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3张PPT)
周亚夫军细柳
司马迁
学习目标:
了解其人司马迁及其作品。
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理解人物形象,学习《史记》的写人艺术。
观 猎
王 维
【诗文赏析】诗人用激情洋溢的语言描绘了一次普通的狩猎活动,笔力遒劲、气势恢弘。综观全诗,半写出猎,半写猎归,起得突兀,结得意远。出猎时英姿飒爽,归猎时踌躇满志。景中寓情。颔联体物精细,对仗精妙。诗中隐藏着三个地名,却使人浑然不觉,运用典故而无雕琢痕迹。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资料助读,知人论世
司马迁(约前145—?),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
38岁任太史令,汉武帝太初元年,司马迁开始写作《史记》。后因替兵败投降匈奴的汉将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下狱受宫刑,他出狱后忍辱含垢,终于完成了这部巨著。司马迁的著作,除《史记》外,今仅存《悲士不遇赋》和《报任安书》。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
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鲁迅称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纪传体
史书的一种形式,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
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以前的史书多以编年体记述),中国古代的官方正史“二十四史”中除《史记》外其他二十三史,都依照《史记》体例,以纪传体编纂而成。
本文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中华书局2013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
汉文帝即位之后,跟匈奴贵族继续采取“和亲”的政策,双方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但是后来匈奴的单于听信了汉朝奸细的挑拨,跟汉朝绝了交。公元前158年,匈奴单于起兵六万,袭扰上郡和云中,杀了不少老百姓,抢掠了不少财物。为了加强防卫,汉文帝委派刘礼、徐厉、周亚夫三位将军分别驻扎在霸上、棘门、细柳。这三处地方离长安较近,为了鼓舞士气,汉文帝亲自入营慰劳将士。
本文讲的就是这次劳军的事情。
你读我读,疏通文意
棘
jí
彀
gòu
弩
nǔ
辔
pèi
胄
zhòu
嗟
jiē
曩
nǎng
被
pī
诏
zhào
骑
jì
车
兹
zī
祝
揖
yī
作
一读:字正腔圆
二读:听范读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 入边。 乃 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 以备
胡。
大规模
侵入边境
于是
用
防备
担任
名作动,
驻军
郡守,
是汉代郡一级的行政长官。
胡人,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此指匈奴。
译文: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匈奴侵扰。
三读:读懂文意
上 劳 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
之细柳军,军士吏 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皇上
慰问
名词
军营
使劲赶马。
动词
到,往。
官吏。战国以后一般指低级的官。
同“披”,
穿着
张开。
把弓拉满
先行引导
的人员
名词
军队
不久
译文: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驱驰而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随即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手持锋利的兵器,开弓搭箭,弓拉满月,戒备森严。皇上的先行卫队到了营前,不准进入。
到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 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 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 使持 节 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 徐行。
将要
经过,表示
相隔一段时间
动词,
下令
名词,
命令
听从。
皇帝发布
的命令。
不久
营垒
跟从。
规定。
慢慢地
动词,派。
名词,
使者,使臣
符节
控制住车马。
辔,马缰绳。
动词
召见
译文:先行的卫队说:“皇上将要驾到。”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命令。’”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符节召见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驱车奔驰。”于是皇上的车队也只好拉住缰绳,慢慢前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 “ 介胄之 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 动,改容式车。 使人称 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手执兵器行礼。
揖,拱手行礼。
被
改容式车: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
式,同“轼”,车前横木,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
介:铠甲。胄:头盔。
这里用作动词,指披甲戴盔。
感动
离开。
将领
用
动词
命令,派
告知
译文:到了大营前,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双手抱拳行礼说:“穿戴着盔甲之将不行跪拜礼,请允许我用军礼拜见。”皇上被感动了,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并派人致意:“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即离开。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 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 邪!” 称善者久之。
副词,已经。
感叹词。
先前。
像。
必,一定
(被)俘虏。
被侵犯。
疑问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呢”。
助词,补充音节,不译
译文:出了军营大门后,随行的大臣都十分惊愕。文帝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啊!先前看到的霸上、棘门的军队,简直就像儿戏一样其将士必定会遭袭击,被俘虏。至于周亚夫,岂是能够被侵犯!”这件事文帝念叨赞叹了好久。
你说我讲,感知课文
汉文帝到周亚夫到细柳营慰问军士的事,周亚夫没有迎接天子,最后才露面,且只说了一句话,然而,汉文帝出军门之后不由得说“此真将军矣”赞赏有加。
小提示:
1.时间、地点、背景、什么人、做啥事、怎么样
2.起因、经过、结果
3.语言要准确、连贯
概述课文内容
你思我想,感受英雄
汉文帝为什么称周亚夫“真将军”?
1.文帝一行刚到细柳军营时见到的情形是:
"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军队训练有素
治军有方
2.文帝的先行卫队到了细柳军营时遇到的情景是:
“不得入”
3.天子到时遇到的情景是:
“又不得入”
4.文帝最终进了军营,进军营的方式是:
"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5.文帝一行进入军营时遇到的情形是: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军纪严明
令行禁止
6.文帝到达主帅营帐时“天子为动”的原因是: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刚正不阿
恪守军礼
用自己的话概括周亚夫的性格特点
治军严整 军纪严明
刚正不阿 恪尽职守
不阿谀奉承
不趋炎附势
资料助读
C.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匈奴退去之后,文帝升周亚夫为中尉,掌管京城兵权.死前,他还叮嘱儿子汉景帝,周亚夫可以放心使用.
贬
斩
罚
B.雍正皇帝巡查军队,将士们只听从大将军年羹尧的命令,心生猜忌,后来杀了年羹尧.
A.封建社会,皇权至上.三国时,司马懿模仿周亚夫,皇帝来了,他的士兵锐兵刃,彀弓弩,把皇上曹睿吓坏了,生怕他谋反.
那么,汉文帝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大敌当前,汉文帝亲自劳军:以国家利益为重
在细柳军营被挡驾:胸怀宽广
不以为怒,反而大为感动:深明大义
周亚夫以军礼见:爱才、识才、任才
你讲我议,学习手法
霸上、棘门军:
直驰入
军规松垮
守备松懈
细柳军:
军士吏被甲
锐兵刃
彀弓弩
持满
不得入
又不得入
乃传言
军容严整
常备不懈
严阵以待
军纪严明
对比
“细柳”、“细柳营”、“细柳兵”等成了后人用来比喻军纪严明的典故。
“棘门霸上”则成了比喻军纪松弛的典故。
课文还有一处对比,你知道在哪儿吗?有什么作用?
鲜明突出的表现出文帝的贤明、识大体。
文帝称善者久之。
群臣皆惊
对比
汉文帝在细柳军营被挡驾,周亚夫以军礼见,他不以为怒,反而大为感动,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以国家利益为重,胸怀宽广、深明大义的明君。
“群臣皆惊”,为什么“惊”?
惊恐:汉文帝远驾劳军,却多次受到军营规定的约束,有损天子之威。
惊讶:汉文帝竟然被周亚夫感动了。
惊喜:细柳营常备不懈、军纪严明、令行禁止。
总结:写人“秘籍”(一)
运用对比的手法从侧面衬托人物形象。
《史记》写人时常“用两种突出的性格或两种不同的情态,抑或两种不同的结果,作为参照”。(李长之语)
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揖
拜
PK
揖:右手抱拳,左手成掌,对右拳或包或盖.
“跪,拜也.”
平辈之间.此处指军礼
下级对上级
“介者不拜,兵车不式”——《司马法》
总结:写人“秘籍”(二)
直接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从正面表现人物形象。
文章既从正面直接写出周亚夫刚正不阿,恪守军礼,忠于职守,又从侧面有力的衬托出他治军有方,军纪严明,令行禁止,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我会找
你辩我论,说规矩谈敬业
大到治理国家、统领军队,小到管理班级、领导小组,治军有方的周亚夫对你有什么启示?请结合实际谈谈如果你是一个班干部、小组长你会怎么做。
心中有规矩,行事成方圆;
心中有责任,肩上有担当.
谈到将军周亚夫,有的同学说:“周亚夫这人太死板,他的那一套在今天根本就行不通,迟早会被‘下岗’!”也有同学说:“周亚夫这样做,只是为了迎合当时皇帝的心理,从而引起皇帝的注意,以达到自己升迁的目的。”你怎样看待周亚夫这个人物?他忠于职守的精神在今天还有现实意义吗?
当今时代,每一位国家公务员、工程设计师、一线工人等等,他们的工作岗位就是一道道“防线”,只有发扬周亚夫的这种敬业精神,恪尽职守、敬业乐业,我们的社会才会安定繁荣。
新时期也不乏周亚夫式的人物。无论是在领导岗位上的孔繁森、郑培民、谷文昌,还是在平凡工作岗位上的李素丽、张秉贵、徐虎,以及千千万万个默默无闻的“周亚夫”,他们忧国忧民,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
正由于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任劳任怨、甘于奉献,心系党和人民的事业,牢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万事民为先”“百姓无小事”的宗旨,将自己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拴在一起,才有了今天国家的繁荣昌盛。这种敬业精神是一种做人做事的境界,是时代所迫切需要的,必须大力提倡。
本文通过讲述汉文帝巡视、慰劳霸上、棘门与细柳军的故事,突出展现了周亚夫治军严格、忠于职守的“真将军”风范。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