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孟子》三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3《孟子》三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0.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02 22:18: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课程导入
将一只青蛙放进沸水中,它会跳出来,但如果将它放进冷水中慢慢加热,青蛙则不会察觉到危险而被慢慢被煮死。
温水煮青蛙
掌握本文实词、虚词、古今异义等字词解释。
学习文中的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并明确及作用。
正确理解并认识“生于安乐,死于忧患” 的含义,并从中得到应有的教育意义——人才要在艰苦中造就。 (重点)
学习目标
基础知识
字音
畎( )亩
曾( )益
傅说( )
法家拂( )士
胶鬲( )
quǎn
yuè
zēng


词类活用
劳(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劳累)其筋骨
饿(使......饥饿)
空乏(资财缺乏,即贫困)
所以动(使......惊动)心忍(使.......坚韧)性
行拂乱(使......受到扰乱)其所为
人恒过(名词活用为动词,犯错误、犯过失)
入、出(动词活用为名词,国内、国外)
苦、劳、饿、空乏、乱、动、忍都是形容词或动词的使动用法,翻译时,要译成“使……”
古今异义
⑴举于士
古义: 今义: ; ⑵所以动心忍性
古义: 今义: ;
⑶降大任于是人也
古义: 今义: ;
狱官 士兵
用这些方法 表因果的关联词语
这样的 判断动词
通假字
1、曾益其所不能。
2、困于心衡于虑。
3、入则无法家拂士。
曾 通“增”,增加
衡 通“横”,梗塞,不顺
拂 通“弼”,辅弼
一词多义
于: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
②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③征于色
④生于忧患

①发于畎亩
② 发于声
而:
①而后作
② 而死于安乐也
拂:
①行拂乱其所为
②法家拂士
疏通文意,字词句翻译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停顿。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田地。
选拔、任用。
捣土用的杵。
狱官。
集市。
兴起,指被任用。
舜从田地耕作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选拔,胶鬲从贩卖鱼盐中被任用,管夷吾从狱官手中获释被任用为相,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赎回而用为相。
运用排比句式,列举了六位由卑微到显贵的历史人物,这段话旨在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的道理。
被动句: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倒装句: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发”“举”在这里都有被动的意思,被任用、被选拔。
“于……之间”介词结构后置。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是他身处贫困之中,使他做事不顺,用(这样的途径)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韧起来,增长他尚未具备的能力。
责任,使命。
使动用法,使……劳累。
使动用法,使……饥饿。
使动用法,使……痛苦。
财资缺乏。
违背。
扰乱。
同“增”。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常常犯错误。
思虑堵塞。衡,同“横”,梗塞、不顺。
征验、表现。
显露、流露。
了解、明白。
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指在国外。
匹敌、相当。
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
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指在国内。
同“弼”,辅佐。
在国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与之匹敌的国家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国家常常会灭亡。这样以后才明白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的道理。
思考探究
文章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说说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需要经受怎样的磨炼。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说说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并列举一两个事例来证明这一观点。
理解:忧患和磨难可以使一个人奋发有为,使一个国家兴旺发达;安逸和享乐则会让一个人不思进取,使一个国家衰败灭亡。
举例: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被迫到吴国做奴隶。他身处巨大的忧患之中,回国后,他睡在柴草上,每天都要尝一尝苦胆,时刻提醒自己不忘亡国之耻。在这种忧患意识的激励下,勾践励精图治,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最终成功复仇,使越国重新成为强国。这表明勾践在忧患环境中激发了自身的潜能,实现了国家的复兴。
这篇文章通过舜、傅说等古代圣贤在困境中振作精神、奋发努力而终于大有所为的事实,说明一个人想要完成自己的天赋使命,必须经历种种挫折和考验,进而分析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亦是如此,最后推出论点“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文章主旨
课堂总结
列 举 六 位 名 人 事 例
第三段
担当重任必先经过一番磨练
身处逆境须努力奋发
国无忧患易灭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一段
第二段
第四段
(个别)
(一般)
(客观)
(主观)
(个人)
(国家)
(中心论点)
(正面)
(反面)
小试牛刀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出则无敌国外患者/不复出焉
B.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
C.衡于虑而后作/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一时齐发
D
小试牛刀
A项第一个“出”是“在国外”的意思,第二个“出”是“出去”的意思。
B项第一个“拂”是“违背”的意思,第二个“拂”是“辅佐”的意思。
C项第一个“作”是“有所作为”的意思,第二个“作”是“做”的意思。
D项两个“发”都是“发声”的意思。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出则无敌国外患者/不复出焉
B.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
C.衡于虑而后作/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一时齐发
D
小试牛刀
A项第一个“出”是“在国外”的意思,第二个“出”是“出去”的意思。
B项第一个“拂”是“违背”的意思,第二个“拂”是“辅佐”的意思。
C项第一个“作”是“有所作为”的意思,第二个“作”是“做”的意思。
D项两个“发”都是“发声”的意思。
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第一、二段主要论证了古往今来受大任、成大业的人都是在困境中造就的观点。
B.本文第三段从人应有“生于忧患”的心态角度,对上述观点进一步加以阐发。
C.本文第四段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告诫人们要有忧患意识,不可沉迷于安逸享乐。
D.从全文看,主要是从“生于忧患”的角度来论证的。
D
小试牛刀
D:文章不仅从“生于忧患”的角度论证,还从“死于安乐”的角度进行论证,如“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就体现了“死于安乐”的观点,所以说主要从“生于忧患”角度论证是不准确的,该选项理解不正确。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同学们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