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26课《诗词五首》同步练习(培优卷)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白头搔(sāo)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B.角(jiǎo)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yān)脂凝夜紫。
C.折戟(qǐ)沉沙铁未销,自将磨(mó)洗认前朝。
D.我报路长嗟(jiē)日暮,学诗谩(màn)有惊人句。
【答案】C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分析】 ABD.正确;
C.有误,“戟”应读作“jǐ”。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多音字的识记与辨析能力。要求学生在平时不仅要掌握多音字的读音,还要具备在不同的词语或语境中辨析不同读音的能力。
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飞鸟相与还(相伴) B.我报路长嗟日暮(叹息,慨叹)
C.浑欲不胜簪(全部) D.黑云压城城欲摧(将要)
【答案】C
【知识点】词义理解
【解析】【分析】ABD.正确;
C.“浑”翻译为“简直 “ 。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理解词语的意思既要从词语的本义出发,又要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同时结合具体的语境掌握分析。
3.下面各句中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
A.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B.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C.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D.九万里风鹏正举。
【答案】B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成语典故
【解析】【分析】 A.用“火烧赤壁”的典故;
B.没有用典故;
C.“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D.“九万里风”句,出自《庄子·逍遥游》。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赤壁》——杜牧——唐朝——咏史怀古
B.《饮酒》——陶渊明——东晋——山水田园
C.《渔家傲》——李清照——宋代——托物言志
D.《雁门太守行》——李贺——唐朝——边塞诗
【答案】C
【知识点】其他常识;赤壁;雁门太守行;饮酒(其五);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解析】【分析】C:错误。没有托物言志。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注意积累,结合具体分析,对比选项,确定答案。注意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故事、成语典故、科举礼仪、年龄称谓、名号、历法、节气、官职、音律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课文上的知识点一定要掌握,这是根本,平时做题遇到的常识,是额外发展要记住。
5.下面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唐朝诗人。田园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
B.杜牧,唐代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尤以七言绝句著称,与李商隐一起被后人称为“小李杜”。
C.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婉约词派代表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D.杜甫,唐朝诗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人称“杜少陵”“杜工部”等。杜甫被后人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
【答案】A
【知识点】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 A.“唐朝诗人”有误,陶渊明是东晋诗人;
BC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出正确的评价。
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渊明的《饮酒》(其五)描写了乡村美好风光和诗人悠然的生活,也表达了他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愤慨之情。
B.杜甫的《春望》首联展现了沦陷中长安城的破败景象,使人满目凄然。
C.《赤壁》中“二乔”代表了东吴的命运。诗人假设东吴败亡,不写山河破碎,而写二乔命运,以小见大地说明战争之利害,极耐人寻味。
D.李清照的《渔家傲》是一首记梦之作,词人在梦中看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看到了天帝,看到了自己对天帝垂问的回答。
【答案】A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赤壁;春望;饮酒(其五);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解析】【分析】 A“也表达了他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愤慨之情”不正确,陶渊明的《饮酒》(其五)表达的是诗人闲适淡泊、超凡脱俗的心境;
BC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7.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试翻《词选》差不多每一页上都可以找到一个“春”字。
②诗人,特别是词客,对春爱慕尤深。
③春是多么可爱的一个名词!
④后人听惯了这种话,自然地随声附和,即使实际上没有理解春的可爱的人,一说春也会觉得欢喜。
⑤自古以来人们都赞美它,希望它常在人间。
A.③②⑤④① B.③⑤②①④ C.⑤①②④③ D.①②⑤④③
【答案】B
【知识点】句子排序
【解析】【分析】通读句子,③是起始句,放在开头,排除CD。注意⑤自古以来人们,②诗人,诗人属于人们一种,所以⑤在②前,排除A。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排序。排序题注意:主题明确,语言通顺,前后照应。要注意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关联词、句首词句尾词、时间、方位等。
二、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春 江 晚 景
张九龄
江林多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①逢此,春心益渺然②。
兴来只自得,佳气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注】①那:同“哪”,怎、何。②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
8.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中与诗歌题目中“江”字直接照应的词语有“江林”“津亭”和“客船”。
B.本诗首联描绘了树木繁茂、落霞与夕阳交相辉映的春江晚景,色彩艳丽,含蓄地传达出诗人喜悦的心情。
C.颔联间接抒发了诗人在征路上见到美景时喜出望外的心情。
D.尾联复写春江景色:日落西山,整个江面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中,水面泛着金光;飘落的花瓣伴着晚霞洒落在渡口的客船上。这样一幅绮丽迷人的景象,让人赞叹。
9.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用典与写实相结合,含蓄而又自然。
B.本诗以咏物为题材,脉络清晰而且顺畅。
C.颔联、颈联对仗工整,符合律诗的要求。
D.全诗的语言清新淡雅,又不失朴实之风。
【答案】8.C
9.D
【知识点】古诗词曲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寄情山水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作答,如从诗歌遣词用句的角度赏析诗歌的语言特色,从修辞的角度、抒情的方法、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作答时只要抓住其中的一个方面的特点完成作答即可。
8.ABD.正确;
C.有误,颔联“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意思是:征行逢此佳景,惊喜之情顿生。自觉春思渺然,赏心自得,其中佳趣,莫可言传。是虚景,而非在征路上见到的美景。
故答案为:C
9.A.有误,本诗没有用典,而是化用谢灵运诗句;
B.有误,本诗以写景为题材,脉络清晰而且顺畅;
C.有误,颈联“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对仗不够工整;
D.正确。
故答案为:D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菩 萨 蛮①
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②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注】①这首词写于词人晚年流落浙江绍兴、金华期间。②沉水:沉香的别称,是一种名贵的熏香。
10.请对“睡起觉微寒”中“微寒”一词做简要赏析。
11.“香消酒未消”一句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
【答案】10.运用双关手法,点明早春天气微冷的季节特点及词人的凄凉心情,是词人思乡情感的触发点,为下文抒情做铺垫。
11.思乡之情(思念亲人),亡国之恨(对朝廷的不满、对时局的担忧)。
【知识点】古诗词曲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忧国伤时;思乡怀人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品味语言特色中的“炼字”型。解答此类题目时基本思路应首先解释该字(词)在句中的意思(字面意思和实质意思)或该字(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最后点出该字(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情感。
(2)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当然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
10.本题要求赏析“睡起觉微寒”中的“微寒”一词。首先,从字面意思上看,“微寒”指的是早春时节天气稍带寒意的特点,这是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但结合整首词的情感基调,我们可以发现“微寒”并不仅仅是对天气的描述,还蕴含了词人内心的凄凉与孤寂。这里运用了双关手法,一方面指早春的寒意,另一方面则暗指词人内心的凄凉与孤独。这种“微寒”的感觉,成为了词人思乡情感的触发点,为下文的抒情做了很好的铺垫。
故答案为:运用双关手法,点明早春天气微冷的季节特点及词人的凄凉心情,是词人思乡情感的触发点,为下文抒情做铺垫。
11.本题要求分析“香消酒未消”一句所表达的词人情感。首先,从字面意思上看,“香消”指的是熏香已经烧尽,而“酒未消”则表明词人仍然处于酒醉未醒的状态。但深入探究,我们可以发现这一句蕴含了词人丰富的情感。一方面,“香消”可能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深沉,进一步加深了词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另一方面,“酒未消”则可能表达了词人借酒消愁却愁更愁的心境,同时也透露出词人对当前处境的无奈与不满。综合起来看,“香消酒未消”一句既表达了词人的思乡之情和对亲人的思念,也隐含了词人对朝廷的不满和对时局的担忧。
故答案为:思乡之情(思念亲人),亡国之恨(对朝廷的不满、对时局的担忧)。
12.(2020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六单元第25课《诗词五首》同步练习试卷)综合性学习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象征。让我们一起走进“酒香千古一一中国酒文化探究”专题实活动中去吧!
(1)(书法中的“酒”)
书法是中国的一种传统艺术。下面是“酒”字的几个书法字体,分别代表的是
甲骨文、篆书、隶书。请你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看到以下书法字体的感受。
感受: 。
(2)(文学中的“酒”)
如果你读读诗词歌赋、小说传记等文学作品,一定会为其中所散发的醇厚酒香而陶醉。请你写出与“酒”有关的一句诗文名句和一个故事(名称或梗概),与大家分享。)
诗文名句: 。
故事: 。
(3)(生活中的“酒”)
醇香的酒令人陶醉,但现实生活中,酒也可能坏事。奶奶生日那天,亲朋欢聚,举杯畅饮。宴会结束后,喝了酒的叔叔准备开车回家。请你说几句话劝阻他。
【答案】(1)【示例】我从“酒”字和谐流畅的线条中感受到中华书法的博大精深、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或我从“酒”字典雅的字体造型里仿佛倾听到了远古的呼唤,闻到了阵阵沁人心脾的酒香。
(2)【示例】诗文名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故事:杯酒释兵权 醉打蒋门神
(3)【示例】叔叔,酒驾不安全,也是违法行为,我帮你叫辆的士,好吗?
【知识点】开放性默写;文化特色;语言得体;语言简明
【解析】【分析】(1)可以从“酒”汉字书法的线条表现力的角度,从字体的形态寓意角度,从书法字体的演变等角度来谈感受。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即可。
(2)从积累的诗文名句中选择与“酒”有关的名句和故事作答。写故事时要概述故事内容或列举故事名称。答案不唯一。
(3)语言表达题,首先要有称谓;其次交代“酒后不能开车”的原因或理由;第三要注意说话的对象,语言要符合说话者的身份;最后语气要委婉,不可生硬强迫。做到文明礼貌,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答案不唯一,符合要求即可。
故答案为:⑴ 【示例】我从“酒”字和谐流畅的线条中感受到中华书法的博大精深、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或我从“酒”字典雅的字体造型里仿佛倾听到了远古的呼唤,闻到了阵阵沁人心脾的酒香。
⑵【示例】诗文名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故事:杯酒释兵权 醉打蒋门神
⑶ 【示例】叔叔,酒驾不安全,也是违法行为,我帮你叫辆的士,好吗?
【点评】(1)考查对古代文化的理解。这类试题要求学生把阅读与生活、阅读与写作、阅读与学习方法、阅读与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
(2)考查对诗句和故事积累。从积累的诗文名句中选择与“酒”有关的名句和故事作答。
(3)本题考查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口语交际类试题的解答,关键是说话要符合“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具体说来要做到:①言之有“礼”。说话要注意人物身份、说话对象和交谈场合,要做到文明得体。②言之有“物”。我们说话时要紧扣话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说不合实际的空话、套话,要做到清楚、明白。③言之有“序”。说话要注意有条理,注意前后句内在的联系,力求意明句畅。
三、语言综合运用
班级要开展以“走近陶渊明”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下面的任务。
13.参照示例,策划学习内容、学习任务。
示例:学习内容:渊明与酒
学习任务:搜集阅读陶渊明与酒相关的诗文,探究“酒”与陶渊明文化性格的关系以及“酒”在陶渊明生命中的意义。
学习内容:
学习任务:
14.有个小组在活动中发现刘禹锡与陶渊明在安贫乐道方面有相似之处,就用拟写对联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理解,请帮他们将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刘禹锡陋室读经,苔痕上阶绿。
下联:陶渊明 , 。
【答案】13.渊明与菊花;搜集阅读陶渊明与菊花相关的诗文,探究“菊花”与陶渊明文化性格的关系以及“菊花”在陶渊明生命中的意义。
14.东篱采菊;悠然见南山
【知识点】活动设计;对联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活动设计。注意活动设计主题是“走近陶渊明”,学习内容和任务要与陶渊明相关,同时注意给到的示例格式,根据格式答题。
(2)本题考查补写对联。注意对联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当;平仄和谐(上下联平仄相反或者平仄交替);结构相衬(语法结构一致);节奏相应(停顿的地方一致);内容相关(上下联内容相关)。注意上联最后一个字读音三四声,下联最后一个字读音一二声。补写注意揣摩语境,选择合适的内容补写即可。
13.活动注意格式要求。格式是:学习内容:渊明与什么。学习任务:搜集阅读陶渊明与什么相关的诗文,探究“什么”与陶渊明文化性格的关系以及“什么”在陶渊明生命中的意义。与陶渊明相关的是酒、菊。这里可以写菊。
故答案为:渊明与菊花;搜集阅读陶渊明与菊花相关的诗文,探究“菊花”与陶渊明文化性格的关系以及“菊花”在陶渊明生命中的意义。
14.对联注意:字数相等;词性相当;平仄和谐;结构相衬;节奏相应;内容相关。陶渊明安贫乐道的诗句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里可写陶渊明东篱采菊,悠然见南山。
故答案为:东篱采菊、悠然见南山
1 / 1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26课《诗词五首》同步练习(培优卷)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白头搔(sāo)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B.角(jiǎo)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yān)脂凝夜紫。
C.折戟(qǐ)沉沙铁未销,自将磨(mó)洗认前朝。
D.我报路长嗟(jiē)日暮,学诗谩(màn)有惊人句。
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飞鸟相与还(相伴) B.我报路长嗟日暮(叹息,慨叹)
C.浑欲不胜簪(全部) D.黑云压城城欲摧(将要)
3.下面各句中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
A.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B.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C.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D.九万里风鹏正举。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赤壁》——杜牧——唐朝——咏史怀古
B.《饮酒》——陶渊明——东晋——山水田园
C.《渔家傲》——李清照——宋代——托物言志
D.《雁门太守行》——李贺——唐朝——边塞诗
5.下面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唐朝诗人。田园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
B.杜牧,唐代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尤以七言绝句著称,与李商隐一起被后人称为“小李杜”。
C.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婉约词派代表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D.杜甫,唐朝诗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人称“杜少陵”“杜工部”等。杜甫被后人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
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渊明的《饮酒》(其五)描写了乡村美好风光和诗人悠然的生活,也表达了他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愤慨之情。
B.杜甫的《春望》首联展现了沦陷中长安城的破败景象,使人满目凄然。
C.《赤壁》中“二乔”代表了东吴的命运。诗人假设东吴败亡,不写山河破碎,而写二乔命运,以小见大地说明战争之利害,极耐人寻味。
D.李清照的《渔家傲》是一首记梦之作,词人在梦中看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看到了天帝,看到了自己对天帝垂问的回答。
7.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试翻《词选》差不多每一页上都可以找到一个“春”字。
②诗人,特别是词客,对春爱慕尤深。
③春是多么可爱的一个名词!
④后人听惯了这种话,自然地随声附和,即使实际上没有理解春的可爱的人,一说春也会觉得欢喜。
⑤自古以来人们都赞美它,希望它常在人间。
A.③②⑤④① B.③⑤②①④ C.⑤①②④③ D.①②⑤④③
二、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春 江 晚 景
张九龄
江林多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①逢此,春心益渺然②。
兴来只自得,佳气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注】①那:同“哪”,怎、何。②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
8.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中与诗歌题目中“江”字直接照应的词语有“江林”“津亭”和“客船”。
B.本诗首联描绘了树木繁茂、落霞与夕阳交相辉映的春江晚景,色彩艳丽,含蓄地传达出诗人喜悦的心情。
C.颔联间接抒发了诗人在征路上见到美景时喜出望外的心情。
D.尾联复写春江景色:日落西山,整个江面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中,水面泛着金光;飘落的花瓣伴着晚霞洒落在渡口的客船上。这样一幅绮丽迷人的景象,让人赞叹。
9.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用典与写实相结合,含蓄而又自然。
B.本诗以咏物为题材,脉络清晰而且顺畅。
C.颔联、颈联对仗工整,符合律诗的要求。
D.全诗的语言清新淡雅,又不失朴实之风。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菩 萨 蛮①
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②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注】①这首词写于词人晚年流落浙江绍兴、金华期间。②沉水:沉香的别称,是一种名贵的熏香。
10.请对“睡起觉微寒”中“微寒”一词做简要赏析。
11.“香消酒未消”一句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
12.(2020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六单元第25课《诗词五首》同步练习试卷)综合性学习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象征。让我们一起走进“酒香千古一一中国酒文化探究”专题实活动中去吧!
(1)(书法中的“酒”)
书法是中国的一种传统艺术。下面是“酒”字的几个书法字体,分别代表的是
甲骨文、篆书、隶书。请你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看到以下书法字体的感受。
感受: 。
(2)(文学中的“酒”)
如果你读读诗词歌赋、小说传记等文学作品,一定会为其中所散发的醇厚酒香而陶醉。请你写出与“酒”有关的一句诗文名句和一个故事(名称或梗概),与大家分享。)
诗文名句: 。
故事: 。
(3)(生活中的“酒”)
醇香的酒令人陶醉,但现实生活中,酒也可能坏事。奶奶生日那天,亲朋欢聚,举杯畅饮。宴会结束后,喝了酒的叔叔准备开车回家。请你说几句话劝阻他。
三、语言综合运用
班级要开展以“走近陶渊明”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下面的任务。
13.参照示例,策划学习内容、学习任务。
示例:学习内容:渊明与酒
学习任务:搜集阅读陶渊明与酒相关的诗文,探究“酒”与陶渊明文化性格的关系以及“酒”在陶渊明生命中的意义。
学习内容:
学习任务:
14.有个小组在活动中发现刘禹锡与陶渊明在安贫乐道方面有相似之处,就用拟写对联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理解,请帮他们将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刘禹锡陋室读经,苔痕上阶绿。
下联:陶渊明 ,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分析】 ABD.正确;
C.有误,“戟”应读作“jǐ”。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多音字的识记与辨析能力。要求学生在平时不仅要掌握多音字的读音,还要具备在不同的词语或语境中辨析不同读音的能力。
2.【答案】C
【知识点】词义理解
【解析】【分析】ABD.正确;
C.“浑”翻译为“简直 “ 。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理解词语的意思既要从词语的本义出发,又要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同时结合具体的语境掌握分析。
3.【答案】B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成语典故
【解析】【分析】 A.用“火烧赤壁”的典故;
B.没有用典故;
C.“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D.“九万里风”句,出自《庄子·逍遥游》。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4.【答案】C
【知识点】其他常识;赤壁;雁门太守行;饮酒(其五);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解析】【分析】C:错误。没有托物言志。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注意积累,结合具体分析,对比选项,确定答案。注意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故事、成语典故、科举礼仪、年龄称谓、名号、历法、节气、官职、音律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课文上的知识点一定要掌握,这是根本,平时做题遇到的常识,是额外发展要记住。
5.【答案】A
【知识点】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 A.“唐朝诗人”有误,陶渊明是东晋诗人;
BC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出正确的评价。
6.【答案】A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赤壁;春望;饮酒(其五);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解析】【分析】 A“也表达了他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愤慨之情”不正确,陶渊明的《饮酒》(其五)表达的是诗人闲适淡泊、超凡脱俗的心境;
BC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7.【答案】B
【知识点】句子排序
【解析】【分析】通读句子,③是起始句,放在开头,排除CD。注意⑤自古以来人们,②诗人,诗人属于人们一种,所以⑤在②前,排除A。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排序。排序题注意:主题明确,语言通顺,前后照应。要注意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关联词、句首词句尾词、时间、方位等。
【答案】8.C
9.D
【知识点】古诗词曲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寄情山水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作答,如从诗歌遣词用句的角度赏析诗歌的语言特色,从修辞的角度、抒情的方法、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作答时只要抓住其中的一个方面的特点完成作答即可。
8.ABD.正确;
C.有误,颔联“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意思是:征行逢此佳景,惊喜之情顿生。自觉春思渺然,赏心自得,其中佳趣,莫可言传。是虚景,而非在征路上见到的美景。
故答案为:C
9.A.有误,本诗没有用典,而是化用谢灵运诗句;
B.有误,本诗以写景为题材,脉络清晰而且顺畅;
C.有误,颈联“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对仗不够工整;
D.正确。
故答案为:D
【答案】10.运用双关手法,点明早春天气微冷的季节特点及词人的凄凉心情,是词人思乡情感的触发点,为下文抒情做铺垫。
11.思乡之情(思念亲人),亡国之恨(对朝廷的不满、对时局的担忧)。
【知识点】古诗词曲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忧国伤时;思乡怀人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品味语言特色中的“炼字”型。解答此类题目时基本思路应首先解释该字(词)在句中的意思(字面意思和实质意思)或该字(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最后点出该字(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情感。
(2)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当然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
10.本题要求赏析“睡起觉微寒”中的“微寒”一词。首先,从字面意思上看,“微寒”指的是早春时节天气稍带寒意的特点,这是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但结合整首词的情感基调,我们可以发现“微寒”并不仅仅是对天气的描述,还蕴含了词人内心的凄凉与孤寂。这里运用了双关手法,一方面指早春的寒意,另一方面则暗指词人内心的凄凉与孤独。这种“微寒”的感觉,成为了词人思乡情感的触发点,为下文的抒情做了很好的铺垫。
故答案为:运用双关手法,点明早春天气微冷的季节特点及词人的凄凉心情,是词人思乡情感的触发点,为下文抒情做铺垫。
11.本题要求分析“香消酒未消”一句所表达的词人情感。首先,从字面意思上看,“香消”指的是熏香已经烧尽,而“酒未消”则表明词人仍然处于酒醉未醒的状态。但深入探究,我们可以发现这一句蕴含了词人丰富的情感。一方面,“香消”可能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深沉,进一步加深了词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另一方面,“酒未消”则可能表达了词人借酒消愁却愁更愁的心境,同时也透露出词人对当前处境的无奈与不满。综合起来看,“香消酒未消”一句既表达了词人的思乡之情和对亲人的思念,也隐含了词人对朝廷的不满和对时局的担忧。
故答案为:思乡之情(思念亲人),亡国之恨(对朝廷的不满、对时局的担忧)。
12.【答案】(1)【示例】我从“酒”字和谐流畅的线条中感受到中华书法的博大精深、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或我从“酒”字典雅的字体造型里仿佛倾听到了远古的呼唤,闻到了阵阵沁人心脾的酒香。
(2)【示例】诗文名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故事:杯酒释兵权 醉打蒋门神
(3)【示例】叔叔,酒驾不安全,也是违法行为,我帮你叫辆的士,好吗?
【知识点】开放性默写;文化特色;语言得体;语言简明
【解析】【分析】(1)可以从“酒”汉字书法的线条表现力的角度,从字体的形态寓意角度,从书法字体的演变等角度来谈感受。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即可。
(2)从积累的诗文名句中选择与“酒”有关的名句和故事作答。写故事时要概述故事内容或列举故事名称。答案不唯一。
(3)语言表达题,首先要有称谓;其次交代“酒后不能开车”的原因或理由;第三要注意说话的对象,语言要符合说话者的身份;最后语气要委婉,不可生硬强迫。做到文明礼貌,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答案不唯一,符合要求即可。
故答案为:⑴ 【示例】我从“酒”字和谐流畅的线条中感受到中华书法的博大精深、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或我从“酒”字典雅的字体造型里仿佛倾听到了远古的呼唤,闻到了阵阵沁人心脾的酒香。
⑵【示例】诗文名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故事:杯酒释兵权 醉打蒋门神
⑶ 【示例】叔叔,酒驾不安全,也是违法行为,我帮你叫辆的士,好吗?
【点评】(1)考查对古代文化的理解。这类试题要求学生把阅读与生活、阅读与写作、阅读与学习方法、阅读与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
(2)考查对诗句和故事积累。从积累的诗文名句中选择与“酒”有关的名句和故事作答。
(3)本题考查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口语交际类试题的解答,关键是说话要符合“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具体说来要做到:①言之有“礼”。说话要注意人物身份、说话对象和交谈场合,要做到文明得体。②言之有“物”。我们说话时要紧扣话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说不合实际的空话、套话,要做到清楚、明白。③言之有“序”。说话要注意有条理,注意前后句内在的联系,力求意明句畅。
【答案】13.渊明与菊花;搜集阅读陶渊明与菊花相关的诗文,探究“菊花”与陶渊明文化性格的关系以及“菊花”在陶渊明生命中的意义。
14.东篱采菊;悠然见南山
【知识点】活动设计;对联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活动设计。注意活动设计主题是“走近陶渊明”,学习内容和任务要与陶渊明相关,同时注意给到的示例格式,根据格式答题。
(2)本题考查补写对联。注意对联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当;平仄和谐(上下联平仄相反或者平仄交替);结构相衬(语法结构一致);节奏相应(停顿的地方一致);内容相关(上下联内容相关)。注意上联最后一个字读音三四声,下联最后一个字读音一二声。补写注意揣摩语境,选择合适的内容补写即可。
13.活动注意格式要求。格式是:学习内容:渊明与什么。学习任务:搜集阅读陶渊明与什么相关的诗文,探究“什么”与陶渊明文化性格的关系以及“什么”在陶渊明生命中的意义。与陶渊明相关的是酒、菊。这里可以写菊。
故答案为:渊明与菊花;搜集阅读陶渊明与菊花相关的诗文,探究“菊花”与陶渊明文化性格的关系以及“菊花”在陶渊明生命中的意义。
14.对联注意:字数相等;词性相当;平仄和谐;结构相衬;节奏相应;内容相关。陶渊明安贫乐道的诗句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里可写陶渊明东篱采菊,悠然见南山。
故答案为:东篱采菊、悠然见南山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