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07 16:06: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学习了《藤野先生》,我们领略到藤野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他无私地______着鲁迅先生,毫无民族偏见,可谓是zhèng rén jūn zǐ;学完《回忆我的母亲》,我们知道朱德的母亲一生没有脱离过劳动,_______;读了《列夫 托尔斯泰》,我们感受到托尔斯泰那挣脱jiāng shéng _______的深邃思想,禁不住一点儿cáng wū nà gòu;读完《美丽的颜色》,使我们对居里夫人心生敬意,我们要坚定信念,专注自己的事业。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zhèng rén jūn zǐ( )
②jiāng shéng( )
③)cáng wū nà gòu( )
2、下列依次填入语段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教诲 任劳任怨 禁锢 B. 教诲 兢兢业业 禁止
C. 教化 兢兢业业 禁止 D. 教化 任劳任怨 禁锢
3. 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读完《美丽的颜色》,让我们心生敬意,我们要专注自己的事业,坚定信念。
B. 读完《美丽的颜色》,我们对居里夫人心生敬意,我们要坚定信念,专注自己的事业。
C. 读完《美丽的颜色》,心生敬意,我们要专注自己的事业,坚定信念。
D. 读完《美丽的颜色》,心生敬意,坚定信念,专注自己的事业。
4.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我们见到的是一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打塌了的样子。
B.他不久就任凭须发长得满脸都是,把自己的嘴唇隐藏在黑貂皮面具般的胡须里。
C.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
D.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
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如果说鸟类是大地上的标点,那麻雀便是最朴实、最常见的“逗号”:机灵、随意、无处不在。
B.对于汉语的子民来说,寄居他乡,母语便是故乡的方言土语;置身异国,母语便是方块的中文汉字。
C.郑板桥的字是有设计感的,熔楷、隶、行、草于一炉;同时兑入画竹、画兰的笔意,奇崛峭拔如“乱石铺街”。
D.如果把“信仰”二字拆开,就会发现“信”与“仰”的关系竟那么紧密——信者,仰也;仰者,信也。
6.下面句子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记述了6至7世纪青藏高原上各民族部落由分散到统一的发展史实
②形成了世界性的专门研究学问的“格萨尔学”
③在说唱文学中,青海藏族民间史诗《格萨尔》(又名《格萨尔王传》)是一部名震世界的英雄史诗
④在国内外引起了各类社会科学专家的重视
⑤描述了格萨尔王以神奇的力量、善良勇敢的禀赋,发挥大智大勇,征战南北,抑强扶弱,除暴安良的英雄业绩
③①⑤④② B.②③④①⑤
C.③②①⑤④ D.②④③①⑤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8 题。
材料一: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10 月26 日11 时14 分,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 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 分钟后,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二次载人飞行任务,是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三十次发射任务,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93 次飞行。
材料二:
神舟发射成功,为中国航天史书写了全新的一页,向世界宣示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创新实力和领先水平。神舟发射成功,是中国科技创新水平和国际地位的重要标志,彰显了中国走向强国的决心和勇气。神舟发射成功,不仅代表了中国国家的胜利,更体现了中华民族自信满满的精神风貌。
7. 材料一节选自《人民日报》上的一则新闻,请你为其拟写标题,不超过17 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请根据材料二补充句子,突出神舟发射成功的意义。
例句:神舟发射成功,显示了中国航天事业的领先水平;神舟发射成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神舟发射成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名著阅读。
贺龙的红二方面军于一九三五年从湖南的苏区撤退时,据说有四万支步枪。这支军队在长征中遭遇的艰难困苦,要超过江西的主力部队。许多人在雪山上冻死,许多人饿死,许多人给飞机炸死。可是,在中国的农村中,贺龙的吸引力和声势非常之大,他的部下宁愿死在路上,不愿中途离开,并且在长征中有许多人加入补充他的队伍。最后,他到达了西藏的东部,始与朱德联合,已经只剩二万人左右了,大多数赤脚光腿,筋疲力尽。休养了几个月以后,他的部队又向甘肃出发。
(1)这段文字选自美国记者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记叙了贺龙领导的红二方面军在长征路上的情况。
(2)该语段体现了贺龙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10.综合性学习。
某中学开设语文实践活动课程,开展了“信”系列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信”卡片】小毕负责制作诚信人物故事卡片,为主要人物建立档案。请你帮她补全表格中横线处的内容。
诚信人物故事卡片
人物 出处 成语故事 主题 点评
曾子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曾子杀猪 立身之信 言必信, 行必果
商鞅 《史记·商鞅列传》 _____。 家国之信
(2)【“信”讲堂】国庆前夕,八(3)班学生开展了一次时事讲堂活动,活动主题是“诚信·做人”。整个过程以研讨为主,活动中,40多名同学踊跃发言,讨论“诚信缺失 会带来什么不良影响”,“我们中学中有哪些失信行为”等热点问题。请将此活动写成一句话的新闻。(30字左右)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访城西友人别墅
[唐]雍陶
澧水①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②。
【注释】①澧(lǐ)水:指唐代的澧州城(今湖南北部的澧县)。②枳(zhǐ)壳花:枳树
的花。
11.诗中“犹未”二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12.这首诗只写村野风光,没有具体写友人和别墅,这样写符合题意吗?为什么?
(二)文言文阅读。
智伯①索地于魏宣子,魏宣子弗予。任章曰:“何故不予?”宣子曰:“无故请地,故弗予。”任章曰:“无故索地,邻国必恐;彼重欲无厌,天下必惧。君予之地,智伯必骄而轻敌,邻邦必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国,则智伯之命不长矣。《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予之。’君不如予之,以骄智伯。且君何释②以天下图③智氏,而独以吾国为智氏质乎?”君曰:“善。”乃与之万户之邑。智伯大悦,因索地于赵,弗与,因围晋阳。韩、魏反之外,赵氏应之内,智氏自亡。
(节选自《韩非子·说林上》,有改动)
【注释】①智伯:姬姓,智氏,名瑶,春秋末年晋国执政大臣。②释:舍弃。③图:对付,谋取。
13.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1)无故索地( ) (2)天下必惧( )
(3)智伯大悦( ) (4)智氏自亡( )
1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待轻敌之国”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汝之不惠
B. 居天下之广居
C. 跳往助之
D. 已而之细柳军
15. 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君不如予之,以骄智伯。
16. 本文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②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③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④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利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
⑤概是物以希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我先是住在监狱旁边一个客店里的,初冬已经颇冷,蚊子却还多,后来用被盖了全身,用衣服包了头脸,只留两个鼻孔出气。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饭食也不坏。但一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饭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我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干,然而好意难却,也只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于是搬到别一家,离监狱也很远,可惜每天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
……
⑥但他也偶有使我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
⑦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
——《藤野先生》
17.文题为“藤野先生”,但①——⑧段中写的这些事情与写藤野先生看似联系不大。请分别说明这些事件与全文的关系。
18.请按照要求赏析下列句子。
(1)但他也偶有使我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
(2)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在世界各国、各地区、各国际组织提出的21 世纪人才核心素养框架中,几乎无一例外把沟通与合作能力放在非常重要甚至最重要的位置。有研究报告指出:沟通与合作素养位列各个国际组织和经济体高度关注的七大核心素养之首。
人们经常把“沟通”和“说话”画上等号,仿佛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就是沟通,其实不然。沟通在本质上是一种信息的互换,双方基于收到的信息,在各自理解的基础上达成目标。沟通的形式非常丰富,包括说话、写字、表情等多种因素(详见图片)。一个沟通素养良好的个体,能够综合运用语言与非语言的媒介,有效地与他人或群体进行交流。
有效沟通是一种人际交流过程,需要沟通双方最终达成共同协议。为了最终达成沟通协议,需要注意三个策略:首先是沟通者要“深度理解”对方传递的信息、隐含的意图、情绪、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其次需要“有效表达”,沟通者在不同的情境下,运用语言及非语言等多种形式,清楚地传达信息,表达思想和观点。最后,沟通者还需具有“同理心”。同理心,是指个体在人际交往中能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处理问题,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同理心比同情心包含更多的认知因素,而同情心比同理心包含更多的情感因素。有研究表明,同理心的基本动机是利他,同情心的基本动机是利己。利他动机,最终达到的目标是帮助他人减少痛苦而不期待奖励;利己动机,则想减轻自己的压力,或者避免不利的感受,或者期待奖励。
(改编自康翠萍等多人撰写的《沟通素养:21 世纪核心素养5C 模型之四》)
材料二:
沟通漏斗,是指工作、学习、生活中沟通效率逐渐下降的一种现象。如果你心里想的是100%,当你在众人面前、公开的场合用语言表达心里所想的100% 时,这些信息已经漏掉了20%,那么你说出来的信息就只剩下80% 了。而当这80% 的信息进入别人的耳朵时,受听众的文化水平、知识背景等的限制,信息只存活了60%。实际上,真正被别人理解并消化了的信息大概只有40%。三天过后,等听众遵照领悟的40% 的信息开始行动时,信息量最终变成了20%。三个月后,信息衰减得可能只剩下最初的5% 了。因此,我们一定要掌握一些沟通技巧,争取让这个“漏斗”漏得越来越少。
(改编自“中国知网”《沟通漏斗》)
材料三:
有效沟通,需要围绕设定的目标,在个人或群体间相互传递信息、思想和情感。有效沟通大纲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沟通的思路,提供不同维度的思考方向和支架,它是帮助我们刻意练习,以达到自如沟通的工具。
有效沟通大纲
沟通对象 姓名:____________ 基本情况:____________ 主要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沟通过程 步骤 策略 具体内容
第一步 明确沟通目标 对方需要作出的决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 研究沟通对象 对方需要知道、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方在乎的具体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让对方内心认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 作出最终决策 根据沟通反馈,“我”决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编自罗颖、桑国元、石玉娟编著的《50 个工具玩转项目式学习》)
19. 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相关内容的理解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际沟通非常重要,其本质在于个人信息的单向输出。
B. 同理心比同情心包含更多的认知因素,同理心的基本动机是利己。
C.只要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就能完全避免“沟通漏斗”现象。
D. 有效沟通大纲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沟通的思路,明确沟通的策略。
20. 相较文字表达,图示更为清晰直观。请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完善下面的“沟通漏斗”,需根据数据间的相互关系,呈现数据及数据名称。
21. 下面是小渝和妈妈的一段对话。请你根据这段对话,结合材料一、材料三的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给小渝提出三条建议,以帮助小渝更好地与妈妈沟通。
妈妈:上了高中,你不能再参加绘画培训了。
小渝:我要参加,我喜欢绘画!
妈妈:绘画培训会影响学习!
小渝:不,你不能干涉我的自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母亲的浪漫
张亚凌
①我一直觉得,母亲从骨子里是个很浪漫很浪漫的人。
②记得小时候,母亲切面条时总会把我喊到案板前问,凌娃,想吃啥样子的面条?我呢,歪着脖子仰着脸,边瞎想边瞎说,母亲就按我说的样子来切:三角形、菱形、正方形、长方形……我说啥样她就切成啥样。父亲总责怪母亲,说大人没大人样,你就跟着娃贪玩吧,吃一顿饭都吃得乱七八糟。
③父亲不知道的是,就是因为我的参与、我的瞎想瞎说,我才嬉戏般地吃完没油水没菜的杂粮面,还吃得有滋有味。
④用糜子面、玉米面、红薯面蒸馍馍时,母亲更民主。只要我们兄妹没事,就可以趴到案板上参与。洗干净的各种豆子就放在旁边,馍馍的形状随便捏,还可以在里面放进自己喜欢的豆子。母亲只是强调说,自己捏的馍馍蒸熟后就是自己的了,得吃完,不许耍赖。已经说好了,我们就没有抱怨地吃着自己其实并不喜欢吃的各种馍馍。不过就因为有几粒豆子包在里面,且是自己包进去的,吃时的感觉就好多了。
⑤想想看,几个箅子上,东倒西歪着不同形状的馍馍,哪个家长会这么开明?只有浪漫的母亲才会想到用种种方式刺激孩子们的味蕾,唤起孩子们的食欲。
⑥母亲的浪漫,当然不止这些。
⑦我们上小学时,吃个苹果都像过年一样隆重的年月,院子里的苹果树上结了多少苹果,都被母亲反反复复地数得清清楚楚,我们绝对没有机会偷吃的。摘苹果是母亲亲自做的事情。高处的,母亲会站在梯子上踮起脚小心地将其摘下来,她绝不会不小心撞掉一个苹果。不过,母亲每次都会留一个苹果在树上,说是给鸟雀的。
⑧树上是结了好些苹果,可一条巷子好歹也有二十几户人家,每家送两个,也留不下几个让我们吃。我们自然也不会空手回来的,我们不过是用苹果一种味儿,换来了很多味儿。
⑨呵呵,人都吃不饱,还给鸟雀留。一棵苹果树让我们吃到了许多味儿。这都是母亲的浪漫啊。
⑩记得那年我要外出求学了,母亲把我和父亲送到村口。我们准备走了,母亲又喊住了我,从兜里掏出一把钥匙,后面还挂着一个小绒球。“把大门钥匙带上,我娃走得再远,都会觉得像在自家屋里一样舒坦。想家了就看看钥匙,家门就推开了。”我和父亲已经走了老远,母亲还在叮咛。
还别说,想家了,我就掏出钥匙,看着看着,恍惚间就进了家,就来到了家里的角角落落,想家的难受劲儿就被慢慢地稀释了。
我一直觉得,给我钥匙是母亲做过的最最浪漫的事了。
母亲真是个浪漫的女人。田地分到各家各户了,人家种庄稼,都磕着边种。母亲倒好,地前面种一排向日葵。只是图了好看——不等熟好,就被路人摘了。在父亲嘟囔不合算时,母亲说了,咱看了芽儿拱出地面,看了叶子变宽变大,还看了多日的葵花盘;人家就图了个嘴快,还是咱划算。
瞧瞧母亲,算得失都算得如此浪漫!说实在的,我成长的快乐得益于母亲的浪漫。
我还记得三十多年前去赶集的事。8分钱一碗香喷喷的踅(xué) 面,娃娃们围着吃,大人们乐呵呵地看着,不吃也香。而我的母亲则是将我拉到书摊前,慷慨地给我两毛钱,让我好好看书。
母亲信奉“嘴瘾一过就消化了,眼瘾一过就留心里了”,当别的母亲给自己的孩子带回来吃的东西时,她给我带回来的多是本子、笔,或者书。三十多年前的关中农村,人们连吃饭都是问题,母亲却给我定了一本少年阅读的杂志。
巷子里别的女人不理解我的母亲,说她“不会过日子”,可我知道,是浪漫引领着我的母亲站在“今天”,看的却是“明天”的风景。
(有删改)
22. 依次概括出文章第⑩ ~ 段中母亲所做的“浪漫”的事。
23. 请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1)用糜子面、玉米面、红薯面蒸馍馍时,母亲更民主。(结合上下文品析加点词)
(2)高处的,母亲会站在梯子上踮起脚小心地将其摘下来,她绝不会不小心撞掉一个苹果。(从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24. 本文语言质朴细腻、真挚感人,作者在叙事中穿插了精当的议论。如文中第⑤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只有浪漫的母亲才会想到用种种方式刺激孩子们的味蕾,唤起孩子们的食欲”。请联系上下文,理解其含义并体会其作用。(3 分)
25. 文章第 段写巷子里别的女人说母亲“不会过日子”;下面的链接材料里,朱德回忆了母亲操持家务过日子的情形。请你根据自己对选文相关内容和链接材料的理解,说一说这两位母亲会不会过日子。
【链接材料】
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赶上丰年,才能缝上一些新衣服,衣服也是自己生产出来的。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布,染了颜色,我们叫它“家织布”,有铜钱那样厚。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
(节选自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天道酬诚
顾伯冲
“诚实的人永远不会吃亏”“诚实是待人处世的法宝”,这些箴言警句我们
耳熟能详。可是,时下有些人并不是这么想的,也不是这么做的。在现实生活中
存在诸多不讲诚信、造假贩假的现象,如假酒、假种子、假职称、假新闻、假文
凭等等,令人防不胜防。这些尽管不是主流,但对社会风气的危害很大。由此,
有些人发出这样的感叹:“这年头,诚实人做不得”“诚实人没好报、总吃亏”。
诚实,就是忠诚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实在人、老实人真的没有好报
吗?其实未必,“天道”还是“酬诚”,付出的真诚一定会有回报的。
天道酬诚,是“天道”使然。《礼记》中讲:“德者,得也。”“德”与“得”
不但发音相同,而且有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德”为“得”之基,“得”是“德”之果。“德”与“得”之间的这种因果关系,可以说是“天道”,即客观规律。有时人们可能会因为讲诚信而被蒙骗、吃亏上当,但从长远看,他所得到的一定会与付出的相称,因为讲诚信会赢得越来越多的信任、理解和支持。反之,不讲诚信、坑蒙拐骗,虽然可能得逞一时,但终将身败名裂。正如一位哲人所说的:“诚信和诺言不仅仅是几句话,如果你说了,但是没做到,那它们就是宣告你将失去美好东西的判决书。”
天道酬诚,是“诚”的回报。“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投入种子,才会生
出根芽;植下树来,才会长出枝叶。同理,对人讲诚信,才会收获他人的诚信与
回报。有这样一则寓言:一个农夫不小心把斧头掉进了河里,坐在河边伤心地哭
起来。财神路过此处,帮他打捞出一把金斧头,农夫摇头说:“这不是我的斧头。”
财神继续打捞,一会儿又捞出一把银斧头,农夫又摇了摇头。最后,财神打捞出
一把铁斧头,农夫高兴地说:“这才是我的斧头。”财神觉得这个农夫很诚实,就把金斧头和银斧头一并送给了他。一个很贪心的人闻知后也模仿这个农夫,并一口咬定金斧头是他掉的,结果连自己的铁斧头也失去了。这则寓言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只有诚实的人,才能得到好的回报。
天道酬诚,是人心所向。诚实之人,人皆敬之。希望诚实的人能得到好的回
报,是绝大多数人的共识。虽然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因“诚”吃了些亏,有些人
因“诈”得了些利,但人们心里有杆秤,希望诚实守信成为社会的“显规则”。
君不见:每当社会或个体遇到天灾之时,无数颗真诚的心总是紧紧地连在一起,
展现出人性之美;每当出现影响较大的人祸之际,公众舆论和新闻媒体总是迅速
地扬善抨恶、褒优贬劣,展示了正义的力量。因而,天道酬诚的道理在现实生活
中是有深厚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的。
江河奔腾,泥沙俱下。当前的“诚信危机”对社会价值观形成了严峻挑战。
但只要我们都对讲诚信者怀有崇敬之意、效法之心,诚信就会逐渐成为一种风尚,
社会就一定能更加诚信起来。这需要我们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胸襟与眼光,
需要我们坚守“天道酬诚”这个人间正道。
2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7.“希望诚实的人能得到好的回报,是绝大多数人的共识”中“绝大多数”一
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28.文中画线句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9.请你根据自身的积累,再列举一则“天道酬诚”的事实论据。

三、写作。
3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本单元,我们读到了鲁迅写的藤野先生,读懂了藤野先生的治学严谨与对“我”的关爱;朱德写他的母亲勤劳聪明、性格和蔼,回忆中饱含着对母亲的敬爱和怀念;茨威格不仅刻画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形象,而且写出他的天才灵魂;艾芙·居里写出了居里夫妇发现镭的过程,写出了他们的坚守与乐观。他们都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写了人物的形象特点。同时,在本单元的写作部分,我们还学习了“学写人物传记”。
请你选择一个熟悉的人物,从自己的视角为他(她)写一个传记,不少于 600字。
可参考的题目:《原来我没懂》《×××的二三事》《我的×××》《他(她)的
____________》(横线处填人物特点)
答案
(1)正人君子 (2)缰绳 (3)藏污纳垢 2.A 3.B 4.A 5.C 6.A
7. 示例: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8. 示例:彰显了中国走向强国的决心 体现了中华民族自信满满的精神风貌
9.(1)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2)示例:不怕困难、有坚定的革命信念、与部下同生死、与敌人斗争到底。
10.(1)取木立信(或徙木立信或立木为信)
(2)国庆前夕,八(3)班开展了主题为“诚信·做人”的时事讲堂活动。
11.写出了诗人会友急切的心情。
12.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烘托手法,通过对自然而优美的村野风光的描写,让读者想象到友人别墅的幽雅和友人的风采。
13. (1)索要(2)恐惧,惧怕 (3)高兴 (4)灭亡
14. B
15. 大王您不如把土地给智伯,以使他骄傲起来。
16. 示例:要善于听取正确的建议,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做事要考虑事情的前因后果和利弊,做到详细、周到;做人不能贪得无厌、狂妄自大,多行不义必自毙。
17.①文中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是作者离东京往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②写途经的日暮里和水户表现作者忧国之情,是作者学医的主要动机。③写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作者的优待是为下文写藤野先生作正面陪衬。④写日本“爱国青年”寻衅是为藤野先生作反面衬托。
18.(1)句子运用了语言和神态描写,形象地描绘了藤野先生向“我”询问裹脚的情形而不得的过程和遗憾的样子,体现了治学严谨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2)句子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以歧视者的视角发言,表面上说弱国子民考60分以上是不能怪“他们”疑惑的,暗含了作者深深的屈辱和愤愤不平之情。
19.D
20、
绘图示例:
示例:(1)深度理解妈妈的意图:妈妈不是干涉自己的自由,而是为了让自己集中精力学习;(2)要有“同理心”,要及时回应妈妈的关切,打消妈妈的顾虑,向妈妈保证自己不会因为绘画而耽误学习;(3)讲明自己参加绘画培训的原因,让妈妈知道自己热爱绘画,且绘画对未来发展是有帮助的;(4)如面对面不好沟通,可采用写信等方式与妈妈进行沟通;(5)沟通时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尽量冷静、理智,不与妈妈发生冲突。(任选其中三条作答即可)
22. ①母亲送“我”外出求学,让“我”带上家里的大门钥匙并悉心叮咛;②母亲在自家庄稼地前种向日葵,坦然对待得失;③母亲为“我”买学习用品,为“我”定杂志。
23. (1)“民主”是指母亲在蒸馍馍时允许“我们”兄妹参与制作,母亲是借此机会培养孩子们不挑食的习惯,体现了母亲的浪漫与智慧。
24. 这句话暗含了“我”对母亲想方设法让“我们”吃自己并不喜欢吃的食物这种做法的理解与赞同,更饱含了“我”对母亲的浪漫和智慧的赞美。
25. 选文中的母亲在艰难的处境中,不只是简单解决孩子的吃、穿等生活问题,还注重培养孩子的品格与良好习惯,帮助孩子在人生道路上茁壮成长,这样的母亲是真正的会过日子。26.“天道”还是“酬诚”,付出的真诚一定会有回报的。(或:天道酬诚。)
27.不能去掉。“绝大多数”表明“希望诚实的人能得到好的回报”这个观点还有极少数人不认同,这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28.正反对比论证。证明了“天道酬诚,是‘天道’使然”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论证力度。
29.示例一:刘邦入守关中,之所以可以深得民心,在于履行约法三章,秋毫无犯。
示例二:刘备跨有荆益,保其岩阻之碍,与邻国交好,于内则治民,诚信于民,是以三分天下。
30.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