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浮生若梦,仙山难求
渔
家
傲
李清照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定 义
特 点
文体知识
词是诗的一种变体,萌芽于隋唐之际,形成于 ,盛行于 。
词的最初特点是以诗文配上曲调,可以演唱。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称“ ”,依调填词为“倚声”。
词一般都分两段(叫作 、 或 、 )。词的句子长短不一,词中声韵的规定特别严格,用字要分平仄。
别
称
、 、 、乐章、琴趣……
分类
按字数划分: (<58字)、 (59-90字)、 (>91字)。
唐代
宋代
长短句
曲子词
诗余
小令
中调
长调
上片
下片
下阕
上阕
词牌名
文体知识
宋词主要有两大流派——
代表词人:苏轼、辛弃疾、陆游
豪放派
婉约派
代表词人:李煜、晏殊、李清照
雄浑高亢,面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
典雅柔婉,多写儿女之情、离别之绪。
作者名片
李清照(1084-约1155),号 ,宋代女词人, 派代表人物,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易安居士
婉约词
其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多写少女少妇的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语言清丽,明白如话,富有生活气息,人称“ ”。
著有《词论》,后人辑有《漱玉词》等。
易安体
金国南侵,靖康之变,北宋灭亡,百姓只得向南逃亡。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自幼生活在文学氛围十分浓厚的家庭里,耳濡目染,家学熏陶,加之聪慧颖悟,她很小便才华过人,“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
16岁时,李清照写出了为后世广为传诵的词章《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此词一问世,便轰动了整个京师,“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赏,未有能道之者。”
人物故事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xìng
ǒu
lù
朗读节奏:轻松明快
常 记 溪亭 日暮,沉醉 不知归路。兴尽 晚 回舟,
误 入 藕花 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 滩 鸥鹭。
常常,经常
溪边的亭子
大醉,形容醉的程度深
乘船而归
游兴得到满足
不小心
奋力把船划出去
群
大意:时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一直玩到日暮时分,沉醉其中而忘记回去的路。尽了兴致,天色已晚,乘舟返回,却误入藕花深处。奋力把船划出去,奋力把船划出去,却惊飞了一群水鸟。
这是词人一段美好的回忆。少女驾船出游,沉醉在山光水色,兴尽而归,却已是黄昏,慌乱之际,误闯荷花丛中,词人瞬间的惊愕变成喜悦。这首小令简洁明快,洋溢着生活的气息和欢快的旋律。
溪亭日暮
藕花深处
一滩鸥鹭
“清”“诚”之恋——赌书泼茶
公元1101年,18岁的李清照与时年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在汴京成婚。二人情投意合,相敬如宾,谱写了一段婚姻佳话。
夫妇俩都喜好读书藏书,李清照的记忆力又强,所以每次饭后一起烹茶的时候,就用比赛的方式决定饮茶先后,一人问某典故是出自哪本书哪一卷的第几页第几行,对方答中先喝。可是
两人兴致一高,便打情骂俏,争着饮茶,将
茶水打翻,使满屋漂着茶香。此故事成为
流传的千古佳话,常用来形容夫妻之
间琴瑟和鸣、相敬如宾。
人物故事
人物故事
1127年,靖康之变,徽宗、钦宗被俘虏,北宋灭亡。赵明诚丧母南下,青州兵变。李清照携带多年收藏投奔赵明诚。
1129年,赵明诚病逝于逃亡的路上。当年十一月,金人攻陷洪州,李清照携带少量轻便的书帖典籍仓皇南渡。
1132年,李清照历经千辛万苦,抵达杭州,文物被盗被抢,自己流落异乡,孤苦无依。
1135年-1155年,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默默整理亡夫遗作,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自己的晚年。
少历繁华
中经丧乱
晚景凄凉
出嫁前(南渡前)
闺阁情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新婚后(南渡前)
相思愁
《醉花阴》
(薄暮浓云愁永昼)
南渡后
家国愁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
词风之变
创作背景
据考察,这首《渔家傲》作于宋高宗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这年春间,李清照曾在海上航行,历尽风涛之险。此词中写到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词人自己,都与这段真实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关。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词人代表,但这首词却表现出非常不同的风格,它气势磅礴、音调铿锵,是李清照词中别具一格的杰作,具有豪放派风格。
作品诵读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渔家傲
(宋)李清照
【诵读指导】朗读时,语调要高昂,语速要稍缓。节奏要注意灵活多变,以凸显词的抑扬顿挫之美。
词牌名
理解词意
天接 云涛 连晓雾,
星河 欲转千帆舞。
如波涛翻滚的云。一说指海涛。
银河
诗 文 大 意
水天相接,如波涛翻滚的云同晨雾连成一片;银河流转,无数的船帆在风浪中飞舞。
理解词意
仿佛梦魂归 帝所 ,
闻天语,殷勤 问我归何处。
情意恳切
诗 文 大 意
(迷迷糊糊中)我的梦魂仿佛来到了天帝居住的地方,听到天帝在对我说话,情意恳切地问我要到哪里去。
天帝居住的地方
天帝
理解词意
我 报 路长 嗟 日暮 ,学诗 谩 有惊人句。
回答
叹息,慨叹
同“漫”,空、徒然
诗 文 大 意
我回答说路途遥远,又慨叹天色已晚。我学习作诗,虽能写出惊人的诗句,(却毫无用处)。
路长:出自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用典)
日暮:出自屈原《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用典)
九万里风 鹏 正举。风休住,
蓬舟 吹取 三山 去!
大鹏鸟
神话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海上仙山
理解词意
如飞蓬般轻快的船
诗 文 大 意
我要像大鹏鸟那样乘风高飞。
风啊,莫要停,把我如飞蓬般轻快的小船吹到仙山上去吧!
典故链接
整体感知
这是一首描写什么的作品?
梦
词人都梦见了什么?
梦见了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等壮阔的景象;
还梦到自己来到帝所,与天帝对话。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在梦境中,词人看到了怎样一番景象?试赏析。
这是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图。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水天相接、茫茫无际。天上的银河似要转动,无数的舟船在风浪中飞舞前进。
“接”和“连”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云涛、弥漫的大雾自然的结合在一起,描绘雄伟壮阔的境界;
“转”和“舞”,则化静为动,变平凡为神奇,将词人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读者。
品读鉴赏
品读鉴赏
词人在梦境中塑造了一位怎样的天帝形象?
姑娘,你要去往哪里?
天帝
“殷勤问我归何处”
态度温和、关心民生
“天帝”如此,“人帝”如何?
宋高宗
资料链接
宋高宗
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赵构继承大统,建立南宋,是为宋高宗。已经撤回北国的金人,得知赵构称帝的消息,再次挥师南下。面对来势汹汹的金国铁骑,赵构身为一朝天子,没有调动兵马积极备战,而是慌忙出逃,整个中原全部沦陷于
金人之手。
“天帝”如此,“人帝”如何?
南逃的路上,皇帝因受金兵追击,且看身后追随
的人过多,不利于出逃,索性下令解散百官,只
带着皇亲眷属仓皇南窜。
置百姓于水火、只顾一路逃窜
品读鉴赏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这几句两次用到“归”字,其含义有何不同?
第一个“归”有回归之意,似乎词人本就来自于“帝所”,经历人世间的波折之后又回到了美好的天宫。表达了词人对好的归宿的向往与希冀。
第二个“归”字,写词人不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去,表现了词人对自己人生归宿的犹豫、彷徨和迷茫。
品读鉴赏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我”是如何回答天帝的?
对日暮途远的叹息
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如何理解词人所说的“学诗谩有惊人句”?
字面意思:我学习作诗,突然能写出惊人的诗句,又有什么用呢?
深层意思:
一是感慨自己空有才华,但知音已不在,又有人谁能赏识呢?
二是感慨正值战乱年代,国难当头,诗词写得再好,又有何用?
品读鉴赏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最后这几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愿望?
这几句化用《庄子·逍遥游》中大鹏鸟的典故,表明词人想如大鹏一样,乘风到那没有离散、没有战乱、没有悲伤的仙境,含蓄地表达了她对现实的厌弃和对美好境界的追求。
想象丰富,意境瑰奇壮阔,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从语言、内容、情感中任选一个角度比较《如梦令》与《渔家傲》的不同。
不同 《渔家傲》 《如梦令》
语言
内容
情感
豪放词风,语言恢弘大气、壮丽
描写梦中瑰奇景象,抒发豪迈情怀
婉约词风,语言清新淡雅、明快
记叙早年游赏情形,表现宜人境界
享受生活,喜悦闲适
不满现实,追求美好
词风对比
这两首词中都写到了“日暮”。同样的“日暮”下,词人的心情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甲】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乙】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xìnɡ,兴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流露出词人对现实的不满
表达了词人流连忘返的心情
词风对比
课堂小结
此词语言豪迈,气势磅礴,想象丰富,写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隐寓对南宋黑暗社会现实的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作者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构思,梦游的方式,设想与天帝问答,倾述隐衷,寄托自己的情思,景象壮阔,气势磅礴,被评家誉为“无一毫粉钗气”。
1.《渔家傲》中,词人借回答天帝的问话,抒发胸臆的句子是: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2.《渔家傲》中,用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笔调描绘了一幅海天相接的辽阔画面的句子是: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3.《渔家傲》中,引用神话典故,表达自己美好愿望的诗句是: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随堂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