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郓城县实验中学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第二单元之《陈情表》课件(18张ppt)+教学设计(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郓城县实验中学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第二单元之《陈情表》课件(18张ppt)+教学设计(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4-01 15:37:26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读《出师表》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
读《陈情表》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
——苏轼陈 情 表
李 密 忠则《出师》 孝则《陈情》
陈情表陈述、禀报。情况、衷情、情理。表 :文体,属奏议类,古代臣下呈给帝
王的一种文书。题 解 对照注释,圈点加注、译文,初步把握课文 诵读全文思考:
向谁“陈情”? 为什么要“陈” ?
“陈”什么情? “陈情”目的是什么?
如何“陈”?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A、险衅(xìn)祚薄(zuò)床蓐(rù) 茕茕孑立(qióng)
B、洗马(xǐ) 逋慢(bū) 拔擢(zhuó)终鲜兄弟(xiǎn)
C、优渥(wò)期功(qī) 闵凶(mǐn) 逮奉圣朝(dài)
D、伪朝(wèi)矜悯(jīn)郎署(shǔ) 猥以微贱(wěi)答案:A 。洗马---xiǎn 期功---jī
伪朝---wěi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门衰祚薄    祚薄:福分浅薄。
B.沐浴清化 清化:清明的政治教化。
C.察臣孝廉 察:考察。
D.形影相吊 吊:安慰。
C、“察” -------考察并推荐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至于成立 成立:成长,能自立。
B.沐浴清化 沐浴:蒙受润泽。
C.拜臣郎中 郎中:医生的古称。
D岂敢盘桓 盘桓:徘徊、逗留。C 项里的“郎中”是官职名 内容梳理“陈”的原因:除臣洗马,辞不就职。“陈”的目的:愿乞终养。怎样陈情?历述自己的悲惨遭遇叙写进退两难的处境提出孝之大理提出先尽孝、后尽忠愿乞终养融理于情,融情于事,朴素细腻,曲折委婉以情动人。诵读第1段哪句话是作者陈述的总提?哪些内容都属于“闵凶”?夙遭闵凶父丧母嫁多病零丁门衰祚薄祖母夙婴疾病故不能“废远”
(为下文伏笔)目 的:博得晋武帝的同情怜悯。 《陈情表》第二课时探 讨 1 文中对祖母的孝表现在哪里? 1、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2、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3、刘日薄西山,奄奄一息,不能废远
4、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至孝之心,情真意切、悲恻动人。文中对朝廷的忠(感激)表现在哪里?探 讨 2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思考:第2段是怎样写朝廷征召之切的?①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②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③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④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渲染了圣命难辞的紧张气氛小结:2段明确提出忠孝难以两全的难题,婉言拒绝朝廷的恩遇。 列举晋武帝的施政纲领,为终养祖母找到理论依据,为自己不辞不就职作了言之有理的开脱。探 讨 3作者为什么要强调“以孝治天下”的治国之道?思考讨论:请补写出“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特为尤甚。”后面省略的一句话,并想想作者为什么要省略这句话? 

“故臣当终养祖母,不能废远。”

表明自己的心迹:一仕伪朝“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二在圣朝“宠命优渥,岂敢盘桓”让晋武帝明白自己的忠
心。  小结:本段提出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理念,陈述自己的从政经历和人生态度,并强调自己的特殊处境,进一步打消晋武帝的疑虑,求得体恤。
尽忠日长,尽孝日短:先尽孝后尽忠。
以列数字作对比的方式
探 讨 4李密最后提出解决矛盾的办法是什么?他是怎样提出这个办法的? 目的:愿乞终老小结:4段提出自己的目的,即“愿乞终老”,先尽孝
后尽忠。1、为李密的言辞和情理所动。
2、彰显孝治天下的恩德。 晋武帝为什么会答应李密终养祖母的请求? 身世孤苦悲凉? ??????????????? ? 祖母情深似海 沐清化蒙国恩????????? ??????????????? 圣朝恩重如山?孝情忠情?孝治天下(理)尽忠日长 祖母病笃(情)尽孝日短 先尽孝后尽忠 小结《古文观止》评论《陈情表》的语言,说它 “至性之言,悲恻动人。”1、融情于事的方法。。
2、形象生动、自然精粹的语言。
3、陈辞婉曲,屈伸适宜你能说出哪些成语出自本文吗?零丁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急于星火、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朝不虑夕、更相为命、
生当陨首,死当草结姓名
刘相文
电话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三
邮件
?
单位
郓城县实验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陈情表》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的讲读课文。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属于中国古代散文。单元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一是通过诵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二是在熟悉内容的基础上鉴赏文章的语言特色.三是体会古代散文在记叙中兼以议论或者抒情的特点。 ????《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二、学生分析
????对于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表达能力。在情感认知方面已经比较成熟,辨知能力已经较为完善,自我控制能力强。另外,随着性格的逐渐成熟,在情感方面会希望得到更多的认可,因此表现欲更强。在学习动机方面一般能自我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还有本文是名篇,所以学生一般会有比较高的热情去学习。
三、教学目标
????1、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
????2、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
????3、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有利于因材施教,可以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难度的训练,让各类学生都能“吃得饱”、“吃得好”,而且可以让学生自我控制练习进度,做到每类学生都能达到各自的教学目标,学生在不知不觉的练习与计算机的表扬和鼓励中不断进步,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很好的发挥。?
多媒体教学以其崭新的观念、生动的形式、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我们展示了美好的前景,它必将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千百年来,有“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以上苏轼语)读《报任安书》不下泪者,其人必不为人。(后人续)”的说法,可见该文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跟随老师一起进入学习
课件播放背景音乐展示课题http://www.wasu.cn/Play/show/id/3855178?refer=sll
疏通课文
读课文,理清思路。
?
学生自由解决(师指点)
多媒体提示
研究探讨
本文的感情基调是消极的吗?那你如何看待文中的感情基调,它是消极的吗??大家可以相互讨论,并且利用互联网搜索相关的资料。
学生讨论
展示多样结论
扩展训练
结合诵读课文的体会,你认为“情”在本文中有哪几层含意??
学生回答?后老师再明确:情:情况(事实);衷情(孝情、忠情);情理(忠孝之道)?
?
学生讨论
课件展示
合作探究
1、李密陈什么情??
2、李密为什么从“孝”的角度来说理呢??
3、?晋武帝为什么会答应李密终养祖母的请求???
4、有论者认为,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其实是为自己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
1、李密陈什么情??
2、李密为什么从“孝”的角度来说理呢??
3、?晋武帝为什么会答应李密终养祖母的请求?
?
课件展示参考答案
作业设计
结合课后练习五,谈谈对传统孝道的看法。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往正确的立场、观点深入探讨。
上网搜集资料
?
?
?
?
?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陈情表》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它陈孝情情真意切。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十七八岁的年纪始终关注的永远是友情,深深憧憬的往往是爱情,最易忽略的却常常是亲情、孝情。希望李密对祖母的乌鸟深情能让我们有所感悟,有所行动,为亲人捧上自己哪怕微薄但却真诚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