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9课美丽的颜色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9课美丽的颜色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05 23:35: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9课美丽的颜色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骤雨来临之前,空气变得炽热而沉闷,仿佛有一种zhì息的感觉笼罩在整个城市上空。街道上的行人匆匆忙忙,急切地寻找着避雨的地方。当雨水倾盆而下,瞬间便让整个城市焕发出新的生机。湿润的空气( )起来,带走了炽热的温度,也带走了人们心中的沉闷和压抑。这场骤雨不仅给城市带来了清凉,也让人们的心情变得轻松愉悦起来。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骤雨( ) 炽热( ) zhì 息( )
(2)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疏通 B. 流通 C. 打通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每逢骤雨猝至,这两位物理学家就匆忙把设备搬进棚屋。
猝至:突然到来。
B.那个炉子即使把它烧到炽热的程度,也令人完全失望。
炽热:温度高,极热。
C.这是一种奇异的新的开始,这种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无疑地在玛丽以前没有
一个女人体验过),两次都挑选了最简陋的布景。
微妙:美好,美妙。
D.这种新物质的放射性极强。
放射:由一点向四外射出。
3.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趵突泉金秋菊展期间,和颜悦色的菊花纷纷绽放,真是美极了。
B. 这位老人小心谨慎了一生,对生活从不敢有一丝怠慢,如有风吹草动,他就诚惶诚恐地替人替己担忧。
C. 救火现场的民警筋疲力尽,衣服已被汗水浸湿,但仍不敢放松警惕,以防死灰复燃。
D. 吃饭时,他小心翼翼地剔除鱼刺,将鱼块夹到奶奶碗里。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将领会到列夫·托尔斯泰、居里夫人等名人的光辉形象。(将“领会”改为“领悟”)
B.中国梦不仅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而且在国内引发共鸣。(将“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和“在国内引发共鸣”互换位置)
C.通过学习《美丽的颜色》,使我们懂得了执着、坚强对成功的重要。(删掉“通过”或“使”)
D.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去掉“防止”或“不”)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个物理学家和颜悦色地回答,“我不知道……你可以想到,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
B.在这种分工中,玛丽选了《男子的职务》,做的是壮工的工作。
C.玛丽说:“不要点灯!”接着轻轻地笑了笑,再说:“你记得你对我说‘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的那一天吗?”
D.有一天,玛丽像期盼别人已经答应给的玩具的小孩一样,怀着热切的好奇心说:“我真想知道“它”会是什么样子,它的相貌如何。比埃尔,在你的想象中,它是什么形状?”
6. 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 文中多次引用居里夫人自己的记录,一方面增强了文章记事的可信性、真实性,另一方面更是直接表现了居里夫人的内心世界,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B. 居里夫人发现镭后,她获得了众多嘉奖和荣誉,可是居里夫人对此毫不动心,这体现了她不慕荣利,潜心科学研究,质朴、高尚的人格魅力。
C. 本文记叙了居里夫妇克服重重困难,在棚屋中用五年时间发现并提取镭的过程。
D. 文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强调了居里夫妇工作环境的简陋、恶劣。同时,这种极端恶劣的工作环境与下文他们高昂的工作热情形成鲜明的对比,进一步表现出了他们执着、坚定的科研精神和忘我的工作态度。
7、你打算与同学们分享《红星照耀中国》这一书名的妙处。请你结合名著的内容与主题来分析。
8.请你结合相关资料,为居里夫人写一段赞美词。(80 字左右)
材料一 除获诺贝尔奖外,玛丽·居里的各种荣誉称号有:会员 56 个,会长 2 个,院士 19 个,院长 1 个,博士 20 个,教授 1 个,荣誉市民 3 个;另外获得奖金10 项,奖章 16 枚。爱因斯坦曾说:“在所有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所宠坏的人。”
材料二 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玛丽·居里)
材料三 我把你们的奖金当作荣誉的借款,它帮助我获得了初步的荣誉。借款理应归还,请把它再发给另一些贫寒而又立志争取更大荣誉的波兰青年。(玛丽·居里)
9.立德树人诚信 某中学开展了“人无信不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任务一:请你再设计两个活动形式。
①举办“诚信内涵探讨”座谈会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任务二:如果你是校刊的小记者,在这次活动中要采访德育处陈主任和参与活动的同学,请分别设计一个采访问题。
①采访陈主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②采访同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美丽的颜色
艾芙.居里
① 玛丽 斯可罗多夫斯卡的学生生活中最愉快的时期,是在顶楼里度过的;玛丽 居里现在又要在一个残破的小屋里,尝到新的极大的快乐了。这是一种奇异的新的开始,这种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无疑地在玛丽以前没有一个妇女体验过),两次都挑选了最简陋的布景。
② 娄蒙路的棚屋,可以说是不舒服的典型。在夏天,因为棚顶是玻璃的,棚屋里面燥热得像温室。在冬天,简直不知道是应该希望下霜还是应该希望下雨,若是下雨,雨水就以一种令人厌烦的轻柔的声音,一滴一滴地落在地上,落在工作台上,落在这两个物理学家的标上记号永不放仪器的地方;若是下霜,就连人都冻僵了,没有方法补救。那个炉子即使把它烧到炽热程度,也令人完全失望,走到差不多可以碰着它的地方,才能感受一点暖气,可是离开一步,立刻就回到寒带去了。
③ 然而,玛丽和比埃尔更要习惯忍受室外的严寒,他们炼制沥青铀矿的设备极其简陋,由于没有把有害气体排出去的“通风罩”,炼制的大部分工作就必须在院子的露天地里进行。每逢骤雨猝至,这两位物理学家就匆忙把设备搬进棚屋,大开着门窗让空气流通,以便继续工作,而不至于被烟窒息。
④ 这种极特殊的治疗结核症的方法,玛丽多半没有对佛提埃大夫吹嘘过!
⑤ 后来她写过这样一段话:“我们没有钱,没有实验室,而且几乎没有人帮助我们把这件既重要而又困难的工作做好。这像是要由无中创出有来。假如我过学生生活的几年是卡西密尔 德卢斯基从前说的‘我的姨妹一生中的英勇岁月’,我可以毫不夸大地说,现在这个时期是我丈夫和我的共同生活中的英勇时期。”
⑥ “……然而我们生活中最美好而且最快乐的几年,还是在这个简陋的旧棚屋中度过的,我们把精力完全用在工作上。我常常就在那里做我们的饭食,以便某种特别重要的工序不至于中断。有时候我整天用和我差不多一般高的铁条,搅动一大堆沸腾着的东西。到了晚上,简直是筋疲力尽。”
⑦ 1898年至1902年,居里先生和夫人就是在这种条件之下工作的。
⑧ 第一年里,他们共同从事镭和钋的化学离析工作,并且研究他们所得到的活性产物的放射性。不久,他们认为分工的效率比较高,比埃尔便试着确定镭的特性,以求熟悉这种新金属。玛丽继续炼制,提取纯镭盐。
⑨ 在这种分工中,玛丽选了“男子的职务”, 做的是壮汉的工作。她的丈夫在棚屋里专心作细致的实验。玛丽在院子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
⑩ 她独自一个人就是一个工厂。
他写道:“我一次炼制20公斤材料,结果是棚屋里放满了装着沉淀物和溶液的大瓶子。搬运容器,移注溶液,连续几小时搅动熔化锅里沸腾着的材料,这真是一种极累人的工作。”
但是镭要保持它的神秘性,丝毫不希望人类认识它。玛丽从前很天真地预料沥青铀矿的残渣里有含有百分之一的镭,那个估计现在到哪里去了?这种新物质的放射性极强,极少量的镭散布在矿石中,就是一些触目的现象的来源,很容易观察或测量。最困难的,或者说几乎不可能的,乃是离析这极小含量的物质,使它从与它密切混合着的杂质分离开来。
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比埃尔和玛丽并没有失掉勇气。这种抵抗他们的材料迷住了他们。他们之间的柔情和他们智力上的热情,把他们结合在一起;他们在这个木板屋里过着“反自然”的生活,他们彼此一样,都是为了过这种生活而降生的。
玛丽后来写道:“感谢这种意外的发现,在这个时期里,我们完全被那展开在我们面前的新领域吸引住了。虽然我们的工作条件带给我们许多困难,但是我们仍然觉得很快乐。我们的时光就在实验室里度过。在我们十分可怜的棚屋里笼罩着极大的宁静;有时候我们来回踱着,一面密切注意着某种实验的进行,一面谈着目前和将来的工作。觉得冷的时候,我们在炉旁喝一杯热茶,就又舒服了。我们在一种独特的专心景况中过日子,像是在梦里一样。
“……我们在实验室里只有很少几个客人。偶尔有几位物理学家或化学家来,或是来看我们的实验,或是来请教比埃尔 居里某些问题,他在物理学的许多分支领域,是很出名的。他们就在黑板前谈话,这种谈话给人留下了清晰的记忆,因为它们是科学兴趣和工作热情的一种提神剂,并不打断思考的进行,也不扰乱平静专注的空气,这是实验室的真正的气氛。”
比埃尔和玛丽有时候离开仪器,平静地闲谈一会,他们谈的总是他们所迷恋的镭,说的话由极高深的到极幼稚的,无一不有。
有一天,玛丽像期盼别人已经答应给的玩具的小孩一样,怀着热切的好奇心说:“我真想知道‘它’会是什么样子,它的相貌如何。比埃尔,在你的想象中,它是什么形状?”
这个物理学家和颜悦色地回答:“我不知道……你可以想到,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
……
 那一天他们工作得很辛苦,照道理这两位学者此刻应该休息了。但是比埃尔和玛丽并不总是照道理。他们穿上外衣,告诉居里大夫说他们要出去,就溜走了……他们挽臂步行,话说得很少。沿着这个远离市中心的街区的热闹街道,走过工厂、空地和不讲究的住房。他们到了娄蒙路,穿过院子,比埃尔把钥匙插入锁孔,那扇门嘎嘎地响着(它已经这样响过几千次了),他们走进他们的领域,走进他们的梦境。
21 玛丽说:“不要点灯!”接着轻轻地笑了笑,再说:“你记得你对我说‘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的那一天么?”
22 几个月以来使比埃尔和玛丽入迷的镭的真相,实际上比他们以前天真地希望着的样子还要可爱。镭不只有“美丽的颜色”,它还自动发光!在这个黑暗的棚屋里没有柜子,这些零星的宝贝装在极小的玻璃容器里,放在钉在墙上的板子或桌子上;它们那些略带蓝色荧光的轮廓闪耀着,悬在夜的黑暗中。
23 “看哪……看哪!”这个青年妇人低声说着。
24 小心翼翼地走向前去找,找到一张有草垫的椅子,坐下了。在黑暗中,在寂静中,两个人的脸都转向这些微光,转向这射线的神秘来源,转向镭,转向他们的镭!玛丽的身体前倾,热切地望着,他此时的姿势,就像一小时前在她睡着了的孩子床头看着孩子一样。
25 她的伴侣用手轻轻地抚摩她的头发。
26 她永远记得看荧光的这一晚,永远记得这种神妙世界的奇观。
10.阅读选文,完成下面有关玛丽·居里经历的思维导图。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中两处批注是一位同学提出的疑问,请你帮助解答。
(1)【批注1】这里写玛丽把孩子们托付给别人,不利于刻画她的正面形象,为什么还要写呢?
(2)【批注2】这里为什么要写“田野上的一切也是一派失败气象”和成行“向西逃去”的汽车?
本文引用居里夫人的信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本文标题的含义。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的信念
玛丽·居里
①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
我们自己要有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具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完成。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问心无愧地
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
②有一年的春天,我因病被迫在家里休息数周。我注视着我的女儿们所养的
蚕正在结茧,这使我感兴趣。望着这些蚕执着地、勤奋地工作,我感到我和它们
非常相似。像它们一样,我总是耐心地把自己的努力集中在一个目标上。我之所
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茧一般。
③近五十年来,我致力于科学研究,而研究,就是对真理的探索。我有许多
美好快乐的记忆。少女时期,我在巴黎大学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在后来献身
科学的整个时期,我丈夫和我专心致志,像在梦幻之中一般,在简陋的环境里艰
苦地研究,后来我们就在那里发现了镭。
④我一生中,总是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理想,
我尽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和盛名的侵扰。
⑤我觉得,在科学方面,我们是有对事而不是对人的兴趣。当比埃尔·居里
和我决定是否在我们的发现上获取经济利益时,我们都认为这是违反我们的纯粹
研究观念的。因而我们没有申请镭的专利,也就抛弃了一笔财富。我坚信我们是
对的。诚然,人类需要寻求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大的报酬。但是,人
类也需要梦想家——科学研究强烈地吸引着他们,使他们忘我地工作,没有闲暇,
也无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我唯一的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
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我从不认为这种权益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在二十四
岁以前,我一直居住在被占领蹂躏的波兰。我估量过法国自由的价值。
⑥我并非生来就是一个性情温和的人。我很早就知道,许多像我一样敏感的
人,即使受了一言半语的呵责,也会过分懊恼,他们尽量隐藏自己的敏感。从我
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匪浅。当他猝然去世以后,我便学会了忍耐。年
纪渐老,我愈会欣赏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如栽花、植树、建筑,对朗诵诗歌和眺
望星辰,也有一点兴趣。
⑦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展现它崭新的远
景。我认定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只是一个
技术人员,而且,他更像一个小孩儿,迷醉在如同神话故事一样的大自然中。科
学的这种魅力,就是使我终生能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原因。
14、第①段中,居里夫人认为对待生活应有哪两种态度?
15、读第②③段,回答下列问题。
(1)居里夫人对“蚕正在结茧”感兴趣的原因是什么?
(2)“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这“某种力量”指的是什么?
16.读第⑤段,回答下列问题。
(1)“寻求现实的人”与“梦想家”有什么区别?
(2)居里夫人对这两类人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17.第⑦段中“科学的这种魅力,就是使我终生能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
原因”一句中“科学的这种魅力”指的是什么?
18.从本文中可以看出,科学家应该具有怎样的品质?用四个四字短语来概括。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泰戈尔
  夕阳坠入地平线,西天燃烧着鲜红的霞光,一片宁静轻轻落在梵学书院娑罗树的枝梢上,晚风的吹拂也便弛缓起来。一种博大的美悄然充溢我的心头。对我来说,此时此刻,已失落其界限。今日的黄昏延伸着,延伸着,融入无数时代前的邈远的一个黄昏。在印度的历史上,那时确实存在隐士的修道院,每日喷薄而出的旭日,唤醒一座座净修林中的乌啼和《娑摩吠陀》的颂歌。白日流逝,晚霞鲜艳的恬静的黄昏,召唤终年为祭火提供酥油的牛群,从芳草萋萋的河滨和山麓归返牛棚。印度那淳朴的生活,肃穆修行的时光,在今日静谧的暮天清晰地映现。
  我忽然想起,我们的雅利安祖先,一天也不曾忽视一望无际的恒河平原上日出和日落的壮丽景象。他们从未冷漠地送别晨夕和晚祷。每位瑜珈行者和每家的主人,都在心中热烈欢迎迷人的景色。他们把自然之美迎进了祭神的庙宇,以虔诚的目光注望美中涌溢的欢乐。他们抑制着激动,稳定着心绪,将朝霞和暮色融入他们无限的遐想。我认为,他们在河流的交汇处,在海滩,在山峰上欣赏自然美景的地方,不曾营造自己享受的乐园;在他们开辟的圣地和留下的名胜古迹中,人与神浑然一体。
  暮空中萦绕着我内心的祈祷:愿我以纯洁的目光瞻仰这美的伟大形象,不以享乐思想去暗淡和去贬低世界的美,要学会以虔诚使之愈加真切和神圣。换句话说,要弃绝占有它的妄想,心中油然萌发为它献身的决心。
  我又觉得,认识到真实是美,美是崇伟,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们摈弃许多东西,把厌烦的许多东西推得远远的,对许多矛盾视而不见,在合乎心意的狭小范围内,把美当做时髦的奢侈品。我们妄图让世界艺术女神沦为女婢,羞辱她,失去了她,同时也丧失了我们的福祉。
  撇开人的好恶去观察,世界本性并不复杂,很容易窥见其中的美和神灵。将察看局部发现的矛盾和形变,掺入整体之中,就不难看到一种恢弘的和谐。
  然而,我们不能像对待自然那样对人。周围的每个人离我们太近。我们以特别挑剔的目光夸大地看待他的小疵。他短时的微不足道的缺点,在我们的感情中往往变成非常严重的过错。贪欲、愤怒、恐惧妨碍我们全面地看人,而让我们在他人的小毛病中摇摆不定。所以我们很容易在寥廓的暮空发现美,而在俗人的世界却不容易发现。
  今日黄昏,不费一点力气,我们见到了宇宙的美妙形象。宇宙的拥有者亲手把完整的美捧到我们的眼前。如果我们仔细剖析,进入它的内部,扑面而来的是数不清的奇迹。此刻,无垠的暮空的繁星间飞驰着火焰的风暴,若容我们目睹其中一部分,必定目瞪口呆。用显微镜观察我们前面那株姿态优美的斜倚星空的大树,我们能看清许多脉络,许多虬须,树皮的层层褶皱,枝丫的某些部位干枯,腐烂,成了虫豸的巢穴。站在暮空俯瞰人世,映入眼帘的一切,都有不完美和不正常之处。然而,不扬弃一切,广收博纳,卑微的,受挫的,变态的,全部拥抱着,世界坦荡地层示自己的美。整体即美,美不是荆棘包围的窄圈里的东西,造物主能在静寂的夜空毫不费力地向世人昭示。
  强大的自然力的游戏惊心动魄,可我们在暮空却看到它是那样宁静,那样绚丽。同样,伟人一生经受的巨大痛苦,在我们眼里也是美好的,高尚的,我们在完满的真实中看到的痛苦,其实不是痛苦,而是欢乐。
  我曾说过,认识美需要克制和艰苦的探索,空虚的欲望宣扬的美,是海市蜃楼。
当我们完美地认识真理时,我们才真正地懂得美。完美地认识了真理,人的目光才纯净,心灵才圣洁,才能不受阻挠地看见世界各地蕴藏的欢乐。
19. 本文从作者看梵学院黄昏的美妙景色写起,请问这样写有何作用?
20. 请理解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
① 将察看局部发现的矛盾和形变,掺入整体之中,就不难看到一种恢宏的和谐。
②认识美需要克制和艰苦的探索,空虚的欲望宣扬的美,是海市蜃楼。
21.本文语言清新优美,表达含蓄蕴藉。请简要概括文中“美”的内涵。
文章最后说:当我们完美地认识真理时,我们才真正地懂得美。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认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和《夏天最后一朵玫瑰》
赵鑫珊

这许多年,我喜欢上一首歌或一部小提琴曲子,都是“一见钟情”的结果,好像用不着要有个反复熟悉和理解的过程。每一次“一见钟情”,都是心灵的一次绝对美的颤抖。《夏天最后一朵玫瑰》于我永远都是这种性质的颤抖,永远都是心弦的暗中共振,不论我在哪里,或骑车走过乌鲁木齐和华山路一带,或坐在某家餐馆同三两好友一起闲聊对酌,只要这首外国民歌一响,我的魂便会无条件地全部交给她的旋律和唱词,听任她摆布,如同月光底下的一片树叶被晚风随意拨弄。这时候的我,就会像一个梦游者因进入角色而跌跌撞撞——“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有许多人是从德国电影《英俊少年》那里熟悉《夏天最后一朵玫瑰》的。我和这首民歌的相识年代却要追溯到我的学生时期。
当年元旦聚餐,有个同学为了给大家助兴,特意用吉他自弹自唱了一首英文歌——《The Last Rose of Summer》(《夏天最后一朵玫瑰》)。我一下子就被它所特有的忧伤中的甜美旋律给镇住了。这不仅仅是因为“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主要还是词曲交融,似诉歌者平生不得志。那是一百多年前爱尔兰人借托夏日最后一朵玫瑰之口,说尽自己心中的无限之事。
《夏天最后一朵玫瑰》的第二段歌词最动我情:“我不愿看你继续痛苦,孤独地留在枝头;愿你能跟随你的同伴,一起安然长眠。”
必须承认,在东西方民族的精神世界里,确有一些共通的为之而死、为之而生的永恒的主题。不然,我们中国人就不会同英国人一起哭莎士比亚的悲剧了。
玫瑰是人见人爱的花朵,不管是在爱尔兰人眼里,还是在我们中国人看来。对夏日即将凋零的最后一朵玫瑰寄以无限同情、希望和厚爱,是我多年和这首民歌的最深沉的一层关系。
其实,我从未亲眼见过夏日的最后一朵玫瑰,但是我不止一次见过夏日最后一朵“勿忘我”草和紫罗兰。它们因为无法忍受夏季高温的煎熬,便先后凋谢、枯萎、死去,完成造物主给她们规定的生命循环圈。
花开花谢,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动植物各自完成自身的生命循环圈,本无所谓忧伤,也无所谓悲哀。但人类总爱将大自然人格化,将自己的丰富感情移植到山川动植和草木昆虫身上。《夏天最后一朵玫瑰》便是一次优美的移情和人类情感的卓越外射。
我鼓吹、赞同这种移情和外射。没有它,我敢说整个音乐艺术世界就会萎缩得不成样子。正是这移情和外射,把我乐而不疲地引进了一个奇异的世界,恰如爱尔兰人将夏天最后一朵玫瑰染上了一层孤独和忧伤的色彩,它教会了我面对眼前的野玫瑰、紫罗兰和“勿忘我”草应怀着一种特有的怜爱与柔情。
因此,我主张每个现代人的内心深处都应当有一朵永不凋零的玫瑰。在我们短暂、变幻不定的人生中,在这个不可逆的世界里,一件最后的美好东西总是能给人永久的回味,无限的眷恋和牵肠挂肚的印象。有了它,我们才会活得洒脱、豁达、自在,将灵魂的灼热和烦躁转化为清凉。
诗人和哲学家都是通过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倾注一往情深和满脑子的思绪,才同整个世界建立起广泛联系的。我确信,夏天最后一朵玫瑰会造就一个诗人,恰如冬天最后一片梧桐树叶会造就一位哲学家。
在这个世界上,谁会没有自己心田的一朵玫瑰、紫罗兰或“勿忘我”草呢?你没有?若是真的还没有,请你务必去寻找一朵。它在六月的原野上,在山谷里,在自己的心坎里。
(文章有删改)
23.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叙述了“我”喜欢《夏天最后一朵玫瑰》的原因,并谈出了文艺创作和鉴赏的某种规律。
B.诗句“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所含情感产生的原因在于人类总爱将大自然人格化,将自己的丰富感情移植到山川草木和昆虫身上。
C.作者用“中国人与英国人一起哭莎士比亚的悲剧”,说明了中国人与西方人一样,都有着相同的鉴赏标准和永恒的主题。
D.“谁会没有自己心田的一朵玫瑰”是作者在《夏天最后一朵玫瑰》中注入了自己的人生经验和真挚情感之后得出的结论,同时,希望所有的人都拥有自己的“玫瑰”。
24.作者为什么说“我喜欢上一首歌或一部小提琴曲子,都是‘一见钟情’的结果”?
25.“我主张每个现代人的内心深处都应当有一朵永不凋零的玫瑰”中“永不凋零的玫瑰”的含义是什么?
26.作者为什么说“《夏天最后一朵玫瑰》的第二段歌词最动我情”?结合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1、(1)zhòu chì 窒 (2)B 2.C 3.A 4.A 5.C 6.C
7.①《红星照耀中国》报道了陕北革命根据地共产党、红军的工作与生活情况。②书名运用象征的手法,用“红星”象征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照耀”是中国共产党勇敢拼搏的光辉品质的外现,也意味着红色革命必将取得全面胜利。③书名折射出作者对中国革命前景的准确预判,形象而富有内涵。
8.示例:她用尽一生的时间,去发现美丽的“镭”;她获得过无数荣誉,却视名利如粪土;她从一个漂亮的姑娘,变成物理学的一个计量单位“居里”,成为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她就是——玛丽·居里。
9.(1)①示例:举办“诚信”主题班会②开展“我是诚信人”签名活动
(2)①陈主任您好,请问学校开展此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②同学你好!通过这次活动,你是否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存在诚信问题或者不足之处?你打算如何改善现状呢?
10、A.亲自运送镭到波尔多 B.把镭存放到银行保险库里 C.听说德军进攻失败,马纳战役业已开始
11.(1)这一举动,体现了玛丽对孩子们的爱。玛丽作为科学家,决定留在巴黎与敌人抗衡;但作为母亲,她担心孩子们的安危,所以将孩子们托付给别人照料,远离危险,这是人之常情。这使得玛丽的形象更真实、更丰满。
(2)交代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渲染了战争带来的紧张氛围;反衬出玛丽的勇敢与愿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
12、引用居里夫人的信能增强作品的真实性;表达了她对法国取得胜利的信心,以及她对孩子们的殷切希望,进一步凸显了玛丽的伟大。
13、标题“孤军奋斗”的表层含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玛丽为了她的实验室、仪器等,决定孤身一人留在巴黎与敌人做斗争;深层含义是为了保护那一克镭,玛丽亲自将它护送到了波尔多,并将其存放到银行保险库里。这一系列行为,都表明她为了科学在孤军奋斗。
14、①有坚韧不拔的精神;②有信心。
15、(1)这些蚕执着地、勤奋地工作,居里夫人感到它们和自己非常相似。
(2)探索真理的欲望、对科学的热爱等。(言之有理即可)
16、(1)寻求现实的人:他们工作或进行科学研究是为了获得报酬。梦想家:投 身于科学研究本身,被纯粹的科学研究所吸引,无暇也无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 益。
(2)居里夫人对前者表示理解,对后者表示赞同。
17、科学展现出的崭新的远景(或:科学本身具有的伟大的美)。
18、专心致志、追求真理、甘于寂寞、淡泊名利、温和沉静等。(四个即可)
19. ①写梵学院黄昏的美妙景色,渲染了恬静、柔美、静谧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黄昏之美的赞美之情。
②照应题目“美”,为下文写作者对“美”的认识做铺垫。
20. ① 我们要抛弃个人的好恶、贪欲、愤怒、恐惧,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不局限并夸大他人和事物小的毛病、小的瑕疵,进而欣赏到完整的美的奇迹。
②世间有时丑的事物披着美的外衣,美的事物包裹着荆棘,只有艰苦求索,才能认清何为真正的美。
21.①真实即美。 ②纯洁即美。 ③崇伟即美。 ④整体即美。
22.① “真理”,便是指从“整体”看人世,看人世的整体。
②我们对待自然与人,都必须摒弃个人的好恶,才能完整的认识美、发现美。
③因为世间的一切事物和人都有其不完美和不正常之处,所以,要从整体去观察人和事物,少用挑剔的眼光来看待世界,这样就能发现置身于眼的很多美好的人和事物。
23.C
24.自己的心灵和一首歌或一部小提琴曲子的内容相契合,产生共鸣。
25.永存于人们心中的美好事物。
26.示例:①夏天最后一朵孤独的玫瑰以及它终将凋谢的归宿,引起作者无限的同情、希望与厚爱之情。②万物都有它的生长规律,总有属于它们自己的归宿。玫瑰是美好的事物的象征,作者体会到,对眼前的美好事物要学会怜爱与珍惜。③而面对它的消逝,我们也不必一味忧伤,可以将这美好保存于内心深处,从中汲取洒脱、豁达、自在等精神力量,更加懂得生命存在的意义。(意思相符,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