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部编版)八上语文文言文基础问答(PDF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部编版)八上语文文言文基础问答(PDF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53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14 21:23: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文言文基础问答
微信公众号:瑾言教育资料库
《三峡》郦道元
1.课文第①段,主要采用了何种方法来写“山”?突出了“山”的什么特点?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相结合,正面写山的连绵、高峻,侧面借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见不到
太阳和月亮进一步写山的雄伟。全段突出了山的连绵高峻、雄伟峭拔的特点。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请赏析这句话。
既有俯察近物,又有仰观远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属俯视江中所见,动静结合,色彩
各异,相映成趣。“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属仰观远景,以“绝”状山,以“怪”
写柏,绘形写貌,形神兼备。“怪柏”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给山水之间注入一股
生命的活力,使人顿觉生意盎然。
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请赏析这句话。
八个字总结全段。“清”字写水,“峻”字写山,“荣”“茂”写树、草,“良多趣味”又
掺入了作者的审美意趣,使景和情融为一体。体现了文章语言的准确凝练。
4.“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这句话从什
么角度写秋景?试分析。
重在绘声。“长啸”“凄异”“哀转”,渲染了肃杀的气氛。其描绘手法因时而变,因景而
异,显得变化多端,摇曳生姿。而作者的情感则蕴含其中,一个“凄”字,既是对猿声的描述,
也是为秋景所触发的感情。“林寒涧肃”足够凄清,“高猿长啸”足够凄异,“哀转久绝”足够
凄凉。
5.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三峡景物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
同景象。先写山,写出山高、岭连、狭窄的特点,为下文写水作铺垫。夏水浩大,所表现出的奔
放美最能突出三峡雄伟壮丽的特点,所以先写。
6.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说说作者笔下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各有怎样的特征。
春冬之景:“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
峻茂,良多趣味。”
秋景:“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
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素”“凄”“哀”
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首句总领全文,奠定了写景抒情的基调。
第 1 页 共 6 页
微信公众号:瑾言教育资料库
2.作者是怎样进行动静结合的景物摹写的?
一是形体的动与静:高峰为静,流水为动;
二是光色的动与静:五色交辉为动,林青竹翠为静;
三是声响的动与静: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
3.“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这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
描写了高山、白云、流水三种景物,突出了山之高,水之净;分别从仰观、俯察两种视角来
写。
4.“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一句有什么妙处?
猿鸟的鸣叫声穿越了清晨即将消散的薄雾,传入耳际;夕阳的余晖中,鱼儿在水中竞相嬉戏。
通过描写朝与夕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的活动,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
5.本文所写的景物有什么特征?文章结尾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想一想,其
中有什么言外之意?
《答谢中书书》中的景物非常秀美,山高水净,绚烂多彩,充满无穷生机。结尾一句,含有三
层言外之意:
其一,康乐是“能与其奇者”,表现出作者对谢灵运的钦慕;
其二,自谢灵运之后,不再有人能“与其奇”,惋惜于世人对秀美山水的无动于衷;
其三,“我”是继谢灵运之后又一“与其奇者”,为自己的审美情趣而自许,期与谢公比肩
之意溢于言表。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联系背景说说苏轼为何要夜游?
一方面作者被贬,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因为月色很美,想起一同贬官到黄州的
好友,想起一同赏月。
2.作者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来写月色?写出了一个怎样的境界?
运用比喻,把月光比作积水,把竹柏的影子比作“水中”的藻、荇,“积水空明”写月光的
澄澈清明,“藻、荇交横”写竹柏影子的清丽淡雅。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
的美妙境界。
3.细读《记承天寺夜游》,体会作者的心境。结合写作背景和你对苏轼生平、思想的认识,谈谈
对“闲人”的理解。
《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的心境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
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
“闲人”既指二人的政治处境,即作为贬谪之人,无职无权,清闲无比,内心悲凉无可诉说;
又指夜游时的心境,即空灵自在,悠游自如,故能欣赏到一派空明的景象。既含有自嘲、自慰之
第 2 页 共 6 页
微信公众号:瑾言教育资料库
意——不能修齐治平,只好趁夜闲游赏月;又颇有自许的意味——此等美景,如果不是我们两个
富有雅趣之人欣赏,岂不浪费?这又表现出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
苏轼的思想兼受儒、道、佛三家的影响,所以往往能在逆境中自解自适,将人生的挫折化为
审美的机缘。
《与朱元思书》吴均
1.赏析“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一句。
以对偶句发端,从大处着笔,勾勒出这幅山水画卷的整体形象气势,使人觉得天光山色宛然
在目。“共色”二字不光写出了天和山的颜色,而且还包含着形体感:青青的山霭渐渐地融入蓝
蓝的天空,二者合为一体。境界阔大,令人神清气爽。
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此句描写出作者江上放舟,对景陶醉的那种自由洒脱的情态,从中可以看出作者面对富春江
美景时厌弃尘俗,寄情山水的情感。
3.赏析句子“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写出了江水清澈透明的特征,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
水的欣赏和赞美之情。
4.说一说,文中所写的山水“独绝”在哪里?
这一段山水,山奇水异。水静处,千丈见底;水急处,如箭如奔马。山势连绵陡峭,直插云
天;山中万物欣荣,天籁动听,光影多变。
5.面对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有什么样的感想?你如何理解这种感想?
美丽的自然美景,往往有心灵净化的作用,所以面对这奇山异水,作者感慨:“鸢飞戾天者,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两句由景而生的慨叹,符合我们见到美景时的自然反应,
反衬出景物之怡人。当然,这里或许有自述心志的味道,表现出归隐林泉、享受美景的愿望;也
有可能是在劝说朱元思,不妨放下繁杂公务,一同来欣赏这美景。
6.“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看到富春江奇异的景色以后产生“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
的感受,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也写了迁客骚人登上岳阳楼之后不同的“览物之情”,他
们写这些感受的目的有什么不同?
作者所写的“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的感受,是一种设想,以此烘托出山水景物的
魅力,表现出作者寄情山水、向往自然、厌弃世俗的感情。
范仲淹则是以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表达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
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
第 3 页 共 6 页
微信公众号:瑾言教育资料库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说明了什么?
用顶针的修辞手法,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2.结尾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结尾运用对比论证,从正反两个方面对比“得道”“失道”对战争的决定意义,突出强调了
“得道”即“人和”的重要性。得人心者,人心所背,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
强调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深化了文章中心。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作者是如何来证明他的观点的?
围绕“天时”“地利”“人和”三个因素,作者以战争为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首先从进攻一方来论述。从“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可以看出,指的是个小国家,强大的军
队占据有利时机包围一个小国,即使围而不攻,被包围者也一定是坚持不住的,然而却没能使小国
屈服,这是因为小国占据了有利的地势。这就是“天时不如地利”。
接着又从防守一方来论述。城高,护城河深,武器精良,粮食多,完全可以长期坚守,然而守
城一方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军心不稳,内部不团结。这就是“地利不如人和”。
可见,各种客观条件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
是物。
《富贵不能淫》
1.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既没有独立的人格,也没有独立的判断善恶、是非、曲直的标准,他
们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在迎合君王的喜好,这样的人当然算不上大丈夫。
在孟子看来,大丈夫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
原则;更不能为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因素所迷乱、动摇、屈服。
2.孟子举生活实例的目的是什么?
孟子举男子加冠、女子出嫁这样的生活现象,言下之意是:你景春怎么连此类常识都没有呢?
从论证方法看,这句既是举例论证,又是类比论证,以“女子”守礼教来类比“大丈夫”的矢志
不渝。
3.孟子是怎样从正面展开论述的?
孟子用排比句从正面论述,“广居”“正位”“大道”分别比喻“仁”“礼”“义”,这是
比喻论证,同时与上面构成对比论证;用“得志”和“不得志”分别表明“大丈夫”应有的行为
准则,这又是一种对比。
4.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
第 4 页 共 6 页
微信公众号:瑾言教育资料库
通过事例阐述大丈夫的所作所为,通过“得志”与“不得志”的对比,分析他们对待理想、
志向、人生的态度,赞美了大丈夫高洁的品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作者开篇一下子列举了六位名人,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他们都出身卑微,都经历过磨炼,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
作者列举六位由卑微而显贵的杰出历史人物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人要成大器,担负治
国重任,必须经受磨炼,即忧患可以激人奋发有为,人才是在逆境中造就的。这也为下文论理奠
定了事实基础。
2.文章第②段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阐明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运用排比修辞手法,句式短促有力,多方面地描写了担大任的人所经历的种种肉体和精神上
的折磨,从而突出作者的观点:艰苦磨难能培养人坚强的意志和毅力,能增长人担当大任的能力。
3.“人恒过,然后能改……而后喻”,这段文字论述了什么?
由人及国,从内外两方面说明导致亡国的原因。虽是从反面论证,但正面的意思很清楚:一
个国君要想把国家治理好,也需和人才一样经受内外两方面的艰苦磨炼。
愚公移山/《列子》
1.愚公决心移山要克服哪些困难?
①两座山又高又大,移山很艰难: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②移山的人少,且老的老、小的小:年且九十,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③工具简陋,运土石的路程远: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2.文中人物(包括天神)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不同的。找出相关语句,简析他们的态度。
愚公之妻:“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支持、质疑)
河曲智叟:“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嘲笑、讥
讽)
操蛇之神: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恐惧、害怕)
天神:帝感其诚。(敬佩、感动)
3.试结合语言具体分析智叟对待愚公移山的态度。
持反对的态度。智叟的话语句句都是讥笑与责难,“甚矣,汝之不惠”是很严厉的责备口气,
“残年余力”又显出十足的轻视,“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是有意挖苦,“其如土石何”语气加重,
是讥笑愚公无能。
4.愚公是怎样驳斥智叟的?
面对智叟的嘲笑,愚公驳斥了他的错误观点,阐述了人力无穷、自然能被征服的思想。愚公
在“长息”之后,先是斥,接着是驳,用顶真的修辞,显得气势十足。
第 5 页 共 6 页
微信公众号:瑾言教育资料库
5.如何理解本文的神话结尾?
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只能通过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
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通过想象
的方式解决人和自然矛盾,反映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它跟封建迷信思想有着本质的不
同。
周亚夫军细柳/司马迁
1.第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首先交代时间——汉文帝后元六年,背景——匈奴大举入侵,边关吃紧。然后交代了三位将
领驻军的概况。结构上总领下文,内容上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之中,为展示人物的性格特点提供
了广阔的舞台。
2.皇帝进入细柳营的过程是怎样的?说明了什么?
皇帝进入细柳营的过程为“天子先驱至,不得入”→“上至,又不得入”→“上乃使使持节
诏将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说明细柳军管理严格,从侧面表现出周亚夫治军严明。
3.简析周亚夫与汉文帝的人物形象。
周亚夫:治军严谨、忠于职守、刚正不阿。
汉文帝:勤于政事、目光敏锐、重视人才。
4.“既出军门,群臣皆惊”中的“惊”字有什么深刻含义?
一个“惊”字,含义丰富。既可能是群臣为周亚夫治军之严感到吃惊,也可能是为周亚夫迎
接皇帝不到位,冒犯天子之威而惊恐;既可能是群臣为文帝的深明大义而感到意外,也可能是为
周亚夫过于拘泥于军纪而恼怒。
5.课文讲的是周亚夫军细柳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写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文章这样安排内容的目的是将他们驻军的松弛情况与周亚夫的细柳军进行对比,以表现细柳
军的军纪严明,这样就有力地烘托了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
两处对周亚夫的正面描写虽着墨不多,却如画龙点睛,使人物形象熠熠生辉、跃然纸上。
6.最后一段引用汉文帝的话作结是不是显得多余?
并不多余。最后一段借文帝之口将霸上、棘门军与周亚夫领导的细柳军再作对比,进一步衬
托出周亚夫的“真将军”风范。以皇帝的感叹作结,不但具有权威性,而且还表现了汉文帝知人
善任的特点。当劳军结束后“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惊什么?作者虽未写明,但很清楚,就是
对周亚夫和汉文帝的态度感到惊异。由此引出文帝的一段话,其中一褒一贬,非常分明。这段话
出自皇帝之口,而且是在皇帝调查研究之后,其力量就不同寻常了。因此这一段引用汉文帝的话
并不多余。
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