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叁
课前导入
“温水煮青蛙”来源于19世纪末美国科学家做过的一个“水煮青蛙实验”。科学家将青蛙投入已经煮沸的开水中时,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来的高温刺激,立即奋力从开水中跳出来,得以逃生。而当科研人员把青蛙先放入装着冷水的容器中,然后再加热,青蛙反倒因为开始时水温的舒适而在水中悠然自得。当青蛙发现无法忍受高温时,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不知不觉被煮死在热水中。
看图说话:你能复述下面几幅图片讲了什么故事吗?
畎亩( )
傅说( )
胶鬲( )
百里奚( )
法家拂士( )
quǎn
yuè
gé
bì
xī
字词正音
曾益其所不能( )
zēng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课文诵读
quǎn
yuè
gé
bì
xī
zēng
疏通文意
舜
舜 发 于 畎亩 之中
田地
兴起,指被任用
舜是从农耕的田野中被起用的。
人物故事:
舜在历山耕田,后被尧起用,成为尧的继承人,统一华夏部落,是为“五帝”之一。
四方部落联盟首领
傅说
傅说 举 于 版筑 之间
筑墙
傅说是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任用的。
人物故事:
傅说原是在傅岩为人筑墙的奴隶,后被殷王武丁任用为相。
商朝贤相
版筑:古人筑墙,在两块夹板中间放土,再用杵夯实。
疏通文意
选拔、任用
胶鬲 举于 鱼盐 之中
胶鬲
贩卖鱼盐
疏通文意
胶鬲是从鱼盐贩子中选拔出来的。
人物故事:
胶鬲原以贩卖鱼盐为生,西伯(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王。后来,他又辅佐周武王。
周朝
开国功臣
管夷吾 举于 士
狱官
管仲
疏通文意
管夷吾是从狱官手里(释放出来并)加以任用的。
人物故事:
管仲(名夷吾)在齐国曾被作为犯人关押,后经鲍叔牙推荐,被齐桓公任用为相。
华夏第一相
孙叔敖 举于海
孙叔敖
疏通文意
孙叔敖是从(隐居的)海边被提拔上来的。
人物故事:
孙叔敖隐居海滨,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他为相。
楚国名相
百里奚
百里奚 举于 市
集市
疏通文意
百里奚是从市井之间(被赎出后)加以重用的。
人物故事:
百里奚本是虞国大夫,虞亡后被俘,由晋入秦,又逃到楚。后来秦穆公用五张公羊皮把他赎出来,用为大夫。
五羖大夫
gǔ
故 天将降大任于 是 人也,必先 苦 其心志, 劳 其筋骨, 饿 其体肤, 空乏 其身,行 拂 乱 其所为
疏通文意
所以
指示代词,这
所以上天将要降下重任在这个人身上,
使……痛苦
使……劳累
使……饥饿
使……贫困
一定要先使他内心痛苦,
使他的筋骨劳累,
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
使他身受贫困之苦,
违背
扰乱
使他做事不顺。
所以 动心 忍性 , 曾 益其所不能。
疏通文意
使心受到震撼
使性格坚忍
同“增”,增加
(通过这些)来让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
人 恒 过 , 然后 能改;困于心, 衡 于虑,而后 作 ; 征 于色,发于声,而后 喻 。
疏通文意
常常
犯错误
这样以后
同“横”,梗塞,不顺。
奋起,指有所作为
表现
了解
一个人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会改正;内心困惑,思虑梗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显露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然后才能为人所知晓。
疏通文意
入 则无 法家 拂 士, 出 则无 敌 国 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 于 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在国内
守法度的大臣
同“弼”,辅佐
辅佐君王的贤士
在国外
匹敌,相当
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
在,处于
(如果一个国家)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没有能匹敌的国家和外患的侵扰,(这样的)国家常常会走向灭亡。
了解这些之后,就会明白常处忧虑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的道理了。
壹
通假字
曾益其所不能
曾:同“增”,增加
文言积累
衡于虑
衡:同“横”,梗塞,不顺
法家拂士
拂:通“弼”,辅佐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
贰
古今异义
文言积累
发 古义: 今义:
兴起,被任用
送出;出发
②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筑 古义: 今义:
捣土的杵
建筑
③管夷吾举于士
士 古义: 今义:
狱官
士兵
④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贰
古今异义
文言积累
征 古义: 今义:
征验,表现
出征
⑤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喻 古义: 今义:
了解,明白
比喻
⑥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然后 古义: 今义:
这样以后
连词,接下来
文言积累
叁
一词多义
发
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于声
(动词,指被任用)
(动词,显露、流露)
于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征于色
(介词,给)
(介词,在)
文言积累
肆
词类活用
苦其心志
饿: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饥饿。
苦: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痛苦。
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空乏: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贫困。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所以动心忍性
动: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惊动。
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忍。
整体感知
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从哪两方面进行论述的?
中心论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个人
国家
类比论证
农民
瓦匠
鱼贩
犯人
隐士
奴隶
文章开头列举了六个古代人物成才的故事。
他们一开始各是什么身份?
名臣贤相
文本研读
文本研读
这六个人的成才史有何共同点?
孟子列举这些名臣的目的是什么?
作用:举例论证,以事实证明只有经历艰难困苦的磨炼才能成就大业(逆境造就人才),从而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
共同点:他们都是出生卑微,或经历了一段艰难困顿的生活之后,发奋而成就了一番大事业。
文本研读
这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阐明了作者什么观点?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
思想上:
苦其心志
生活上: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为上:
行拂乱其所为
“是人”指的是哪一类人
经得起考验的有志人士、有才能、可以担当大任的人。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短促有力、多方面地描写担大任之人所经历的种种肉体和精神上的磨难,突出了作者的观点:艰苦磨难能培养人坚强的意志和毅力,能增长人担当大任的能力。
文本研读
在孟子看来,人要有所作为,除了客观环境的艰苦外,还应重视什么?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困境能激发人的斗志
(心理状态的变化)
(面部表情的变化)
人的主观能动性
造就人才
客观因素
艰苦环境的磨炼
主观因素
卓绝的精神意志
文本研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如何理解这句话?
如果国内没有执法严格、敢于直谏的臣子,国君就会胡作非为;外面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国君就会耽于安乐。这样的国家,往往会灭亡。
这句话从反面论证了“死于安乐”的道理,是孟子对国君提出的警诫。
文本研读
简析第二段的论证思路。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正面、个人
反面、国家
运用一正一反的对比论证,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这样,由一个人的发展,论述至一个国家的兴亡,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论证了“忧患则生,安乐则死”的道理。
结构梳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舜
傅说
胶鬲
管夷吾
孙叔敖
百里奚
磨难造就人才
正面
反面
入则无法家弼士
天降大任
动心忍性
出则无敌国外患
人恒过,改、作、喻
荒政安逸导致国亡
类比论证
课堂小结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一篇篇幅简短而语言精炼的说理文,全文采用列举历史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的写法,详略得当,逐层推论,论证缜密。
在这篇不到二百字的短章中,孟子围绕客观环境与个人和国家命运的关系,阐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深刻道理。
吴越交战,越国战败,越王勾践立志发愤图强,准备复仇。他卧薪尝胆,就是怕舒适的生活消磨了自己的志气。他还亲自到田间与农夫一起劳作。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
训”,越国终于恢复元气,兵强马壮,具备了反
攻的条件。反观吴王夫差,战胜越国以后,
以为忧患已除,生活骄奢淫逸,狂妄自大,
最终为勾践所败,身死而国灭。
拓展阅读
你还知道哪些事例可以证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吗
卧薪尝胆
拓展阅读
你还知道哪些事例可以证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吗
安史之乱(唐王朝由盛转衰)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前期,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
但是在位后期(天宝年间),他逐渐
怠慢朝政,重用宦官,宠信奸臣李林
甫、杨国忠等;宠爱杨贵妃,加上政
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
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导致了长达八
年的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