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4张PPT。第二课 神权下的自我罗马帝国极盛时期一、中世纪的精神世界 “过去在读历史的时候,常常把‘中世纪’叫做‘黑暗时代’——‘dark age’,好像从公元500年到1500这一千年完全是黑暗的。‘age’还不算,而且还是‘ages’,年年黑暗。”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中世纪的欧洲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
——恩格斯基督教对人的观点:
亚当、夏娃偷吃禁果,证明肉体是罪恶的王国。上帝将其逐出伊甸园,罚其在满是荆棘和蒺藜的大地上终身劳苦。(原罪说)
人间不是幸福,人只有抑制自己的情欲和欢乐,忏悔错误,走完人生痛苦的历程,才能接近上帝,获得永恒的幸福。
总之,人本身是鄙贱的,应该消极处世,把一切寄托于来世。雕塑:《安东尼·奥索》中世纪的表情夏特尔大教堂
《四圣徒像》 教皇为国王加冕处死“异端”宗教裁判所 中世纪的精神状况是愚昧无知地拜倒在教会的偶像之中……理智处在昏睡状态,人对于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是一种财富一无所知……在中世纪,人不但不认识自己,也看不见世界之美,或者说他看见的世界只不过是画十字、作祈祷,所以中世纪是人类社会的黑暗时期。
——英国史学家约翰·西蒙兹《意大利文艺复兴史》 有人说西欧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人”被发现指的是14至17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
“世界”被发现指的是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 二、古典文化的“再生” (背景) “文艺复兴”一词的英文为“Renaissance”,意思是“再生” 从1347至1353年,席卷整个欧罗巴的被称为“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夺走了2500万欧洲人的性命,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大有世界末日来临之感。 ……意大利和法国受灾最为严重;在城市中,受灾最为惨重的城市是薄伽丘的故乡佛罗伦萨:80%的人得黑死病死掉。……大瘟疫引起了大饥荒,盗贼四起。惊慌失措的人们将愤怒的目光投向教会。在上帝的愤怒降临之前,为什么教会没有发出警告?天主教的威信受到极度沉重的打击。 “佛罗伦萨在中世纪晚期因羊毛生产变得富有,15世纪时,它拥有6万人口,与其他意大利城市相比仅属中等规模。在这样的环境下,意大利兴起了关于‘生活’本身的新世俗概念。强烈吸引意大利人的,是人具有巨大能力这一观念。此时,珍惜的倒是尘世生活了。”1、经济复兴让人关注现实2、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文艺复兴开始于意大利,这首先是由于那里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那里的新兴资产阶级——大商人、企业主、银行家为了增加财富,就需要扩大业务,改进经营,提高效率,因而也就需要……各种人才。他们要求物质享受和优美的艺术欣赏,这就需要为他们服务的教师、医生、建筑师、艺术家等为他们的现实生活增添乐趣。这客观上需要促使一种不同于封建文化的新文化产生并且发展起来。
——李纯武《简明世界通史》3、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宣扬人文主义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中世纪末期欧洲的对话教士:你最近在忙什么?商人:我最近在佛罗伦萨又买了一座更大的城堡,打算好好装修一下,添置些金银器具。经过几年的打拼,我赚了钱,这日子过的还算幸福。教士:你最近离上帝越来越远了!商人:为什么?我每天祈祷,每周都来教堂做礼拜,该是个合格信徒。教士:我们人类自诞生就是有罪的,我们到人间是来赎罪的,所以你要抑制自己的情欲和欢乐,虔诚的忏悔错误,你才能得到拯救,才能升入天堂。商人:那样的话,我宁可现在活得舒服快乐。教士:那你永远得不到拯救,会下地狱的。三、人性的启蒙:文艺复兴(14—17世纪)1、核心: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价值、欲望
歌颂人性
重视现实2、代表及成就(1)初期“三杰”但丁 《神曲》薄伽丘 《十日谈》彼特拉克但丁但丁故居 在青年时代,他就为爱这样一位妇人跑去和他父亲斗争……在宗教法庭上当着父亲的面,他和她结婚了……神奇的爱情和甜蜜的对视,都是令人产生圣洁思想的原因,可敬的伯纳尔多率先脱鞋,光着脚去追求这样的天大幸福,跑着去还觉得慢。
——《神曲·天堂篇》 “在我主降生后第一千三百四十八年,意大利的城市中最美丽的城市——就是那繁华的佛罗伦萨,发生了一场可怖的瘟疫。” “那七位小姐就带着女仆们,三个青年各带着一个男仆,在晨光熹微中,离城出发了。” “让我们讲些故事,来度过这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吧。” 故事一 一个叫亚伯拉罕的犹太人来到罗马教廷,凭着他亲眼所见、以及从别人那儿听来的种种情形,目睹了教会的腐败,发现“罗马教廷中教皇、红衣主教、主教这一伙,从上到下,没有一个不是寡廉鲜耻,犯着‘贪色’的罪恶,甚至……耽溺男风。”
他再考察时,又知道他们个个都是爱钱如命、贪得无厌,甚至人口也可以当牲口买卖,至于各种神圣的东西,不论是教堂里的职位,祭坛上的神器,都可以任意作价买卖。甚至借着“委任代理”的美名来盗卖圣职。 故事二 一位父亲将儿子从小带至深山中隐修,以杜绝人欲横流的尘世生活的诱惑。儿子到了18岁,随父亲下山到佛罗伦萨,迎面碰上一群健康美丽的少女。头一次见到女性的儿子问父亲这是些什么东西,虔诚的父亲把女子看作洪水猛兽,要儿子赶快低下头,说这是些名叫“绿鹅”的“祸水”。岂料一路上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的儿子却说:“爸爸,让我带一只回去喂养吧!” 清代袁枚在《子不语》中记述:五台山某禅师收了一个年仅二岁的小沙弥。师徒在山中寺院修行,从不下山。十多年后,禅师带弟子下山。那位已长成青年的小沙弥,一路上所遇见的牛马鸡犬皆不识。禅师指教:“此牛也,可耕田;此马也,可骑;此鸡也,可报晓;此犬也,可守门。”这时,一位美貌少女走了过来,沙弥惊问:“此又是何物?”师傅惟恐弟子见色动心,非常严肃地告诉他:“此名老虎,人若靠近她,必遭咬死,尸骨无存。”晚间回归山门,禅师问沙弥:“你对今日下山所见之物,是怎么想的?”沙弥答:“一切东西我都不想,只想那吃人的老虎,心上总觉舍她不得。” 故事三 亲王唐克莱本的独生女儿(绮思梦达)冲破封建门第观念与父亲的侍从相恋。亲王暴跳如雷,将仆人关入地牢,痛骂女儿不顾身份,竟与下贱的奴仆相爱。绮思梦达宁死不屈并愤然驳斥父亲: “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着同样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那发挥大才大德的才当得起一个贵字;否则就只能算是贱。”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之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彼特拉克 但丁(1265—1321)1302年,因为反对教皇及其在佛罗伦萨的追随者干涉城邦内政,被判没收全部家产,终生放逐。……最后客死他乡。 彼特拉克(1304—1374)《歌集》是彼特拉克抒情诗的代表作,《歌集》中有政治讽刺诗,主要是揭露和抨击反动教会和邪教徒的罪恶。……也正是因为这样,彼特拉克去世之后,反动教会将他暴尸示众,手段的残忍程度让人发指。 薄伽丘(1313—1375)因为薄伽丘与教会的过节,在他死后,反动教会势力还是没有放过他,销毁了他的坟墓和墓碑。 倘若悲剧使苦难变得高贵,那么它只有以真理为代价才能给人启迪,因为大部分现实的苦难实际上并不能令人觉得高贵。而且没有任何东西像真理那样使人信服。
——《甜蜜的暴力——悲剧的观念》(英)特里·伊格尔顿(2)高潮:从质朴走向高雅、精致朱丽叶:“是谁叫你到这儿来的?” ,“又是怎么找到这里来的?”
罗密欧:“是爱情怂恿我来的,是爱情指引我到这儿来,既使你身在天外或遥远的海滨,我也会冒着风险来找你这颗珍宝。”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The time of life is short ; to spend that shortness basely, it would be too long . 人生苦短,若虚度年华,则短暂的人生就太长了。 Just be myself. 超越你自己。 核心:人文主义追求理性科学人性至上追求现实生活张扬人性追求个性、平等 恩格斯:“在人文主义的伟大思想光辉和永恒艺术魅力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失了。”3、评价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
推动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把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在16世纪初,当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已经达到高峰的时候,道德堕落跟随个性的高度发展成为了一种流行。道德心与利己主义混杂起来,……大多数的意大利城市国家都频繁的发生篡夺或谋反事件。阴谋、武装、联盟、行贿和背叛构成这一时期意大利的政治历史。在这里再也看不到用来支持西方合法君主的那种带有宗教色彩的忠诚,而是个人的声望、才能和心机组成的叛乱。这种精神常常表现出肆无忌惮的利己主义。对人文主义过分推崇,造成个人私欲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四、与上帝直接对话——宗教改革 1、背景(1)教会的腐朽及对德国的剥削 “物必先腐而后生虫,教会之所以出现改革的诉求,皆因自身的腐败” 。
——摘自《西方宗教史》 (2)文艺复兴的推动(3)教会出售赎罪券——导火线2、马丁·路德的主张(2)人人可与上帝直接对话(1)信仰得救(3)基督教的最终权威是《圣经》而非教皇第86条 教皇的财富今日远超过最富有者的财富。他为建筑一个圣彼得堂,为何不用自己的钱,而要用贫穷信徒的钱呢?3、影响(1)否定教会权威,传播人文主义
(2)简化宗教仪式、世俗化
(3)教随国定,有利于民族国家形成
(4)为启蒙运动做准备(2015·天津文综·3)维多里诺是14~15世纪意大利的教育家。他奉行“身心发展并重”的教育理想,注重发展学生个性,重视骑马、剑术、跳舞、游泳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他还要求学生研读古罗马作品和基督教作品,视之为道德教育重要内容。这反映出
A.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
B.宗教制约着教育发展
C.教育摆脱了宗教束缚
D.文艺复兴尚未影响教育领域(A)(2015·北京文综·20)1521年,德国维登堡一家作坊印制了很多幅对帧木板画。其中一幅的左侧是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右侧是高高在上的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这幅画意在
A.抨击罗马教廷 B.推销“赎罪券”
C.反对宗教改革 D.倡导宗教宽容(A)(2014·江苏单科·13)“佛罗伦萨人文主义派甚至采取更惊人的步骤,他们反对对财富的谴责,并且创立这样一种学说:在上帝眼中,贫穷并不是显示品德的惟一方法。”由此可见,人文主义者
A.鄙视贫穷 B.认为财富即道德
C.揶揄上帝 D.反对安于清贫的说教(D)(2014·上海单科·14)宗教改革时出现的新教,英文为Protestantism,直译“抗议宗”。这里的 “抗议” 是指
A.抗议《圣经》的权威
B.抗议国王的权威
C.抗议天主教会的权威
D.抗议贵族的权威(C)(2014·海南单科·10)宗教改革家路德提出“因信称义”,主张只要直接阅读《圣经》,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得救。“因信称义”的提出
A.加强了教皇的宗教权威
B.巩固了民众的宗教信仰
C.摧毁了教会的思想专制
D.扩大了基督教会的影响(C)(2013·山东文综·16)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
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C.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D.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C)(2013·上海单科·32)在15世纪,斯特拉斯堡(今法国东北部城市)的印刷出版物中50%以上属于宗教书籍,10%属于古典书籍。从1500年到1520年,在该市的印刷出版物中古典书籍上升到总数的33%,而与宗教相关的书刊下降为总数的27%。对上述变化的最佳理解是
A.人文主义精神昌盛
B.天主教地位有所下降
C.学者推崇古典作品
D.中国印刷术引入欧洲A项3分,B、C项1分,D项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