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情分析
免疫调节内容在义务教育教材中就已经涉及,知道人体的三道防线,了解免疫的功能,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学生有一定的生活常识,学生能从宏观上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学生并不知道微观上发生了什么,身体内部究竟是如何抵抗入侵的病原体的,对于特异性免疫的过程还了解太少,这也是本节的教学重点。艾滋病、过敏反应以及免疫学的应用的相关知识,学生已经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体有所了解。与每个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学生普遍对这一节的内容有着浓厚的兴趣。教师正好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师的任务是要结合学生已有的认识,让学生从生物学角度作科学的了解。
学生在预习课上,观看微课以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动画过程进行预习,基本知识已经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大体过程已经了解。
学生课前通过预习以及上网查阅资料等,准备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话剧。
剧本如下:
体液免疫剧本
旁白:健康人出场
健康人:(面向同学)最近流感特严重,好多同学都被病毒打倒了,而我还是身体倍棒,吃饭倍香!哦?想问我健康的秘诀,(手遮住嘴巴)告诉你---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边唱边跳: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早睡早起一起来做运动)
旁白:嚣张的细菌们来了
所有细菌:我们是细菌家族。。
(细菌A):最近我族小猖狂
(细菌B):兄弟姐妹到处闯,
(细菌C):打得敌人没处去
(细菌D):只得到医院躲藏。
(四个细菌一起奸笑)嘿嘿嘿。(向四下张望)有点饿了,看看有没有下手的目标。
(走到健康人处,细菌们分别抓住他的衣服)。
细菌A:这么好的皮肤,进不去啊。。。(抓狂)。。。讨厌!!!
(说完,气急败坏的走了)
细菌B:我钻进他的鼻孔。哈哈
健康人:打一个喷嚏。
细菌B:哎呀妈呀,一个喷嚏把我打出来了。走了,继续寻找下家。
画外音:细菌A和细菌攻击失败,落荒而逃,可恶的细菌C和D悄悄潜入健康人的体内,蓄势待发
细菌C和D:我们哥俩挺走运(窃喜),已经成功穿越第一道防线,现在已经到达肺部毛细血管了。(哈哈哈,高兴)。
健康人:怪事,怎么突然略感疲惫?(之后,健康人晕倒状,趴在讲台上)。
吞噬细胞:大家好,我是吞噬细胞,我能摄取、处理和呈递犯人,近来好些同学生病,我得24小时擦亮眼睛,保护我亲爱的小主,别让那些可恶的病菌伤害他,(嗅嗅鼻子,四处张望)有点不太对头,小主怎么精神萎靡?嗯?有细菌。(看到了细菌C)。看我的,细菌,哪里逃?(说着,逮住细菌C,三下五除二杀死)。
画外音:狡猾的细菌C被吞噬细胞给消灭了。
画外音:细菌C还有临终遗言,听:
(细菌C说:兄弟姐妹们,以后都要躲着吞噬细胞走啊。)
细菌D:(看到这情况,立马想逃),嘴里念着,36记走为上策。
吞噬细胞:(发现要逃跑的细菌D)你,别跑,过来,让我看看!
细菌D:哎呀,吞噬细胞咋这么精呢。(紧张的走到吞噬细胞前)大、大哥,我不和他一伙,他是孬种,(指着死掉的细菌C)。我、我是好、好人!
吞噬细胞:好人,你紧张什么?拿出通行证。
细菌D:大、大哥,今、今天忘记带了。下、下回吧?
吞噬细胞:别啰嗦,拿证件!
细菌D:大、大哥,那我现在就回家给你拿去。(说着,要走。)
吞噬细胞:(一把逮住细菌D)想跑,没那么容易。(开始搜细菌D,从细菌D身上搜出一纸片写着:我是细菌)你是细菌,看我怎么收拾你。(说着,打他两下)。哎呦,你丫还挺厉害,我还收拾不了你。走,见我堂弟T细胞去。
画外音:细菌D强大无比,突破了前两道防线,吞噬细胞无法阻止,只好求助于T细胞。
T细胞:(走上讲台)最近风声挺紧,我们小主都得病了,我得提高警惕,随时准备把敌人驱逐出境。
吞噬细胞:堂弟,快来。(走到T细胞前)这是刚逮的犯人细菌,你看怎么办?
T细胞:(拿着纸片看了一下)堂兄就把它交给我吧,我把它押送给妹妹B细胞。(大喊)B细胞妹妹,B细胞妹妹,
B细胞:(走上讲台)好像是哥哥T细胞的声音,看来情况不好。(赶紧跑向T细胞)哥哥,这个坏家伙交给我吧,就是它让我们小主一病不起,来,让我对付它。(B细胞开始做一些动作,并大喊)增殖!!!分化!!!
群众A:举手,我们是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浆细胞。
群众B:举手,我们是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记忆细胞
其中,一个浆细胞走出来:你知道什么最伟大吗?你肯定不知道。劳动人民最伟大,哈哈。我啊,是生产抗体的机器。(手里拿着一张纸片写着抗体的纸片给大家看)。接着,(走向细菌D,把纸片贴在了乙身上),看你这厮再猖狂!
细菌D:(做出晕倒状)救、救命!瘫倒在地。
画外音: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
吞噬细胞:剩下的,交给我。拖着细菌D和抗体,下台。
画外音:沉淀或细胞集团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万恶的抗原最终被消灭了。
健康人站起来说:突然神清气爽啊。哈哈。多谢我的免疫系统。
细胞免疫剧本:
画外音:迎面走来了身患重病的老大爷,对某某同学打了个大大的喷嚏,细菌乘着10万个唾沫星子以145km的时速向某某飞来!
(细菌A和细菌B同时跑上台。)
(同时)
画外音:某某同学不幸中招了!!
寄生菌A:太幸运了,一进来就找着住的地儿了。。。(窃喜)
(被入侵时做痛苦状,组织细胞把组织细胞的牌子变成靶细胞。)
画外音:细菌A侵入了组织细胞,组织细胞变成了靶细胞(靶细胞做委屈状)与此同时,细菌B被吞噬细胞发现了。
寄生菌B:Terrible!!我一进入血液就被吞噬细胞吞进肚了
(抗争不过,只好交出抗原撤退)
吞噬细胞:虽不知这东西是啥,但一定不是啥好玩意儿,让我交给我们的头头T大姐,他们便完啦!哈哈!
T细胞:阿吞,有情况吗?逮着啥啦?手里还拿着恶心的抗原呢?
吞噬细胞:报告老大,刚刚巡视发现了些不明物体,他们或许是造成小主久病不起的罪魁祸首,他们还扬言要侵害人体,称霸世界。这是我搜集到的情报。
T细胞:我认得他们,他们就是臭名昭著的鞋拔子细菌,看我怎么收拾他们!!!
(吞噬细胞休息片刻,等待指令。)
T细胞:当然虽是大姐,孤军奋战可不好,我要去召唤我的小伙伴!(大喊)增殖!!分化!!小伙伴们,出来吧!!
(T细胞休息,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闪亮登场)
效应T细胞:我是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效应T细胞。我得赶紧去寻找靶细胞,揪出抗原。
记忆细胞:我是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记忆细胞,我的记忆力很好,万恶的鞋拔子菌已经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了,它休想再次伤害我家小主!!
(寄生菌B控制着靶细胞,靶细胞做痛苦状。)
效应T细胞:(撒摸了一圈,终于找到了靶细胞)嘿,兄弟,原来你在这儿呢,可找到你了。感觉还好不?
靶细胞:你终于来了,可恶的鞋拔子菌在我体内繁衍了千秋万代,为了小主的健康,快结束我吧。来吧!!
效应T细胞:好兄弟!(使劲拍靶细胞,靶细胞死亡(蹲下)。作哭状)兄弟,一路走好。为靶细胞默哀。。。一切都是为了小主。
(画外音乐: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
效应T细胞:(擦干眼泪,一抬头,坚决的说)我要化悲痛为力量,继续寻找其他的靶细胞。(退场)
画外音:就这样,效应T细胞激活了溶酶体酶,靶细胞裂解,光荣牺牲了。
寄生菌B:完蛋了,我没有藏身之处了。我得赶紧逃。
画外音:没了靶细胞的庇护,很多细菌无处藏身,血液里的特异性抗体已等候多时了。
抗体:(抗体威武登场,面向观众)我是抗体。(面向寄生菌)哪里逃?看我的终极必杀——九阴擒拿掌,受死吧,万恶的鞋拔子菌。
(抗原无奈的望着天空,(高呼)等着瞧吧,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画外音: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
吞噬细胞:啊哈,终于天下太平了,让我饱餐一顿吧!!
画外音:吞噬细胞吞噬消化了沉淀或细胞集团。万恶的抗原终于被清除了。
(所有免疫细胞一起欢呼:耶。谢幕)
效果分析:
1、学生预习效果较好,能很好的掌握免疫系统的组成和人体三道防线。这两个通过看书就可以解决的问题,通过提问的方式一笔带过,达到“学生通过看书可以学会的不讲”,也是我们翻转课堂的成果之一。
2、学生课前积极查阅资料,编排相关话剧,学习热情高涨。学生积极展示编排的话剧,化抽象为具体,很好的突破重难点,效果较好。
3、课上设计了抢答、小组合作、思考、学以致用等不同环节,既让学生独立思考,又让学生合作交流,给学生内化的时间,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4、两个课堂作业,设计理念很好,可惜具体操作效果不好。
5、限时训练,趁热打铁,当堂解决知识上的漏洞。
信息技术条件下网络课堂教学探究
——《免疫调节》教学设计
山东周村区实验中学 马俊
【教材内容分析以及设计思想】
《免疫调节》选自高中生物必修3第二章第四节,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免疫学的应用”四部分内容。分2课时学习:第1课时,免疫系统及免疫的类型;第2课时,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免疫学的应用;免疫调节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一种方式。本节课是第1课时,核心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节的教学难点有两个:体液免疫过程、细胞免疫过程。
为了突破本节课教学难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本节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借助微课、网络充分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学习、课中及课后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通过设置合理的教学提示、辅助微课、动画,让学生明确的观察、思考,实现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和重难点知识的突破;通过话剧,实现对抽象问题和重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等问题的突破。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掌握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重要作用。
(3)通过探讨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机制。
(4)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2、能力目标
(1)以图解、问题和讨论的方式学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2)培养学生从互联网中直接获取资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1)让学生了解免疫系统的重要性,倡导关爱健康、珍爱生命的生活理念。
(2)了解艾滋病的病因和预防,认识到艾滋病患者是HIV的受害者,需要得到我们的关爱。
?(3)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教学方法】
学案导学法、微课助学法、合作学习法、启发式教学法、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法
【教学手段】
“知好乐”教学平台、微课、PPT、话剧表演、合作讨论等。
【教学策略】
本节课中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各种学习资源整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和求知欲。
【教学准备】
发布预习学案、教师批改学生的预习学案
发布预习学案,学生在根据预习学案的学习提示完成自主学习。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批改学生的预习学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欠缺与不足,实现对学生的学习反馈,并能实现对所有学生学情的掌握。」
利用“知好乐”教学平台提供微课、ppt动画等丰富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设计意图:针对学生实际,设置学生力所能及的学习目标,通过提供形象生动的学习资源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为课上学习做好铺垫和准备。微课和ppt动画可以化抽象为具体,进一步解决学生在阅读课本时存在的疑惑,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达到更好的预习效果。」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我们先来看泡泡男孩的故事
「设计意图:用泡泡男孩的故事引入,用实例说明免疫系统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兴趣。同时,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生命的可贵。」
二、预习反馈
(1)预习反馈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师:哪位同学能说说免疫系统的组成?
(2)预习反馈二:免疫系统的类型
师:哪位同学能说说人体的三道防线?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对于这部分知识能够掌握,课上展示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激发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兴趣。」
(3)抢答:
师:下列物质其作用分别属于第几道防线?抢答。
「设计意图:为了进一步反馈学生掌握的情况,设置抢答环节,引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进一步的欲望。」
三、话剧表演,突破重难点
(一)体液免疫
师:同学们在预习课上预习了体液免疫的过程,有个小组通过查阅资料,精心准备了体液免疫的话剧,我们一起来观看。
(1)体液免疫话剧表演
「设计意图:体液免疫的过程,对学生来说较抽象难懂,为了突破这一难点,让学生通过话剧的形式,表达体液免疫过程,让其他同学更加形象直观的看到体液免疫的过程,从而达到理解体液免疫过程的教学目标,很好的突破教学难点,这是本课设计的一大亮点;另外,课上让学生自主展示课前的学习成果,让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激发学习乐趣更达到加深理解的目的。」
(2)排排队
师:现在免疫细胞们顺序都乱了,哪位同学可以按照正确的顺序重新给他们排排队?
「设计意图:为了进一步反馈学生的理解程度,让同学把混乱的“免疫细胞们”重新排排队,可以进一步体验体液免疫的过程,激发学习兴趣。」
(3)思考问题,抓住细节
师:现在请大家思考ppt上的两个问题:在此过程中哪个细胞没有发挥作用?在此过程中免疫活性物质有哪些?由什么细胞产生?各起了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考察学生课前预习的效果和刚才观看的认真程度,让学生自省两者是否吻合,在体液免疫的话剧中,有没有漏洞?引发学生思考。前后知识相联系,教师适当点拨,深化所学知识。」
(4)小组合作,深化巩固
师:现在,小组合作这几个题目,判断对错,并解释原因。
「设计意图:让学生思考、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进一步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5)完成课堂作业一
师:用电脑在ppt上把体液免疫的过程用箭头连接,并回复帖子。
「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思考,进一步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作为当堂作业并进行展示,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订正。」
(二)细胞免疫
师:若抗原已经侵入细胞,存在于细胞外液的抗体就无能为力了,这时怎么办呢?要启动细胞免疫。有个小组通过查阅资料,精心准备了细胞免疫的话剧,我们一起来观看。
(1)细胞免疫话剧表演
「设计意图:细胞免疫的过程,对学生来说较抽象难懂,为了突破这一难点,让学生通过话剧的形式,表达细胞免疫过程,让其他同学更加形象直观的看到细胞免疫的过程,从而达到理解细胞免疫过程的教学目标,很好的突破教学难点,这是本课设计的一大亮点;另外,课上让学生自主展示课前的学习成果,让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激发学习乐趣更达到加深理解的目的。」
(2)排排队
师:现在免疫细胞们顺序都乱了,哪位同学可以按照正确的顺序重新给他们排排队?
「设计意图:为了进一步反馈学生的理解程度,让同学把混乱的“免疫细胞们”重新排排队,可以进一步细胞体液免疫的过程,激发学习兴趣。」
(3)思考问题,抓住细节
师:现在请大家思考ppt上的三个问题:a.参与细胞免疫的“作战部队”---免疫细胞依次有哪些?b.细胞免疫把抗原怎样了?杀死了吗?c.若要把抗原杀死,还需要借助于哪种免疫产生的哪种物质?
师:对于胞内抗原,需要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起作用才能将抗原消灭;对于胞外抗原,只需要启动体液免疫。
「设计意图:考察学生课前预习的效果和刚才观看的认真程度,让学生自省两者是否吻合,在细胞免疫的话剧中,有没有漏洞?引发学生思考。前后知识相联系,教师适当点拨,深化所学知识,让学生意识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二者有相互依存的关系。」
(4)完成课堂作业二
师:用电脑在ppt上把细胞免疫的过程用箭头连接,并回复帖子。
「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思考,进一步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作为当堂作业并进行展示,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订正。」
四、学以致用,走进生活
师:在初步了解了我们的免疫系统后,大家能不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呢?请大家思考这2个问题。(1)出过水痘的个体以后不会再出水痘,主要与哪一种细胞有关?出过水痘的人还会感染其他传染病,体现了抗体的什么特性?(2)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下吗?
「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受到“生物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使学生意识到生物在生活中的用处,从而增加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五、小组合作,深化拓展
教师要求学生要求先自主思考,再组内讨论。
「设计意图:为了进一步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让学生讨论、交流,进一步内化知识。」
六、课堂小结,把握大局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从宏观上把握本节知识,使学生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七、限时训练,查缺补漏
(1)学生打开平台中的免疫调节-当堂检测,进行5分钟限时训练,并提交到平台。
(2)通过统计分析,看到学生问题所在,让学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老师给予适当点拨
「设计意图:限时训练,进一步反馈并深化本节课所学知识。」
八、课后引申
(1)利用网络查询艾滋病的相关知识:致病原因、预防措施等。
(2)从平台资源中选择1-2个好的与本节知识相关的资源,收藏并推荐。
「设计意图: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查询相关知识,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并且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珍爱生命的态度。利用平台资源,让学生自己课后加深拓展本节的重点内容。」
设计特色:
前两个通过看书就可以解决的问题,通过提问的方式一笔带过,达到“学生通过看书可以学会的不讲”,也是我们翻转课堂的成果之一。
学生编排话剧表达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突破重难点。
两个课堂作业,设计的很好,可惜具体操作效果不好。
限时训练,趁热打铁,当堂解决知识上的漏洞。
不足:
课堂上没有呈现学案,基本思路是:学案主要在预习课上用,课前批改,上完课后再自己修改学案,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该记的知识点、该标的知识点还是在书上标记。
由于电子白板不好用,作业一和作业二直接让学生用笔连线,也可以直观的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两个课堂作业:由于事先准备不够充分,学生电脑的使用不过关、我也没有进行帖子回复的调试,导致此环节中学生没能回复帖子,只有一个学生回复了帖子,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也就没有办法当堂展示,只能课下进行批改,查看学生的掌握情况。
教材分析
《免疫调节》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二章第四节,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免疫学的应用”四部分内容。分2课时学习:第1课时,免疫系统及免疫的类型;第2课时,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免疫学的应用。本节内容是动物和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之一,但不同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作用,免疫系统可以对付入侵机体的病原体和体内出现衰老的、受损伤的和异常的细胞,学习完免疫调节可以形成稳态调节机制的整体网络。个体生物学水平上需要维持稳态,后面学习的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层次上也需要维持稳态,所以本节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必修三》强调了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共同构成了机体的调节网络。突出免疫系统对于机体稳态维持的作用,一方面从更深层次上揭示了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对于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免疫学的迅速发展,对于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也有着重要意义。因此,调节网络的概念是教师进行教学时应特别注意体现的概念,这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免疫调节》是高中生物学中很难理解和掌握的部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又是其中的教
学难点。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引导学生阅读能力和识图能力,文字与图相对应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分析讨论的能力,从而达到突破重点难点的目的。
观课记录
观课教师:高一生物组李玲老师、王雪老师
设计特色:
前两个通过看书就可以解决的问题,通过提问的方式一笔带过,达到“学生通过看书可以学会的不讲”,也是我们翻转课堂的成果之一。
学生编排话剧表达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突破重难点。这个具有创新性。
两个课堂作业,设计理念很好,可惜具体操作效果不好,还需进一步加强网络教学。
限时训练,趁热打铁,当堂解决知识上的漏洞。
不足:
课堂上没有呈现学案,基本思路是:学案主要在预习课上用,课前批改,上完课后再自己修改学案,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该记的知识点、该标的知识点还是在书上标记。
由于电子白板不好用,作业一和作业二直接让学生用笔连线,也可以直观的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两个课堂作业:由于事先准备不够充分,学生电脑的使用不过关、我也没有进行帖子回复的调试,导致此环节中学生没能回复帖子,只有一个学生回复了帖子,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也就没有办法当堂展示,只能课下进行批改,查看学生的掌握情况。
测评练习
当堂检测通过“知好乐”平台事先发好,设定时间5分钟,限时训练,学生做完后直接提交,由于“知好乐”平台不稳定,导致很多学生没有及时提交答案。结果虽不完全准确,但有一定的参考性。根据统计分析结果,让学生进行讲解,之后老师补充。整体来说,题目难度不大,学生掌握情况算良好,还是需要强化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由于录制的问题,导致最后5分钟统计题目、讲解题目的环节没有录上,很遗憾。
第一题,个别学生对C选项有疑问,只要解释C选项即可,回扣体液免疫的基本流程解答疑惑点。
第二题,错误率相对较高,学生对CD两个选项都有疑问,还是回顾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从而解答疑惑。
第三题,除了要掌握基础知识外,还要有一定的生活常识,单看A选项这句话没问题,但是结合题目意思我们知道注射疫苗要使身体内产生抗体,需要启动体液免疫。
第四、五两个题没有问题。
第六题,综合性相对来说较高,让学生先把握二次免疫的特点:短时间内迅速产生大量抗体,所以抗体浓度较高,另外,二次免疫使,刺激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在这个过程中,迅速增殖,细胞周期应该是变短。
附:免疫调节-当堂检测
1.有关人体体液免疫中相关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抗原传递T细胞后,可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
B.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
C.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
D.记忆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合成并分泌抗体
2.在首次感染中,记忆细胞直接产生于
A.吞噬细胞 B.B细胞或T细胞
C.造血干细胞 D.效应细胞
3.人被犬咬伤后,为防止狂犬病发生,需要注射由灭活狂犬病病毒制成的疫苗。疫苗在人体内可引起的免疫反应是
A.刺激效应T细胞分化成为记忆细胞
B.刺激吞噬细胞产生抗狂犬病病毒抗体
C.促进浆细胞释放出淋巴因子
D.产生与狂犬病病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
4.右图是细胞免疫中x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后的杀伤作用过程示意图,其中x细胞是指
A.B细胞 B.T细胞
C.浆细胞 D.效应T细胞
5.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
A.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
B.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淋巴细胞
C.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D.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
6.人体受到某种抗原刺激后会产生记忆细胞,当其受到同种抗原第二次刺激后( )
A.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增加
B.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长,机体抗体浓度增加
C.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减少
D.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变,机体抗体浓度减少
课件26张PPT。周村实验中学
高一生物组:马俊学习目标1、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
2、说出人体的三道防线
3、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4、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有一个小男孩,大卫,患有一种极其罕见的基因缺陷疾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由于缺乏免疫系统,他没有任何抵御细菌、病毒的能力。对他来说,母亲一个充满疼爱的吻或者拥抱,都可能给他带来可怕的后果。
因为骨髓移植失败,与病魔和孤独斗争了12年半,静静地离开了人世。他在塑料泡泡里度过了12年的光阴;
他渴望亲人深情地拥抱,却在临死那一刻,第一次触摸到妈妈的手。
泡
泡
男
孩预习反馈一:免疫系统的组成人体的免疫细胞都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点拨点拨:预习反馈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抢答:下列物质其作用属于第几道防线?
(1)胃液中的杀菌物质
(2)唾液中的溶菌酶
(3)体液中的溶菌酶
(4)呼吸道中的纤毛
(5)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第一道第一道第二道第一道第二道体液免疫的过程要求:认真观看,
看完之后找同学讲解思考1.在此过程中哪个细胞没有发挥作用? 2、在此过程中免疫活性物质有哪些?由什么细胞产生?各起了什么作用?淋巴因子:由T细胞产生;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
抗体:由浆细胞产生;与抗原结合记忆细胞 参与二次免疫
当相同抗原再次刺激时,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浆细胞迅速产生大量抗体
抗体数量初次抗原刺激二次抗原刺激时间记忆细胞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对抗原的记忆可保持数月甚至终生。a b cd更快更多二次免疫特点:短时间内迅速产生大量抗体小组合作:判断对错并解释(1)吞噬细胞只特异性免疫
(2)吞噬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3)浆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4)记忆细胞在受到相同抗原再次刺激时,会迅速产生抗体
打开平台,完成作业一要求:连线,并且用不同颜色区分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
完成后,按PrtSc截屏,回帖“作业一”若抗原已经侵入细胞,存在于细胞外液的抗体就无能为力了,这时怎么办呢?启动细胞免疫细胞免疫的过程要求:认真观看,
看完之后找同学讲解思考1. 参与细胞免疫的“作战部队”---免疫细胞依次有哪些?2、细胞免疫把抗原怎样了?杀死了吗?吞噬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没有,最终只是把抗原释放3、若要把抗原杀死,还需要借助于哪种免疫产生的哪种物质?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
对于胞内抗原,需要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起作用才能将抗原消灭
对于胞外抗原,只需要启动体液免疫点拨打开平台,完成作业二完成后,按PrtSc截屏,回帖“作业二”学以致用出过水痘的个体以后不会再出水痘,主要与哪一种细胞有关?
出过水痘的人还会感染其他传染病,体现了抗体的什么特性? 记忆细胞专一性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下吗? 为了使机体产生更多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小组合作:判断以下细胞名称和物质,并说出1-5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淋巴因子抗体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细胞d的作用:与靶细胞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增殖分化增殖分化传递知识网络图1.有关人体体液免疫中相关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抗原传递T细胞后,可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
B.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
C.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
D.记忆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合成并分泌抗体当堂反馈2.在首次感染中,记忆细胞直接产生于
A.吞噬细胞
B.B细胞或T细胞
C.造血干细胞
D.效应细胞当堂反馈3.人被犬咬伤后,为防止狂犬病发生,需要注射由灭活狂犬病病毒制成的疫苗。疫苗在人体内可引起的免疫反应是
A.刺激效应T细胞分化成为记忆细胞
B.刺激吞噬细胞产生抗狂犬病病毒抗体
C.促进浆细胞释放出淋巴因子
D.产生与狂犬病病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当堂反馈4.右图是细胞免疫中x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后的杀伤作用过程示意图,其中x细胞是指
A.B细胞
B.T细胞
C.浆细胞
D.效应T细胞当堂反馈5.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
A.只由部分B细胞形成
B.只由部分T细胞形成
C.B细胞和 T 细胞都不能形成
D.B细胞和T细胞都能形成当堂反馈6. 人体受到某种抗原刺激后会产生记忆细胞,当其受到同种抗原第二次刺激后( )
A.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增加
B.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长,机体抗体浓度增加
C.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减少
D.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变,机体抗体浓度减少当堂反馈课后作业利用网络查询艾滋病的相关知识:致病原因、预防措施等
从平台上选择1-2个好的与本节知识相关的资源,收藏并推荐。课后反思
1.本节课的优点:
(1)学生在观看微课、ppt动画之后,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通过学生表演话剧的形式,进一步明确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使学生在“情境”中娱乐的学习,较好的突破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2)观看完话剧后,让学生在电脑上动动笔画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迁移能力。
(3)为了进一步突破重点和难点,设计了一个小组合作的题目---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综合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图文转换能力,从文字转换为图片,从图片转换为流程图的形式,从不同形式和方面进一步突破重点和难点。
(4)体现知识、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特别是多个和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实例,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3.本节课的不足:
(1)由于个别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欠缺,预习效果不好,所以在学生表演话剧时看不懂,使知识更加凌乱。
(2)由于事先准备不足,所以在用电脑连接体液免疫过程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不能当堂展示学生作业,没有办法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也没有及时得到反馈。所以在细胞免疫过程后直接删去了这个环节。所以,教学效果受到一定影响。
(3)在限时检测时,由于平台不稳,好多学生没有及时提交,所以在最后分析统计点评的时候,可能会有些误差。由于录课问题,导致最后一个分析统计点评环节没有呈现出来,这个很遗憾。
(4)在学生讨论最后一个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综合题的时候,应该多给学生些时间交流,使知识内化,效果可能会更好。
(5)时间紧教学内容较多,课堂节奏较快,有些问题未能进一步强化。
?
课标分析
《免疫调节》选自高中生物必修3第二章第四节,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免疫学的应用”四部分内容。分2课时学习:第1课时,免疫系统及免疫的类型;第2课时,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免疫学的应用。
随着课改的进行,新课标将免疫调节列为必修三的教学内容,其“具体内容标准”中包括“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可见,新课标将免疫视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一种方式。将免疫系统列为调节系统之一,突出免疫系统对于机体稳态维持的作用,意在从更深层次上揭示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对于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揭示了机体内各个系统之间联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说明了生命现象内在联系之间的普遍性。?另外,免疫学知识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多,对于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另外,本节在高考中的地位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