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从前,有一个年轻人爱上一个姑娘,想要娶她为妻,姑娘说:“如果你要娶我,就带着你母亲的心来见我。”年轻人听了连忙去向他母亲要那颗心。母亲什么也没有说就挖出自己的心交给儿子,年轻人高兴的捧着母亲的心去见自己的情人。可是,路上一不小心摔了一跤。这时,那颗还滴着鲜血的母亲的心连忙问:“孩子你摔疼了吗?”这,就是母亲心。天下母亲各有各 的 不同,但有一点:心是相同的!我们何以为报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看作者是如何回报母亲的深恩的?
导入:
回忆我的母亲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上)第二单元
朱德
走近作者:
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
朱德的母亲于1944年逝世。朱德得知母亲逝世的消息后,怀着悲痛的心情,写了这篇叙事散文《回忆我的母亲》。本文最早发表在1944年4月5日延安《解放日报》上。
写作背景
我的母亲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女人。我所有的一切都归功于我的母亲。我一生中所有的成就都归功于我从她那儿得到的德、智、体的教育。
——乔治·华盛顿 (美国总统)
课前检测;读准字音
初读,感知课文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默读或跳读,用笔标出关键词语。然后交流:
我读出了一位善良 的母亲,她表现在家庭贫困还救济穷人 。”
运用概括中心句的方式。概括一件事例表现了母亲什么样的品质?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文章可分几个部分?全文共有17段,哪些段落是回忆往事的?
第一部分(第1段)抒发悲痛感情,引出对母亲勤劳一生的回忆。【总叙】
第二部分(第2—15段)详略得当地记叙了母亲勤劳一生中的主要事迹,歌颂母亲的美德,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分叙】
第三部分(第16、17段)写作者对母亲的沉痛悼念和表达自己尽忠于党和人民来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结叙】
朱德故居
理解探究
读第一部分,思考、讨论: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第二句“我爱我母亲”,定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第一句交代了写作缘由。
母亲“勤劳一生”便成了全文叙事的线索 ,从而点明了题旨,引出下文。
这一部分是全文的总起,以“勤劳”总领全文
理解探究(读第二部分)填表
时间 母亲经历的事情 母亲的思想品质
作者小时候 母亲是个“好劳动”“整日劳碌着”的人 勤劳俭朴、任劳任怨、宽厚仁慈
1885—1900年前后 遭遇退佃、搬家和天灾,母亲“没有灰心”,对劳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更强。 坚强不屈的性格、朴素的阶级意识
1905年 节衣缩食,借债供作者读书 摆脱贫困和压迫的愿望
1908年 支持、慰勉作者参加革命 深明大义、有远见
1919年 离开土地就不舒服。继续劳动,直到最后 勤劳,热爱劳动
1924--1927年 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 勤俭持家、深明大义
1937年 过着勤劳的农妇生活 期望革命成功理解党的困难,支持革命,
1944年 86岁高龄仍“不辍劳作” 勤劳,热爱劳动
理解探究:
读第三部分讨论:
1、 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朱德同志如何报答母亲深恩的呢?
①痛悼母亲的离去
②对母亲的高度评价
③决心尽忠革命事业
2、“创造了”和“创造着”位置能否互换?
“创造了”——是指过去
“创造着”——是指现在
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
尽忠于民族
和人民,尽
忠于中国共
产党
爱母亲
爱党,爱人民
交融,升华
课堂总结:
回忆我的母亲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