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愚公移山》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4课《愚公移山》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02 20:54: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24课《愚公移山》
(一)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疏通文意,理解文章内容。
(二)了解寓言的特点,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三)理解古代劳动人民渴望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培养坚毅的品格和敢于挑战困难、战胜困难的精神。
核心素养目标
导入新课
同学们,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闭幕式上做了《愚公移山》的著名演讲,全面阐述了“愚公移山”这一寓言的革命意蕴,建构了“愚公”这一革命者意象。此后,“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愚公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
而今,习近平总书也曾记多次指出,要“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在推进事业中要“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那么,到底什么是愚公精神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入寓言《愚公移山》……
作者简介
列子:战国时道家,郑人。即列御寇,亦称“圄yǔ寇”“圉yǔ寇”。《庄子》中有许多关于他的传说。《吕氏春秋·不二》说:“子列子贵虚。”“虚”即虚静、无为。西汉刘向《列子序》谓“其学本于皇帝老子”。被道家尊为前辈。
作品简介
《列子》相传是战国列御寇所著。《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篇,早佚。今本《列子》八篇,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来看,可能是晋人作品。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其旨意大致归同于老、庄,又往往与佛经相参合。其中诏号《列子》为《冲虚真经》,为道教的经典之一。注释有晋张湛注和今人杨伯峻《列子集释》。
文体简介
寓言: 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种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以劝诫、教育或讽刺为目的。
特点:1、短小精悍,语言凝练、形象,极富表现力;
2、往往采用拟人、夸张等手法讲故事,以突出强调其中的寓意。
3、常借此喻彼、借古喻今、借小喻大,有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
4、故事情节的虚构性,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盛行寓言,其中有不少保留在《列子》《庄子》《韩非子》等著作中。
神话:是由人民集体口头创作,表现对超能力的崇拜、斗争及对理想追求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属民间文学的范畴,具有较高的哲学性、艺术性。千百年来一直是文人墨客与民间艺人进行创作的不朽源泉,对后世影响深远。
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由于远古时代,人类开始思考与探索自然并结合自己的想象力所产生的。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列子》。《列子》成书于战国前期。当时生产力极不发达,人们在生活中会面临大自然的种种挑战,在与大自然斗争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种情况下,人们只能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愚公移山》也正是在这种状况下完成的。
读准字音


háng


rèn

chéng





zēng
箕畚
jī běn



shuāng

chèn

sǒu

kuì

以应


cuò
yōng


shuò

课文朗读
听读课文,要求:听准字音;分清句读。
太行háng 、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rèn , 本在/冀jì 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 chéng/ 山北之塞sè ,出入 之迂yū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zēng 不能损/魁kuí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 焉置土石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hè 担者三夫,叩kòu石垦壤rǎng 箕jī奋běn 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shuāng妻/ 有遗男,始龀chèn , 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疏通文意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
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古代计量面积用语。
古地名,包括今河北、山西、河南黄河以北、辽宁辽河以西地区。
古地名,今河南孟州西。
【译】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河阳北边。
山名。太行山在山西与河北之间。王屋山在山西阳城、垣曲与河南济源之间。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将近。
苦于。
阻塞。
曲折,绕远。
代词,你们。
家人。
尽、全。
直。
豫州,古地名,今河南黄河以南一带。
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与“阳”相对。
纷纷地。
赞同。
提出疑问。
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都……”。
小山名。
如……何,把……怎么样。
【译】北山下面有个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九十岁了,面对着大山居住。他苦于山路途遥远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行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您的力气,连魁父这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减,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呢?
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况且。
往哪里,在哪里。
放置、安放。
相当于“之于”。
古地名。
肩负、扛。
用竹篾、柳条等编织的器具。这里是用箕畚装土石的意思。
敲、打。
复姓。
寡妇。
指死了父亲的男孩。
刚刚换牙,指七八岁。
更替。
季节。
同“返”,往返。
语气词。
【译】再说,往哪儿搁置挖下来的土和石头呢?大家纷纷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北面去。”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三个能挑担的人(上了山),凿石头,挖泥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男孩,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愚公。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老年男子。
同“慧”,聪明。
严重。
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气力。
指草木。
用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
长叹。
通达,这里指改变。
不如,比不上。
幼儿,小孩。
即使。
穷尽。
愁苦。这里指担心。
没有话来回答。
【译文】河湾上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也太不聪明了!就凭你老迈的年纪、残余的力气,连山上的草木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的思想真顽固,顽固到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寡妇和小孩儿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神话中的山神,手里抓着蛇,所以叫操蛇之神。
神话中的大力神。
停止。
放置、安放。
山冈阻隔。陇,同“垄”,高地。断,隔绝。
被他的诚心所感动。
指神话中的天帝。
【译】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害怕他不停地干下去,便向天帝报告。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南部。从此以后,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山冈阻隔了。
围绕中心事件“愚公移山”来发掘内容,补充故事。
请同学们用原文回答以下问题:
(1)为什么愚公要移山?
(2)愚公是怎样移山的?
(3)愚公移的是什么山?
(4)愚公移山的结果是什么?
(1)原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过程: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3)“二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4)结果: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第一部分(1):介绍了太行、王屋二山的面积、高度和地理位置,为下文移山、负山等情节做铺垫 。
第二部分(2):写愚公提出移山的主张,全家人讨论并决定运土方案,随后立即行动,上山“叩石垦壤” 。
第三部分(3):写河曲智叟阻止愚公移山,愚公驳斥了他的错误观点,阐述了人力无穷、自然能被征服的思想 。
第四部分(4):写“操蛇之神”的恐惧心理和天帝被愚公的决心所感动,最终山被移走。
结构层次
【背景介绍】
【情节开端】
【情节发展】
【高潮和结局】
文言词语积累
通 假 字
始一反焉( )
甚矣,汝之不惠( )
河曲智叟亡以应( )
一厝朔东( )
无陇断焉( )
通“返”,返回
通“慧”,聪明
通“无”,没有
“措”,放置
通“垄”,高地
古今异义
方七百里( )
惩山北之塞( )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
寒暑易节( )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
何苦而不平( )
古义:方圆,指面积;今义:方向
古义:苦于;今义:惩罚
古义:乃,并;今义:曾经
古义:交换;今义:容易
古义:草木;今义:毛发
古义:愁什么;今义:不值得
平:形容词作动词; 挖平,铲除
险: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险峻的大山。
③吾与汝毕力平险
④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名词活用为状语,用箕畚。
①面山而居
面:名词活用为状语,面向着。
②聚室而谋
聚: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聚,把……召集在一起
词类活用
一词多义
且:
1.年且九十
2.且焉置土石
于:
1.达于汉阴
2.告之于帝
3.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将近
况且
介词,到
介词,向
介词,到
以:
1.以君之力
2.河曲智叟亡以应
焉:
1.且焉置土石
2.有子存焉
3.始一反焉
介词,凭借
连词,来
疑问代词,哪里
语气词,呢
语气词,不译

面山而居
聚室而谋曰
而山不加增

帝感其诚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连词,表修饰
连词,表顺承
连词,表转折
名词,诚心
副词,真正、确实
制止
仅,只
重点虚词


跳往助之( )
隐土之北( )
甚矣,汝之不惠( )
年且九十( )
且焉置土石( )
代词,指愚公
助词,的
助词,无义
副词,将近
副词,况且


其妻献疑曰( )
其如土石何( )
以残年余力( )
河曲智叟亡以应( )
代词,他的,指愚公
语气词,加强反问语气
介词,凭,靠
连词,用来
特殊句式
省略句:
①、省略主语:(愚公)聚室而谋曰
(室人)杂然相许
②、省略介词:帝感(于)其诚
一厝(于)朔东
一厝(于)雍南
倒装句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定语后置,正常语序为“逐率荷担者子孙三夫”)
②甚矣,汝之不惠
(主谓倒装,正常语序为“汝之不惠,甚矣”)
③何苦而不平
(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苦何而不平”)
④告之于帝
(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于帝告之”)
判断句(……是……)
1、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者……,表判断)
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也,表判断)
被动句:帝感其诚
(“帝”是被动者,放在主语位置)
固定句式:如太行、王屋何
(“如……何”是固定结构,表“把……怎么样”)
文本探究
(1)“其妻献疑”是不是不愿移山?
文中“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一句语气委婉,充满关切,担心。这里提出移山的困难,目的不是为了阻止愚公移山,而是提醒愚公及其全家人正视移山的困难,并且设法克服困难,从而从另一个侧面反衬出愚公意志的坚决。
1.阅读第一、二两段,探究下面的问题:
写愚公及其子孙们移山,为什么要穿插京城氏之
孀妻弱子" 跳往助之"的情节?
既表明愚公移山受到众人的支持 又为了和下文的智叟形成强烈的对比,加强了文章的讽刺效果。


对 比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发展的
眼光
静止的
观点
远大抱负
顽强毅力
不怕困难
大智大勇
目光短浅
知难而退
无所作为
自作聪明
愚公不愚
智叟不智
比较愚公和智叟的态度。
2.阅读第三段,探究下面的问题:
(1)智叟的观点是什么?提出这个观点的根据是什么?
智叟的观点是“甚矣,汝之不惠”;他的根据是“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2)愚公的观点是什么?他提出这个观点的根据是什么?
愚公的观点是“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他的根据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3)愚公和智叟的看法最大的不同在什么地方点是什么?他提出这个观点的根据是什么?
智叟立足于现在,愚公放眼于长远的未来;智叟是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愚公是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
(4)智叟的笑和质疑与愚公妻子的献疑有什么不同?在文中各有什么作用?
这两个人物所说的话,表面上有相似之处,但目的全然不同。愚公之妻是关心,讲真话,提问题是从献疑的角度说的,“以君之力”带有关心的语气,语气较轻,“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说的是她的真实想法。但她并不反对移山,所以接着就提出移山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焉置土石?”智叟则显然是讥笑和责难愚公。阻止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是很严厉的责备口气,“残年余力”又显出十足的轻视,“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是有意挖苦讥笑和嘲讽,“其如土石何”反问语气很重,在智叟的眼里愚公完全是一个愚蠢至极、不可救药的老头。
这两个人物对故事情节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前者的“献疑”,引起全家人讨论运土的问题,导致移山行动的开始;后者的“笑而止之”,引出愚公的反驳,从而自然过渡到神话结尾。
文中写了山的高峻,遗男的相助,智叟的阻止,神的搬山,这对表现愚公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文中写的这些,都有利于愚公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具体来说,山的高峻显示愚公的决心大;遗男的相助,说明移山是符合人民利益的,受到了乡邻的拥护;智叟的阻止,则是通过愚公智叟两人截然不同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以突出愚公为子孙后代造福而移山的远大抱负,看到人的伟大力量和长远目光;写神的搬山,则是突出愚公精神的感人。
合作探究
(1)故事用神话结尾,是不是封建迷信?
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只能通过幻想,借助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本文就是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这也是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方式,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更能突出愚公的精神惊天地,泣鬼神。
(2)太行、王屋两座山究竟是给谁搬走的?
从表面上看,两座山是由“夸娥氏二子”搬走的。但这仅仅是停留在问题的表面。实质上不是这么回事。“惧其不已”说明了愚公精神的威力在于长期坚持不懈。由此可以得出:两座山的搬走,根本原因是愚公移山的精神。最后一段既是写了事情的结果,同时也是着力写了愚公精神的伟大,具有神话色彩,符合寓言文体的特点。
写作特色
智叟
愚公
着眼于未来,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面对困难的行动派。
着眼于现在,用做静止的眼光看问题,面对困难的躺平派。
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愚公不“愚”
智叟不“智”
对比鲜明
目光长远、不怕困难、敢于斗争,坚持不懈、用全面、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
目光短浅、自作聪明、逃避懦弱,用片面、静止的观点看待事物。
作者在愚公和智叟的命名上有什么深意?
①“愚”和“智”是一对反义词,作者用一对反义词为两人命名,可以形成鲜明对比。
②作者在命名上还特意将两个人物加以颠倒:愚公大智大勇、坚定执着,命名为“愚”;智叟鼠目寸光、冥顽不灵,命名为“智”。这一颠倒不仅加重了对比的色调,而且增强了讽刺的效果。
③“公”和“叟”的称呼也值得深思。“公”和“叟”带有一定的感彩:“公”是敬称,相当于“老人家”;“叟”则是一般的甚至带有一丝不敬的称呼,相当于“老头子”。作者对人物的命名,反映了作者的感情倾向,不仅加重了对比色调,而且增强了讽刺效果。
愚公
智叟
1.反衬
以两山高大反衬移山艰难
以操蛇之神惧其不已反衬愚公精神和行为的可贵
2.对比
a.移山人力的单薄与移山任务的艰巨 (突出愚公排除万难的坚毅精神)
b.智叟和愚公(表现了“愚”者并不愚,“智”者并不智)
3.情节曲折
山高万仞—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谋移山—愚公之妻献疑—遗男助之—智叟笑止—愚公驳斥—山神害怕告知帝—帝感其诚移山
全文篇幅虽短小,然而却写得曲折多姿,波澜起伏。
思维碰撞
愚公移山的壮举,引起了同学们的热烈讨论。对于愚公应当搬家还是移山,大家看法不一。如果用现代人的眼光重新审视,你的观点是什么?请简要阐述理由。
愚公应当移山。愚公移山,是正视生活中的困难,对其毫不逃避、迎难而上的表现。这个故事的教育意义,不在于愚公能否移走大山,而在于他那认准目标、矢志不移的精神。另外,搬家是逃避困难、逃避现实的表现,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愚公移山不仅很好地解决了“出入之迂”的问题,也为家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而搬家则只能让家乡更闭塞、贫穷、落后,又何谈发展呢?
愚公应该搬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的精神固然重要,但不能无限夸大人的能力,也不能违背自然规律。移山破坏了生态,不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搬家和移山,都是为了更好地与外界沟通。搬家可使自己和子孙免于受苦,也可保护生态。此外,搬家还体现了创新意识,破除了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
①做事要有恒心,不畏艰难险阻。
②做事要善于利用集体的力量。
③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④面对不同意见,要以理服人。
⑤有志者事竟成。
拓展延伸
现代化进程中伟大的“愚公工程”:
塞罕坝——又称“木兰围场”,位于河北承德境内,曾经是清代的皇家狩猎场。但却因清王朝腐败过度开垦,后来又遭日本侵略者的掠夺采伐和连年山火,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变为荒漠。
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政府组织护林对,用55年创造出了112万亩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成为“沙地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
郭亮村的“挂壁公路”——过去交通困扰着一代代山民,阻碍着与外界的交流。要想进入郭亮村必须通过天梯,天梯曾是大山中唯一通往中原的外界的通路,天梯是由块块不整齐的岩石垒起或直接在90度角的岩壁上凿出来的石坑组成。
直到本世纪70年代,山民用五年时间,硬是在绝壁中一锤一锤凿出2万6千立方米的岩石 ,开出一条高5米、宽4米,全长1300米的石洞,人们才逐步废弃了这条两千年的唯一与外界交通的天梯。这条绝壁长廊,被日本惊称为“世界第九 大奇迹”。
雅西高速——作为中国高速公路建造史上的逆天工程,横亘在海拔2000米高原上,跨越了12条地震带,全程几乎都是超级高架桥和超长隧道,穿行于崇山峻岭,沿途高山、湖泊、草甸、森林美不胜收,公路本身的设计美感也让人陶醉。雅西高速的建成,让天堑变通途,让“蜀道难”,蜀道不再难!
文体知识
归纳主旨
《愚公移山》是我国古代寓言中的名篇。它通过描述一个老人决心率领他的子孙们挖掉挡住他家出路的两座大山,最后感动了天帝,天帝派了两个神仙把山背走的故事,说明做任何事情,只要有决心,有毅力,踏实苦干,坚韧不拔,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取得胜利。
愚公移山
不怕困难、改造自然
移山背景
大山规模、位置移山不易
移山过程
(开端)
移山之争
(发展)
提出移山主张讨论运土方案开始协力移山
愚公不愚
智叟不智
智叟阻止移山愚公初心不改
天帝感其诚意
助公移山
移山结果
(高潮、结局)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