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 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1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 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09 16:01: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1.掌握基本的文言实词、虚词
2.领略不同的写景方法
3.理解和把握作者的情感
学习目标
问题导入:你发现自己的朗读中有一处读错了吗?
答谢中书书
/
/
酬答,回复
谢征,曾任中书舍人,所以称“谢中书”。
书信
一、基础自学
1.文章写了什么景?
高峰、清流、石壁、竹子、雾、猿、鸟、夕日、鱼

2.小组讨论(2分钟自读+3分钟讨论)
作者是怎样写景的?(请找出文中的写景句子,说一说作者用到了哪些方法来写景)

二、交流互学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交相辉映
青葱的树林
翠绿的竹子
四季

仰视、静景
俯视、动景
平视、静景、视觉
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消散
此起彼伏
夕阳快要落山了。颓,坠落
水中潜游的鱼
竞相跳跃
视觉、静景
听觉、动景
视觉、静景
视觉、动景
观察角度:俯仰结合
视觉冲击:色彩搭配
时间跨度:晨昏变化
景物状态:动静结合
三、总结导法
3.作者笔下之景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山水相映之美
色彩搭配之美
晨昏变化之美
动静结合之美
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
4.读了陶弘景的“景语”,你认为他的“情语”是什么呢?
找出文中能直接体现出作者“情语”的句子。并分析其表达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实是欲界之仙都。
3.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结构助词“的”
共同谈赏
2.实是欲界之仙都。
确实,的确
人间仙境
1.表达了作者对山川之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2.表达了作者沉醉于山水,流连忘返的愉悦之情

3.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指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

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之意
01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02
康乐是谁?
03
“其”指什么?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明月在云间,迢迢不可得。
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
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灼灼桃悦色,飞飞燕弄声。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链接延学
3.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指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

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之意
01
谢灵运是“能与其奇者”,表现了作者对谢灵运的钦慕。
02
自谢灵运后,世人不能“与其奇”,惋惜于世人对秀美山水的无动于衷。
03
“我”是继谢灵运后又一个能“与其奇者”,为自己的
审美情趣而自许,期待能与谢灵运比肩。
04
世上已无谢灵运,表达了“我”知音难觅的孤寂之情
知音难觅
伯牙子期高山流水
康乐弘景生不同时
展开想象,穿越时空,你认为陶弘景还会以谁为知己?
1
2
3
4
陶弘景淡泊宁静
欲界也有仙都
陶渊明悠闲自在人境陡生真意
情景体会
一篇小小的写景文,
却是一封沉甸甸的灵魂回信;
一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的回应,
却是一段长长的自由追求。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
六、总结
生命有所追求,人生可得知己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论的。高峻的山峰耸入云端,清澈的溪流(可以)看见水底。两岸的石壁,五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都俱备。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着;夕阳将要落山了,水中潜游的鱼竞相跳跃。(这里)实在是人间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没有再能欣赏这种奇丽景色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