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8课列夫·托尔斯泰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阅读下面语段,给加点字注音。
一绺( liǔ )绺灰白的鬈( quán )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 juǎn )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托尔斯泰一直都是长相平平,鹤立鸡群 ,混在人群里找都找不出来。
B.近二十年来,我们学校的面貌有了很大变化,但与先进学校相比,就黯然失色了。
C.我们不要把精力全放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上,而要从大局出发,大处着眼,统筹规划。
D.我们只有学会观察生活,善于攫取生活素材,写作时才能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情,不至于粗制滥造。
3.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有人问价值观到底是什么?我觉得这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出来的。②所谓的民族价值观一定不能有“钱”,一个只为钱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一个民族必须有精神。就像一个人一样,使一个人富裕起来是容易的,给一个人一百万就富裕起来了。③________,使一个人有文化、有气质是很难的。
(1)第①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2)第②处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第③处的横线处需补上一个恰当的关联词语,请把它写在下面。
4.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B.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C.他的面容没有一点儿光彩可言。谁不承认这一点谁就没有讲真话。
D.他不久就任凭须发长得满脸都是,把自己的嘴唇隐藏在黑貂皮面具般的胡须里。
5.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要咀嚼消化。换言之, , , ,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
①有只须大体涉猎者②少数则须全读③有只须读其部分者
A.②③① B.①②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
6.“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茨威格正是抓住了托尔斯泰的眼睛来刻画其心灵的。
阅读下面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的比喻句,试着另写一句。
(1)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
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7.你们班正在举行以“走近名人——托尔斯泰”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为了营造活动气氛,请你紧扣活动主题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2)班级将举行托尔斯泰的作品展览,请你写出他的代表作品的名称。(两部即可)
请你为托尔斯泰拟写一段颁奖辞。(建议答题字数:不超过 100 字)
阅读理解
(一)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列夫·托尔斯泰
突然,客人惊奇地屏住了呼吸,只见面前的小个子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虽然每个见过托尔斯泰的人都谈过这种犀利目光,但再好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仿佛被催眠术控制住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这种目光的探寻,任何掩饰都抵挡不住。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对此,屠格涅夫和高尔基等上百个人都作过无可置疑的描述。
这种穿透心灵的审视仅仅持续了一秒钟,接着便刀剑入鞘,代之以柔和的目光与和蔼的笑容。虽然嘴角紧闭,没有变化,但那对眼睛却能满含粲然笑意,犹如神奇的星光。而在优美动人的音乐影响下,它们可以像村妇那样热泪涟涟。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黯然失色,罩上阴云,顿生凄凉,显得麻木不仁,神秘莫测。它们可以变得冷酷锐利,可以像手术刀、像X射线那样揭开隐藏的秘密,不一会儿意趣盎然地涌出好奇的神色。这是出现在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高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亏得有这么一对眼睛,托尔斯泰的脸上于是透出一股才气来。此人所具有的天赋统统集中在他的眼睛里,就像俊美的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丰富思想都集中在他的眉峰之间一样。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再小的事物,借助这对眼睛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像一只猎鹰从高空朝一只胆怯的耗子俯冲下来,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它们可以照耀在精神世界的最高处,同样也可以成功地把探照灯光射进最阴暗的灵魂深处。这一对烁烁发光的晶体具有足够的热量和纯度,能够忘我地注视上帝;有足够的勇气注视摧毁一切的虚无,这种虚无犹如蛇发女怪那样,看到她的人就会变成石头。在这对眼睛看来,没有办不到的事情,除非让它们陷入无所事事的白日梦中,在优雅而快活的梦境里默默无声地享乐。眼皮刚一睁开,这对眼睛就必然毫不含糊,清醒而又无情地追寻起猎物来。它们容不得幻影,要把每一片虚假的伪装扯掉,把浅薄的信条撕烂。每件事物都逃不过这一对眼睛,都要露出赤裸裸的真相来。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8、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第二段的内容。
9、文中第一段画横线语句抓住托尔斯泰什么特征去写的?具体有什么表达作用?
10、说说你对“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这句话的理解。
11、作者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谈谈你的认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列夫·托尔斯泰最后的日子
①1910 年 10 月 28 日,可能是早上 6 点,列夫·托尔斯泰像一个小偷一样, 只由他的医生陪同,从他生活的监狱中冲出来,呼唤向他发出了一个不可辩驳的 坚定信号。当妻子暗地里歇斯底里地乱翻他的文件时,他再一次当场抓住了她, 这时决定突然钢铁般坚决和果断地在他心中响起,离开“离开了他的心灵”的她, 逃走,到任何地方去,到上帝那里去,到自身中去,进入自己的,分给他的死亡。 他将大衣套在工作衬衫上,戴上一顶粗笨的帽子,穿上胶鞋,他的财产中没有带 走别的,除为了向人类表达自己精神所需要的东西:日记、铅笔和羽毛笔。然后 他们上了车,坐在一个三等车厢油腻腻的长椅上,裹在大衣中。
②列夫·托尔斯泰不再这样称呼自己了,像对待他的钱、房子和荣誉一样,
他也把他的名字扔在身后。他现在称自己为 T·尼古拉耶夫——一个想为自己构
想一种新生活和纯洁而正确的死亡的人的虚构的名字。现在他终于摆脱了一切羁
绊,他可以在陌生的街道做朝圣者,做学说和正直的话语的仆人。
③但他的生活、他的学说的可怕的对手——荣誉,他的折磨人的魔鬼和诱惑
者,仍不放弃它的牺牲品。世界不允许“它的”托尔斯泰属于自己。这个被追捕
的人几乎还没有在火车车厢里坐下,旅行者中有人已经认出了这位大师,于是火
车上所有的人都知道了,男人和女人们已经挤到车门口看他。他们随身带着的报
纸带来一栏长长的、对这逃离监狱的珍贵动物的报道。他已经被出卖和包围了,荣誉再一次、最后一次拦住了托尔斯泰通向完满的去路。所有的站都被警察告知,
所有的公职人员都被动员起来,家人已经订好特快车,记者们从莫斯科,从彼得
堡,从尼什尼叶——诺高奥特,从四面八方追踪他这只逃跑了的野兽。列夫·托
尔斯泰不应该也不可以单独同自己一起,人们不容许他属于自己和实现他的神圣
化。
④他已经被包围了,没有他能投身进去的灌木丛。无论他想在哪里脱身,荣
誉都将置身于他的对面,它无所不在。但这时突然一阵冰冷的恐怖寒战抖动着老
人苍老的身体。他精疲力尽地靠在坚硬的木长椅上。汗从这个颤抖的人全身的毛
孔中渗出来并从额头上滴下来,发烧从他的血液中出现。为了救他,疾病袭击了
他,死神已经举起了他的大衣——黑暗的大衣,在追踪者面前盖住了他。
⑤在阿斯塔波瓦,一个小车站,他们不得不停下来。这个病危的人再也不能
继续前进了。没有一家旅店、一座旅馆、一个豪华的地方让他藏身。站长羞愧地
提供给他火车站大楼两层的木屋中的办公室。人们领这个打着寒战的人进去,突
然他梦想过的一切都是真的了:这里就是那小房间,低矮而沉闷,充满了污浊气
味和贫穷,铁床,煤油灯暗淡的光线——一下子离他所要逃离的豪华和舒适很远
很远……
⑥外面人们好奇而放肆地拥挤着。他再也感觉不到他们。在窗前,他的妻子
向里张望,她 48 年来同他紧紧相连,只是为了从远处再次看到他的面庞;他再
也认不出她来了。在 11 月 4 日夜里他还又一次振作起来并呻吟道:“农民—— 农民究竟怎样死去?”非凡的生命还在抗拒非凡的死亡。11 月 7 日死亡最终袭 击了这个人。
⑦高尔基曾将列夫·托尔斯泰称为“一个人类的人”——这是一句精辟的
话。因为他是同我们所有人一样的人,由同样龟裂的黏土塑成,带有同样世俗的
不足,但是他更深刻地了解这些不足,更痛苦地忍受它们。列夫·托尔斯泰从不
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一个比与他同时代的其他人更高的人,只是比大多数人更具
人性,更有德行,更敏锐地思考,更清醒和更热情。托尔斯泰这个人早已成为神
话,他的生活成为人类一种崇高的传奇,而他的斗争违反本意地成为我们和每个
时代的一个榜样。
(选自茨威格《自画像》,有删改)
相关链接:1910 年 10 月,托尔斯泰从家中出走,11 月 7 日病逝于一个火车站,享年 82 岁,一代文学巨匠走完其人生旅程。他的坟上没有竖立墓碑和十字架,但茨 威格却称之为“世间最美的坟墓”。
托尔斯泰,是受人无比景仰、崇拜的思想大师,他的文学启迪教育了无数的 求知者,拯救了许多精神上的迷路人。这位行为举止备受世人关注的“人类的 人”,这位拥有至高无上权威与荣誉的智者,却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选择孤独 而仓皇地离家出走。
12.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所言的托尔斯泰最后的日子是从 1910 年 10 月 28 日这一天开始的,这 一天托尔斯泰离家出走了。他的妻子在夜里暗地里乱翻他的文件成了事件的导火 索,这说明托尔斯泰晚年的家庭生活并不幸福。
B.作者将托尔斯泰逃离舒适温暖的家的过程写得悬念丛生,波澜起伏,饶有兴
味,像小说一样能够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带有一般叙事性作品的特点。
C.作者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以及倒叙手法,将一件
普通的离家出走的小事写得曲折生动,引人入胜。
D.托尔斯泰在逃离过程中被发现了。首先是警察认出了这个伟大的作家,然后,
所有的公职人员、家人、记者们追踪上了他,鲜花、掌声、逃不掉的荣誉追上了
他。然后,疾病追上了他,死亡也追上了他。
13.文中两次提到托尔斯泰逃离生活的“监狱”。请根据文本内容,概括托尔斯
泰所向往的新生活是怎样的。
14.本文是为一代文学巨匠托尔斯泰作传,可作者并没有直接介绍他的文学创作
与成就,而是选取托尔斯泰死亡前的“离家出走”这一事件展开叙述。你认为这
样的选材构思好不好?请结合文本内容加以分析。(建议答题字数:160 字左右)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朱自清先生
冯至
远在二十五年前,我读到过一部诗集《雪朝》,是六个人的合集,其中有一位是朱自清。封面是黄色的,里面的诗有一个共同趋势:散文化,朴实,好像有很重的人道主义的色彩。那本诗集现在已经很不容易得到了,并且里边的诗我一首也不记得,但根据我模糊的印象,我可以说,假如《雪朝》里的诗能够在当时成为一种风气,发展下去,中国新诗也许会省却许多迂途。只可惜中国的新诗并没有那样发展下去,中间走了许多不必要的歧途,而《雪朝》中的六位作者也在中途有的抛掉了诗,有的改变了作风。其中真能把那种朴质的精神保持下来,不但应用在诗上,而且应用在散文以及做人的态度上的,据我所知,怕只有朱自清先生吧。
我最初遇见朱先生是在一九三二年的夏天,那时我住在柏林西郊,他在清华任教休假到伦敦住了一年,归途路过柏林。我请他到我住的地方谈过一次,过了几天又陪他到波茨坦的无忧宫去游玩过。他很少说话,只注意听旁人谈讲;他游无忧宫时,因为语言文字隔阂,不住地问这个问那个,那诚挚求真的目光使回答者不好意思说一句强不知以为知的话。此后他就到意大利从威尼斯登船回国了,三年后,我也回国了,和他却很少见面,见了面也没有得到过充足的时间长谈。至于常常见面,能谈些文学上问题,则是共同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教书的那几年。
他谈话时,仍然和我在柏林时所得到的印象一样。他倾心听取旁人的意见,旁人的意见只要有一分可取,他便点头称是。他这样虚心,使谈话者不敢说不负责任的话。他对我的确发生过这样的作用。我不知道别人在他面前是否也有过同样的感觉,但愿他的诚挚和虚心——这最显示在他那两只大眼睛上——曾经启迪过不少的人,应该怎样向人谈话!
由虚心产生出来的是公平,没有偏见。党同伐异,跟自己意见相同的就结为朋党,跟自己意见不同的就加以攻击。刻薄寡恩,在朱先生写的文字里是读不到的。他不是没有自己的意见,但他对于每个文艺工作者都给予了所应得的地位,不轻易抹杀任何一个的努力。去年五四,北大举行文艺晚会,我和他都被约去讲演,我在讲演时攻击到战前所谓象征派的诗,夜半回来,他在路上向我说:“你说得对!只是有些过分。”今年七月四日,我到清华去看他——这是我最后一次见他——他已十分憔悴,谈起一个过于主观的批评家,他尽管不以他为然,却还是说:“他读了不少的书。”
一个没有偏见的、过于宽容的人,容易给人以乡愿的印象,但是我们从朱先生的身上看不出一点乡愿的气味。一切在他的心中自有分寸,他对于恶势力绝不宽容。尤其是近两年来,也就是回到北平以来,他的文字与行动无时不在支持新文艺以及新中国向着光明方面的发展。他有愤激,有热烈的渴望,不过这都蒙在他那平静的面貌与朴质的生活形式下边,使一个生疏的人不能立即发现。他最近出版的两部论文集《论雅俗共赏》和《标准与尺度》是他最坦白的说明。他一步步地转变,所以步步都脚踏实地;他认为应该怎样,便怎样。我们应该怎样呢?每个心地清明的中国人都会知道得清楚。
不幸他在中途死去。中国的新文艺失却一个公正的扶持人,朋友中失却一个公正的畏友,将来的新中国失却一个脚踏实地的文艺工作者。
现在我如果能够得到《雪朝》那本诗集,再把他历年的著作排列在一起,我会看见他在这一世纪的四分之一的时间内走着一条忠实朴素的道路。
一九四八年,北京
15、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本文以与朱自清先生交往的时间为线索,运用了叙议结合的方式,突出了朱自清先生“忠实朴素”的特点。
B.本文写朱自清先生,却从诗集《雪朝》写起,因为朱自清先生是《雪朝》的作者之一,通过《雪朝》很自然地引起对朱自清先生的回忆,也是为了表现朱自清先生质朴的品质。
C.文中的“迂途”指的是诗歌发展走的不必要的歧路,“乡愿”指对家乡有深厚情感的人,“畏友”指能严正指出自己错误的朋友。
D.文中划线的句子是朱自清先生对作者的委婉批评。这体现了朱自清先生对朋友的宽容——即使朋友说错了,也要先肯定。
E.文章第五段结尾说“我们应该怎样呢?每个心地清明的中国人都会知道得清楚”,“知道”的内容应该是支持新文艺以及新中国向着光明方面发展。
16、文章结尾一段可不可以删掉?为什么?
17.文章写了朱自清先生的哪些优秀品质,请简析。
18.朱自清先生对人过于宽容,甚至肯定一个过于主观的批评家“读了不少书”,而第五段又说他“绝不宽容”,这是否矛盾?请结合文本探究。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数学家陈景润
①陈景润是福建人,生于一九三三年。他排行老三,上有哥哥、姐姐,下有弟弟、妹妹。他觉得自己是父母的累赘,是一个多余的人。
②陈景润上小学和中学时,瘦削、弱小、内向,像一只丑小鸭,总是被人歧视,他习惯于挨打,从来不讨饶。演算数学习题占去了他大部分的时间,成为他唯一的乐趣。陈景润上高中三年级时,因为交不起学费,一九五零年上半年,在家自学了一个学期。高中没有毕业,但以同等学力报考,他考进了厦门大学。在厦门大学的时候,他学习的成效非常高。同学间有共同的数学语言。大学中间,没有人歧视他,他全身心沉浸在教学的海洋里,成绩特别优异。
③一九五三年秋季,陈景润被分配到了北京一所中学当数学老师。他是完全不适合当老师的。他那么瘦小和病弱,他的学生却都是高大而且健壮的。他不善于说话,很难做到循循善诱,他私下里骂自己是笨蛋。他一向不会照顾自己,又不注意营养。积忧成疾,查出有肺结核和腹膜结核病症。这一年内,陈景润住进医院六次,做了三次手术。他没有能够好好的教书。但他并没有放弃他的数学专业。华罗庚的名著《堆垒素数论》,刚摆上书店的书架,就被陈景润买到了。陈景润一头扎进了《堆垒素数论》,废寝忘食的钻研。住进医院,在身体极度虚弱的情况下他仍然不放弃研究那高深的理论。在他看来,他的生命就是数学。他不能忘记自己的高中老师沈元曾说过的数论中至今未解的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他要不惜一切地去努力摘取那颗数学明珠。
④一次,陈景润所在单位的一位领导遇见来北京开会的厦门大学校长,谈起陈景润时,连连摇头说:“你们怎么培养了这样的高材生?”王亚南——厦门大学校长,听到这样的话后,非常吃惊。他一直认为陈景润是他们学校里最好的学生,他同意让陈景润到厦门大学工作。
⑤说也奇怪,陈景润听说自己可以回厦门大学,他的病也就好多了。王亚南安排他在厦大图书馆当管理员,却不让他管理图书,只让他专心致志的研究数学。王亚南不愧是专家,他懂得价值论,懂得人的价值。陈景润也没有辜负老校长的培养。他果然精深地钻研了华罗庚的《堆垒素数论》和大厚本的《(数论导引》。
⑥陈景润在厦门大学图书馆中也很快写出了数论方面的专题文章,文章寄给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主持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的华罗庚一看文章,就看出了奇光异采,提出把陈景润选调到数学研究所来当实习研究员的建议。
⑦一九五六年年底,陈景润再次从南方海滨来到了首都北京。自从陈景润被选调到数学研究所以来,他的才智的蓓蕾一朵朵地烂漫开放了。在圆内整点问题、球内整点问题、华林问题、三维除数问题等等之上,他都改进了中外数学家的结果。单是这一些成果,他那贡献就已经很大了。但当他已具备了充分依据,他就以惊人的顽强毅力,来向“哥德巴赫猜想”挺进了。他废寝忘食,昼夜不舍,潜心思考,探测精蕴,进行了大量的运算。一心一意地搞数学,他把全部心智和理性通通奉献给这道难题的解题上了,他为此而付出了很高的代价。他的两眼深深凹陷了。他的面颊带上了肺结核的红晕。喉头炎严重,他咳嗽不停。腹胀、腹痛,难以忍受。他跋涉在数学的崎岖山路上,他无法统计失败了多少次,但他毫不气馁。他向着目标,不屈不挠,继续攀登。一张又一张的运算稿纸,像漫天大雪似的飞舞,数字、符号、引理、公式、逻辑、推理,积在楼板上,有三尺深。他终于登上了攀登顶峰的必由之路,登上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的台阶。
⑧陈景润证明了这个命题,写出了二百多页的长篇论文。一九六六年五月,一颗璀璨的讯号弹升上了数学的天空,陈景润在中国科学院的刊物《(科学通报>第十七期上宣布他已经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
⑨1972年2月,他完成了对“1+2”证明的修改。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外国数学家在证明“1+3”时用了大型高速计算机,而陈景润却完全靠纸、笔和头脑。如果这令人费解的话,那么他单为简化“1+2”这一证明就用去的6麻袋稿纸,则足以说明问题了。
⑩陈景润的论文发表后,西方记者迅即获悉,电讯传遍全球。国际上的反响非常强烈。当时英国数学家哈勃斯丹和西德教学家李希特的著作《筛法》正在印刷所校印,他们见到了陈景润的论文立即要求暂不付印,并在这部书里加添了一章,第十一章:“陈氏定理”。他们誉之为筛法的“光辉的顶点”。在国外的数学出版物上,诸如“杰出的成就”“辉煌的定理”等等,不胜枚举。一个英国数学家给陈景润的信里还说,“你移动了群山!”
19、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A.第④段中陈景润曾任职的那个中学的领导对厦门大学的校长说:“你们怎么培养了这样的高材生?”言外之意,是想了解大学如何培养高材生的问题。
B.陈景润的人生经历也能说明出身贫寒、性格内向、被人歧视等并不可怕,鼓励人们要有理想有毅力,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C.王亚南让陈景润回到厦门大学图书馆当管理员,又不让他管理图书,是因为王亚南懂得陈景润的价值,为他专心致志的研究数学提供更好的条件。
D.陈景润在上小学、中学的时候总是受人欺侮,是因为他只知道演算数学习题,不愿和同学们交往。
E.英国数学家哈勃斯丹和西德数学家李希特的著作《筛法》被国际上誉为筛法的“光辉的顶点”。
20、陈景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本内容简析。
21、文中多处使用对比,请你结合全文,谈谈这涉及了哪些方面并作分析。
22、文章以“数学家陈景润”为题,却写了陈景润中学任数学老师的事情。这样安排是否合理?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
1、liǔ quán juǎn 2.D 3.(1)有人问价值观到底是什么,我觉得这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出来的。 (2)所谓的民族价值观一定不能有“钱”这个字,一个只为钱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一个民族必须有精神。 (3) 但是(或:可是)。4.C 5.C
6.示例:这道目光就像一道闪电,瞬间发出耀眼的光芒,让人感到无比震撼。
7.(1)示例:读巨人著作,做时代先锋。 (2)示例:《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
(3)示例:沧桑的面孔有着天才的灵魂,锐利的双眼代表着高超的境界。他的笔是一把利剑,直直劈开世人冷漠的面具;他的文字是一曲小调,婉转唤醒世人愚钝的良知。站起来,他是高耸入云的乌拉尔山;倒下去,他是深远悠长的伏尔加河。
8、选文主要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含有丰富的感情。
9、抓住托尔斯泰目光的犀利去写。“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形象精妙地写出托尔斯泰眼睛深刻、准确的洞察力。
10、课文前半部分写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甚至丑陋,原来粗鄙的外表是用来保护精美的珠宝的。这是用了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写他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正是用来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反衬他的眼睛的精美绝伦。
11、 二者并不矛盾。“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是指文学创作,“能够看清真相的人”是痛苦的。他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也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尽己毕生努力去改变它,但总是事与愿违,这才是最大的痛苦。
12、B
13.能够得到妻子的理解,希望家人与他心灵相通;能够摆脱荣誉、成功、掌声、地位等一切的羁绊束缚;能够按自己内心的意愿自由地生活,回归自己,回归真实、朴素、自然。
14、示例:好。①本文借托尔斯泰死亡前的“离家出走”这一中心事件,表现了远离荣誉与世俗,过真实、朴素、自然的普通人的生活是托尔斯泰一生的追求;②作者在描述托尔斯泰如何远离人群的过程中,提到托尔斯泰离家出走时带的东西——日记和笔等,这比直接介绍他的文学创作成就更具感染力,更好地衬托出托尔斯泰不同凡俗的文学创作精神,体现了他的个性和理想,使托尔斯泰的形象更突出,性格更鲜明。
15、CD
16、不可以。最后一段与第一段照应,使文章浑然一体;(用《雪朝》收束全文,高度概括朱自清先生的质朴精神和对中国新文学的贡献。
17、①与人谈话保持诚挚和虚心的态度;②对待他人公平.没有偏见;③对恶势力决不妥协宽容;④做事情坚持原则(或公开).脚踏实地。
18、不矛盾,朱自清先生的宽容,指的是他身上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及对每个文艺工作者的肯定,这也是他对新文艺支持的一种表现;“绝不宽容”是指向恶势力的,他的文字与行动无时不在支持新文艺以及新中国向着光明方面的发展。
19、BCD,
20、他是一位有理想有追求的、坚韧而勤奋的、对数学有卓越贡献的数学家。①有理想有追求:在身体极度虚弱的情况下他仍然不放弃研究那高深的理论,他要不惜一切地去努力摘取那颗数学明珠。②坚韧而勤奋:他高中没有毕业,但以同等学力报考,他考进了厦门大学。③卓越贡献:攻克了世界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
21、以前陈景润被人歧视与后来被国内外著名学者赏识和赞叹做对比;外国数学家用大型高速计算机与陈景润却完全靠纸、笔和头脑做对比;陈景润在中学任教时的那位领导对他的不满与厦门大学校长的对他的赏识作对比;身体的病弱和不顾一切的研究精神作对比。
22、观点一,这样安排是非常合理:①从内容上,丰富了文章内涵,真实全面地展现了陈景润的生活和性格。②从结构上,引出下文,为厦门大学校长给他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埋下了伏笔。③从主旨上,不能胜任中学数学老师与在数学领域有重大贡献作对比,说明不要被暂时的不顺而吓倒,要坚持不懈地为理想而奋斗。
观点二,这样安排不很合理①从主旨上看,本文主要是写陈景润在数学领域的艰苦探索和丰硕的成果,尤其是为了突出其辉煌的成就的国际影响,而写他不能胜任数学教学,与表现他的数学才能与成就恰恰相反,因此应当删除;②从结构上看,如果取掉他当数学老师的材料,而把笔墨放在他的才能展现及攻克数学难题上,会使情节安排更紧凑;③当数学老师不成功固然能让读者从多方面了解陈景润的生活和性格,但这与他后来取得数学研究的成功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可以放在“逸事”之中来写,而不能放在“数学家”这个领域中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