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诗词五首——饮酒》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6课《诗词五首——饮酒》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07 11:5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26诗词五首
近两年有一档非常火热的文化类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其中有 一个环节是根据提示猜人物,老师这里也有三句诗作为提示,请同学们猜 一猜,这三句诗都写的是谁。
①秋丛绕舍似陶家,便绕篱边日渐斜。
②古来圣贤多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陶渊明。
③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①句点明其姓“陶”,“秋”“篱”很容易让人 想到“采菊东篱下”;
②句说他嗜酒;
③句道其诗歌语言特点。
知识备查 26诗词五首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 — 427),字元 亮,一说名潜,
字渊明,私谥靖节,晋浔阳柴桑人。著名诗人、
辞赋家、散文家。陶渊明现存的作品有诗120多首,
辞赋3篇,散文6篇。他在诗文中着力表现了自己
田园生活的怡然自得之乐。开创了田园诗派,并
将其推向高峰。后世称他为“百世田园之主,千
古隐逸之宗”。
26诗词五首
全诗内容并无“酒”,为何题目叫“饮酒”呢 这组古诗共20首,为酒后即兴之作,这是其中的
第5首。这组诗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
借“饮酒”,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
学习诗歌,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读,诗读百遍其义自见。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 然 / 见/南山。
山气/日 夕/ 佳,飞鸟/ 相与/ 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整体感知 26诗词五首
生活环境:注释③“人境”:喧嚣扰攘的尘世。
2.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的陶渊明,是怎样做到
“悠然”的 用诗人自己的话来回答。
心远地自偏
1. 联系自身,对比思考:①你“悠然”吗 为什么 ②陶渊明为什么能如 此悠然 是因为他生活在一个很完美的时代过着很完美的生活吗
社会环境:东晋,政治黑暗,官场腐败,战乱频繁,
有人认为那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不安的时代。
知人论世 26诗词五首
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不瓜
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督邮,品位很低,却有些权势,在
太守面前说话好坏就凭他那张嘴。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 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
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 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 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
的!”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说罢,索性 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
县令的彭泽。
资料补充
3.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陶渊明是个什么样的人
淡泊名利,清高自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知人论世 26诗词五首
“悠然”,是诗人的一种选择。
在庭院篱边随意地采摘一束 菊花,不经意抬头,那远处的南 山如一幅写意画,映入眼帘。
日暮的岚气,若有若无,浮绕 于峰际;成群的鸟儿,结伴而飞 归向山林。
此刻,有花,有酒,有画,有 鸟,何等惬意,何其悠然!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 气 日 夕 佳 ,
飞鸟相与还。
品味悠然
1 .请同学们对比后四句诗和书上的插图,选择其中两句,用诗意的语言来描绘一幅
“悠然”的画面。
菊花,独自在寒秋傲霜盛放,象征着坚贞高洁的品 格。菊之淡泊,也与渊明的人生追求一致。
归 鸟是渊明诗中另一个常见的意象,山林是鸟的栖息之巢, 田园是陶渊明的生命与精神的归宿,翩然而归的飞鸟与悠然 赏景的隐士,心 神 契 合 ,仿佛都在这晚霞笼罩的幽静山林里 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不经意抬头,目光与静穆高远的南山相会。那一刻,似乎有 共同的旋律从人心与山峰中一起奏出,山在眼中,更在心中, 人与山,已融为一体。
品味悠然
采 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描绘画面
人,菊,山,鸟 物 我 合 一
探知真意
此时的陶渊明,与山,与鸟, 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物我合一,有 酒,有花,有诗,真是悠哉悠哉乐 哉乐哉!然而,在诗歌之外,他的 现实生活状况如何呢
触摸现实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1空.
《五柳先生传》
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 乞 食 》
资料补充
探究思考:
1.诗人为什么在如此境遇下依然“悠然”
探知真意 26诗词五首
他有没有别的选择,让生活可以不用过得这么惨
为官经历
二十九岁,为江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2自解归。
三十五岁,仕荆江二州刺史桓玄参军,
三十七岁,母孟氏卒,渊明还浔阳居丧。
四十岁,任刘裕参军,同年辞职,
四十一岁,8月任彭泽令,11月辞官归隐,不再出仕。
资料补充
2.如果不辞官,至少可以保证衣食无忧,可是,他宁 愿饿肚子,也要辞官归隐,为什么
比起肉体的痛苦(穷困、饥饿、寒冷),他更
注重精神上的追求,他只想要自由自在的生活,他能 够坚守自己的内心,安贫乐道,有高洁的理想和人格。 这才是“悠然”背后的真相,这就是他的人生选择,
他的“酒后真言”。
探知真意 26诗词五首
预设:不违背自己的真心、初心,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沉醉于自然 美景,人本应属于自然,回归自然,才能找回真我。
自然的美好,生活的真谛,与自然相依相融,在田园生活中 静享心灵的自由、安宁。
庄子说,大 辩 不 言 ,有时候,语言是那么苍白,有时候,所 有的美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成语说“妙不可言”便是如此。这就是“悠然”的最高境界。
3.诗中哪一句最能表达他此刻忘却尘俗、沉醉自得的 心情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探知真意 26诗词五首
远离世俗的轻松,
寄情山水的愉悦, 回归真我的自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