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10 三峡 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上10 三峡 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18 08:29: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郦道元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时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南津关,全长193公里,自西向东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长江三峡为万里长江上游最为雄伟壮丽的峡谷,被游人誉为“山水画廊”。
识字记字
疏通文意
自读P54注释②-⑦,落实绿色字的释义。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    无    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 非  亭午  夜分,不见曦月。
于,这里是“在”的意思
完全没有
同“缺”,空隙、缺口
如果不是
正午
半夜
日光,这里指太阳
  【译文】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盖住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见太阳或月亮。
课文理解
细读第1段,说说三峡有怎样的地貌特征。
小结:
三峡绵延七百里,两岸都是连绵不绝的高山,只有起伏,没有中断之处,这是写其广度;层层叠叠的悬崖峭壁,把天空和日光都遮挡住了,这是写其高度。在作者郦道元笔下,三峡有着连绵不绝的群山,耸入云天的峰峦,雄奇险峻、苍天一线。
这一段写出了三峡山高岭连的雄伟气象,为下文具体景物的描绘提供了大背景。
我认为三峡的地貌特征是 ,
我是从“ ”一句看出来的。
至于 夏水 襄 陵, 沿 溯阻 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 奔  御风,不以 疾也。
疏通文意
自读P54注释⑧- ,落实绿色字的释义;试理解紫色字的意思。
到了
冲上,漫上
山陵
顺流而下
逆流而上
断绝
有时
皇帝的命令
宣布,传播
早晨出发
代,这,从白帝城到江陵的距离
即使
动作名,飞奔的马

  【译文】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两岸的山陵,上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隔断了。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有的时候早上(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达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是骑着飞奔的马,驾着风,也没有这么快。
课文理解
细读第2段,说说住三峡夏季之景的特点。
三峡夏季景象的特点是 ,我从“ ”一句看出来,这句话的意思是: ,表现了 。
探究2:为什么先写夏季之水?
探究1:既然“沿溯阻绝”,为何能“朝发白帝,暮至江陵”?
  春冬之时,则素 湍绿 潭,回清倒影,绝 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 其间, 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疏通文意
自读P54-55第三段注释,落实绿色字的释义;试理解紫色字的意思。
白色
急流
季节
回旋的清波

山峰
飞速地往下冲荡
水清 树荣
山高 草盛
茂盛
甚,很
  【译文】春冬季节,就会有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深水,回旋的清波,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极高的山峰上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古柏,悬挂着的泉水瀑布,从它们中间飞速地往下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疏通文意
自读P55注释④- ,落实绿色字的释义;试理解紫色字的意思。
每至晴初 霜 旦,林寒涧 肃,常有高猿长啸, 属 引凄异,空谷传响,
哀转 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刚刚
早晨
降霜
肃杀,凄寒
连接
延长
回声
声音悲凉婉转
消失
所以
凄惨悲凉
  【译文】每逢天刚放晴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里一片凄寒。常常有一些高处的猿猴拉长了声音啼叫,叫声接连不断,音调凄惨悲凉,空旷的山谷中传来猿啼的回声,声音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所以打鱼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课文理解
领略了三峡的雄奇,感受了夏水的奔放,试想一下,当水落而石出、水枯而涧寒的时候,三峡又会呈现一幅怎样的图景?细读第3、4段,欣赏三峡的另一种景致。
三峡的 季是 的,你看(听): 。
探究2:描写猿声有什么作用?
探究1:赏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课文小结
本文先概写三峡地貌,突出其雄奇险拔,后抓住不同季节三峡的特点进行点染勾勒,展示了三峡夏天的雄伟峻急、动人心魄,春冬时水退潭清、沉静秀丽;秋天的水枯气寒、肃杀凄清,抒发了作者对大好河山的热爱,也让人感受到作者细腻敏感的内心世界。
课文背诵
看课文结构图,背诵全文。

第2课时
三峡之美
《三峡》之美
赏:三峡风光之美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三峡风光美在哪儿?
三峡风光真美,最美在山,你看那山, ,给人 之感;
三峡风光真美,最美在水,你看那 季的水, ,给人 之感。
三峡风光真美,最美在 ,你看那 , ,给人 之感。
豪情之壮美
清幽之秀美
悲凉之凄美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三峡四季景物的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峡”字字典里的解释就是“两山夹水”
就地形而言,三峡之所以为峡,正因为旁有群山约束,中有长江流淌,二者缺一不可。
夏水峻急雄壮,与第一段山的雄险奇伟有内在联系。从地形上说,正因为江岸狭窄高俊,江水才能涨到“襄陵”的程度,与第一段有因果关系。从文脉上说,夏水惊心动魄和江岸逶迤峭拔在情调上同属于豪迈之气,所以先写夏水,使文气贯通。

春冬
春冬景物有相似之处,所以放在一起写。春冬之景,雅致秀美,如果跟在第一段后面,和豪迈之气不能融通。由此可见,从夏天写到春冬,虽然时序上是跳跃的,但情调上是对比的。

秋景突出凄美,放在文末,是递进和反差的统一,使全文情调呈现出雄壮豪迈、雅致秀美和悲凉凄美的三重奏。
品:《三峡》文字之美
由于当时南北分治,此书记述北方河流,综合运用了文献资料与作者实地考察的成果;涉及到南方河流,则博采他人记述,精心选择,细致加工,融汇成文。
宜都记
袁山松(?—401)
峡中猿鸣至清,山谷传其响,泠泠不绝。行者歌之曰:“巴东三峡猿鸣悲,猿为三声泪沾衣。”
自西陵溯江西北行三十里入峡,山行周围,隐映如绝,复通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也。
荆州记
南朝·盛弘之
峡长七百里,两岸连山,略无绝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常有高猿长啸,属引清远。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对比课文,看郦道元在袁山松和盛弘之的基础上,有哪些细致加工?请标出来。
宜都记
袁山松(?—401)
峡中猿鸣至清,山谷传其响,泠泠不绝。行者歌之曰:“巴东三峡猿鸣悲,猿为三声泪沾衣。”
自西陵溯江西北行三十里入峡,山行周围,隐映如绝,复通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也。
荆州记
南朝·盛弘之
峡长七百里,两岸连山,略无绝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常有高猿长啸,属引清远。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
古人记山水,太上郦道元。
其次柳子厚,近则袁中郎。
最上,最高
写山,突出其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如“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山的连绵、高峻可见一斑。
写水,根据不同季节水的不同特点进行描写。如写夏水,“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写出了江水暴涨,水势浩大的特点。
写山为静,写水为动。“回清”“倒影”是静,“素湍”“绿潭”是动,“怪柏”是静,“瀑布”是动。
怎样写景
点拨:
首先,抓住景物的特点
其次,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方法来描绘景物
动静结合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正面、侧面描写结合
调动视、听、嗅、味、触多种感观
从仰视、俯视、平视不同的视角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