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八下科学§4.4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1)教学设计
课题 4.4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1)……茎的结构 单元 四 学科 科学 年级 八下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浙教版八下第四章第4节《植物的茎和物质运输》,本章内容教科书是按植物结构“根―茎―叶”自下而上展开,一方面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另一方面也符合了植物体吸收、运输、利用营养物质的内在逻辑规律。就本节来说,学习茎,从常见茎的类型开始,便于和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建立起联系,再从学生对茎的一般性认识(经验型等)到茎的科学认知(从茎分成树皮、木质部、髓到茎的完整结构),教科书是依据从中观世界到微观世界,从结构到功能这样的顺序编排的,这样也就符合了学生的基本认知规律。本节拟用2课时完成教学,第1课时为植物茎的结构,第2课时为植物茎的功能(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有机物的运输)。本课时为第1课时,主要介绍为茎的形态、茎的结构以及茎的作用三块内容。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区分直立茎、攀援茎、匍匐茎、缠绕茎;知道木质茎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了解导管和筛管的主要功能;了解年轮的形成原理;科学思维:掌握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与学习生物知识;探究实践: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小组合作能力;态度责任:养成认真观察并仔细分析的科学态度,学会倾听他人观点并勇于提出质疑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情感。
重点 茎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 建立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的思想,分析茎的各层结构如何与其功能相适应。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自然界中,植物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般 土壤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因此它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2、无机盐的种类很多,但植物需要但土壤中普遍缺少的是三种: 、 和 ; 3、氮盐能促进细胞 ,使枝叶茂盛;钾盐可促进 的形成,使植物茎杆粗壮;磷盐能促进幼苗生长和花的开放,使果实和种子 。 4、 “水华” “赤潮”的发生主要原因是水中 含量过高,从而使 大量繁殖,导致水体缺氧,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 导入:根从土壤中吸收的营养物质、叶制造的有机物等都要通过茎运输到植物的各个器官。 这些物质在茎里的运输方式是怎样的? 茎具有怎样的结构特点与其运输功能相适应呢?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茎的结构 1、茎的四种基本生长方式: 根据茎的生长方式,茎分为直立茎、攀缘茎、缠绕茎和匍匐茎。 (1)直立茎:明显地背地生长的茎,茎干垂直地面,直立空间向上生长,使叶片伸展,充分接受阳光。如松树、柳树等。 (2)攀缘茎:茎细长而柔软,不得不依赖于其它的植物作为支柱,才能向上攀缘生长。如黄瓜、葡萄等。 (3)匍匐茎:植物的茎失去支持功能,不能直立在空中,只能伏卧于地上,在地面上蔓延、爬行生长的特殊形态的茎。如番薯、草莓等。 (4)缠绕茎:缠绕于支持物向上生长的茎。如牵牛花、紫藤、菜豆等。 2、不同形态的茎比较: 直立茎能自己“站立”,匍匐茎只能“卧倒”,攀援茎和缠绕茎能借助他物“上升”,攀援茎有“手脚”帮助,而缠绕茎是靠“身体”缠绕上去的。3、木质茎和草质茎: 根据茎的构成和外形,茎可分为木质茎和草质茎。 草质茎内木质部分占的成分很少,较脆弱,植株死后茎干即行倒状。具有草质茎的植物是草本植物,大多数单子叶植物都是草本植物。木质茎的大部分由木质部构成,很坚硬,植株死后茎干仍然可以直立。具有木质茎的植物叫木本植物。活动:虽然茎的形状各不相同,但它们的结构却基本相同。 1)看一看:用肉眼(或借助放大镜)观察木质茎的横切面,看看茎可分为几层。 2)扎一扎:尝试用解剖针轻轻扎下茎的横切面的各层,感受软硬程度怎样。 3)剥一剥:试试能否用手将外层完整的剥离下来。4)画一画:把你观察到的茎的结构画出来并试着给各部分命名。 参考:3、木质茎的结构: 木质茎的结构: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包括表皮、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 (1)树皮(靠里为韧皮部):韧皮部内有筛管和韧皮纤维,筛管的作用是运输有机物;而韧皮纤维起支持作用; (2)木质部:木质部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木材,木质部由木纤维和导管组成。导管的作用是运输水和无机盐,而木纤维坚硬,具有支撑作用。 (3)髓位于茎的中央,其细胞体积较大,具有储藏营养的作用。 (3)形成层: ①位置:位于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 ②组成:形成层的细胞只有2 ~ 3层,它能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产生子细胞; ③功能:子细胞能吸收营养物质不断长大,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使茎不断加粗。 注:双子叶植物的茎都有形成层,所以能逐年加粗,而单子叶植物茎没有形成层,茎不能逐年增粗。 (4)导管和筛管: (附视频) ①细胞情况:植物的导管是为一串管状死细胞所组成,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而筛管是韧皮部的活细胞; ②运输方向:植物导管在木质部中负责水盐的从根部向上单向运输,而筛管在韧皮部中负责有机物的从叶到根的双向运输。 ③运输途径:虽然导管和筛管都属于植物的输导组织,但是植物的导管主要用途是运输水,而筛管主要运输的是有机物。 视频:木本植物茎的结构讨论交流:1)树皮有哪些作用?“树怕剥皮”,为了保护树,必需保护树皮。请说出其中的道理? 参考:树皮对植物具有保护作用。韧皮部位于树皮靠近木质部的部位,输导有机物的筛管位于韧皮部中。没有了树皮,就没有了韧皮部,也没有了输导有机物的筛管。有机物就不能输送,从而导致树木死亡。所以树依靠树皮而生存。2)果树嫁接时为什么两木(接穗、砧木)的形成层一定要对齐? 参考:形成层是分生组织,可以不断产生新的木质部与韧皮部,使茎或根不断加粗。在嫁接过程中,让砧木和接穗形成层紧接,就可以让其形成层细胞相融相生,更快形成组织愈合,提高嫁接成活率。因此,在嫁接时,形成层贴合是非常关键的一步。3)有人用细铁丝缠紧相邻的两棵小树晒衣服,这样做会对植物生长造成伤害吗?为什么? 参考:铁丝缠紧小树,会对植物生长造成伤害。日子久了铁丝就会嵌入树皮,从而影响韧皮部中筛管对有机物的运输。如果筛管被全部切断,根就会因得不到营养而死亡。4)木制家具和课桌椅等的材料主要利用茎的哪一部分结构? 参考:木质部二、年轮 1、年轮的成因: 木质茎的加粗生长活动与季节性的气候变化有关,尤其是温带地区生长的木本植物。在气温、降水、光照等外界气候因素呈现的周期性变化影响下,导致在木质茎的横切面上会呈现出年轮现象。 2、年轮的数目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植物生长一年一般形成一个年轮。当环境条件比较好的时候,植物生长比较快,形成的年轮较疏松,颜色较浅(如春材)。反之,年轮较密,颜色 较深(如秋材)。3、年轮里包含的信息: 通过植物年轮可以了解植物生长的相关信息。 (1)树的年龄; (2)植物生长过程中的气候变化情况、环境污染情况等; (3)植物个体所受各种环境因素影响的基本情况等; (4)辨别南北方向(年轮宽的一面朝南)。 茎的形态各异按不同标准有不同类型的茎茎的形态各异,但基本结构相似由此展开茎的结构的学习。 重点是木本植物的茎的结构通过动手动脑认识茎的结构组成重点认识韧皮部和木质部韧皮部中有筛管木质部里有导管了解形成层的功能 认识植物茎能否长粗的原因与关键筛管和导管是植物体内运输物质的输导组织初步认识物质在植物体茎中的运输年轮是植物生长过程中受气候等因素影响出现的现象,增加一些实用知识,如辨别方向、了解树龄等。
课堂练习 1、茎的各种形态都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主要表现在这些茎都可以( B )A.从环境中获得有机物B.从环境中最大可能地获取生长所需的阳光C.更好地进行呼吸作用D.更好地缠绕他物向上生长2、小明和小刚两人到刚砍伐过树木的山上去观察茎的结构,观察到茎的切面中从里到外有许多同心圆。两个人都数了同一棵树横切面上的同心圆,小明发现树皮由内到外有17个同心圆,小刚从里数到最外面发现有20个同心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这棵树可能已生存了17年 B.这棵树可能已生存了37年C.这棵树可能已生存了20年 D.这棵树一定已生存了17年3、相同环境中,两年生红富士苹果树的树干周长比国光苹果树的长14%,主要原因是( D )A.两种植物茎的结构不同 B.有机物和水分的运输管道不同C.土壤中无机盐的作用不同 D.茎的形成层细胞分裂速度不同4、阳台上的花草总是朝向光较多的一面生长。植物的生长与光照有什么关系?现有实验材料“方形盒”、“绿豆苗”等,请设计完善下列实验进行探究。(1)把长势良好、相似的若干数量(较多)绿豆幼苗分成两组,第一组用只有一个侧面开孔(一个)的纸盒罩住绿豆苗,第二组用 的相同纸盒罩住另一组绿豆苗,然后将两组放在均匀光照条件下,进行培养并观察长势情况。(2)有同学认为,要得出植物的生长与光照的关系,只要将一盆绿豆苗横放即可,你认力该方案是否合理 。(3)实验中选用长势良好、若干数量(较多)的绿豆幼苗的目的是 。[参考:(1)四个面中间各开一个小孔的相同纸盒 (2)不合理(3)防止样品数量少而带来的偶然因素干扰,控制其它影响实验失败的因素]5、下图为某植物茎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该示意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图中1所在位置主要含有起运输功能的结构是 ;图中3所在的位置含有起运输功能的结构是 。 (2)图中2所示结构为 ,这层结构向内分裂形成新的 ,向外分裂形成新的 ,使植物的茎不断长粗。 (3)图中箭头4表示的是 。 [参考:(1)导管;筛管 (2)形成层;木质部;韧皮部(3)水分和无机盐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由下往上运输] 及时训练,有利于巩固刚刚学习的新知识。同时还有发现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纠正、修补。
课堂小结 1、自然界中,植物的茎是千姿百态的,主要有直立茎、攀缘茎、缠绕茎和匍匐茎等; 2、茎的主要功能是固定和输导作用; 3、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是多种多样的,它们位于木质部中;而输导有机物的是筛管,位于韧皮部 中;韧皮部在树皮靠近木质部的地方。韧皮部外面的树 对植物具有保护作用; 4、形成层位于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形成层的细胞只有 2~3层,能不断地细胞分裂,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使茎加粗。水稻、小麦、毛竹等植物等单子叶植物没有形成层,因此,它们的茎在生长过程中不能加粗; 5、年轮是形成层每年的活动产生的;木质茎的加粗生长活动与季节性的气候变化有关,尤其是温带地区生长的木本植物,在气温、降水、光照等外界气候因素呈现的周期性变化影响下,导致在木质茎的横切面上会呈现出年轮现象。 帮助学生掌握重点,更加容易的学习。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共30张PPT)
第四章 植物与土壤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4节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1)
---茎的结构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区分直立茎、攀援茎、匍匐茎、缠绕茎;知道木质
茎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了解导管和筛管的主要功能;了解
年轮的形成原理;
科学思维:掌握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与学习生物知识;
探究实践: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小组合作能力;
态度责任:养成认真观察并仔细分析的科学态度,学会倾听他人
观点并勇于提出质疑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与环境
和谐相处的情感。
复习巩固
1、自然界中,植物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般 土壤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因此它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2、无机盐的种类很多,但植物需要但土壤中普遍缺少的是三种:
、 和 ;
3、氮盐能促进细胞 ,使枝叶茂盛;钾盐可促进 的形成,使植物茎杆粗壮;磷盐能促进幼苗生长和花的开放,使果实和种子 。
4、 “水华” “赤潮”的发生主要原因是水中 含量过高,从而使 大量繁殖,导致水体缺氧,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
高于
氮盐 钾盐 磷盐
分裂和生长
淀粉
提早成熟
氮、磷
藻类
新知导入
根从土壤中吸收的营养物质、叶制造的有机物等都要通过茎运输到植物的各个器官。
这些物质在茎里的运输方式是怎样的?
茎具有怎样的结构特点与其运输功能相适应呢?
新知讲解
一、茎的结构
1、茎的四种基本生长方式:
根据茎的生长方式,茎分为直立茎、攀缘茎、缠绕茎和匍匐茎。
(1)直立茎:明显地背地生长的茎,茎干垂直地面,直立空间向上生长,使叶片伸展,充分接受阳光。如松树、柳树等。
(2)攀缘茎:茎细长而柔软,不得不依赖于其它的植物作为支柱,才能向上攀缘生长。如黄瓜、葡萄等。
直立茎
攀缘茎
新知讲解
(3)匍匐茎:植物的茎失去支持功能,不能直立在空中,只能伏卧于地上,在地面上蔓延、爬行生长的特殊形态的茎。如番薯、草莓等。
(4)缠绕茎:缠绕于支持物向上生长的茎。如牵牛花、紫藤、菜豆等。
匍匐茎
缠绕茎
新知讲解
2、不同形态的茎比较:
直立茎能自己“站立”,匍匐茎只能“卧倒”,攀援茎和缠绕茎能借助他物“上升”,攀援茎有“手脚”帮助,而缠绕茎是靠“身体”缠绕上去的。
新知讲解
木质茎
草质茎
3、木质茎和草质茎:
根据茎的构成和外形,茎可分为木质茎和草质茎。
草质茎内木质部分占的成分很少,较脆弱,植株死后茎干即行倒状。具有草质茎的植物是草本植物,大多数单子叶植物都是草本植物。木质茎的大部分由木质部构成,很坚硬,植株死后茎干仍然可以直立。具有木质茎的植物叫木本植物。
活动:
虽然茎的形状各不相同,但它们的结构却基本相同。
1)看一看:用肉眼(或借助放大镜)观察木质茎的横切面,看看茎可分为几层。
2)扎一扎:尝试用解剖针轻轻扎下茎的横切面的各层,感受软硬程度怎样。
3)剥一剥:试试能否用手将外层完整的剥离下来。
4)画一画:把你观察到的茎的结构画出来并试着
给各部分命名。
树皮
髓
木质部
新知讲解
3、木质茎的结构:
木质茎的结构: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包括表皮、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
(1)树皮(靠里为韧皮部):韧皮部内有筛管和韧皮纤维,筛管的作用是运输有机物;而韧皮纤维起支持作用;
新知讲解
树皮
髓
木质部
韧皮部
(2)木质部:木质部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木材,木质部由木纤维和导管组成。导管的作用是运输水和无机盐,而木纤维坚硬,具有支撑作用。
(3)髓位于茎的中央,其细胞体积较大,具有储藏营养的作用。
新知讲解
(3)形成层:
①位置:位于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
②组成:形成层的细胞只有2 ~ 3层,它能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产生子细胞;
③功能:子细胞能吸收营养物质不断长大,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使茎不断加粗。
注:双子叶植物的茎都有形成层,所以能逐
年加粗,而单子叶植物茎没有形成层,茎不
能逐年增粗。
形成层
木质部
韧皮部
新知讲解
(4)导管和筛管:
①细胞情况:植物的导管是为一串管状死细胞所组成,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而筛管是韧皮部的活细胞;
②运输方向:植物导管在木质部中负责水盐的从根部向上单向运输,而筛管在韧皮部中负责有机物的从叶到根的双向运输。
③运输途径:虽然导管和筛管都属于植物的输导组织,但是植物的导管主要用途是运输水,而筛管主要运输的是有机物。
(点击图片播放)
视频:
木本植物的茎结构
(点击图片播放)
讨论交流
1)树皮有哪些作用?“树怕剥皮”,为了保护树,必需保护树皮。请说出其中的道理?
树皮对植物具有保护作用。韧皮部位于树皮靠近木质部的部位,输导有机物的筛管位于韧皮部中。没有了树皮,就没有了韧皮部,也没有了输导有机物的筛管。有机物就不能输送,从而导致树木死亡。所以树依靠树皮而生存。
思考讨论:
2)果树嫁接时为什么两木(接穗、砧木)的形成层一定要对齐?
形成层是分生组织,可以不断产生新的木质部与韧皮部,使茎或根不断加粗。在嫁接过程中,让砧木和接穗形成层紧接,就可以让其形成层细胞相融相生,更快形成组织愈合,提高嫁接成活率。因此,在嫁接时,形成层贴合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讨论交流
3)有人用细铁丝缠紧相邻的两棵小树晒衣服,这样做会对植物生长造成伤害吗?为什么?
铁丝缠紧小树,会对植物生长造成伤害。日子久了铁丝就会嵌入树皮,从而影响韧皮部中筛管对有机物的运输。如果筛管被全部切断,根就会因得不到营养而死亡。
新知讲解
4)木制家具和课桌椅等的材料主要利用茎的哪一部分结构?
木质部
木质部有年轮
新知讲解
二、年轮
1、年轮的成因:
木质茎的加粗生长活动与季节性的气候变化有关,尤其是温带地区生长的木本植物。在气温、降水、光照等外界气候因素呈现的周期性变化影响下,导致在木质茎的横切面上会呈现出年轮现象。
2、年轮的数目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植物生长一年一般形成一个年轮。当环境条件
比较好的时候,植物生长比较快,形成的年轮较疏
松,颜色较浅(如春材)。反之,年轮较密,颜色
较深(如秋材)。
新知讲解
3、年轮里包含的信息:
通过植物年轮可以了解植物生长的相关信息。
(1)树的年龄;
(2)植物生长过程中的气候变化情况、环境污染情况等;
(3)植物个体所受各种环境因素影响的基本情况等;
(4)辨别南北方向(年轮宽的一面朝南)。
树皮不算
随堂练习
1、茎的各种形态都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主要表现在这些茎都可以( )
A.从环境中获得有机物
B.从环境中最大可能地获取生长所需的阳光
C.更好地进行呼吸作用
D.更好地缠绕他物向上生长
B
随堂练习
2、小明和小刚两人到刚砍伐过树木的山上去观察茎的结构,观察到茎的切面中从里到外有许多同心圆。两个人都数了同一棵树横切面上的同心圆,小明发现树皮由内到外有17个同心圆,小刚从里数到最外面发现有20个同心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棵树可能已生存了17年
B.这棵树可能已生存了37年
C.这棵树可能已生存了20年
D.这棵树一定已生存了17年
A
随堂练习
3、相同环境中,两年生红富士苹果树的树干周长比国光苹果树的长14%,主要原因是( )
A.两种植物茎的结构不同
B.有机物和水分的运输管道不同
C.土壤中无机盐的作用不同
D.茎的形成层细胞分裂速度不同
D
随堂练习
4、阳台上的花草总是朝向光较多的一面生长。植物的生长与光照有什么关系?现有实验材料“方形盒”、“绿豆苗”等,请设计完善下列实验进行探究。
(1)把长势良好、相似的若干数量(较多)绿豆幼苗分成两组,第一组用只有一个侧面开孔的纸盒罩住绿豆苗,第二组用 的相同纸盒罩住另一组绿豆苗,然后将两组放在均匀光照条件下,进行培养并观察长势情况。
(2)有同学认为,要得出植物的生长与光照的关系,只要将一盆绿豆苗横放即可,你认力该方案是否合理 。
(3)实验中选用长势良好、若干数量(较多)的绿豆幼苗的目的是 。
四面中间各开一小孔
不合理
防止样品数量少而带来的偶然因素干扰,控制其它影响实验失败的因素
随堂练习
5、下图为某植物茎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该示意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中1所在位置主要含有起运输功能的结构是 ;
图中3所在的位置含有起运输功能的结构是 。
(2)图中2所示结构为 ,这层结构向内分裂形成新的 ,向外分裂形成新的 ,使植物的茎不断长粗。
(3)图中箭头4表示的是 。
导管
筛管
形成层 木质部
水分和无机盐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由下往上运输
韧皮部
课堂总结
1、自然界中,植物的茎是千姿百态的,主要有直立茎、攀缘茎、缠绕茎和匍匐茎等;
2、茎的主要功能是固定和输导作用;
3、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是多种多样的,它们位于木质部中;而输导有机物的是筛管,位于韧皮部 中;韧皮部在树皮靠近木质部的地方。韧皮部外面的树
对植物具有保护作用;
4、形成层位于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形成层的细胞只有 2~3层,能不断地细胞分裂,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使茎加粗。水稻、小麦、毛竹等植物等单子叶植物没有形成层,因此,它们的茎在生长过程中不能加粗;
5、年轮是形成层每年的活动产生的;木质茎的加粗生长活动与季节性的气候变化有关,尤其是温带地区生长的木本植物,在气温、降水、光照等外界气候因素呈现的周期性变化影响下,导致在木质茎的横切面上会呈现出年轮现象。
板书设计
4.4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1)
……茎的结构
形态 茎 结构
适 应
环境
直立茎
攀缘茎
缠绕茎
匍匐茎
韧皮部内有筛管
木质部有导管
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有形成层
筛管:运输有机物
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
形成层:长粗
年轮:形成层每年的活动而产生
作业布置
1、复习本课时主要内容;
2、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练习;
3、完成学案中“课后巩固”;
4、预习“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相关内容。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八下§4.4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1)学案
姓名
[学习目标]
1、区分直立茎、攀援茎、匍匐茎、缠绕茎; 2、知道木质茎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3、了解导管和筛管的主要功能; 4、了解年轮的形成原理。
一、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植物茎的类型
1、植物的茎的分类-按生长方式不同分:
(1) 茎:最常见,直立向上生长如: ;
(2) 茎:较软,不能直立生长,只能在地面匍匐生长如: ;
(3) 茎:借助他物,常借助茎,叶的变态结构(如卷须)而上升如: ;
(4) 茎:茎本身缠绕他物上升如: 。
2、茎的茎的各种形态都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主要表现在这些茎都可以从环境中最大可能地获取其生长所需的 。
3、茎的功能:
(1)茎主要有 、 功能,还有些植物的茎还具有贮藏和繁殖功能。
(2)输导水和无机盐的是木质部中的 。方向 地向枝端运输。
(3)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是靠韧皮部中的 来运输。韧皮部由 和韧皮纤维组成,筛管属于 组织,构成的活细胞之间有筛板。有机物的输导方向:一般是由 向 运输。
知识点2、茎的结构:
1、双子叶植物的茎:
(1)双子叶植物茎的结构从里到外依次是: ;
(2)树皮起 作用。
(3)形成层:双子叶植物茎的形成层处在 部和 部之间,这部分细胞能 ,向外增补为 ,向内增补为 ,使茎 。
(4)木质部:木质部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 ,木质部由 和 组成。导管能运输 ,属于 组织。木纤维属于 组织,作用是 。
2、单子叶植物的茎:
但单子叶植物茎中一般没有 ,所以茎长成后,一般 加粗。
知识点3、年轮
1、年轮是指 生长,由于 等条件的不同,前一年的秋材和后一年的春材,有比较明显的分界线,每年生成一轮,只在木质部中(不包括 等环状结构),其中较光亮且宽的线条生长于 ,较暗且窄的线条多生长于 。
2、多年生的 植物多数都有年轮,年轮由 层每年的活动而产生。
3、树木在生长初期所形成的年轮是越来越 ,但以后随着树龄的增加,就逐渐变 。
二、例题讲解
例题1、茎的各种形态都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主要表现在这些茎都可以( )
A.从环境中获得有机物 B.从环境中最大可能地获取生长所需的阳光
C.更好地进行呼吸作用 D.更好地缠绕他物向上生长
例题2、小明和小刚两人到刚砍伐过树木的山上去观察茎的结构,观察到茎的切面中从里到外有许多同心圆。两个人都数了同一棵树横切面上的同心圆,小明发现树皮由内到外有17个同心圆,小刚从里数到最外面发现有20个同心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棵树可能已生存了17年 B.这棵树可能已生存了37年
C.这棵树可能已生存了20年 D.这棵树一定已生存了17年
例题3、相同环境中,两年生红富士苹果树的树干周长比国光苹果树的长14%,主要原因是( )
A.两种植物茎的结构不同 B.有机物和水分的运输管道不同
C.土壤中无机盐的作用不同 D.茎的形成层细胞分裂速度不同
例题4、阳台上的花草总是朝向光较多的一面生长。植物的生长与光照有什么关系?现有实验材料“方形盒”、“绿豆苗”等,请设计完善下列实验进行探究。
(1)把长势良好、相似的若干数量(较多)绿豆幼苗分成两组,第一组用只有一个侧面开孔(一个)的纸盒罩住绿豆苗,第二组用 的相同纸盒罩住另一组绿豆苗,然后将两组放在均匀光照条件下,进行培养并观察长势情况。
(2)有同学认为,要得出植物的生长与光照的关系,只要将一盆绿豆苗横放即可,你认力该方案是否合理 。
(3)实验中选用长势良好、若干数量(较多)的绿豆幼苗的目的是 。
例题5、下图为某植物茎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该示意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中1所在位置主要含有起运输功能的结构是 ;图中3所在的位置含有起运输功能的
结构是 。
(2)图中2所示结构为 ,这层结构向内分裂形成新的 ,向外分裂形成新
的 ,使植物的茎不断长粗。
(3)图中箭头4表示的是 。
三、随堂练习:
1、下列植物中茎的类型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 )
A.葡萄 B.爬山虎 C.牵牛花 D.丝瓜
2、柳树、樟树等木本双子叶植物的茎能不断增粗,是因为它们的茎中具有( )
A.表皮 B.韧皮部 C.木质部 D.形成层
3、制作麻袋用的材料取自于黄麻(植物体)的( )
A.根的韧皮部 B.茎的韧皮部 C.叶片 D.茎的形成层
4、树干横切面上年轮形成的原因是( )
A.便于记忆树龄 B.温度、水分、阳光等的周期变化
C.水分经过树干输送的侵蚀作用 D.运输水分及输送养分两种细胞的交互排列
5、小明参加了假期夏令营,学会了如何利用植物年轮辨认方向的野外生存能力,下列有关年轮的知识,错误的是(( )
A.植物年轮是由植物的韧皮部形成的 B.树木的年轮能告诉我们当地的气候条件
C.从植物的年轮可让我们知道南北方向的差异 D.根据树木年轮的数目,可以推知它的年龄
6、移栽树木过程中,为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工人通常会采取如图的方法给植物输入营养液(水和无机盐)。在给移栽植物输液时,针头应插入到的部分是( )
A.茎中央的髓处 B.韧皮部的筛管处
C.木质部的导管处 D.木质部和韧皮部间的形成层处
7、观察如图茎的基本结构并回答:
(1)韧皮部:分布有 ,运输 。
(2) :有分裂丧生能力,使茎逐年加粗。
(3)木质部:内有 ,运输水和无机盐。
8、如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是 ,B是 ;
(2)从存在部位看:A存在于 , B存在于 ;
(3)从生活状态看: 是活细胞, 是死细胞;
(4)从功能看:A是输送 的通道,B是输送 的通道;
(5)A、B结构的共同之处是它们都属于 组织。
四、课后练习:
1、茎中起保护作用的是( )
A. 木质部 B. 形成层 C. 髓 D. 树皮
2、有些古树,因年代久远而主干大都中空,古树主干中空部分缺失的主要是茎的( )
A. 部分木质部 B. 部分韧皮部 C. 部分形成层 D. 部分导管和筛管
3、茎的各种形态都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主要表现在这些茎都可以( )
A.从环境中获得有机物 B.从环境中最大可能地获取其生长所需的阳光
C.更好的进行呼吸作用 D.更好的缠绕他物向上生长
4、在茎中,细胞具有不断分裂能力的部位是( B )
A. 木质部 B. 形成层 C. 韧皮部 D. 树皮
5、小明参加了假期夏令营,学会了如何利用植物年轮辨认方向的野外生存能力,下列有关年轮的知识,错误的是( )
A.根据树木年轮的数目,可以推知它的年龄 B.树木的年轮能告诉我们当地的气候条件
C.从植物的年轮可让我们知道南北方向的差异 D.植物年轮是由植物的韧皮部形成的
6、玉米茎不能不断加粗是因为( )
A. 茎的结构中没有韧皮部 B. 茎的结构中没有树皮C. 茎的结构中没有形成层 D. 茎的结构中没有髓
7、木本植物茎中都具有年轮,下列结构年轮形成有关的是( )
A. 木质部 B. 形成层 C. 韧皮部 D. 树皮
8、下列关于木本植物茎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树皮容易从形成层处剥离
B.形成层细胞分裂时向外形成木质部,向内形成韧皮部
C.木本植物茎的结构由外到内依次是树皮、形成层、木质部、髓
D.年轮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温度等因素影响形成层细胞分裂活动
9、下表为光与温度对某种植物茎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茎的伸长与光质及温度有关
B.茎的生长于夜温有关,与日温无关
C.日温 30℃夜温 17℃比日温 23℃夜温 26℃有机物积累多
D.远红光条件下,日温 30℃夜温 7℃的环境有利于促进茎的生长
10、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植物对生态环境至关重要。近年来,宁波发生多起因树皮被剥导致树木死亡的案例。这主要是因为( )
A.树皮的支持作用被破坏 B.有机物不能由筛管向下运输到根部
C.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不能向上运输 D.有机养料不能由导管向上运输到茎叶
11、读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表示 ,其功能是 。乙图表示筛管,其功能是 。
(2)在两幅图旁用箭头表示出水分和无机盐、有机物的运输方向。
(3)筛管的结构特点是( )
A.上、下两端的细胞壁消失,形成筛孔 B.上、下相连的细胞壁有很多小孔,形成了筛孔
C.上、下相连的细胞没有界线 D.上、下相连的细胞质完全融合
12、以下是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对学校植物因内各种植物的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帮助他们作出合理的解释。
(1)由于茎内 的活动,使得园内杨树的茎会逐年增粗,该结构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属
于 ;
(2)植物体内的各种有机物源于植物的 ;
(3)请用反应式表示出收获的萝卜、黄瓜放置久了出现“空心”现象的原因: 。
13、图甲、图乙是小明同学针对“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茎的哪部分运输的”这个问题进行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该实验将带叶枝条的下端浸到红墨水中,并将其放在温暖、向阳的地方(图甲),一段时间后,当看到 时,再进行图中A所示的过程。
(2)如果用放大镜观察茎的横切面,就会出现图乙所示的图像,你会发现图乙中数字③所示的结构 被染成了红色。
(3)此实验说明了根吸收的水分和溶解于水中的无机盐是通过 由下往上运输的。
(4)图中数字②表示的结构是 ,请你写出它具有的作用: 。
14、植物茎中的导管可将根吸收的水运送到植物地上部分的各结构。若将植物茎倒置,水分是否依然能向高处输送?为了弄清这一问题,某同学进行了实验探究:
切取稍稍萎蔫、不带叶片的青菜茎14段,分成A、B两等份(用杆秤称量时通过切割调整两组质量相等)。将A、B两组青菜茎分别插入150g水中(如图:其中A正立,B倒置;水用保鲜袋密封,以防直接蒸发),置于温度为15℃左右的环境中,约14.5小时后观察到两组个别青菜茎上方切面均有水滴出现,取出A、B,称得青菜茎与保鲜袋中的剩余水量如下表。并观察到两组青菜茎都整条变硬挺,且程度相似。
(1)稍稍萎蔫的青菜茎插入水中后变硬挺,说明细胞内的水分含量________(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2)通过实验可知,导管的结构中____________(填“具有”或“没有”)控制水分单向流动的结构。
(3)若在30℃左右的环境中,用带叶片的青菜茎代替以上材料进行相似的实验(A组叶片暴露于空气中,B组叶片浸入水中),实验后最有可能的结果是___________(填“A组袋内的水比B组少”、“B组袋内的水比A组少”或“A、B两组袋内的水基本相等”)。
参考答案:
一、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
1、1)直立茎 毛竹、松树等 2)匍匐茎 草莓、蕃薯等 3)攀援茎 葡萄、丝瓜、豌豆等 4)缠绕茎 牵牛花、带豆(菜豆)、紫藤等
2、阳光
3、1)支撑(支持) 输导 2)导管 由下向上 3)筛管 形成层 输导 上 下
知识点2、
1、1)树皮 韧皮部 形成层 木质部 髓 2) 保护
3)韧皮部 木质部 不断分裂 韧皮部 木质部 增粗
4)木材 木纤维 导管 水分和无机盐 输导 机械 支撑和保护
2、形成层 不能
知识点3、
1、木质部 气温、降水、光照 树皮、韧皮部、形成层 春季 秋季
2、木本 形成 3、宽 窄
二、例题讲解:
例题1、B
解析:茎的各种形态都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主要表现在这些茎都可以从环境中最大可能地获取生长所需的阳光。
例题2、A
解析:年轮:茎生长时前一年的晚材(秋材)和后一年早材(春材)间的分界线,是指木质部的生长。春天外界的气温适宜,水分充足,茎生长快,排列疏松,颜色较浅;入秋后雨量少,气温低,生长慢,排列紧密,颜色较深。每年生成一轮,不包括木质部外的形成层、韧皮部、皮层、周层等环状结构,所以小刚的数法是错误的。而因树的种类不同,有的树一年里可以出现多个年轮,故A符合题意。
例题3、D
解析:树干周长测量的是树干的粗细情况。树干的长粗与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形成层相关。相同环境中,两年生红富士苹果树的树干周长比国光苹果树的长14%,主要原因是茎的形成层细胞分裂速度不同。两种植物茎的结构是相同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水分通过导管运输,运输管道相同。土壤中无机盐的作用也是相同的。故D符合题意。
例题4、(1)四个面中间各开一个小孔的相同纸盒 (2)不合理
(3)防止样品数量少而带来的偶然因素干扰,控制其它影响实验失败的因素
解析:(1)根据单一变量原则,第一组用只有一个侧面开孔(一个)的纸盒罩住绿豆苗,则第二组要用四个面中间各开一个小孔的相同纸盒的纸盒罩住另一组绿豆苗,然后将两组放在均匀光照条件下,进行培养并观察长势情况。(2)受到地心引力的影响,植物有向竖直方向生长的趋势,所以要得出植物的生长与光照的关系,如果将绿豆苗横放就会有光照和地心引力两个变量,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故这种方案不合理。(3)实验中选用长势良好、若干数量(较多)的绿豆幼苗的目的是防止样品数量少而带来的偶然因素干扰,控制其它影响实验失败的因素。
例题5、(1)导管;筛管 (2)形成层;木质部;韧皮部(3)水分和无机盐通过导管由下往上运输
解析:木本植物茎的结构有木质部、形成层、韧皮部三部分;图中1是木质部;2是形成层;3是韧皮部.
(1)图中1为木质部,内有导管,导管有运输作用,可以从下往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图中3为韧皮部,内有筛管,筛管具有运输功能,可以把植物体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从上往下运输到茎、根等部位;(2)图中2为形成层.形成层的细胞不断地分裂增生,其中,大部分细胞向内形成木质部,少量细胞向外形成韧皮部,从而使得树干不断地加粗;(3)茎内有导管和筛管,都有运输作用.其中导管可以把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从下往上运输.筛管可以把植物体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从上往下运输到茎、根等部位.所以图中箭头4表示导管。
三、随堂练习:
1、C 2、D 3、B 4、B 5、A 6、C
7、(1)筛管 有机物 ( 2)形成层 ( 3)导管
8、(1)导管;筛管(2)木质部;韧皮部(3)B;A(4)水和无机盐;有机物 (5)输导
四、课后练习:
1、D 2、A 3、B 4、B 5、D 6、C 7、B 8、B 9、B 10、B
11、(1)导管;输送水分和无机盐;输送有机物(2)(3)B
12、(1)形成层;组织 (2)光合作用(3)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13、(1)叶脉微红 (2)木质部(或导管) (3)导管(4)形成层;进行细胞分裂,使茎加粗
14、(1)增加 (2)没有 (3)A组袋内的水比B组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