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06 21:03: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 短文二篇 《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
2. 品味语言,文章运用了几种表达方式
3. 体会作者复杂的心境,感悟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同属“唐宋八大家”之列。
2. 写作背景: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 年),当时苏轼被贬黄州已经有四年,苏轼在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即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
【学习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介绍苏轼的生平及他人生的最重要转折点“乌台诗案”………
二、 自主学习:
1. 给下列加粗字体注音。
·遂至承天寺( )
·怀民亦未寝( )
· 相与步于中庭( )
·水中漂荇交横( )
2. 解释下列加粗词意思。
·月色入户 ( )
·欣然起行( )
·念无与为乐者( )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
·怀民亦未寝( )
·相与步于中庭 ( )
·庭下如积水空明 ( )
·水中藻荇交横( )
·盖竹柏影也( )
3.古今义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1) 但: 古义: 今义:
(2) 闲人: 古义: 今义:
(3) 耳: 古义: 今义:
三、师生答疑:
1.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幅月夜图,作者没有直接写月,却处处在写月,这样写妙在何处 。
2.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入者耳。”“闲”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说说为什么作者称自己为闲人,这体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 。
四、达标检测:
1.本文“记”的六要素是:
(1)时间:
(2)地点:
(3)人物:
(4)事情的起因:
事情的经过:
事情的结果:
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③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五、小结:
本文记叙了作者与张怀民夜游承天寺的情景,描绘了庭院中月景的清幽宁静,表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
六、布置作业:
1.抄写原文及译文1遍。
2.背诵全文。
七、拓展延伸:
1.积累有关“月”的诗句。


2. 仿照本文的写法,写一篇描写夜景的短文。
比如平时在生活中、学习上难免是不尽人意,面对困难、挫折、身处逆境,该如何积极乐观豁达超然的态度去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