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年八年级(下)科学测试卷(十一)
第二章《空气与生命》第5-6节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 )
A.喉和气管 B.鼻腔和气管 C.呼吸道和肺 D.支气管和鼻腔
2.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叶片见光部分产生了淀粉,被黑纸遮盖的部分没有产生淀粉,这说明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是( )
A.水 B.光 C.氧气 D.土壤
3.下列哪一项措施不是为了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 )
A.贮藏粮食时,在密闭粮仓内充加二氧化碳 B.低温贮藏水果、蔬菜
C.小麦种子入仓前晒干 D.农田土壤板结后及时松土
4.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发生在( )
A.肺部 B.肺和气管
C.组织细胞和血液 D.肺部和组织细胞
5.下列哪项是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特点( )
A.直接利用光提供的能量 B.把光能转变成太阳能
C.合成淀粉等有机物 D.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的需要
6.如图中a表示人体的膈肌,据此判断甲、乙两人所处的呼吸运动过程分别是( )
A.甲、乙都吸气 B.甲呼气、乙吸气
C.甲吸气、乙呼气 D.甲、乙都呼气
第6题图 第7题图
7.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能够证明“在有光的条件下氧气是绿色植物释放出来的”实验装置和证明“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的实验装置是( )
A.甲与丙 甲与乙 B.甲与丙 乙与丙
C.甲与乙 甲与丁 D.甲与乙 乙与丙
8.下列措施中,不能提高大棚蔬菜产量的是( )
A.适当提高氧气浓度 B.适当延长光照时间
C.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D.适当增加光照强度
9.除下列哪项外,其余现象均表明植物进行了呼吸作用( )
A.走进贮存蔬菜的地窖,手中蜡烛的火焰变小
B.堆放的白菜散发出霉气
C.潮湿的种子堆散发出热气
D.潮湿种子堆周围的空气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0.2013年2月,全国多地、多日出现雾霾天气,致使空气中PM2.5严重超标。部分PM2.5颗粒从外界进入人体血液中的路线可以表示为(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①鼻腔 ②咽 ③喉 ④支气管 ⑤气管 ⑥肺泡外毛细血管 ⑦肺泡;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⑤→④→⑦→⑥
C.①→②→③→⑤→④→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⑦→⑥
11.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四个实验装置(四个瓶子均是密封的玻璃瓶),并将它们放在相同(适宜)的温度环境中。请推测:哪个瓶中的小鱼生活的时间最长?( )
A. B. C. D.
12.下列四位同学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
A.小王认为: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无法进行呼吸作用
B.小柯认为:绿色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一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小明认为:绿色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吸入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D.小张认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为人和动物提供了食物和氧气
13.某学生在玻璃温室里进行植物栽培实验,为此,他对室内空气中的CO2含量进行24小时测定。下列曲线中能正确表示其测定结果的是:(横坐标为当日时刻,纵坐标为CO2浓度)( )21教育网
A. B. C. D.
14.下表是某人吸入空气与呼出相同体积气体的成分含量比较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
气体成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其他气体
在吸入空气中的含量(%)
78
21
0.03
0.07
0.9
在呼出气体中的含量(%)
78
16
4
1.1
0.9
A.人体呼出气体中氧气增加了 B.人体呼出气体中水含量明显减少
C.人体与外界进行了部分气体的交换 D.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减少了
15.甲乙两地盛产同一品种甜瓜,甲地的甜瓜比乙地的含糖量高,经调查,在你甜瓜生长季节,两地除温度差别外,其他条件基本相同,详见如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平均温度(℃)
甲地
乙地
白天
33
33
夜间
12
22
A.甲地夜间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消耗的有机物少
B.甲地比乙地光合作用强,制造有机物多
C.甲地昼夜温差大,积累有机物多,因此甲地甜瓜含糖量高
D.两地甜瓜白天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16.呼吸运动是人重要的生命活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吸气时,肋间外肌和膈肌均收缩,胸廓扩大,外界气体进入肺
B.氧气从外界进入人体内血液的路线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
C.呼气时,胸廓扩大,肺内气压下降,肺内的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
D.冬天,当空气经过呼吸道时,会变得湿润、温暖和清洁
17.如图表示人体胸廓容积的变化,到b点时,肺泡内,呼吸道,外界气压的关系是( )
A.肺泡内=呼吸道>外界 B.肺泡内=呼吸道<外界
C.肺泡内<呼吸道<外界 D.肺泡内>呼吸道>外界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18.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经数小时实验后,U形管A、B两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21·cn·jy·com
A.A处下降,B处上升 B.A处上升,B处下降
C.A、B两处都下降 D.A、B两处都不变
19.如图曲线表示光照强度与绿色植物二氧化碳吸收量之间的关系。下列对该曲线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曲线AB段绿色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
B.曲线BC段绿色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
C.B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的量相等
D.整段曲线表明,随光照强度递增,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减弱
20.当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氧含量发生变化,下列正确的表示该变化的曲线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21.雾霾天气主要危害人体的呼吸系统,该系统由呼吸道和 组成,呼吸道能保证气流通畅主要是因为呼吸道有 做支架。www.21-cn-jy.com
22.“山芋窖内多水珠”说明了植物的呼吸作用可产生 。“萝卜放久了会空心,吃起来口感不好”即营养成分减少了,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需要分解 ,新鲜的蔬菜、潮湿的粮食堆久了会发热,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 。
23.图(一)为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图(二)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人体呼吸的主要器官是图(一)中的[ ] 。
(2)图(二)中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 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的,利于气体交换。
(3)图(二)中b代表的物质是 (填“氧气”或“二氧化碳”),血液从毛细血管的[4]端流到[5]端后,气体a的含量会 。2·1·c·n·j·y
(4)图(二)中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时,图(一)中的[3] 处于 状态。【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4.利用温室无土栽培生产蔬菜,可以实现对蔬菜的工业化生产,摆脱自然界的制约。在一座可控制大气成分和温度的温室中,使用人工配制的营养液无土栽培蔬菜。请分析回答:
(1)春天天气晴朗,阳光充足,为了使蔬菜增产,除满足无机盐的要求外还采取的措施是适当增加大气中的 浓度。 21*cnjy*com
(2)当阴雨连绵温室内的温度适当 ,以降低蔬菜的 作用。
25.如图是模拟膈肌运动的实验装置及实验过程:
(1)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序号 模拟人体的膈,序号②模拟人体的 。序号③模拟的是人体的 ,序号①模拟的是人体的 。【来源:21cnj*y.co*m】
(2)表示吸气过程的是图 ,此时由于膈肌 (“收缩”或“舒张”),胸廓的径增大,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 。【出处:21教育名师】
(3)若用此实验装置探究人体吸气和呼气的原理,则此实验装置还存在不足,因为它无法模拟胸廓前后径和 径的变化。【版权所有:21教育】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6分)
26.某学习小组的同学欲利用下列装置探究绿色植物呼吸过程中是否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设计的探究过程如图,请回答其中的相关问题: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写出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反应式: 。
(2)A装置的作用是 ;B装置的作用是 。
(3)C处玻璃罩不能透光的原因是 。
(4)能表示这个探究实验成功的两个主要现象是 和 。
(5)如果该研究小组探究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多方面的。请你从实验条件控制上找出可能的两个原因: 和 。
第26题图 第27题图
27.某班学生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设计如下实验装置甲、乙、丙,请据图作答:
(1)第一组探究氧气是在光照条件下由绿色植物产生的,应选择的实验组合是 。
(2)第二组同学利用甲装置进一步探究,利用不同功率的灯泡作为光源(不考虑温度因素),实验结果如下表:21cnjy.com
灯泡功率(W)
5
10
15
20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7
15
34
48
此实验中的变量是: 。该组小梅同学提出:为了保证实验科学性,该实验中除了多次重复实验,还要注意灯泡于装置的 保持不变。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21·世纪*教育网
(3)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很多,请再提出一个合理的探究性问题: 。
四、解答题(每空2分,共12分)
28.小明用如图装置进行“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的CO2是否比吸人的空气中的CO2含量多”的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及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2-1-c-n-j-y
(1)根据实验现象,小明得出的结论是 。
(2)小明想进一步了解人体呼出和吸入的气体中的CO2含量变化的原因,通过查阅资料,知道这是由于在人体内的肺泡与血液、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发生了 交换。
第28题图 第29题图
29.如图中的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某株植物昼夜24小时内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活动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www-2-1-cnjy-com
(1)表示光合作用的曲线为 (甲或乙),其活动强度最强的时间为 时。
(2)引起甲所表示的生理活动强度变化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3)从图中可以看出,乙所表示的生理活动强度白天比夜间 。
2015-2016年八年级(下)科学测试卷(十一)
第三章《空气与生命》第5-6节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D
D
D
C
A
A
B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D
C
C
B
C
C
B
C
D
二、简答题
温馨提示:本系列作品由三人行名师科学工作室原创,版权归21世纪教育网和编者(三人行名师科学工作室)所有,谢绝一切形式的转载!其他相关资料可点击:http://www.21cnjy.com/book.php?mod=studio&op=detail&stid=5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也可百度搜索(三人行名师科学工作室)
版权所有,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