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水浒》的有关情况;
2.了解林冲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从而认识封建社会里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
的必然性;
3.分析本文景物描写的作用;
4.鉴赏本文的伏笔艺术。
【学习重点】林冲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
【学习难点】林冲思想性格发展变化的原因
课时:2
【知识链接】
1.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生平事迹缺乏可靠记载。
2.《水浒》:
从秦朝的陈胜、吴广,直至清朝的太平天国,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规模之大,是世界历史上所罕见的。《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成书于元末明初,它反映的是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在民间口头传说、艺人讲说演唱的基础上,由施耐庵加工编撰而成。作者以洗练、生动的文学语言,叙述了许多起伏跌宕、引人入胜的故事,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
全书前半部写“官逼民反”,好汉林冲、鲁智 ( http: / / www.21cnjy.com )深等一个个被“逼上梁山”,在宋江上山后,写了几场反土豪、打官军的战争;后半部写宋江被招安,攻辽,打方腊,最后以悲剧结局。
作品充分表现了人民性:对起义英雄予以充分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肯定和热情的讴歌,对封建阶级的黑暗势力则尽情揭露,从最基层的郑屠、西门庆等,到上层的梁中书、高廉之流,以及他们的靠山蔡京、高俅,将他们写得丑恶不堪,和梁山英雄形成鲜明的对比。
3.《水浒》中林冲的故事:林冲本在东京当禁军教头。奸臣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几次要霸占林冲的妻子,都遭到抗拒。高俅指使陆谦、富安等人设下毒计,企图置林冲于死地,于是林冲被陷害充军发配到沧州。由于鲁智深、柴进的保护和帮助,林冲一路上不仅免于被害,而且到沧州后还被派到天王堂当看守。接下来就是本课所叙述的故事,手刃仇敌后,林冲梁山泊落草。
在血泊恨海里横刀而出的林冲,不仅在斗争中表现得最坚决,最勇敢,后来面对大势所趋的招安局面,也是持反对态度的。后林冲染患风病瘫痪了。
【学法指导】
1.熟读课文,自查工具书,解决字词方面的疑难问题。
2. 理清情节发展脉络,分析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描写,以此把握人物性格。
预习题
1.给加点字注音
赍发 迤逦 亲眷 玷辱 酒馔 尴尬 连累
髭须 仓廒 剜肉 彤云 朔风 央浼 搠倒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①权在营前开了个茶酒店 果品酒馔只顾将来 休恁地说
②有书在此,少刻便知 你不省得 小二换了汤,添些下饭
③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 好歹要结果他性命
④但有衣服,便拿来家里浆洗缝补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
3.阅读课文,概括情节要点,理清情节发展的脉络。
路遇李小二
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分析林冲形象,理解其社会意义及小说主题。
学习过程
展示预习成果
合作探究
1. 研读各部分情节,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
2.远离东京,刺配沧州,林冲一心想服满刑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家人团聚,却为何发生了杀人报仇、上梁山的变化?本不会造反的人,偏偏铤而走险,上了梁山,这说明了当时社会的哪些问题?
三、课堂检测
1.本文揭示了林冲从委曲求 ( http: / / www.21cnjy.com )全到被迫反抗的转变过程及原因。下列各句是林冲不同阶段的语言描写,反映出林冲什么样的内心活动,从句后的答案中分别选择恰当的选项:
①我是罪囚,可怕玷辱你夫妻两个……( )
②这屋如何过得一冬 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 )
③泼贼!我日来又和你无什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 )
A、心地善良,为人正义 ?B、安分善良,认识糊涂
C、忍无可忍,感到不平 D、奋起反抗,报仇雪恨
E、委曲求全,得过且过 F、对现实缺乏清醒认识,随遇而安
?
2. 林冲夜宿山神庙,听得门外有三人在说话,一个是差拨,一个是陆虞候,一个是富安(陆虞候的随从),试指出下面这段文字中①——⑨分别是谁。
三人在庙檐下立地看火。数内一个(①)道:“这条计好么 ”一个(②)应道:“端的亏管营、差拨两位用心!回到京师,禀过太尉,都保你二位做大官。这番张教头没得推故了!” 一个(③)道:“林冲这番直吃我们对付了!高衙内这病必然好了!”又一个(④)道:“张教头那厮,三回五次托人情去说‘你的女婿没了’,张教头越不肯应承,因此衙内病患看看重了。太尉特使俺两个央浼二位干这件事。不想而今完备了!”又一个(⑤)道:“小人直爬入墙里去,四下草堆上点了十来个火把,待走那里去!”那一个(⑥)道:“这早晚烧个八分过了 。”又听得一个(⑦)道:“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又一个(⑧)道:“我们回城里去罢。”一个(⑨)道:“再看一看,拾得他一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也能会干事。”
四、课堂小结:
1.对于本文题目的理解,历来说法不一:
①省略说,即为“林教头风雪之夜投宿山神庙”,此种说法侧重对文章所叙故事情节的高度概括;
②名词说,即题目由三个名词“林教头”“ ( http: / / www.21cnjy.com )风雪”“山神庙”缀连而成,三个名词连用,构成了一幅有人有物、有景有情的画面,创造了一种凄凉、悲壮的诗的意境;
③动词说,把“风雪”作动词,理解为“愤怒地雪耻”;
④喻意说,认为作品的“风雪”既是实写,也是虚写,即用“风雪”这一恶劣的自然气候暗喻黑暗的社会政治。
⑤主词说,认为“风雪”是题目的主词、眼睛,林教头在“山神庙”奋起反抗、报仇雪恨,是一场惊心动魄、血淋淋的政治“风雪”。
2. 《水浒》在我国文学史上有不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摇的地位,不仅由于它文学价值高,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人物几乎都有绰号。绰号的应用,使人物造型深入人心。这些绰号是人物的外形(如豹子头林冲、赤发鬼刘唐)、才能(“鼓上蚤”时迁、“智多星”吴用)、性格(如“霹雳火”秦明、“急先锋”索超)、兵器(如双鞭呼延灼)的高度浓缩。
第二课时
学习要点:分析景物描写和伏笔艺术
学习过程:
课文题目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 http: / / www.21cnjy.com )风雪”是故事发生的主要自然环境,文章也着力在“风雪”上作描写。课文是怎样描写大风雪的?请找出相关语句简要分析,并说说描写大风雪的作用。
二、本文在结构上是处处埋设伏笔,前后照应,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谓天衣无缝,情节发展合情合理,如林冲出门沽酒“将火炭盖了”,说明后文草料场被火烧不是因为林冲大意。请你再找出几处来说一说。
课堂检测
1.林冲巧遇李小二,这一情节并未展现林冲与官府冲突,为什么一开始就写这一段 它对表现林冲性格起什么作用 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虽然落难,林冲仍然仗义疏财,扶危济困,表现了林冲性格的丰富性。
B.由于林冲与李小二的关系,为后来李小二感恩图报留下伏笔。
C.为了使李小二知道林冲为什么由禁军教头变成囚犯。
D.表明此时的林冲有逆来顺受、忍辱苟安的软弱性。
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只说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坐下生些焰火起来。屋后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 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 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俪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①这一段里几次写到风雪,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写风雪为后文草厅倒塌,林冲只得去住古庙的情节做了铺垫。
B、因风雪而寒冷而沽酒,情节发展顺理成章。
C、风雪的环境描写激发了英雄的壮志豪情,林冲义无返顾地走上了反叛之路。
D、古人云“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大风大雪正为坏人作恶陷害林冲提供了客 观条件。
②对这段文字中的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林冲还想在草料场过一冬,表明林冲屡遭磨难,此时却并无反心,一心只想逆来顺受,以待出头之日。
B、林冲雪夜沽酒不忘带上花枪,说明他对奸人陷害已有防范。
C、盖火的细节暗示草料场失火并无林冲半点责任。
D、拽门、锁门、带钥匙的细节描写,说明林冲办事精细,小心谨慎。
课堂小结:
环境是小说结构的重要元素,它决定着情节的发展,是形成人物性格、驱使其行动的特定场所。
其作用有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小说的时代背景;
②渲染气氛;
③衬托人物心情;
④烘托人物形象;
⑤推动情节发展。
高中语文必修5导学案答案
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第一课时合作探究:一.① 路遇李小二:侠义心肠 扶危济困 同情百姓
逆来顺受 委曲求全 ( http: / / www.21cnjy.com ) 软弱天真 体恤别人 ②买刀寻仇敌:耿直 磊落 血性③接管草料场:随遇而安 心细如发 麻痹大意
二. 分析切入:1(1)酒店密谋陷害(间接描写)(2)山神庙听阴谋(直接描写)
总结:林冲醒悟了,高俅给他的“家破”还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够,必须“人亡”。他只有唯一的一条路:死路。至此他的幻想彻底破灭了。2性格意义揭示:(1)认清楚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像林冲这样的人尚且无法维持安定生活,不能保障生命安全,那么,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之痛苦就可想而知了。 (2)人民群众奋起反抗的必然性。像林冲这样的中级军官,都被恶势力逼得走投无路,不得不奋起反抗,那么一般的民众受欺压、迫害,进而铤而走险,聚众起义,反抗官府,也就不足为奇了。林冲这一典型形象的塑造,有力的揭示了小说官逼民反这一主题。 课堂检测1、①B②F③D
2、①、⑤、⑦是差拨。他是为实现陆谦杀害林冲的阴谋,直接献计与执行的人,他问:“这条计好么?”是为了向陆谦邀宠;在⑤处他说明放火经过,在⑦处说明结局是为了替自己摆功。
②、④、⑨是陆谦。陆谦是奉高太尉和高衙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之命来沧州杀害林冲的,所以他说“太尉特使俺两个央浼二位干这事”,如今“端的……两位用心!回到京师,禀过太尉,都保你二位做大官”。他见火烧起,还想拾一两块骨头回京复命。
③、⑥、⑧是富安。在他出场时作者即已交代,富安是陆谦的一个走卒,所以说话都是随和奉迎的态度。
第二课时合作探究:一. 答案:点拨:主要是从两方面描写——
(1)直接描写风雪。
林冲初到草料场时,写风雪初起——“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林冲去市井沽酒时,写雪势正大——“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离开酒店回草料场时,进一步写雪势之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2)用侧面描写衬托风雪。
一是通过环境描写衬托风雪。例如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草屋,“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 “那两间草屋已被雪压倒了”。写的是草屋,给人的印象却是风很猛,雪很大。
二是通过人的动作、感觉衬托风雪。例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林冲在草屋内“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到山神庙里,“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的雪抖了”,上盖白布衫也“早有五分湿了”。吃酒时,林冲“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总之,作者在描写人物的动作、感觉时,时时不忘风雪。
对风雪的直接描写和侧面衬托交替出现,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揉合在一起,使读者感到,林冲时时处处处于风雪交加的环境之中。
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为人物活动渲染气氛。烘托了林冲杀敌报仇,走上反抗道路的悲壮气氛。北风呼啸,大雪纷飞,草料场烈焰腾空。陆虞侯踌躇满志,林冲怒火中烧。这是多么悲壮的情景啊!
二是推动情节发展。情节的发展与风雪密不可分。因为风大雪紧,林冲想喝酒驱寒,才会在沽酒途中看到山神庙。因为风大雪紧,草屋被风吹雪压而倒塌,林冲才被迫到山神庙安身。为了挡风雪,林冲才用大石块靠住庙门。为了避风雪,陆虞候一伙才直奔庙里来,等等,描写风雪的笔墨虽不多,却是故事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见教案和教师用书 课堂检测1.C 2. (1) C (2)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