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单元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单元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4-09 12:40: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单元测试卷
一、 选择题
1. 王谠在《唐语林》中写到:“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留心理道”的皇帝是(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
2. 以善于用人和重视纳谏著称的唐朝皇帝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3.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唐太宗吸取了隋亡的教训,励精图治,在位期间出现了清明的统治时期,史称“__________”(  )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文景之治 D.光武中兴
4. “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重视纳谏 B.吸取隋亡教训 C.轻徭薄赋 D.结束割据混战
5. “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竟为之用”,这是《资治通鉴》对唐朝哪一位最高统治者的评价(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6. 下列有关唐与边疆少数民族交往的史实,不正确的是(  )
A.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行政机构和军事机构
B.唐玄宗册封过回纥、南诏、粟末的首领
C.“和同为一家”是吐蕃赞普给唐朝皇帝上书中的话
D.唐太宗先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后,又把金城公主嫁给了尺带珠丹
7. “贞观之治”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盛世之一。当时,经济发展、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贞观年间在位的皇帝是(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8. 为了解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的典范,小龙从网上下载了“贞观之治”“房玄龄”“杜如晦”等资料,他是为了探究下列哪一位皇帝的政绩(  )
A.汉武帝 B.唐太宗 C.唐玄宗 D.宋太祖
9.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其中唐太宗在位时出现的盛世局面是(  )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文景之治
10. 宰相魏征去逝后,唐太宗说:“夫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 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逝,朕亡一镜矣。”知人善用的唐太宗统治时期史称为
A “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光武中兴”
11.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唐太宗这句话体现了
A.唐朝文化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B.唐朝经济文化繁荣昌盛
C.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D.唐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12. 下列能为我们深入了解与全面评价唐太宗提供丰富而有效的信息的文献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3. 下列能为我们深入了解与全面评价唐太宗提供丰富而有效的信息的文献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4. 中国封建社会产生过诸多“盛世”,出现在唐代的是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之治 D.康乾盛世
15. 唐太宗重用人才、虚心纳谏的根本目的是…(  )
A.当一代明君B.维护封建统治 C.减少决策失误 D.提高知识分子地位
唐太宗曾说过:“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知兴亡,以人为镜可明得失。……朕失一镜矣。”被唐太宗比为“镜”的人是
A.房玄龄 B.杜如晦 C.姚崇 D.魏征
下列内容中,属于唐太宗的政治主张的是
①皇帝要勤于政事②皇帝要居安思危③大臣要廉洁奉公 ④政府要轻徭薄赋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8. 唐太宗从隋亡中吸取的最重要的教训是…(  )
A.必须重用贤臣,善于纳谏 B.必须保证农民有土地和生产时间
C.完善科举制度 D.认识到君与民的关系是舟与水的关系
19. 在历史人物辩论会中,下列的评价最符合唐太宗的是(  )
A.光耀华夏、人文始祖 B.统一六国、千古一帝
C.雄才大略、独尊儒术 D.虚心纳谏、居安思危
20. 见右图中的著作,在这本著作中,我们可以了解下列哪一位帝王统治国家的文韬武略(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唐玄宗 B.唐太宗 C.隋炀帝 D.武则天
21. “各部门之间既分工合作,集思广益,提高效率,又互相牵制,加强了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这段话评论的是下面哪一制度?
A.三省六部制 B.科举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22. 下列反映唐朝民族关系融洽的佳句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回鹘衣装回鹘马” B.“车书本一家”
C.“和同为一家” D.“唐风洋溢奈良城”
“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这句话是谁对君民关系的认识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玄宗 D.唐高宗
被唐太宗比喻为“知得失”的一面镜子的是
A.房玄龄 B.魏征 C.马周 D.常何
二、 材料解析题
25. 阅读下列材料: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陵墓,陵前并 ( http: / / www.21cnjy.com )立两块大石碑:一块是歌颂唐高宗文治武功的“述圣碑”,武则天亲笔撰文;另一块为无字碑。为何古人在树碑立传时,厚此薄彼,对李治歌功颂德,而对女皇却只字未提呢?据传说,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武则天认为自己的功绩太大,难以用文字表述,所以,此碑无文胜有文。另一种说法是,武则天认为自己当皇帝,生前就有争议,死后难免留下骂名,千秋功罪,还是由后人评说吧。
( http: / / www.21cnjy.com / )
请完成:
(1)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存在较大争议的人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旧时史学家认为她残暴、荒淫;而毛泽东则评价她确实是个治国之才,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那么你的观点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2)“担当身前事,何计身后名。”武则天的无字碑给后人以无限的遐想。你能否用所学的知识为武则天写一篇碑文呢?(文体不限)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1)材料一反映了孟子什么观点?据此,孟子提出什么主张?材料二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
(2)材料二中,荀子为什么会提出“舟水之喻”?后世不少统治者以此为鉴,举出一个典型事例。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其反映的主要思想。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徵没,朕亡一镜矣!”
《贞观政要》
材料二 贞观后期,有大臣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李世民:“一二年来,不悦人谏,虽黾勉听受,而意终不平,谅有难色。”唐太宗一意孤行,建飞山宫,刚开始就警告群臣:“若不为此,不便我身。”并且为自己狡辩道:“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
(1)材料一中,说这话的人是谁?他为什么这样称赞魏徵?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三、 问答题
28. 读下图,请完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甲图和乙图分别是什么人?
(2)甲图中的人是哪个民族的首领?他对该民族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29. 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 http: / / www.21cnjy.com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大运河开凿的时间,人物是?
(2)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
(3)大运河开通的主要作用?
30. 史称“得人者昌,失贤者亡”。试结合唐太宗至唐玄宗时期百余年用人方面的史实加以说明,并总结其经验教训。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2、B3、 A4、 D5、 ( http: / / www.21cnjy.com )C6、 D7、A8、B9、B10、B11、C12、B13、C14、 B15、B16、 D 17、B18、D19、D20、B21、 A22、D23、B 24、B
二、材料解析题
25、 (1)武则天是一位治国之才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为她在位时,不拘一格地选拔普通地主中的优秀人才,注重减轻农民负担,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社会生产继续发展,使当时人口明显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2)碑文例:唐朝武后,多谋善断,自立为皇, ( http: / / www.21cnjy.com )建号为周。唯一女帝,史册独藏。重用酷吏,稳固根基。发展科举,选拔人才。减轻负担,促进生产。人口增长,巩固开拓。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符合题意即可)
26、 (1)观点:民贵君轻。主张:实行“仁政”。
(2)原因:认识到人民力量的强大。举例:唐太宗从隋亡教训中看到人民力量的强大,实行重民政策。(举例只要体现出统治者的重民思想即可)
(3)思想:重民思想、贵民思想、以人为本的思想。(意思相近即可)
27、 (1)唐太宗李世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为魏徵在世时,敢于直言,前后上谏200多次,指出唐太宗的过失,像一面镜子,使唐太宗随时可以知道自己的过失。因此,魏徵死后,唐太宗觉得失掉了一面镜子。
(2)唐太宗晚年,不再虚心纳谏,对待人民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开始大兴土木,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三、问答题
28、 (1)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2)吐蕃。统一了青藏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原,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政权,定都逻些城,修筑布达拉宫,促进了吐蕃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沟通了与唐朝的友好关系,推动了汉藏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29、 605年隋炀帝,巩固隋王朝对全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的统治, 对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国家的巩固起了很大的作用
30、 (1)唐太宗重用魏徵、房玄龄、杜如晦,虚心纳谏,调整统治政策,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
(2)武则天大力推行科举,任用贤能之士,使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为唐代中期的繁荣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3)唐玄宗在开元年间,重用贤人,出现开元盛世的局面。
(4)“开元”以后用人失当,任用奸臣为相,导致唐朝由盛而衰。
经验教训:要完善选拔人才的制度,要用德才兼备、敢于直谏的人;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危害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