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二篇》同步训练题
一、基础知识(20分)
(一)字音字形(4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洗涤(dí) 凋谢(diāo) 遏制(è) 濒临(pín)
B. 俯瞰(kàn) 蔓延(màn) 星辰(chén) 飓风(jù)
C. 炫耀(xuàn) 臼齿(jiù) 消逝(shī) 茸毛(róng)
D. 繁殖(zhí) 疲倦(juàn) 牛犊(dú) 肆意(sì)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消逝 兴味 卑微 混为一谈
B. 云霄 消逝 优渥 穿流不息
C. 蔓延 点缀 辟邪 坦荡如抵
D. 简陋 推祟 俯瞰 自出心裁
(二)词语运用(6分)
3.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那是一颗饱经沧桑的树,它的树干______着岁月的痕迹。
(2)生命在那些终于要______的花朵里永存,不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
(3)不要因为你将要失去一个朋友而______,替你还债的人是死而无怨的。
A. 铭刻 凋谢 痛苦
B. 镌刻 凋零 伤心
C. 铭刻 凋零 痛苦
D. 镌刻 凋谢 伤心
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大自然的许多奥秘,如果刨根问底,恐怕谁也解释不清。
B. 他在大会上的即兴讲话逻辑严密、语无伦次,博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C. 正因为他具有自命不凡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D. 侵略者的国旗耀武扬威地在被其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三)文学常识(4分)
5. 《永久的生命》的作者是______,原名______,湖北武昌(今属武汉)人,______家,______家。
6. 《我为什么而活着》的作者是______,他是______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获得过______奖。
(四)病句修改(6分)
7.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阅读《散文二篇》,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B. 永久的生命是否存在,这是许多人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C. 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努力让自己的生命绽放光彩。
D. 罗素对爱情与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支配着他的一生。
8. 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将“虚度年华”和“碌碌无为”调换位置)
B. 托尔斯泰的脸上留着许多沟壑,这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将“沟壑”改为“皱纹”)
C. 我们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认真复习,就能在考场上正常发挥,取得好成绩。(将“就”改为“才”)
D. 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删去“会不会”和“能不能”)
二、阅读理解(30分)
(一)阅读《永久的生命》,回答问题。(15分)
9. 文章开头写“过去了的时间永不再回来”,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文中作者对生命的感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4分)
赏析句子“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不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4分)
12. 文章结尾说“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4分)
(二)阅读《我为什么而活着》,回答问题。(15分)
13. 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自己活着的哪三个理由?(3分)
作者是如何阐述对爱情的追求的?(4分)
文中说“爱情与知识的可能领域,总是引领我到天堂的境界,可对人类苦难的同情经常把我带回现实世界”,这两句话有什么矛盾之处?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4分)
16. 比较两篇文章在主题和写作手法上的异同点。(4分)
三、拓展延伸(20分)
(一)语言表达(10分)
17.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
生命是短暂的,但它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无限的价值。许多人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生命的意义。无论是科学家为了探索未知而不懈努力,还是普通劳动者为了生活而辛勤劳作,他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让生命绽放光彩。
18. 请从“生命”“奉献”“价值”中任选一个词,写一段50字左右的话,表达你对这个词的理解。
(二)写作训练(10分)
19. 以“生命的色彩”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要求: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表达对生命的独特感悟。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20分)
(一)字音字形(4分)
1. 答案:B
解析:A项“濒临”的“濒”应读“bīn”;C项“消逝”的“逝”应读“shì”;D项“肆意”的“肆”应读“sì”。
2. 答案:A
解析:B项“穿流不息”应为“川流不息”;C项“坦荡如抵”应为“坦荡如砥”;D项“推祟”应为“推崇”。
(二)词语运用(6分)
3. 答案:B
解析:“铭刻”侧重于深深地铭记,“镌刻”侧重于雕刻,这里用“镌刻”更能体现岁月痕迹的深刻;“凋谢”侧重指草木花叶脱落,“凋零”除了有草木凋谢的意思,还可用于人或事物走向衰落,此处用“凋零”更合适;“伤心”表达的情感更侧重于内心的难过,“痛苦”程度更深,这里用“伤心”更恰当。
4. 答案:D
解析:“刨根问底”意思是比喻追究底细,使用恰当;“语无伦次”指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与“逻辑严密”矛盾;“自命不凡”指自以为不平凡,比别人高明,是贬义词,此处应用褒义词;“耀武扬威”形容得意炫耀的样子,符合语境。
(三)文学常识(4分)
5. 答案:严文井;严文锦;作;儿童文学
6. 答案:伯特兰·罗素;英;诺贝尔文学
(四)病句修改(6分)
7. 答案:B
解析:两面对一面,应删去“是否”。
8. 答案:A
解析:原句语序正确,不需要调换。B项“沟壑”用词不当,改为“皱纹”更合适;C项关联词搭配不当,修改正确;D项两面对一面,修改正确。
二、阅读理解(30分)
(一)阅读《永久的生命》(15分)
9. 答案:①强调时间的不可逆性,引起读者对生命短暂的思考;②与下文生命的永恒形成对比,突出生命的永久。
10. 答案:①最初,作者因生命的短暂和易逝而感到无奈和悲哀;②接着,作者从生命的延续和永存中感受到了生命的神奇和力量,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③最后,作者对生命充满了敬畏和赞美之情。
11. 答案: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生命比作花朵,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生命虽然短暂,但却能在有限的时间里绽放美丽,给世界带来美好;②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生命价值的深刻理解。
12. 答案:①“凋谢”指生命的个体是有限的、短暂的,会走向死亡;②“不朽”指生命的整体是永恒的,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会在一代代的延续中永存;③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深刻认识和对生命奇迹的惊叹。
(二)阅读《我为什么而活着》(15分)
13. 答案:①对爱情的渴望;②对知识的追求;③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
14. 答案:①作者先指出爱情带来的狂喜和极乐,是人生中美好的体验;②接着阐述爱情能让人摆脱孤寂,让生活变得美好;③最后强调爱情是一种崇高的精神追求,它能引领人进入天堂般的境界。
15. 答案:①矛盾之处在于前一句说爱情与知识引领作者到天堂境界,后一句又说对人类苦难的同情把作者带回现实世界,两者看似矛盾。②用意是强调作者既追求美好的精神境界,又关注现实世界的苦难,体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
16. 答案:①相同点:主题上都探讨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写作手法上都运用了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方式。②不同点:《永久的生命》主要从生命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生命现象的观察和思考,阐述生命的永久和价值;《我为什么而活着》则从个人的情感和追求出发,阐述自己活着的三个理由,更侧重于个人的内心感受。
三、拓展延伸(20分)
(一)语言表达(10分)
17. 答案:生命短暂却可创造无限价值,许多人在默默奉献。
18. 答案:示例一(生命):生命如同一朵盛开的花,娇艳而短暂,但在绽放的瞬间,却能展现出无尽的美丽和力量。
示例二(奉献):奉献是一种无私的给予,它如明灯照亮他人,如春风温暖世界,让生命在付出中升华。
示例三(价值):价值不在于拥有多少财富,而在于为社会、为他人做出了多少贡献,生命因创造价值而精彩。
(二)写作训练(10分)
19. 答案:
《生命的色彩》
生命的色彩是斑斓的。清晨的阳光是金色的,它带来希望与活力;翠绿的树叶象征生机,展现生命的蓬勃。当我们帮助他人时,生命是温暖的红色;在困难中坚持,生命又成了坚毅的灰色。生命的色彩,由我们的经历与选择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