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2章:2.4 免疫调节(课件6张PPT+教案+练习等9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2章:2.4 免疫调节(课件6张PPT+教案+练习等9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04-06 17:54:33

文档简介

学情分析
(1)学生在初中已学过免疫学的基础知识,初步了解人体的三道防线及免疫的功能。
(2)高中阶段已经初步学会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分析问题,领悟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对维持人体稳态的重要作用。但对于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免疫失调引发的疾病、免疫学的应用方面缺乏系统的学习。
(3)免疫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与每个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学生对这一节的内容有着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抓住这一契机,激发学生对学习免疫知识的渴望。
效果分析
由于课前准备充分,学案设置合理,学生课前预习到位,课上学生反映很好。简单问题学生自己学习并掌握,稍微有难度的知识学生分组讨论解决,对于一些难点教师借助课件动画的展示更形象的传授给了学生,学生更容易接受。
教学设计
高中新课程理念之一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教师作为学习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本节课的设计,以问题为线索,应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结合书本图解和多媒体引导学生完成学习。采取的教学策略是:
1、通过温故已学知识,从实际出发,激发学习新知的欲望,引入新课。
2、在利用教材图表的同时,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教学和启发式教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认识图表、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材分析
免疫调节是机体稳态调节的一部分,是在学生学习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免疫调节在生命系统中的作用,旨在从更深层次上揭示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对于指导学生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节内容与必修1细胞的分化和蛋白质的功能联系密切,也为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等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观评记录
教师
王佰娟
执教班级
高一年级
科目
生物
课型
新授
分值
等级
得分
评价
项目
评 价 标 准
A
B
C
92
学生课堂表现
课堂参
与度
1.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课堂气氛活跃。
5
50
A
4
2.自我调控能力强,参与时机恰当;认真听讲
7
A
6
3.学习习惯良好(记笔记、眉批、改错本等)
5
B
4
师生互动
4.有师生课堂互动形式多样,提问问题有针对性
4
A
4
5.有生生课堂互动体验,体现合作学习
4
A
4
自主探究
6.有创新性思维,能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有正确见解
10
A
10
7.学生有自主学习意识,能自主探究,能发现问题。
5
B
4
8.体现自主学习;体现知识形成过程,结论由学生自悟发现,不能由教师包办
10
A
10
教师教学

标完成度
9.“三维”目标制定符合课程要求,切实有效
3
30
A
3
10.全体学生各有收获,如期达标;关注差异,面向全体学生。
5
A
5




11.能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4
A
4
12.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融入学法指导
4
A
4
13.问题的设置有启发性;多使用鼓励语言;
3
A
3




14.问题设计具有正向思维价值
3
B
2
15.教学内容充实准确,针对性强
3
A
3
16.学生学习训练探究积极主动
3
A
3
17.评价检测反馈科学及时
2
B
2
小组
合作
18.小组合作学习真实有效,积极交流讨论
20
20
A
18




本节课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及时发现问题,并能正确的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能及时给与学生正确的评价。




课前预习环节的处理可以更简化,便于做更多的当堂练习。规范板书设计。
【测评练习】
1、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这主要是由于
A.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B.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C.体液大量损失    D.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
人体受到病原微生物侵染时,体内的吞噬细胞将其吞噬消化并清除。这种免疫是
先天具有的 B.后天获得的 C.针对某种抗原的 D.通过抗体起作用的
在人体免疫过程中,记忆细胞是由什么细胞在哪一阶段增殖分化形成的
A.B细胞,感应阶段 B.B细胞或T细胞,效应阶段
C.T细胞,效应阶段 D.B细胞或T细胞,反应阶段
4、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
A.抗体 B.抗原 C.淋巴细胞 D.吞噬细胞
5、关于特异性免疫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白细胞介素—2能增强效应T细胞的杀伤力 B.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产生的
C.吞噬细胞、T细胞与体液免疫无关 D. 记忆细胞与效应淋巴细胞产生于抗原刺激之后
6、T细胞的作用叙述最完整的一组是
①处理抗原 ②呈递抗原 ③识别抗原 ④分化为记忆细胞 ⑤分化为效应细胞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②④⑤
7、若一个人的胸腺先天发育不良,可能造成的结果是
A.体内没有B细胞而仅仅有T细胞 B.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能,各种传染病乘机而入
C.只保留有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部分体液免疫 D.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合成能力减弱
8、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机制是
A.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 B.与抗原结合使其失去活性
C.直接吞噬靶细胞,将其分解 D.将抗原呈递给B淋巴细胞
9、受抗原刺激后的B淋巴细胞
A.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增加 B.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减弱
C.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减弱 D.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增加
10、如图表示将抗原注射兔体内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当注入抗原X,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A。
(1)若第8天,同时注射抗原Y和X,图中表示对抗原Y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________。
(2)表示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_________,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初次免疫反应时产生的______细胞的作用。
(3)若第8天不注射抗原X,则以后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变化的是曲线_________。
课后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案上课前预习部分课上的处理可以更简单,节约时间。课上部分教师设置学案可以进一步细化,使问题的梯度更小,更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板书应该更调理。前两部分的处理如果更得当的话,课上可以处理更多的练习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效果更理想。
课标分析
学习目标:
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学习重难点: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通过学案上的课前预习部分,把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特异性性免疫(后天性免疫),免疫细胞,免疫器官,抗原和抗体,特异性免疫的特点等基本知识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填写学案,教师巡视,有问题给予解答。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师通过学案上设置的问题作为引导,学生先分组探究学习,教师对于重点问题课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