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三章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教学课件(2课时)+随堂练习(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三章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教学课件(2课时)+随堂练习(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4-11 20:45:06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
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第1课时) 【建议本节课分为两个课时,第1课时达成学习目标1、2】煤海行来一矿工, ?汗衣犹带黑旋风。 满面灰尘人似铁, ?一声叱呵响传钟。 长偎井口晒天日, ?恨吸香烟解困慵。 回看万家灯火亮, ?两排皓齿笑从容。1.能源的分类(1)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1.能源的分类(2)非可再生能源:主要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1.能源的分类(2)非可再生能源:主要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非可再生能源具有以下特征:①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形成的
②有限的
③开发利用不当,容易造成生 态环境的破坏1.能源的分类(2)非可再生能源:主要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① 加强勘探,扩大后备储量
② 节约和合理使用,降低单位产值能耗
③ 发展科技,积极寻求替代产品2.资源开发条件——以山西省为例2.资源开发条件——以山西省为例山西省煤炭资源特点: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开采条件好已探明的煤炭资源储量为2700亿吨,按2007年生产规模(6.3亿吨)计算,可开采430年全省4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全国10大煤种,山西省都有分布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大同煤田为低硫、低灰、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煤产地,河东煤田则是优质主焦煤基地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2.资源开发条件——以山西省为例山西省煤炭资源特点:市场广阔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且消费量大于生产量。
随着人口增加、生活水平提高和国民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增加,能源缺口扩大。
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 2.资源开发条件——以山西省为例山西省煤炭资源特点:市场广阔中国与世界主要能源消费结构(2007)2.资源开发条件——以山西省为例思考1.我国与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有哪些不同?点拨:  我国的煤炭资源占绝对优势,石油的比重较大,天然气比重小;世界上石油资源占绝对优势,煤炭、天然气资源比重都较大,核电比重也占一定比重。 2.资源开发条件——以山西省为例思考2.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对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有什么意义?点拨:  从我国以煤炭为主的消费结构为山西省煤炭的销售提供了广阔市场等方面思考。
2.资源开发条件——以山西省为例山西省煤炭资源特点: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山西省位置2.资源开发条件——以山西省为例山西省煤炭资源特点: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多条铁路线经过
京包线\石太线\太焦线\大秦线\神黄线三横三纵阅读指导  阅读材料“我国能源供求面临的五大挑战”,了解以下内容:
挑战之一:人均资源量少。
挑战之二:人均能源消费量低。
挑战之三:单位产值的能耗高。
挑战之四: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大量的煤炭开发利用,导致严重的大气污染。
挑战之五:能源安全受到威胁。能源安全是指保障能源(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可靠和合理的供应。达成学习目标 1  1.目的
  充分发挥山西煤炭资源优势,加快山西煤炭的开采和加工转化。
  2.措施
  (1)扩大煤炭开采量
  形成了大同、平(鲁)朔(州)、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山西省原煤生产 逐步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晋煤外运关口——娘子关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山西省煤炭外运线路大秦线神黄线焦日线(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一方面,建设坑口电站,使电力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
另一方面,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能源,并向外输出焦炭。 山西省能源的转换山西省能源调出结构的变化(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山西坑口电站 达成学习目标 2下图所示省区是我国著名的能源基地,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下列关于该省煤炭资源开发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煤炭资源丰富 ②市场广阔但交通落后 ③煤层低储量丰富 ④位置适中 ⑤煤炭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
A.①③④⑤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A下图所示省区是我国著名的能源基地,读图完成下列各题。B(2)直接将a处煤炭运至沿海港口的铁路线是(  )
A.神黄线 B.大秦线
C.京包线 D.焦—兖—日线(3)下列自然条件中,成为山西煤炭外运交通发展两大障碍因素的是(  )
①黄河 ②汾河 ③秦岭 ④太行山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D退 出课件21张PPT。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
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第2课时) 【建议本节课分为两个课时,第1课时达成学习目标3、4】 山西采煤形成的采空区达到2万平方千米,相当于山西1/8的国土面积。仅2010年因矿山开发导致的地面塌陷及采矿场破坏土地就达1.4万公顷,其中8 700公顷是耕地。有关机构估算,全省因采煤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失高达4 000亿元。你知道吗? 除此以外,煤炭的开发还会对环境造成哪些影响?1.改革开放初期的产业结构
煤炭工业是全省经济的核心部门产业结构
十分单一效 益 低 下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2.产业结构的调整
铁 矿铝土矿能源
开发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产业链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山西能源综合利用前后比较煤炭、水等煤炭、电力等煤炭、电、焦炭等煤——电;煤——焦单一结构经济效益低下,
环境问题严重。煤、铁、铝土、水等煤炭、电力、钢铁、
机械、化工、炼铝等煤气、钢材、化工产品、
铝制品、电力、水泥等煤——电——铝
煤——焦——化
煤——铁——钢多元
结构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能
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
值,实现产业升级。(资
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阅读指导  阅读材料“万家寨引水工程”,了解以下问题:
缺水的山西省不适应能源重化工业发展需要,尤其以晋北地区(大同一带)和晋中地区(太原一带)突出。
万家寨引水工程是山西省为了保证能源重化工业的顺利发展建设的最大引水工程。
它由万家寨水利枢纽、引水总干线、南北干线和连接段组成。
该工程的建设大大缓解了太原、大同、朔州三个中心城市严重缺水的局面。达成学习目标 3万家寨引水工程1、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缘由
能源开发和综合利用露天矿表土的剥离、井矿巷道的建设、矿区道路的铺设燃煤发电、洗煤、炼焦等重化工业的发展大面积开挖地表,排弃大面积土石,处理不当会造成生态问题易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生态环境问题能源开发利用必须与生态环境治理同步1、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缘由
中国的燃煤发电厂 发电厂冒出的滚滚蒸汽2.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和手段(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推动以洁净煤技术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和废物利用技术。
加强炼焦、电力、化工等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改造及环境保护。
改变传统的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模式,逐步建立起一个具有多品种、多层次的清洁能源生产体系,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2.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和手段 (2)调整产业结构
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采取的具体措施:
对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例如,煤炭工业向气化、液化产品发展;冶金工业向不锈钢系列制品与铝制品系列发展;化学工业向精细化方向发展;建材工业向轻型、薄型方向发展。
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2.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和手段 (3)“三废”的治理
对于占地面积较大且容易自燃引起空气污染的煤矸石,主要用于发电、供热和充填露天矿坑及塌陷区。
对于选煤厂产生的煤泥,经干燥后再利用。
空气污染防治主要措施:
做好消烟除尘工作,对矿区道路和作业面洒水降尘,对煤矸石自燃区域进行覆盖阻氧灭火,防止了对大气的污染。
营造防风林带,开展复垦绿化造林。对于废水,主要采取沉淀净化的办法。2.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和手段废水的回收利用思考:
1.图中各种工程措施及生物措施有什么作用?
(1)隔离护坝:将采掘区与河流隔开,以免河水流入采掘区。
(2)排水沟:排除进入采掘区的雨水或其他水源。
(3)固沙草方格:削减风力,固阻流沙。
(4)乔木和灌木:灌木容易成活,灌木成活以后再种植乔木。草、灌、乔结合,互相保护、互相支持,共同抵御流沙。在复垦区的周围,同样种植了灌木和乔木,作用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思考:
2.对这个生态环境建设方案,你还有哪些更好的建议?
(1)从上游引水浇灌草、灌、乔;
(2)引水浇灌复垦区;
(3)在河漫滩植树种草等。达成学习目标 4 露天煤矿的开采给山西省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压力。据此回答1~2题。
1.在开采煤矿时,要大量剥离表土,处理不当往往造成水土流失,破坏土地资源,这主要说明了(  )
A.自然资源具有分布的规律性
B.自然资源具有时间的变化性
C.自然资源具有联系的整体性
D.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对立性C 露天煤矿的开采给山西省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压力。据此回答1~2题。
2.关于山西省能源基地露天采矿区生态建设的理想组合是(  )
A.农业经营—复垦—采矿—回填—筑坝
B.筑坝—采矿—回填—复垦—农业经营
C.采矿—回填—复垦—农业经营—筑坝
D.筑坝—采矿—复垦—农业经营—回填B退 出《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综合训练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晋陕蒙乌金三角地区的发展为“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该地区位于山西、陕西和内蒙古三省区接壤处,煤炭资源丰富,是重要的全国性能源基地。
从国家经济建设的总体目标出发,充分利用该区优越的地理区位(该区与周边经济发达或较发达地区有铁路干线相连,具有优越的全方位辐射条件)和丰富的煤炭资源,尽快建设大型能源基地,在神府、东胜、准格尔旗三大煤区形成近亿吨的规模,是关系我国21世纪经济发展的必然决策。材料2:由于该区具有水资源不足、生态环境恶劣等弱点,大型能源基地建设将会带来一系列新的矛盾,主要是基地建设与水资源的矛盾,基地建设与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基地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基地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等。
(1)下列关于晋陕蒙乌金三角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气候温和湿润 B.位于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接壤地区
C.地形平坦、完整、开阔 D.自然条件优越
(2)晋陕蒙乌金三角地区具有的优势资源是______资源,本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________工业。
(3)由材料分析,该区域建设我国大型能源基地的优越区位条件是什么?
(4)该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制约因素有哪些?
(5)简述该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
2.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我国设立的第九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我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下图是山西省交通、矿产、主要城市分布概况图。
材料2:下图为“煤矸石及粉煤灰综合利用产业链示意图”。
(1)山西省除煤炭外,还应大力发展电力、________、机械、化工、____________等工业部门。
(2)根据材料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煤矸石和粉煤灰的综合利用产生的综合效益有哪些。
(3)请结合所学知识,为山西省实现资源型经济的全面转型出谋划策。
参考答案
1. (1)B
(2)煤炭 能源
(3)煤炭资源储量丰富,质量较好,容易开采;与周边经济发达或较发达地区有铁路干线相连,交通便利;本区位置适中,具有优越的全方位辐射条件。
(4)气候干燥,水资源短缺;地形条件恶劣,缺乏良好的工业用地和城镇建设用地;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5)①重点发展采煤工业,并以外销为目的,要加速铁路建设,完善已建成的铁路线,提高运输能力。②有控制地高速发展,应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生态等各方面的因素,选择一个最优发展规模和速度。③不宜多发展二次加工工业。由于本区水资源不足,生态环境恶劣,区内二次加工工业应尽可能少建。④重点地区优先发展。由于采煤工业是耗水工业,它的布局还要考虑水资源的分布,目前优先发展的重点地区应选择在靠近黄河的地方。⑤限制发展乡镇煤矿。要限制小煤窑的发展,确保国家重点工程的正常生产和资源的合理利用。⑥注意保护环境,在采煤工业高速发展过程中,还要重视重建矿区生态环境(包括土地复垦、植被再造等)。
2. (1)钢铁 有色金属冶炼
(2)节约土地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提高煤炭利用的附加值;减轻环境污染等。
(3)对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整,延长产业链,促进产业升级改造,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强化政策优势,完善区域发展规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