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考点梳理(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考点梳理(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19 20:15: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考点梳理
【学习目标整合】
1.了解回忆性散文、传记呈现的各样的人生经历,从文中人物的生平事迹中汲取精神营养。
2.把握回忆性散文和传记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等特点,掌握阅读方法。
3.学习课文刻画人物的方法,尝试在写作中借鉴运用;品味风格多样的语言,提高鉴赏能力。
【思维导图回顾知识】
【重难知识易混易错】
一、分析人物形象从五个方面入手
本文通过选取“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几个典型片段,成功刻画了藤野先生治学严谨、正直热诚、没有狭隘民族偏见的形象特点,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分析人物形象,是阅读以写人叙事为主的叙事性作品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中考的一个高频考点。常见的考查方式:
1.文中的XX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段内容做简要分析。
2.请结合全文,分析XX的形象。
正面描写
通过分析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判断人物的性格特点、精神品质。
侧面描写
通过分析他人的言行举止,来分析所要描写人物的性格特点。
故事情节
通过分析与所写人物相关的典型的故事情节,把握人物的形象特点。
议论抒情句
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往往含有对人物的评价或情感,分析这些语句有助于把握人物形象。
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或渲染气氛,或点明背景,或烘托人物的内心,对人物起强化作用;社会环境是人物命运、性格及最终结局的外因。可结合具体的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分析人物性格。
答题模式
从……情节(或描写、事件)来看,XX是一个……的人。(相关内容+形象特点)
情节出现必有用,预先布局做铺垫
铺垫是文学作品中为主要人物的出场或主要事件的发生预先布置局势,安排一些情节场景作为征兆,并着重描述渲染来营造气氛,进行陪衬、衬托的一种表现手法。铺垫是记叙类文章阅读的一个常见考点。
1.常见的考查方式:
①找出为下文XX故事情节做铺垫的句子。
②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2.找出故事情节做铺垫句子的方法
①找出为故事情节做铺垫的句子,首先要看清题目的设题点,弄清应该在文章中的哪些地方找有关句子;
然后在整体把握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再回到相应的段落找出做铺垫的句子。
②判断句子是否运用了铺垫手法,首先要弄清文章的主旨,再根据主旨判断文中哪些是主要材料,哪些是次要材料,用在前面的次要材料往往是铺垫,比如那些交代缘由、描写环境、陪衬烘托、铺陈渲染的文字。回答时不能简单地说“用来做铺垫”,而应具体地答出为哪些内容做铺垫。
例题
我的老师沈从文
①沈先生教写作,写的比说的多,他常常在学生的作业后面写很长的读后感,有时会比原作还长。这些读后感有时评析本文得失,也有时从这篇习作说开去,谈及有关创作的问题,见解精到,文笔讲究。
②沈先生教创作还有一种方法,我以为是行之有效的。学生写了一个作品,他除了写很长的读后感之外,还会介绍你看一些与你这个作品写法相近似的中外名家的作品。记得我写过一篇不成熟的小说《灯下》,记一个店铺里上灯以后各色人的活动,无主要人物、主要情节,散散漫漫。沈先生就介绍我看了几篇这样的作品。学生看看别人是怎样写的,自己是怎样写的,对比借鉴,是会有长进的。
③沈先生就是这样教创作的。我不知道还有没有别的更好的方法教创作。我希望现在的大学里教创作的老师能用沈先生的方法试一试。
④学生习作写得较好的,沈先生就做主寄到相熟的报刊上发表。这对学生是很大的鼓励。多年以来,沈先生就干着给别人的作品找地方发表这种事。经他的手介绍出去的稿子,可以说是不计其数了。他这辈子为别人寄稿子用去的邮费也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目了。
⑤沈先生教书,但愿学生省点事,不怕自己麻烦。他讲《中国小说史》,有些资料不易找到,他就自己抄,用夺金标毛笔,筷子头大的小行书抄在云南竹纸上。这种竹纸高一尺,长四尺,并不裁断,抄得了,卷成一卷。上课时分发给学生。他上创作课夹了一摞书,上小说史时就夹了好些纸卷。沈先生做事,都是这样,一切自己动手,细心耐烦。他自己说他这种方式是“手工业方式”。他写了那么多作品,后来又写了很多大部头关于文物的著作,都是用这种手工业方式搞出来的。
⑥沈先生有很多书,但他不是“藏书家”,他的书,除了自己看,也是借给人看的。联大文学院的同学,多数手里都有一两本沈先生的书。直到联大“复员”,有些同学的行装里还带着沈先生的书,这些书也就随之而漂流到四面八方了。
⑦沈先生不长于讲课,而善于谈天。谈天的范围很广,时局、物价……谈得较多的是风景和人物。他几次谈及玉龙雪山的杜鹃花有多大,某处高山绝顶上有一户人家!谈徐志摩上课时带了一个很大的烟台苹果,一边吃,一边讲,还说:“中国东西并不都比外国的差,烟台苹果就很好!”谈梁思成在一座塔上测绘内部结构,差一点从塔上掉下去。谈林徽因发着高烧,还躺在客厅里和客人谈文艺。沈先生谈及的这些人有共同特点。一是都对工作、对学问热爱到了痴迷的程度;二是为人天真倒像一个孩子,对生活充满兴趣,不管在什么环境下永远不消沉沮丧,无机心,少俗虑。这些人的气质也正是沈先生的气质。“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沈先生谈及熟朋友时总是很有感情的。
⑧沈先生在西南联大是一九三八年到一九四六年。一晃,四十多年了!
(选自汪曾祺《人间草木》,有删改)
1.回忆性散文主要通过典型事件来回忆人物。汪曾祺在选文中回忆了老师沈从文的诸多往事,请简要概括。(写出3件即可)
2.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常常站在今天的立场上,去评价过去的人和事。对于老师沈从文教创作的方法,汪曾祺是如何评价的?
3.回忆性散文往往饱含深情,请你品味第⑧段中的情感。
4.本文与《藤野先生》同为回忆老师的文章。请结合两文具体内容,阐述你对这类回忆性散文“写作意图”的认识。
知识卡片:写作意图指的是文学作品的创作意图,即作者创作作品的目的,作者想向读者传达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题。
远去了,母亲放飞的手
刘心武
①从1950年到1959年,是我8岁到17岁的十年。平时就母亲和我两个人在家。回忆那十年的生活,母亲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对我的哺育,都是非同寻常的。
②物质上,母亲自己极不重视穿着,对我亦然,有得穿就行了;用的,如家具,也十分粗陋。但在吃上,那就非同小可了。母亲做得一手极地道的四川菜,且不说她能独自做出一桌宴席,令父亲的那些见过大世面的朋友交口称誉,就是她平日不停歇地轮番制作的四川腊肠、腊肉等,也足以叫邻居们啧啧称奇。有人就曾对我发出过警告:“你将来离开了家,看你怎么吃得惯啊!”但是母亲几乎不给我买糖果之类的零食,偶尔看见我吃果丹皮、关东糖之类的零食,她总是要数落我一顿。母亲坚信,一个人只要吃好三频正经饭,便可健康长寿,并且那话里话外,似乎还传递着这样的信念:人只有吃“正经饭”,才行得正;吃零食,意味着道德开始滑落。当然,很多年后我才能将所意会到的整理为这样的文句。
③母亲在饮食上如此令邻居们吃惊,被一致认为这是对我的“娇惯”和“溺爱”。但跟着还有令邻居们吃惊的事,那就是我家是大院中有名的邮件大户。如果那几十种报刊都是我父亲订的,当然也不稀奇,但我父亲其实只订了一份《人民日报》,其余的竟都是母亲为我订的。就有邻居大妈不解地问我母亲:“你怎么那么舍得为儿子花钱啊!你看你,自己穿得这么破旧,家里连套沙发椅也不置办!”母亲回答得很坦然:“他喜欢啊!这个爱好,由着他吧!”
④1959年,我被北京师范专科学校录取,勉勉强强地去报了到。我感到“不幸中的万幸”,是这所学校就在市内,因此我觉得还可以大体上保持和上高中差不多的生活方式——晚上回家吃饭和睡觉。我满以为,母亲会纵容我“依然故我”地那样生活,但是她竟然给我准备了铺盖卷和箱子,显示出她丝毫没有犹豫过。母亲不仅把我“推”到了学校,而且也不再为我负担那些订报刊的费用,我只能充分地利用学校的阅览室和图书馆了。
⑤1960年春天,有一个星期六我回到家中,一进门就发现情况异常,仿佛在准备搬家似的……果不其然,父亲奉命调到张家口一所军事院校去任教,母亲也随他去。我呢?父亲和母亲都丝毫没有犹豫地认为,我应当留在北京。问题在于:北京的这个家,要不要给我留下。如果说几间屋都留下太多,那么,为什么不至少为我留下一间呢?但父亲却把房全退了,母亲呢,想法和父亲完全一致,就是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我应当开始完全独立地生活了。父母迁离北京后的那周的星期六下午,我忽然意识到我在北京除了集体宿舍里的那张上铺的铺位,再没有可以称为家的地方了!我爬上去,躺到那铺位上,呆呆地望着天花板上的一块污渍,没有流泪,却有一种透彻肺腑的痛苦,难以言说,也无人可诉。
⑥1966年春天,我在北京一所中学任教。就在那个春天,我棉被的被套糟朽不堪了,那是母亲将我放飞时,亲手给我缝制的被子。它在为我忠实地服务了几年后,终于到了必须更换的极限。于是我给在张家口的母亲,写信要一床被套。这对于我来说是自然到极点的事。母亲很快寄来了一床新被套,但同时我也接到了母亲的信,她那信上有几句话我觉得极为刺心:“被套也还是跟我要,好吧,这一回学雷锋,做好事,给你寄上一床……”睡在换上母亲所寄来的新被套里,我有一种悲凉感:母亲给儿子寄被套,怎么成了“学雷锋,做好事”,仿佛是“义务劳动”呢?现在我才憬悟:母亲那很认真很严肃的话,就是告诉我,既已将我放飞,像换被套这类的事,就应自己设法解决。她是在提醒我,“自己的事要尽量自己独立解决”。
⑦母亲将我放飞以后,我离她那双给过我无数次爱抚的手,是越来越远了,但她所给予我的种种人生启示,竟然直到今天,仍然能从细小处,挖掘出珍贵的宝藏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有删改)
5.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6.结合上下文,写出第④段中加粗词“不幸”和“万幸”分别指代的内容。
7.文中一共写了母亲对“我”的三次“放飞”,“我”的情感也随之发生变化。请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表格。
母亲对“我”的三次“放飞” “我”的情感变化
第一次:“我”考上北京师专,母亲把“我”“推”到学校住读。 ①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举家外迁,不给“我”在北京留下一间房。 ②________________
第三次:③________________。 悲凉
8.赏析下面的句子。
①她竟然给我准备了铺盖卷和箱子,显示出她丝毫没有犹豫过。(从加粗词的角度)
②我爬上去,躺到那铺位上,呆呆地望着天花板上的一块污渍,没有流泪,却有一种透彻肺腑的痛苦,难以言说,也无人可诉。(从描写的角度)
9.文章以“远去了,母亲放飞的手”为题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①沈先生教写作,常常在学生的作业后写很长的读后感,且很讲究。②沈先生教创作,推荐学生阅读与学生写法相似的名家作品。③沈先生经常帮助学生投稿并承担邮费。④沈先生亲自为学生抄写资料。⑤沈先生借给别人很多书。⑥沈先生善于谈天,且范围很广。
解析:通读全文可知,文章除了第③段和最后一段外,每段都写了一件与沈先生有关的事,而且有不少段落开头就概述了这一段的主要内容,可据此来概括事件。概括时可以以“沈先生”为陈述的主体,按先后顺序概述“沈先生”做的事情。
2.答案:第③段中作者表示“我不知道还有没有别的更好的方法教创作。我希望现在的大学里教创作的老师能用沈先生的方法试一试”。这个评价表现了汪曾祺对沈先生的高度肯定和敬佩,同时也对现在的大学教学提出建议。
解析:文章第①~③段都与沈先生教创作的方法有关。第③段是对此事的评价——“我不知道还有没有别的更好的方法教创作。我希望现在的大学里教创作的老师能用沈先生的方法试一试”。这一评价表现了汪曾祺对沈先生教创作的方法的肯定和钦佩,并对现在的大学教学提出了建议。
3.答案:“一九三八年到一九四六年”“四十多年”突出了时间之久,表明作者对沈先生印象之深,以及沈先生对作者影响之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岁月的流逝的感慨和对沈先生深切的感激、怀念之情。
解析:“一九三八年到一九四六年”是沈先生在西南联大工作的时间;“四十多年”是作者师从沈先生学习到写作此文相隔的时间,突出了时间的久远。几十年过去了,作者还能清晰地回忆起与老师相处的一件件往事,足见作者对沈先生印象的深刻,体现出沈先生对作者的影响之深远;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岁月的流逝的感慨,对沈先生深切的怀念和感激之情。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4.答案:[示例]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这篇文章中回忆了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几件事,如藤野先生给“我”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裏脚的事情等,同时也写了自己早年留学日本时的一段心路历程,文章着重抒发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怀念和敬仰之情;汪曾祺在《我的老师沈从文》中也回忆了沈先生在西南联大的一些往事,字里行间饱含着对沈先生的敬佩和怀念之情。由此可见,回忆性散文一般通过作者的回忆来表现深厚的情谊,着重体现人物对作者的影响及作者对人物的情感。
5.答案:结构上:总领全文,引出下文母亲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对“我”的哺育。
内容上: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解析:根据文章首段的特点,分别从内容和结构上进行分析即可。
6.答案:不幸:“我”自认为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
万幸:北京师专就在北京市内,“我”觉得每天晚上可以回家吃饭和睡觉。
解析:在理解“不幸”“万幸”意思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理解。“不幸”指运气差,依据第④段中“我被北京师范专科学校录取,勉勉强强地去报了到”可知,“我”对考上北京师范专科学校感到不满意。“万幸”指非常幸运,依据第④段中“这所学校就在市内……晚上回家吃饭和睡觉”可知,学校离家近,可以继续享受母亲在物质上对自己的“溺爱”。据此作答即可。
7.答案:①意外;②痛苦;③母亲把给“我”寄被套当作“学雷锋,做好事”
解析:第①空,根据第④段中“我满以为……但是她竟然给我准备了铺盖卷和箱子”可知,母亲的做法让“我”深感意外。第②空,根据第⑤段中“父母迁离北京后的那周的星期六下午……也无人可诉”可知,全家搬走,让“我”无家可归,“我”觉得非常痛苦。第③空,根据第⑥段中“睡在换上母亲所寄来的新被套里……仿佛是‘义务劳动’呢”可概括为:母亲把给儿子寄被套当作“学雷锋,做好事”。
8.答案:①“丝毫没有犹豫过”指态度坚决、行事果断,突出表现了母亲对于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坚持。②这句话运用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方法,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我”目光呆滞的表情,表现了“我”内心的孤独、失落、委屈与痛苦。
解析:①结合“……但是她竟然给我准备了铺盖卷和箱子”可知,这几个加粗词突出表现了母亲坚决要培养“我”独立生活的能力。②“爬”“趟”“望”是动作描写,“呆呆”是神态描写,“痛苦”是心理描写,结合第⑤段中“父母迁离北京后……再没有可以称为家的地方了”可知,此处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表达了“我”被父母遗留在北京的孤独、失落、委屈与痛苦。
9.答案:①概括文章的主题,“放飞”就是“放手”之意,即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②“放飞”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母亲的想法:一旦孩子长大,就应尽早地、坚决地、完全地“放手”。③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紧扣“放飞”,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结合文章的内容、主旨,抓住关键句,如“母亲呢,想法和父亲完全一致,就是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我应当开始完全独立地生活了”“她是在提醒我,‘自己的事要尽量自己独立解决’”。
【核心素养对接中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海棠花开
曹志芳
①四月,海棠花开了,散发着淡淡的幽香。落英缤纷的时候,海棠果在绿叶间捉着迷藏,难忘的夏天正缓缓走来。
②我小时候的家建在河边,院子里有棵海棠树,树身正对着村口的那条路,影子却延伸到水里。村里的奶奶们坐在树下闲聊,远远看着,竟像是海棠生出的第二个影子。四五月份,花儿们争先恐后地从骨朵儿里冒出头来,枝头也被压弯了些,青丽的白色包裹着中间淡黄的花蕊,衬得春天也娇俏。偷嘴的蜜蜂一头扎进香甜里,在上面大摇大摆地劳作着,身子随着嘴巴的节奏畅快地抖动。四月的风路过院子,带着清香的花瓣跃跃欲试地从高高的树枝上跳到我和奶奶的发尾,像是荡秋千一样乐不思蜀。奶奶也不恼,像是看穿了它这般淘气劲儿,就任它来去,只是轻轻地把我搂在怀里,讲述着古老的故事,眼里闪着柔和的光。
③六年级时要到镇上上学,从新学校到家得坐半小时的车,每到周五乘车回家的时候,我和同村的几个小孩就异常兴奋,开着车窗往外看,稻田和云朵像是融在了一起,两旁的树影也被闯入的车辆打得斑驳。我坐在车里,只觉万物可爱。长大后再走,却只记得那路弯弯绕绕,让人头晕得紧。在村头的路口下车,一抬头,那棵枝繁叶茂的海棠树和树下笑盈盈的奶奶便撞进了我的双眼,那是奶奶每周五都要做的事——无声地等待。海棠和夕阳也是有情的花儿,斜斜地映着这个慈祥的老妇人,眷恋着这个等待孙女回家的奶奶。
④八月未央,海棠果抓紧了最后的蝉鸣跳到树上,开始它的季节,捉迷藏的果子伴着最后的雨声露出了马脚。果子显然是腼腆的,它们躲在枝叶中间,不轻言也不妄动,就那么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那个将其带下枝头的有缘人。
⑤海棠树是花儿和果子的家,而奶奶的口袋里则装着精灵的耳朵,它总是在午夜时分人酣睡时溜进我的房里,悄悄听少年人单纯的呓语,接着再顺着来时的路爬回奶奶的口袋里,将悄悄话说与奶奶的心听。
⑥果子成熟的一天早上,奶奶叫我起床,她站在我面前,庄重而又轻柔地摊开握住的双手,我看见皱纹爬上了奶奶的掌心,却唯独绕过了那里的海棠果。海棠果切开是心的形状,那满手的心盖过了岁月,从奶奶的指尖落到了我的心尖上,与血肉相连。
⑦我不是那么不善言辞,却唯独在说爱时沉默,甚至习惯性在旁人提起时矢口否认,唯恐声音会泄露出去。对年少的我而言,爱是一座深沉而不可言的心牢,它把感情囚禁在里面,将声音隔绝。“我爱你”这句话像卡在我喉间的隆冬,让人不得不等待春天。
⑧在与沉默作斗争的那几年我也忽略了一件事,对于爱,我们都是不善言辞的花儿,但奶奶却让海棠花结出了果子。奶奶的爱是沉默的青山,无声也震耳欲聋;奶奶的爱是静谧的大海,无形也宽广深邃。终于在一个冬天,我忆起那个有奶奶和海棠树的夏天,一个应该说爱的夏天。现在,我开始想说爱,但奶奶已走进泥里,就像落下的海棠花那样。那是一个迟到的春日,海棠花还没有开,夏天也在路上。
⑨又是一年春天,四月的风缠缠绕绕,被吹落的花瓣飘零在地上,像雪一样染白了土地。树下的人已经长眠,未出口的话囿于胸口成了一粒种子。这粒种子潜滋暗长着,终于在收获的夏天,长成了我和奶奶的海棠树,花开在心里,也落在泥里。树下落英缤纷,树上的果子在夏日的阳光里笑嘻嘻地捉着迷藏。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家院子里的海棠树对着村口的路,奶奶们坐在树下闲聊,树影和奶奶们的影子倒映在河水中,画面温馨美好。
B.放学回家路上只觉“万物可爱”,体现“我”激动的心情,而长大后再走却“晕得紧”,原因是奶奶逝去,已无留恋。
C.八月,海棠果伴着最后的蝉鸣、雨声渐渐长大,到了成熟的季节,它们腼腆地躲在枝叶中间,等待着“我”来摘取。
D.在一个冬天,“我”意识到在那个有奶奶和海棠树的夏天,应该对她说爱,但“我”没有战胜自己,现在想说为时已晚。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段中“扎进”“大摇大摆”“畅快地”用语活泼,生动地描绘了蜜蜂的辛劳,侧面写出了海棠花开得旺盛饱满。
B.第⑦段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爱比作心牢,把“我爱你”这句话比作隆冬,形象地写出了“我”对爱的厌恶之情。
C.第⑧段画线句子中“沉默的青山”“静谧的大海”,“无声也震耳欲聋”“无形也宽广深邃”,对仗工整,富有节奏感。
D.第⑨段以景结情,用“落英缤纷”“果子在夏日的阳光里笑嘻嘻地捉着迷藏”照应开头,升华了情感,深化了主题。
3.结合本文内容,简要分析第⑤段的作用。
4.作者回忆奶奶时,一再写到海棠,对此你如何理解?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A.有误,结合“影子却延伸到水里。村里的奶奶们坐在树下闲聊,远远看着,竟像是海棠生出的第二个影子”可知只有树影倒映在河中,奶奶们的影子没有倒映在河中。B.有误,“原因是奶奶逝去,已无留恋”错误,根据第③段“长大后再走,却只记得那路弯弯绕绕,让人头晕得紧”可知,长大后再走这条路觉得晕得紧,只是因为这路弯弯绕绕,与奶奶无关,选项强加因果。C.有误,“等待着‘我’来摘取”错误,根据第④段“果子显然是腼腆的,它们躲在枝叶中间,不轻言也不妄动,就那么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那个将其带下枝头的有缘人”可知,海棠果是等待着那个将其带下枝头的有缘人,并不一定是“我”。D.正确。故选:D。
2.答案:B
解析:ACD.正确。B.有误,“形象地写出了‘我’对爱的厌恶之情”错误,根据第⑦段“我不是那么不善言辞,却唯独在说爱时沉默,甚至习惯性在旁人提起时矢口否认,唯恐声音会泄露出去。对年少的我而言,爱是一座深沉而不可言的心牢,它把感情囚禁在里面,将声音隔绝。‘我爱你’这句话像卡在我喉间的隆冬,让人不得不等待春天”可知,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爱比作心牢,把“我爱你”这句话比作隆冬,形象地写出了“我”对爱的难以言说,而非“厌恶之情”。故选:B。
3.答案:在结构上,承上启下,第一句承接上文,点明“我”家的海棠树是花儿和果子的家。后几句描绘奶奶对“我”的爱,引出下文关于爱的叙述;在内容上,运用丰富的想象,虚构出“精灵的耳朵”,巧妙地描绘奶奶对“我”的细心呵护,表达了“我”对奶奶的感激之情,呼应文章的主旨。
解析:首先,从内容上看,第⑤段通过比喻手法,将奶奶口袋里的“精灵的耳朵”与海棠树相联系,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加了文本的趣味性和想象力。这一段落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奶奶对“我”的关爱和倾听,进一步强化了奶奶与“我”、奶奶与海棠树之间的紧密联系。其次,从结构上看,第⑤段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承接了上文对海棠树和奶奶形象的描绘,同时引出了下文对奶奶深沉而宽广的爱的赞美。这一段落作为过渡,使文章在叙述上更加流畅自然,逻辑更加严密。最后,从情感表达上看,第⑤段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传达了奶奶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和呵护。这种情感表达不仅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也为后文“我”对奶奶爱的感悟和怀念埋下了伏笔。
4.答案:①文章围绕“海棠树”展开回忆,引出与奶奶相关的记忆,条理清楚,线索分明;②借物喻人,以海棠喻奶奶,使人物形象形神兼备;③回忆奶奶时一再写到海棠,营造美好的意境氛围,使文章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④大量的景物描写,使文章语言更加生动,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解析:对于作者回忆奶奶时一再写到海棠,首先,从文章结构的角度来看,作者围绕“海棠树”这一中心线索展开回忆,从而引出了与奶奶相关的记忆。这样的写作手法使得文章条理清晰,线索分明,读者能够轻松地跟随作者的思路,走进那段充满温情与回忆的时光。其次,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以海棠来比喻奶奶。海棠花的美丽、温柔与坚韧,恰如奶奶的性格与品质,使得奶奶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这种比喻不仅使人物形象形神兼备,更让读者在品味海棠之美的同时,深刻感受到奶奶的人格魅力。再者,作者在回忆奶奶时一再写到海棠,还营造了一种美好的意境氛围。海棠花的盛开与凋零,如同奶奶的一生,充满了美丽与哀愁。这种意境的营造,使得文章的立意更加深远,表情达意也更加含蓄。读者在感受海棠之美的同时,也能深刻体会到作者对奶奶的怀念与敬爱。最后,大量的景物描写也是作者一再写到海棠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些景物描写不仅使得文章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更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读者在品味这些文字的同时,仿佛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个充满爱与回忆的夏天,以及那个在海棠树下等待孙女回家的慈祥奶奶。据此分析提炼概括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