室效应、臭氧空洞、酸雨等;
4、酸雨:pH低于5.6的酸性降水;
主要有害物质:硫酸(H2SO4)和硝酸(HNO3);
5、臭氧层:平流层中物质(O3)
作用:阻挡和削弱紫外线,保护生物;
破坏臭氧层:主要有氟氯烃等物质。
作业布置
1、复习本课时主要内容;
2、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练习;
3、完成学案中“课后巩固”;
4、复习本章全部相关知识点。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八下§3.8 空气污染与保护(2) 学案
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空气质量报告的内容; 2、列举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
3、了解PM2.5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4、了解酸雨的形成及危害;
5、了解臭氧的作用与保护; 6、了解汽车尾气对大气质量的影响。
一、知识点梳理:
1、空气质量指数是指一种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状况简单而直观的指标。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污染物有:
、 、 、 、和 等。空气质量指数范围为 0至 500,并分成 个级别。指数 ,表示空气质量越差。
2、全球性的大气环境问题有: 、 、 等。
(1)酸雨:雨、雪等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 、 等物质,形成了pH低于 的酸性降水。酸雨中主要的有害物质是 、 。
(2)臭氧层:距地面 10 ~ 50千米处的大气 层里,集中了地球上大约 90% 的臭氧,其中离地面22 ~ 25千米处,臭氧浓度值 ,这一层大气称为“ ”。臭氧层则能阻挡和削弱过强的 ,对生物起到保护的作用。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为 ,“氟利昂”就是其中一种。地球南北极上空臭氧层中的臭氧浓度明显 ,出现臭氧薄层。
二、例题讲解
例题1、当前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全球性的大气污染主要表现在( )
A.酸雨、温室效应、生物入侵 B.温室效应、乱砍滥伐、臭氧层破坏
C.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 D.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塑料垃圾
例题2、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大,加剧了温室效应,导致地球变暖、海平面升高及土地荒漠化等一系列后果。为了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下列措施不合实际的是( )
A.大力植树造林 B.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C.减少家庭用煤量 D.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源
例题3、“促进低碳经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做法不符合此理念的是( )
A.开发新能源(太阳能、潮汐能、风能等),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用LED绿色光源代替白炽灯
C.限制化工发展,关停化工企业,消除污染源头
D.加快研发利用二氧化碳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
例题4、如图是某城市两周内的空气质量指数趋势图及空气评级分类标准。根据下列图表信息回答问题:
(1)空气质量指数的范围是 ,AQI大于300的空气质量状况为 。
(2)这两周内该市的空气质量以 为主。
(3)可吸入颗粒物已经成为各大城市的首要污染物,为保持并改善空气质量,请提出一项可行的措施: 。
例题5、下面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展示的关于《温室效应研究》课题的部分资料及图片。
温室气体还有哪些? 人类的哪些活动造成大气温室气体增多? 怎样才能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从而减缓地球的温室效应?
什么是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怎么来的?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中的大量二氧化碳、氟氯烃、甲烷等温室气体(其中主要是二氧化碳)像玻璃罩一样,紧紧地罩在我们的上空,使太阳照射在地球上的热量无法逸散,从而使气候圈增温的现象。
(1)该研究性学习小组,采用图甲装置制备二氧化碳气体。
(2)图乙装置,控制温度计初温度,得到 现象,说明甲烷也是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3)图表中的“温室效应指数”指以二氧化碳为相对标准,测定一定大气压下每单位体积的气体所吸收的热量,表中展示了部分气体的数据,据此可知,水蒸气对全球温室效应的影响要比甲烷气体 。
(4)该小组用图丙装置来进行二氧化碳产生温室效应的模拟研究,在左侧集气瓶中盛放二氧化碳气体,右侧集气瓶中盛有空气,设计意图:希望实验时,能观察到食用油a侧液面高度 (选填“低于”“等于”或“高于”)b侧液面高度,以此证明二氧化碳是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5)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请针对“低碳”生活,提出你的建议: 。
三、随堂练习:
1、为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城市,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 )
A.加大空气质量检测,改善环境状况 B.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垃圾资源化
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D.大力开展五水共治,保护水资源
2、近年来,我国的大部分地区空气污染日益严重,尤其是冬季,我国东部多个城市发生严重雾霾天气,以下有利于雾霾消散的气象条件是( )
A.冷锋过镜 B.暖风过境 C.阴雨天气 D.低气压控制
3、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大,加剧了温室效应,导致地球变暖、海平面升高及土地荒漠化等一系列后果。为了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下列措施不合实际的是( )
A.大力植树造林 B.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C.减少家庭用煤量 D.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源
4、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严重问题,有下列几种说法:①臭氧层的主要作用是吸收紫外线②温室效应将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③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空气受到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的污染 ④汽车尾气排放的增加,加剧了空气污染。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积极治理空气污染,留住绿水蓝天,是我们的责任,目前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监测项目的是( )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氮 C.稀有气体 D.可吸入颗粒物
6、“碳中和”是指某区域一定时间内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与消耗总量相平衡。倡导“碳中和”有利于解决的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臭氧空洞 C.温室效应 D.白色污染
7、某市某日的空气质量日报如表:
项目 空气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质量
可吸入颗粒物 65 Ⅱ 良
二氧化硫 6
二氧化氮 20
(1)据图所示,该日该市的主要污染物是 ;
(2)下列情况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影响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利用风力发电 B.露天焚烧垃圾 C.用煤作燃料
8、请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 酸雨、温室效应、生物的多样性减少、土地沙漠化、化学污染等世界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目前,世界各国正在积极研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措施。人类的活动使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如何通过有节制的排放CO 使人们过上绿色、低碳的生活呢?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倡导“低碳减排 绿色生活”。
(1)在世界环境问题中,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不容忽视。其中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 (填字母,下同);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 。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氮
(2)为了响应“低碳减排 绿色生活”的号召,你的做法是 (写出一条即可)。
四、课后练习:
1、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SO2 B.NO2 C.O2 D.PM2.5
2、近年来,我省许多城市也都禁放烟花爆竹,其主要原因是在燃放烟花爆竹时( )
①产生有毒气体; ②产生噪音; ③产生粉尘; ④易发生火灾; ⑤易发生人身伤害。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全部都是
3、酸雨是指雨水具有较强酸性,pH小于5.6的降水。下列有关酸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B.使江河湖泊酸化,从而影响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甚至造成水生生物死亡
C.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不使用煤和石油等燃料
D.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
4、全球性大气污染主要是指( )
A.酸雨、废旧电池、温室效应 B.酸雨、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
C.臭氧层破坏、废旧电池、温室效应 D.温室效应、废旧电池、臭氧层破坏
5、下表是某城市空气质量某日公布的内容:
项 目 空气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质量
总悬浮颗粒 52 Ⅱ 良
二氧化硫 7
二氧化氮 24
下列情况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影响的是( )
A.用柴油作燃料 B.焚烧垃圾
C.汽车尾气 D.用太阳能热水器
6、近地面的臭氧是由于氮氧化物等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臭氧与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 B.臭氧是空气质量指数的污染物之一
C.汽车尾气大量排放会导致臭氧污染 D.佩戴口罩能有效阻挡臭氧的吸入
7、“低碳生活”、“低碳经济”、“碳减排”等不再是新闻了,其中“低碳生活”中的“低碳”是指( )
A.生活中不用含碳的物质 B.尽量减少含碳物质的排放和浪费
C.停止含碳矿物的开采和加工 D.禁止使用煤炭、石油
8、酸雨是指雨水具有较强酸性,pH小于5.6的降水。下列有关酸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B.使江河湖泊酸化,从而影响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甚至造成水生生物死亡
C.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不使用煤和石油等燃料
D.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
9、以下是国家关于空气污染指数与质量级别、质量状况的对应关系表。某市某日的空气污染指数为56~76,根据表中的信息判断该市当天的空气质量级别和空气质量状况分别为 ( )
污染指数 50以下 51~100 101~200 201~300 300以上
质量级别 Ⅰ Ⅱ Ⅲ Ⅳ Ⅴ
质量状况 优 良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
A.Ⅰ级,优 B.Ⅱ级,良 C.Ⅲ级,轻度污染 D.V级,重度污染
10、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德国化学家Gerhard Ertl对CO在催化剂Pt/Al2O3/Ba表面进行的研究,催生了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如图为该反应过程的模型,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CO2、NO2属于非金属氧化物
C.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D.该装置可将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污染气体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11、为响应国务院颁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某科研小组开展了关于不同pH的酸雨对三种植物叶绿素含量影响的研究,其研究结果如图所示。
(1)随着酸雨pH的降低,叶绿素含量受影响程度最大的植物是 。
(2)长期酸雨不仅破坏植被,还会使生物种类减少,造成生态系统的 能力降低。
12、目前,我国火力发电厂的主要燃料是煤。煤燃烧会排放出SO2和NO2,这些气体不仅污染空气,而且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硫与空气中的水分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亚硫酸易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其中亚硫酸与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对于SO2和NO2,小余同学归纳出了如下一些共同点,其中正确的有 (填字母,多选)。
A.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B.硫元素和氮元素的化合价都为+2价
C.每个分子都由3个原子构成 D.常温常压下都是有颜色的气体
13、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环境问题是当前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请认真回答下列问题。
(1)PM2.5是指大气中粒径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行为不会形成PM2.5的是 (填字母)。
A.焚烧秸秆 B.汽车尾气排放 C.太阳能发电
(2)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降水。煤燃烧时排放出 (写出两种主要物质的化学式)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水,会形成酸雨。
(3)“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 (填字母)。
A.少用一次性用品,如纸杯、筷子、塑料袋等
B.多挖煤、多发电,加快经济发展
C.提倡骑自行车、乘公交车出行
14、能源与环境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目前人们利用最多的能源是煤、 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2)分别充分燃烧1 000 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CO2和SO2气体的质量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煤燃烧产生的气体更易导致酸雨 B.该天然气中不含硫元素
C.煤燃烧对环境影响较小 D.煤和天然气的燃烧都有温室气体产生
(3)A物质常被用作奥运火炬燃料,纯净物A在B物质中充分燃烧,发生反应:A+5B点燃 3C+4D(部分微观示意图如表所示)。
物质 A B C D
分子示意图
A物质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参考答案:
一、知识点梳理:
1、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 颗粒物 臭氧 一氧化碳 6 越大
2、温室效应 臭氧空洞 酸雨
(1)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5.6 硫酸和硝酸
(2)平流 达到最高 臭氧层紫外线 氟氯烃 下降
二、例题讲解:
例题1、C
解析: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造成的。酸雨的主要成分是硫酸、硝酸等。酸雨危害动植物和人的健康;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尾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臭氧层的破坏给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造成危害。所以全球性的大气污染主要是指: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故C符合题意。
例题2、B
解析:A、大力植树造林能够利用光合作用大大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选项正确;B、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需要消耗大量的氢氧化钙,是不经济的方法,选项错误;C、减少家庭用煤量,使用新型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选项正确;D、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能大大减少二氧化碳放热排放,选项正确,故B符合题意。
例题3、C
解析:A、由于化石燃料的使用,产生的气体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空气,因此开发新能源(太阳能、潮汐能、风能等),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是符合“低碳”理念,A不符合题意;B、用LED绿色光源代替白炽灯,符合“低碳”理念,B不符合题意;C、限制化工发展,关停化工企业,消除污染源头,不切合实际,C符合题意;D、加快研发利用二氧化碳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D不符合题意。
故C符合题意。
例题4、(100~500 严重污染;(2)良 (3)城市道路定时洒水、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
解析:(1)由图可知,空气质量指数的范围是0~500,故填0~500;由图可知,AQI大于300的空气质量状况为严重污染,故填严重污染。(2)这两周内该市的AQI大多在500~100之间,所以空气质量以良为主,故填良。(3)为降低空气中颗粒物的含量,保持并改善空气质量,可以采取的方法是城市道路定时洒水、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故填城市道路定时洒水、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
例题5、(2)盛有甲烷气体的锥形瓶内温度高(3)小(4)低于(5)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能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合理即可)
解析:(2)对比两个装置的温度情况,甲烷瓶的温度计明显更高,因此说明甲烷是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3)表中展示了部分气体的数据,据此可得出,水蒸气对全球温室效应的影响要比甲烷气体小。
(4)该小组用图丙装置来进行二氧化碳产生温室效应的模拟研究,在左侧集气瓶中盛放二氧化碳气体,右侧集气瓶中盛有空气,设计意图:希望实验时,能观察到食用油a侧液面高度低于b侧液面高度,以此证明二氧化碳是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5)针对“低碳”生活,比如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能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三、随堂练习:
1、C 2、A 3、B 4、D 5、C 6、C 7、 (1)可吸入颗粒物(2)A
8、(1)A;B、D;(2)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减少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如节约用水,出行时不坐私家车而改乘公交车、步行、骑自行车等);植树造林等(答案合理即可)。
四、课后练习:
1、C 2、D 3、C 4、B 5、D 6、D 7、B 8、C 9、B 10、C
11、(1)腊梅;(2)自动调节 12、(1)2H2SO3+O2=2H2SO4(2)A;C
13、(1)小于;C (2)SO2、NO2 (3)B
14、(1)石油 (2)A;D (3)9:2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八下科学§3.8 空气污染与保护(2)教学设计
课题 3.8空气污染与保护(2) 单元 三 学科 科学 年级 八下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浙教版八下第三章第8节,本节内容《空气污染与保护》是本章的结束内容,是对空气相关内容的提升与综合,更多倾向于情感目标教育,为了人类更好地生存,必须关注空气质量,保护空气。空气的污染是生活中可体验到的事情,教材主要从汽车尾气、可吸入颗粒物、酸雨等方面入手,使学生认识到空气污染的严重性,并了解保护空气的一些相关措施。 本节内容拟用2课时完成教学,第1课时主要介绍空气污染及污染物的来源,了解保护空气的方法和空气污染的防治;第2课时主要介绍 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及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了解空气质量报告的内容;列举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了解PM2.5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了解酸雨的形成及危害;了解臭氧的作用与保护; 科学思维:能看懂空气质量指数;了解空气质量状况与污染指数间的关系;探究实践:通过分析空气质量报告,学习分析各种报告中的空气质量;并提出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态度责任:了解汽车尾气对大气的影响;渗透环境保护意识,形成人人保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 大气污染物及空气质量报告;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
难点 酸雨的形成及危害;空气质量报告的分析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相对稳定的洁净空气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都非常重要。当污染物进入空气中,超过了 ,危害人体舒适和 或危害 时,就构成了空气污染; 2、空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是 疾病、生理机能障碍、以及眼鼻等 受刺激而引起疾病。 3、大气污染物主要有 。过渡:为了让公众及时了解空气的质量状况,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环保部门每日发布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读图: 如表是浙江省宁波市生态环保局在其网站上发布的空气质量日报。 根据表格,说一说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内容? 一、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 1、设立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的目的、意义: (附视频) (1)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的目的: 为了让公众及时了解空气的质量状况,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环保部门每日发布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 (2)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对民众的意义: ①提高透明度:通过每日公布空气质量情况,环保局增强了环境信息的透明度,使公众能够及时了解所在地区的空气状况。 ②增强公众意识:空气质量日报有助于提升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促使人们关注自身的健康防护,并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 ③指导公众行为:在空气质量较差的日子里,公众可以根据日报的提示,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减少户外活动等。 2、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的主要内容: 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的主要内容包括“空气质量指数”、“空气质量状况”、“首要污染物”等。 (1)空气质量指数(简称 AQI):空气质量指数是一种用来表示空气污染程度的简单指标,是根据空气中的几种污染物的浓度,通过一定的方法计算出来,可以直观、简明、定量地描述和比较环境污染的程度。 空气质量指数范围为0至500,并分成六个级别。指数越大,表示空气质量越差。 (2)主要污染物: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颗粒物(PM10、PM2.5等 )、臭氧和一氧化碳等。 (注:API和AQI的区别 API是指空气污染指数,是国家旧的空气质量评价体系,只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PM10三种污染物。 AQI是指空气质量指数,是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空气质量评价体系,包括6种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PM2.5、臭氧和 一氧化碳。) 阅读:PM2.5是什么 (附视频)二、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 1、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不仅是某个国家或某个区域的问题,目前已经发展成全球性的问题了。一个地区发生环境问题,影响的范围往往会大大超过该地区。 (1)全球性大气污染:由来源于众多国家的大气污染物造成的危害全球环境的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的主要特点是大气既是被污染的对象,也是污染传播的载体。 (2)全球性大气污染的三大问题:当前人类面临着温室效应、臭氧空洞、酸雨等一系列重大的区域和全球性的大气环境问题。 2、酸雨: (1)酸雨:雨、雪等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物质,形成了pH低于5.6的酸性降水,称为酸雨。 酸雨中主要的有害物质是硫酸(H2SO4)和硝酸(HNO3)。 (2)酸雨的危害:酸雨不仅危害健康,而且使水域和土壤酸化,损害农作物和林木生长,危害渔业,腐蚀建筑物、工厂设备和文化古迹。 3、臭氧: (1)臭氧产:臭氧(O3)是氧分子(O2)在紫外线照射下分解为氧原子,氧原子再跟氧分子结合而形成的。臭氧分子含有3个氧原子,是一种蓝色的、带有腥臭气味的气体。 (2)臭氧的分布:距地面10 ~50千米处的大气平流层里,集中了地球上大约90%的臭氧,其中离地面22 ~25千米处,臭氧浓度值达到最高,这一层大气称为“臭氧层”。 (3)臭氧对生物的意义:(附视频) 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对人的皮肤、眼睛甚至免疫系统都会造成伤害,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破坏植物叶内的叶绿素,从而阻碍各种农作物和树木的光合作用。而臭氧层则能阻挡和削弱过强的紫外线,对生物起到保护的作用。 (4)臭氧的破坏:近年来,科学家们经过大量的观测发现,大气层中的臭氧层正遭到破坏,开始变薄,相继出现了臭氧空洞。臭氧层破坏已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计算机模拟表明,大气中臭氧的减少,会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和其他生物的生长。世界各国目前都在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防止臭氧层被破坏。如,禁止生产和使用含氯氟烃的致冷剂、发泡剂、洗洁剂、喷雾剂等化学物质。 学生对于空气质量日报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其中的内容与等级可能不是很清楚从目的、意义来认识空气质量日报与预报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了解日报的内容,以便于能读懂空气质量预报,以提高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质量全球性的大气环境问题,可引起学生的思考使学生认识到人为因素对大气的污染与破坏使大气不利于人类方向发展,认识到人类应该开展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与地球同呼吸共命运,树立保护地球、保护蓝天的意识并付诸于行动
课堂练习 1、当前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全球性的大气污染主要表现在( C )A.酸雨、温室效应、生物入侵 B.温室效应、乱砍滥伐、臭氧层破坏C.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 D.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塑料垃圾 2、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大,加剧了温室效应,导致地球变暖、海平面升高及土地荒漠化等一系列后果。为了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下列措施不合实际的是( B )A.大力植树造林 B.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C.减少家庭用煤量 D.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源3、“促进低碳经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不符合此理念的是( C ) A.开发新能源(太阳能、潮汐能、风能等),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B.用LED绿色光源代替白炽灯C.限制化工发展,关停化工企业,消除污染源头D.加快研发利用二氧化碳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4、如图是某城市两周内的空气质量指数趋势图及空气评级分类标准。根据下列图表信息回答问题:(1)空气质量指数的范围是 ,AQI大于300的空气质量状况为 。(2)这两周内该市的空气质量以 为主。(3)可吸入颗粒物已经成为各大城市的首要污染物,为保持并改善空气质量,请提出一项可行的措施: 。[参考: (1)0~500 严重污染 (2)良 (3) 城市道路定时洒水、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 ]5、下面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展示的关于《温室效应研究》课题的部分资料及图片。⑴该研究性学习小组,采用图甲装置制备二氧化碳气体。⑵图乙装置,控制温度计初温度,得到 现象,说明甲烷也是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⑶图表中的“温室效应指数”指以二氧化碳为相对标准,测定一定大气压下每单位体积的气体所吸收的热量,表中展示了部分气体的数据,据此可得出,水蒸气对全球温室效应的影响要比甲烷气体 。⑷该小组用图丙装置来进行二氧化碳产生温室效应的模拟研究,在左侧集气瓶中盛放二氧化碳气体,右侧集气瓶中盛有空气,设计意图:希望实验时,能观察到食用油a侧液面高度 (选填“低于”“等于”或“高于”)b侧液面高度,以此证明二氧化碳是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⑸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请针对“低碳”生活,提出你的建议: 。[参考:(2)盛有甲烷气体的锥形瓶内温度高;(3)小;(4)低于;(5)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能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合理即可)] 及时训练,有利于巩固刚刚学习的新知识。同时还有发现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纠正、修补。
课堂小结 1、为了让公众及时了解空气的质量状况,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环保部门每日发布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 2、空气质量指数 (AQI) 是一种用来表示空气污染程度的简单指标。 3、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的主要内容包括“空气质量指数”、“空气质量状况”、“首要污染物”等。 4、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颗粒物、臭氧和一氧化碳等。 5、空气质量指数范围为 0 至 500,并分成六个级别。指数越大,表示空气质量越差。 6、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主要有温室效应、臭氧空洞、酸雨等;pH低于5.6的酸性降水,称为酸雨。酸雨中主要的有害物质是硫酸(H2SO4)和硝酸(HNO3)。 7、臭氧层位于平流层中的物质(O3),能阻挡和削弱过强的紫外线,对生物起到保护的作用。 帮助学生掌握重点,更加容易的学习。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