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区钱塘区学正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科学期中专项练习
1.(2024三上·期中)下列物体中,属于固体的是( )。
A.冰 B.油 C.水蒸气
【答案】A
【知识点】固体的认识;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是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的液体,水蒸气是水的气体形式,所以BC选项不是固体,冰是水因冷凝结成的固体,A选项符合题意。
2.(2024三上·期中)下列现象中,和“用湿布擦黑板后水迹不见了”的现象相同的是( )。
A.湿的衣服被风吹干 B.碗洗了后变干净 C.冰块融化变成水
【答案】A
【知识点】水的蒸发;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对蒸发的认识,是水变成水蒸气的现象,是由液态变为气态。所以用湿布擦黑板,过一会黑板上的水迹不见了,和湿的衣服被封吹干,都属于水的蒸发。
3.(2024三上·期中)游泳上岸后,身体会感到很冷,这是因为( )。
A.水很冷
B.水蒸发带走了身体的热量
C.空气温度低
【答案】B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水的蒸发需要吸收热量,游泳上岸后,身体会感到很冷,这是因为水蒸发带走了身体的热量。
4.(2024三上·期中)水沸腾时,可以看到烧水壶口的上方会出现“白气”,这些“白气”是( )。
A.水蒸气 B.空气 C.小水滴
【答案】C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开水沸腾时,水壶口上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凝结的小水滴。
5.(2024三上·期中)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答案】A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温度计测温时,要注意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观测温度计的读数时,手拿温度计的上端,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因此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正确的是A。
6.(2024三上·期中)如图,探索水结冰的实验中,在试管中加入纯净水,放入装碎冰的容器中,我发现温度在( )时水中开始出现少量的冰。
A.3℃ B.0℃ C.100℃
【答案】B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当外界温度达到0摄氏度时,水开始结冰。如图,探索水结冰的实验中,在试管中加入纯净水,放入装碎冰的容器中,我发现温度在0℃时水中开始出现少量的冰。
7.(2024三上·期中)水结冰的实验中,在盛满碎冰的容器里加入了食盐的作用( )。
A.制造更低的温度 B.使碎冰不融化 C.升高温度
【答案】A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冰里加盐就是降低了凝点,如果在零下4度的温度,就会加快结冰速度,在零下4度以上的温度,就会融化冰。所以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可以制造更低的温度。
8.(2024三上·期中)如右图,杯子里装着冰块,在冰面处画标记线,等冰完全融化后,可以看到的是( )。
A.冰由液体变成固体
B.水的液面高于标记线
C.杯子外壁会出现小水珠
【答案】C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杯子里装着冰块,在冰面处画标记线,等冰完全融化后,可以看到的是水的页面比标记线低,且杯子外壁会出现小水珠。
9.(2024三上·期中)在50毫升水中放入30克食盐,充分搅拌后杯子底部仍有食盐颗粒剩余,这是因为( )。
A.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
B.搅拌不够
C.食盐颗粒太大了
【答案】A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水能够溶解物质,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不相同。在50毫升水中放入30克食盐,充分搅拌后杯子底部仍有食盐颗粒剩余,这是因为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
10.(2024三上·期中)蜂蜜完全溶解在水中后,喝的时候会觉得蜂蜜( )。
A.上部比较甜 B.底部比较甜 C.上下一样甜
【答案】C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物质溶解在水中后,是均匀分布在水中的。蜂蜜完全溶解在水中后,喝的时候会觉得蜂蜜上下一样甜。
11.(2024三上·期中)下列实验中,小苏打溶解最快的是( )。
A. B. C.
【答案】C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增加水的温度等。小苏打溶解最快的是C选项。
12.(2024三上·期中)在研究加快食盐溶解的方法时,下列条件能形成对比的是( )
A.搅拌与不搅拌 B.搅拌与加热水 C.搅拌与小颗粒
【答案】A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解答】A、搅拌与不搅拌可以形成对比,符合题意。
B、搅拌与不搅拌、加热与不加热可以形成对比,不符合题意。
C、搅拌与不搅拌,小颗粒与大块可以形成对比,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在多变量实验中,应该采用控制变量法,一组量相反,其余因素应该保持相同。
13.(2024三上·期中)如果想把食盐和沙子分开,我们可以用过滤的方法,我们观察到( )。
A.在滤纸上留下了食盐颗粒
B.在滤纸上留下了沙子
C.过滤后的液体变浑浊了
【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我们可以运用物质的性质来分离物质。如果想把食盐和沙子分开,我们可以用过滤的方法,我们观察到在滤纸上留下了沙子。
14.(2024三上·期中)木屑和铁屑混合在一起,可以用( )的方法分离。
A.加热蒸发 B.磁铁吸引 C.过滤
【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根据磁铁可以吸铁的性质,很容易将木屑和铁屑分离。
15.(2024三上·期中)易拉罐被压扁、折纸等这样的变化是( )。
A.形态发生了改变 B.产生了新物质 C.没有什么变化
【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易拉罐压扁、木头碎裂、玻璃碎裂、折纸等是物理变化,仅是形态发生了改变,并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16.(2024三上·期中)小科把热水倒进塑料瓶中,拧紧瓶盖,第二天,无法拧开瓶盖,原因是( )。
A.瓶里的水漏掉了
B.瓶盖膨胀了
C.温度降低,瓶内的空气收缩,把瓶盖“吸”住了
【答案】C
【知识点】气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冬天的时候,小虞将热水倒入玻璃杯中,拧紧杯盖用来暖手,可到第二天他想换水时,怎么也拧不开杯盖了,原因是温度降低,杯内的空气受冷收缩,把瓶盖“吸”住了。
17.(2024三上·期中)秋天在学校里能闻到桂花香,这是因为( ),可以把桂花香传播得很远。
A.空气占据了空间
B.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
C.空气会流动
【答案】C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能闻到沁人心脾的桂花香味,这是因为空气能够流动,可以让人在远处闻到桂花香。
18.(2024三上·期中)水和空气的共同点是( )。
A.都是白色的 B.都看不见 C.都会流动
【答案】C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认识空气;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水是液体,空气是气体,它们都是无色无味的,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水看得见摸得着,它们的共同点有都会流动,都能占据空间等。
19.(2024三上·期中)小科用一只透明塑料杯、一盆水和一只泡沫塑料球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把杯子像图中这样扣到底,泡沫塑料球的位置是( )。
A. B. C.
【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小科用一只透明塑料杯、一盆水和一只泡沫塑料球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把杯子像图中这样扣到底,泡沫塑料球的位置是A选项中所示,这是因为空气能够占据空间,会把水挤压出去。
20.(2024三上·期中)水开了,妈妈能将水倒入暖壶中是因为( )。
A.空气不占据空间
B.水不占据空间
C.水挤走了暖壶内的空气
【答案】C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水和空气都能流动,同体积的水比空气重;水开了,妈妈能将水倒入暖壶中是因为水比空气重,水能挤走暖壶内的空气。
21.(2024三上·期中)将一个装有水的玻璃杯敞口放在通风、向阳的房间进行实验。放置一段时间后,玻璃杯里的水( )。
A.没有变化 B.变多了 C.变少了
【答案】C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根据对蒸发现象的认识,将一个装有水的玻璃杯敞口放在通风、向阳的房间一段时间,我们发现玻璃杯里的水变少了,这是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散失到空气中去了。
22.(2024三上·期中)下列方法中,不能使冰融化成水的是( )。
A.放在阳光下 B.用手捂 C.放在冰箱冷冻室里
【答案】C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根据对冰融化的认识,提高温度会加快冰的融化,比如放在太阳下晒、放在手里等,放在冰箱里温度较低,最不容易使冰块融化。
23.(2024三上·期中)下列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的是( )。
A.食用油 B.白糖 C.味精
【答案】A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沉降或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根据溶解的认识,白糖、酒精可以溶解在水中,形成均匀稳定的溶液。食用油放入水中浮在水面上,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均匀稳定的溶液,说明它不能溶解在水中。
24.(2024三上·期中)水、水蒸气、冰,它们( )。
A.是水的三种形态 B.不可以相互转化 C.不会同时存在
【答案】A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水的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温度是水的三态变化的主要因素。
25.(2024三上·期中)同一个气球可以变成各种形状,这主要是利用了空气的那个特征?( )。
A.很轻 B.透明 C.无固定形状
【答案】C
【知识点】认识空气;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 空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气体混合,它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同一个气球可以变成各种形状,这主要是利用了空气的无固定形状,C符合题意。
26.(2024三上·期中)你能把这些仪器的名称连一连吗?
酒精灯 石棉网 三脚架 烧 杯 温度计
【答案】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图中仪器从左到右分别是温度计、酒精灯、石棉网、三脚架和烧杯。
27.(2024三上·期中)下面是小科给水加热的实验记录,请根据实验记录进行分析。
时间(分钟) 0 3 4 5 6 7 8 9
温度(℃) 25 75 90 100 100 100 100 100
(1)在加热的过程中,某一时刻的温度如右图,此时的水温是 ℃。
(2)根据表格,知道该地区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小科认为:在持续加热的状态,水沸腾时,水温保持不变。你认为 (选填“×”或“ ”)。
(3)水烧开后,发现杯中的水变少了,这是因为水变成 跑到空气中。
(4)水沸腾时,我们看到的气泡变化图是( )。
A. B. C.
(5)如果将套有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腾的水面下(塑料袋被挤压过),( )。
A.塑料袋会鼓起来,因为袋子中的空气会受热膨胀
B.塑料袋会鼓起来,因为水变成了水蒸气进入袋子中
C.塑料袋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6)小科又将水放到冰箱冷藏室里,此时冰箱的温度是4℃,放在里面的水( )。
A.会结冰 B.不会结冰 C.不变
【答案】(1)38
(2)100;√
(3)水蒸气
(4)B
(5)B
(6)B
【知识点】温度计;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此时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是38℃。
(2)根据表格,知道该地区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小科认为:在持续加热的状态,水沸腾时,水温保持不变。这是因为水的沸腾需要持续吸热。
(3)水烧开后,发现杯中的水变少了,这是因为升高温度后水蒸发速度变快,水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
(4)沸腾时,温度达到100℃,温度不再升高,大量气泡上升、变大,至水面破裂释放出里面的水蒸气。
(5)如果将套有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腾的水面下(塑料袋被挤压过),塑料袋会鼓起来,因为水变成了水蒸气进入袋子中。
(6)小科又将水放到冰箱冷藏室里,此时冰箱的温度是4℃,放在里面的水不会结冰,水结冰需要温度达到0℃才开始。
28.(2024三上·期中)小成在做食盐的溶解和分离实验,请和他一起完成下列问题。
(1)我们想研究“搅拌能否加快食盐的溶解”,需要选择1号杯子和 号杯。
(2)实验证明:搅拌( )加快食盐的溶解。
A.能 B.不能 C.不确定
(3)我们还知道,( )不能加快食盐的溶解。
A.切碎 B.搅拌 C.降温
(4)我们想把溶解在水中的食盐分离出来,如右图所示的装置。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用酒精灯的焰心加热
B.当有白色颗粒出现,水未完全蒸发时,熄灭酒精灯
C.待水完全蒸发后,用手把蒸发皿取下
(5)做实验时,万一有酒精洒出来并且燃烧,我们应该用( )的方法灭火。
A.浇水 B.拿书本扇风 C.把湿抹布盖上去
(6)小成还查阅了资料,发现“盐田法”是用( )的方法,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
A.蒸发 B.过滤 C.溶解
【答案】(1)2
(2)A
(3)C
(4)B
(5)C
(6)A
【知识点】水的蒸发;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1)我们想研究“搅拌能否加快食盐的溶解”,需要只改变是否搅拌这个变量,选择1号杯子和2号杯。
(2)实验证明:搅拌能够加快食盐的溶解。
(3)我们还知道,溶解快慢与温度、颗粒物大小等有关,降温不能加快食盐的溶解。
(4)我们想把溶解在水中的食盐分离出来,如右图所示的装置。下列做法正确的是当有白色颗粒出现,水未完全蒸发时,熄灭酒精灯,利用余热蒸发剩余水。
(5)做实验时,万一有酒精洒出来并且燃烧,我们应该用把湿抹布盖上去的方法灭火。
(6)“盐田法”是用蒸发的方法,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
29.(2024三上·期中)空气是很神奇的,它也需要自己的空间,小成做了这样的实验,先把一团纸巾贴在杯子的底部,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在水中,观察实验现象。
(1)如图1,将纸团粘在杯底,把杯子竖直缓缓倒扣入水中,纸团 (选填“湿”或“没湿”),此时主要是 占据了杯中的空间。
(2)在装水的水槽里撒一些( ),可以方便观察水位的变化。
A.沙子 B.塑料泡沫 C.回形针
(3)如图3,从杯底的小孔往杯中注入空气,观察到杯中水面的高度会(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4)图1和图3的实验中,占据杯中空间的物质分别是( )。
A.空气—水 B.空气和水—空气 C.空气—水
(5)小成还做了这样的实验,用玻璃瓶、橡皮泥和吸管安装了如图1的装置,如果在吸管口吹气,另一根吸管口( )。
A.会出水 B.不会出水 C.有可能会出水
(6)如果将装置重新调整,使得b管吹气,a管能喷出“喷泉”。请画出吸管在瓶中的部分。
【答案】(1)没湿;空气
(2)B
(3)B
(4)B
(5)B
(6)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1)把纸团粘在杯子底部,然后将杯子倒扣到水里,纸团不会湿,因为杯子里有空气占据着空间,阻挡水进入杯中。在杯子底扎一个小孔,再把杯子压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纸团会湿。因为空气从小孔流出来了,水进入了杯中。用打气筒连着球针,从杯底的小孔向杯中打入一些空气。空气能将水挤出杯子,因为空气占据了一定的空间。
(2)在装水的水槽里撒一些塑料泡沫,因为塑料泡沫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可以方便观察水位的变化。
(3)如图3,从杯底的小孔往杯中注入空气,观察到杯中水面的高度会降低。
(4)图1和图3的实验中,占据杯中空间的物质分别是空气和水—空气。
(5)小成还做了这样的实验,用玻璃瓶、橡皮泥和吸管安装了如图1的装置,如果在吸管口吹气,另一根吸管口不会出水。
(6)如果将装置重新调整,使得b管吹气,a管能喷出“喷泉”。这需要将a吸管插入到水中。
1 / 1浙江省杭州区钱塘区学正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科学期中专项练习
1.(2024三上·期中)下列物体中,属于固体的是( )。
A.冰 B.油 C.水蒸气
2.(2024三上·期中)下列现象中,和“用湿布擦黑板后水迹不见了”的现象相同的是( )。
A.湿的衣服被风吹干 B.碗洗了后变干净 C.冰块融化变成水
3.(2024三上·期中)游泳上岸后,身体会感到很冷,这是因为( )。
A.水很冷
B.水蒸发带走了身体的热量
C.空气温度低
4.(2024三上·期中)水沸腾时,可以看到烧水壶口的上方会出现“白气”,这些“白气”是( )。
A.水蒸气 B.空气 C.小水滴
5.(2024三上·期中)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6.(2024三上·期中)如图,探索水结冰的实验中,在试管中加入纯净水,放入装碎冰的容器中,我发现温度在( )时水中开始出现少量的冰。
A.3℃ B.0℃ C.100℃
7.(2024三上·期中)水结冰的实验中,在盛满碎冰的容器里加入了食盐的作用( )。
A.制造更低的温度 B.使碎冰不融化 C.升高温度
8.(2024三上·期中)如右图,杯子里装着冰块,在冰面处画标记线,等冰完全融化后,可以看到的是( )。
A.冰由液体变成固体
B.水的液面高于标记线
C.杯子外壁会出现小水珠
9.(2024三上·期中)在50毫升水中放入30克食盐,充分搅拌后杯子底部仍有食盐颗粒剩余,这是因为( )。
A.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
B.搅拌不够
C.食盐颗粒太大了
10.(2024三上·期中)蜂蜜完全溶解在水中后,喝的时候会觉得蜂蜜( )。
A.上部比较甜 B.底部比较甜 C.上下一样甜
11.(2024三上·期中)下列实验中,小苏打溶解最快的是( )。
A. B. C.
12.(2024三上·期中)在研究加快食盐溶解的方法时,下列条件能形成对比的是( )
A.搅拌与不搅拌 B.搅拌与加热水 C.搅拌与小颗粒
13.(2024三上·期中)如果想把食盐和沙子分开,我们可以用过滤的方法,我们观察到( )。
A.在滤纸上留下了食盐颗粒
B.在滤纸上留下了沙子
C.过滤后的液体变浑浊了
14.(2024三上·期中)木屑和铁屑混合在一起,可以用( )的方法分离。
A.加热蒸发 B.磁铁吸引 C.过滤
15.(2024三上·期中)易拉罐被压扁、折纸等这样的变化是( )。
A.形态发生了改变 B.产生了新物质 C.没有什么变化
16.(2024三上·期中)小科把热水倒进塑料瓶中,拧紧瓶盖,第二天,无法拧开瓶盖,原因是( )。
A.瓶里的水漏掉了
B.瓶盖膨胀了
C.温度降低,瓶内的空气收缩,把瓶盖“吸”住了
17.(2024三上·期中)秋天在学校里能闻到桂花香,这是因为( ),可以把桂花香传播得很远。
A.空气占据了空间
B.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
C.空气会流动
18.(2024三上·期中)水和空气的共同点是( )。
A.都是白色的 B.都看不见 C.都会流动
19.(2024三上·期中)小科用一只透明塑料杯、一盆水和一只泡沫塑料球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把杯子像图中这样扣到底,泡沫塑料球的位置是( )。
A. B. C.
20.(2024三上·期中)水开了,妈妈能将水倒入暖壶中是因为( )。
A.空气不占据空间
B.水不占据空间
C.水挤走了暖壶内的空气
21.(2024三上·期中)将一个装有水的玻璃杯敞口放在通风、向阳的房间进行实验。放置一段时间后,玻璃杯里的水( )。
A.没有变化 B.变多了 C.变少了
22.(2024三上·期中)下列方法中,不能使冰融化成水的是( )。
A.放在阳光下 B.用手捂 C.放在冰箱冷冻室里
23.(2024三上·期中)下列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的是( )。
A.食用油 B.白糖 C.味精
24.(2024三上·期中)水、水蒸气、冰,它们( )。
A.是水的三种形态 B.不可以相互转化 C.不会同时存在
25.(2024三上·期中)同一个气球可以变成各种形状,这主要是利用了空气的那个特征?( )。
A.很轻 B.透明 C.无固定形状
26.(2024三上·期中)你能把这些仪器的名称连一连吗?
酒精灯 石棉网 三脚架 烧 杯 温度计
27.(2024三上·期中)下面是小科给水加热的实验记录,请根据实验记录进行分析。
时间(分钟) 0 3 4 5 6 7 8 9
温度(℃) 25 75 90 100 100 100 100 100
(1)在加热的过程中,某一时刻的温度如右图,此时的水温是 ℃。
(2)根据表格,知道该地区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小科认为:在持续加热的状态,水沸腾时,水温保持不变。你认为 (选填“×”或“ ”)。
(3)水烧开后,发现杯中的水变少了,这是因为水变成 跑到空气中。
(4)水沸腾时,我们看到的气泡变化图是( )。
A. B. C.
(5)如果将套有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腾的水面下(塑料袋被挤压过),( )。
A.塑料袋会鼓起来,因为袋子中的空气会受热膨胀
B.塑料袋会鼓起来,因为水变成了水蒸气进入袋子中
C.塑料袋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6)小科又将水放到冰箱冷藏室里,此时冰箱的温度是4℃,放在里面的水( )。
A.会结冰 B.不会结冰 C.不变
28.(2024三上·期中)小成在做食盐的溶解和分离实验,请和他一起完成下列问题。
(1)我们想研究“搅拌能否加快食盐的溶解”,需要选择1号杯子和 号杯。
(2)实验证明:搅拌( )加快食盐的溶解。
A.能 B.不能 C.不确定
(3)我们还知道,( )不能加快食盐的溶解。
A.切碎 B.搅拌 C.降温
(4)我们想把溶解在水中的食盐分离出来,如右图所示的装置。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用酒精灯的焰心加热
B.当有白色颗粒出现,水未完全蒸发时,熄灭酒精灯
C.待水完全蒸发后,用手把蒸发皿取下
(5)做实验时,万一有酒精洒出来并且燃烧,我们应该用( )的方法灭火。
A.浇水 B.拿书本扇风 C.把湿抹布盖上去
(6)小成还查阅了资料,发现“盐田法”是用( )的方法,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
A.蒸发 B.过滤 C.溶解
29.(2024三上·期中)空气是很神奇的,它也需要自己的空间,小成做了这样的实验,先把一团纸巾贴在杯子的底部,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在水中,观察实验现象。
(1)如图1,将纸团粘在杯底,把杯子竖直缓缓倒扣入水中,纸团 (选填“湿”或“没湿”),此时主要是 占据了杯中的空间。
(2)在装水的水槽里撒一些( ),可以方便观察水位的变化。
A.沙子 B.塑料泡沫 C.回形针
(3)如图3,从杯底的小孔往杯中注入空气,观察到杯中水面的高度会(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4)图1和图3的实验中,占据杯中空间的物质分别是( )。
A.空气—水 B.空气和水—空气 C.空气—水
(5)小成还做了这样的实验,用玻璃瓶、橡皮泥和吸管安装了如图1的装置,如果在吸管口吹气,另一根吸管口( )。
A.会出水 B.不会出水 C.有可能会出水
(6)如果将装置重新调整,使得b管吹气,a管能喷出“喷泉”。请画出吸管在瓶中的部分。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固体的认识;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是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的液体,水蒸气是水的气体形式,所以BC选项不是固体,冰是水因冷凝结成的固体,A选项符合题意。
2.【答案】A
【知识点】水的蒸发;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对蒸发的认识,是水变成水蒸气的现象,是由液态变为气态。所以用湿布擦黑板,过一会黑板上的水迹不见了,和湿的衣服被封吹干,都属于水的蒸发。
3.【答案】B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水的蒸发需要吸收热量,游泳上岸后,身体会感到很冷,这是因为水蒸发带走了身体的热量。
4.【答案】C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开水沸腾时,水壶口上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凝结的小水滴。
5.【答案】A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温度计测温时,要注意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观测温度计的读数时,手拿温度计的上端,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因此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正确的是A。
6.【答案】B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当外界温度达到0摄氏度时,水开始结冰。如图,探索水结冰的实验中,在试管中加入纯净水,放入装碎冰的容器中,我发现温度在0℃时水中开始出现少量的冰。
7.【答案】A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冰里加盐就是降低了凝点,如果在零下4度的温度,就会加快结冰速度,在零下4度以上的温度,就会融化冰。所以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可以制造更低的温度。
8.【答案】C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杯子里装着冰块,在冰面处画标记线,等冰完全融化后,可以看到的是水的页面比标记线低,且杯子外壁会出现小水珠。
9.【答案】A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水能够溶解物质,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不相同。在50毫升水中放入30克食盐,充分搅拌后杯子底部仍有食盐颗粒剩余,这是因为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
10.【答案】C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物质溶解在水中后,是均匀分布在水中的。蜂蜜完全溶解在水中后,喝的时候会觉得蜂蜜上下一样甜。
11.【答案】C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增加水的温度等。小苏打溶解最快的是C选项。
12.【答案】A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解答】A、搅拌与不搅拌可以形成对比,符合题意。
B、搅拌与不搅拌、加热与不加热可以形成对比,不符合题意。
C、搅拌与不搅拌,小颗粒与大块可以形成对比,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在多变量实验中,应该采用控制变量法,一组量相反,其余因素应该保持相同。
13.【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我们可以运用物质的性质来分离物质。如果想把食盐和沙子分开,我们可以用过滤的方法,我们观察到在滤纸上留下了沙子。
14.【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根据磁铁可以吸铁的性质,很容易将木屑和铁屑分离。
15.【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易拉罐压扁、木头碎裂、玻璃碎裂、折纸等是物理变化,仅是形态发生了改变,并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16.【答案】C
【知识点】气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冬天的时候,小虞将热水倒入玻璃杯中,拧紧杯盖用来暖手,可到第二天他想换水时,怎么也拧不开杯盖了,原因是温度降低,杯内的空气受冷收缩,把瓶盖“吸”住了。
17.【答案】C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能闻到沁人心脾的桂花香味,这是因为空气能够流动,可以让人在远处闻到桂花香。
18.【答案】C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认识空气;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水是液体,空气是气体,它们都是无色无味的,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水看得见摸得着,它们的共同点有都会流动,都能占据空间等。
19.【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小科用一只透明塑料杯、一盆水和一只泡沫塑料球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把杯子像图中这样扣到底,泡沫塑料球的位置是A选项中所示,这是因为空气能够占据空间,会把水挤压出去。
20.【答案】C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水和空气都能流动,同体积的水比空气重;水开了,妈妈能将水倒入暖壶中是因为水比空气重,水能挤走暖壶内的空气。
21.【答案】C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根据对蒸发现象的认识,将一个装有水的玻璃杯敞口放在通风、向阳的房间一段时间,我们发现玻璃杯里的水变少了,这是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散失到空气中去了。
22.【答案】C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根据对冰融化的认识,提高温度会加快冰的融化,比如放在太阳下晒、放在手里等,放在冰箱里温度较低,最不容易使冰块融化。
23.【答案】A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沉降或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根据溶解的认识,白糖、酒精可以溶解在水中,形成均匀稳定的溶液。食用油放入水中浮在水面上,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均匀稳定的溶液,说明它不能溶解在水中。
24.【答案】A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水的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温度是水的三态变化的主要因素。
25.【答案】C
【知识点】认识空气;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 空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气体混合,它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同一个气球可以变成各种形状,这主要是利用了空气的无固定形状,C符合题意。
26.【答案】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图中仪器从左到右分别是温度计、酒精灯、石棉网、三脚架和烧杯。
27.【答案】(1)38
(2)100;√
(3)水蒸气
(4)B
(5)B
(6)B
【知识点】温度计;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此时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是38℃。
(2)根据表格,知道该地区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小科认为:在持续加热的状态,水沸腾时,水温保持不变。这是因为水的沸腾需要持续吸热。
(3)水烧开后,发现杯中的水变少了,这是因为升高温度后水蒸发速度变快,水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
(4)沸腾时,温度达到100℃,温度不再升高,大量气泡上升、变大,至水面破裂释放出里面的水蒸气。
(5)如果将套有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腾的水面下(塑料袋被挤压过),塑料袋会鼓起来,因为水变成了水蒸气进入袋子中。
(6)小科又将水放到冰箱冷藏室里,此时冰箱的温度是4℃,放在里面的水不会结冰,水结冰需要温度达到0℃才开始。
28.【答案】(1)2
(2)A
(3)C
(4)B
(5)C
(6)A
【知识点】水的蒸发;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1)我们想研究“搅拌能否加快食盐的溶解”,需要只改变是否搅拌这个变量,选择1号杯子和2号杯。
(2)实验证明:搅拌能够加快食盐的溶解。
(3)我们还知道,溶解快慢与温度、颗粒物大小等有关,降温不能加快食盐的溶解。
(4)我们想把溶解在水中的食盐分离出来,如右图所示的装置。下列做法正确的是当有白色颗粒出现,水未完全蒸发时,熄灭酒精灯,利用余热蒸发剩余水。
(5)做实验时,万一有酒精洒出来并且燃烧,我们应该用把湿抹布盖上去的方法灭火。
(6)“盐田法”是用蒸发的方法,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
29.【答案】(1)没湿;空气
(2)B
(3)B
(4)B
(5)B
(6)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1)把纸团粘在杯子底部,然后将杯子倒扣到水里,纸团不会湿,因为杯子里有空气占据着空间,阻挡水进入杯中。在杯子底扎一个小孔,再把杯子压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纸团会湿。因为空气从小孔流出来了,水进入了杯中。用打气筒连着球针,从杯底的小孔向杯中打入一些空气。空气能将水挤出杯子,因为空气占据了一定的空间。
(2)在装水的水槽里撒一些塑料泡沫,因为塑料泡沫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可以方便观察水位的变化。
(3)如图3,从杯底的小孔往杯中注入空气,观察到杯中水面的高度会降低。
(4)图1和图3的实验中,占据杯中空间的物质分别是空气和水—空气。
(5)小成还做了这样的实验,用玻璃瓶、橡皮泥和吸管安装了如图1的装置,如果在吸管口吹气,另一根吸管口不会出水。
(6)如果将装置重新调整,使得b管吹气,a管能喷出“喷泉”。这需要将a吸管插入到水中。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