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课件(2课时)+随堂练习(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课件(2课时)+随堂练习(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4-12 20:56:18

文档简介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同步训练1
下图为我国西部某城市城区的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形成该城市空间布局形态的主导因素是(  )
A.河流   B.资源   
C.地形   D.交通
2.①②两城市建成区较其他建成区面积大的共同原因是(  )
A.河流沿岸,水运条件优越    B.河流沉积岸,地形平坦开阔
C.水能丰富,发展水电      D.技术密集型工业迁入
(2015·北京模拟)读新疆十二五城镇发展格局示意图,回答3~4题。
3.有关新疆城镇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是决定城镇分布的主要因素  
B.城镇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带的绿洲
C.城镇集群带在矿产资源丰富地区  
D.城镇发展轴主要沿河流规划建设
4.新疆城镇体系中(  )
A.伊宁和喀什是同级别的地区级中心
B.阿勒泰也具备乌鲁木齐的城市功能
C.库尔勒服务范围能完全覆盖阿克苏
D.不同等级城市应保持均衡发展态势
下图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图。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口,夜间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完成1~2题。
5.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
人口密度的变化直接反映( )
A.中心商务区地价高于工业区
B.中心商务区工业用地减少
C.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D.工业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6.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
人口密度变化的必备条件是( )
A.城市服务等级提高    B.城市交通条件改善
C.城市流动人口增加    D.城市生态环境优化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面积空间变化图”。完成7~8题。
7.该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集中区
由市中心向外依次是 (  )
A.商业及公共服务区、住宅区、工业区
B.住宅区、商业及公共服务区、工业区
C.商业及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住宅区
D.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及公共服务区
8.距市中心4千米附近工业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
A.政策、劳动力 B.市场、劳动力
C.地价、市场 D.政策、地价
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城市房价等值线图。回答完成9~10题。
9.图中房价最可能相等的地点是(  )
A.E、M  B.D、M
C.M、N    D.D、E
10.如单纯考虑该城市的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因素,选择购房的地点最适宜在( )
A.M B.F   C.E   D.N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为防止城市“摊大饼”式向外扩张带来的问题,在1947年提出“手指规划”方案,该规划方案至今仍然对哥本哈根的城市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读手指规划示意图,完成11~12题。
11.哥本哈根城市规划方案中的“手指”延伸的影响因素是(  )
A.交通   B.地形  
C.市场   D.水源
12.“手指规划”示意图中“手指”之间的区域应该规划为(  )
A.工业区,因为地价低廉  
B.别墅区,因为环境优美
C.商业区,方面居民购
D.绿化区,优化城市环境
读图,完成13~14题。
13.该城市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
A.中心商务区  B.住宅区   C.行政区  D.工业区
14.下图中,能较准确地表示该功能区主干道形态的是(  )
(2015·南通模拟)读我国某城市等地租线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17题。
15.沿图中四条线,交通通达度最好的是(  )
A.OA B.OB
C.OC D.OD
16.O处最可能是(  )
A.工业区   B.商业区
C.住宅区   D.文化区
17.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地理事物,
分布比较合理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8.下图中城市历史悠久,人口超过300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说出该城市早期形成的主要区位优势是什么?
(2)判断该城市中火车站和铁路线的布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3)P、Q都是住宅区,试分析其差别。
19.读某城市建成区用地面积变化图(图甲)与该市土地利用结构比例图(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该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方式,说明50年代以来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趋势。(10分)
(2)说出该市的A、B、C三大城市功能区类型,指出形成这种功能分区的最主要因素。 (8分)
(3)分析高新技术企业布局在该市中心城区外围的原因。 (10分)
参考答案
1.A 2.B 解析:第1题,结合图例,该城市位于河流沿岸,其城市空间形态深受河流影响。第2题,①②两城市建成区均位于河流凸岸,河流沉积作用明显,地形平坦开阔。
3.B 4.A 解析:第3题,新疆地处内陆干旱地区,城镇主要分布在水源较为丰富的山麓地带绿洲地区。第4题,根据中心地理论知识分析,伊宁和喀什同属地级市,属于同一级别的地区级城市,A对;阿勒泰地级市比中心城市乌鲁木齐(省会城市)级别低,不可能具备乌鲁木齐全部的城市功能,所以B错;库尔勒与阿克苏属于同一级别的城市,故库尔勒服务范围不能完全覆盖阿克苏,C错;不同等级城市要有发展特色,不应保持均衡发展态势,D错。
5.选C,6.选B。解析:该题以“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图”为背景,考查CBD布局及其特点。能灵活运用所学规律和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970~1990年之间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和夜间人口密度变化越来越大,即人口白天到中心商务区工作,夜间到住宅区休息,体现出住宅区和中心商务区的分离。第6题,只有城市交通改善,使人们上下班更为快速便捷,才更有利于两者的分离。
7.A 8.B
9选A,10选A。第9题,E点房价介于5 000元~6 000元,D点大于6 000元,F点小于4 000元,N点小于4 000元,M点位于河流交汇处,地价会略高,应该介于5 000元~6 000元。第10题,M点位于河流上游,处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环境条件较好。
11.A 12.D 解析:第11题,交通线路是城市延伸的重要轴线,图中显示城区呈条带(手指)状向外延伸,最可能影响因素就是交通。第12题,注意材料中提示:哥本哈根为防止城市“摊大饼”式向外扩张带来的问题,在1947年提出“手指规划”方案。图中手指区域为建成区,则建成区之间规划为绿化地带,能优化城市环境,缓解城市化带来的问题。
13.A 14.C 解析:第13题,中心商务区、行政区、工业区人口流动相似,都是“早进晚出”,但行政区、工业区大量流出人口不会出现在21:00;住宅区人口流动的是“早出晚归”。第14题,越是主干道,人流量越大。
15选A,16选B,17选D。解析:第1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沿OA线等地租线向外凸出最明显,表明OA线附近地租比两侧高,由此可以判断沿OA线的交通最便利。第16题,O处位于市中心,地租最高,商业对交通和人流量的要求最高,在该区域其付租能力也最高,因而可以判断O处最可能是商业区。第17题,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可以判断河流的流向是自东北向西南,甲为印刷厂,污染水源,不应在河流上游;乙为自来水厂,应位于河流上游;丙为铁路,一般不经过市中心,以免加重市中心的交通拥堵问题。
18.解析:第(1)题,该城市早期形成的主要区位优势是位于河流交汇处。第(2)题,从图中信息可知火车站和铁路线的布局合理。第(3)题,P为高级住宅区,原因可从河流位置、环境角度分析。第(4)题,A处石化城有严重水体污染和大气污染,应布局在河流下游和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B处交通便捷,可布局高新技术工业城。
答案:(1)位于河流交汇处,河流的航运和供水功能强大。
(2)合理。铁路线从城市郊区通过,不会给城市带来干扰;火车站与城市中心有便捷的交通联系,方便人们出行。
(3)P位于流经城市的河流上游,且邻近风景区,环境优美,为高级住宅区;Q靠近工业区,环境较差,为低级住宅区。
(4)为了分散大城市职能,在A、B两处分别建设了石油化工城和高新技术工业城两座卫星城市。请分析两者布局的合理性。
(4)石油化工业污染严重,A处位于主城河流下游和与盛行风垂直方向的郊外,在此布局石油化工城可减小对主城的污染;水陆交通便利。B处靠近公路干线和飞机场,有便捷的交通条件。
19.解析:第(1)题,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主要有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等,各种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呈上升趋势。第(2)题,商业区一般分布在市中心,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主要是离市中心越远,地租越低。第(3)题,高新技术企业布局因素:环境优美、交通便利、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附近。
答案:(1)该市土地利用以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公用设施、交通和道路广场用地为主。总体上,各种土地利用面积呈上升趋势,到21世纪以后,工业用地减少,住宅用地面积迅速增加。 (2)A:商业区(商业文化区);B:住宅区;C:工业区。经济因素(地租高低)。
(3)老城区地价高,交通拥堵,环境质量下降,而郊区地价低,交通便捷,环境质量好,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发展。
课件21张PPT。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住宅中有客厅、卧室等不同功能的房间,一个城市是否也会分成许多不同的功能区呢?别墅是居宅之外用来享受生活的场所。2009年,北京海淀区别墅均价35 700元/m2,朝阳区更是高达41 000元/m2,顶级豪宅别墅则动辄过亿,为何别墅的价格如此之高?城市外部形态: 在大比例尺地图上, 每个城市总是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状,被称为城市形态。组团状团块状条带状1、团块状 成都位于四川盆地内部的成
都平原,形成了较完整的团块状形成因素:平原地形、市中心吸引作用
地域形态特征:各个组成部分比较集中,连成一片。
评价:
优点:便于集中设置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
各种设施的利用率高,方便生活,便于管理,节省投资。
缺点:易造成环境污染形成因素:沿交通线分部或受地形限制
地域形态特征:城市地域沿主要交通干线或地形区延伸
评价:
优点:城市各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
缺点:城市交通主要集中于某一方向,且运距很长 兰州位于黄河谷地,其发
展被迫沿谷地向东西延伸,
形成条带状2、条带状 重庆地处嘉陵江和长江的交汇处,
又是丘陵山地,地形的崎岖不平使
城市的发展在地域上失去了完整性。
形成了组团状。形成因素:城市用地限制或河流阻隔、规划控制等
地域形态特征:由几片组成,就近组织各自生产和生活。
评价:
优点:便于城市扩大规模,有利于保护城市环境。
缺点:用地分散,各片联系不方便,市政建设投资大。3、组团状城市外部形态主要是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平原地区地形沿河流、河谷或交通干线地区河流、地形、交通线河流交汇处、丘陵山区河流、地形1、城市内部的土地利用方式有哪些?
2、城市中主要有哪些功能区?它们分别是怎样形成的?不同的功能区之间的界线有何特点?
3、各个功能区有什么特点?
结合教材思考如下问题:1、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用地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及其他公共事业用地农业用地2、城市功能分区概念:
同一类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在城市里的集中,形成功能区。
特点:
集中成片;界限模糊(不明确);功能兼备。
常见功能区: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大城市:行政区、文化区2、城市功能分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文化和高科技区列表比较三种最基本的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市中心
交通干线两侧
街角路口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
内部有明显的分区高级住宅区:城市的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低级住宅区: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联系;位于商业区和工业区之间,既方便生活,又便于上下班市区外缘,沿干线(河流、铁路、公路)两侧分布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读图2.6,分析香港有哪些功能区,以及不同类型的功能区的空间分布特点。 商业区位于中环和尖沙咀,是香港的市中心,交通便利,客货流量大。 混合土利用带区分布在商业区的外侧。 工业区位于港口附近,交通便利,位于郊区,对城市环境影响较小。如葵涌。荃湾、观塘、柴湾、黄竹坑等。 高级住宅区分布在混合土地利用带外侧,如九龙塘和半山顶,还有远离闹市区、环境优美的春坎角。 低级住宅区分布在混合土利用带和高级住宅区外侧。 下图为中南半岛某城市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图中甲、乙、丙三地依次对应的城市功能区是(  )
A.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
B.低级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C.绿化区、商业区、住宅区
D.高级住宅区、商业区、仓储批发区
2.图中戊地拟建大型疗养中心,其不利的条件是(  )
A.离城市远        B.山区多灾害
C.近湖泊,湿度大 D.交通不便D D 课件17张PPT。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2)在美国的西部名城旧金山,有一条驰名世界的“唐人街”,始建于1850年前后,起初,聚居在这里的华人身处异地他乡、团结互助、休戚与共,开设方便华人生活的小茶馆、小饭铺、豆腐坊、洗衣店等,逐渐形成了生活区,后来这里形成了繁华街道,除了饮食业外,还有刺绣、中国服装、古玩、字画等也都在全美享有盛名。
唐人街的形成是什么因素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呢?1、概念:
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2、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同心圆模式 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的侵入和迁移,呈同心圆状自核心向外扩展。 中心
商务区过渡带 工人
住宅区 中产阶
级住宅区 通
勤带 通勤带:郊区、高收入者及往返人员住宅区2、扇形模式 在交通工具影响下,城市功能区出现沿着交通线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扩展的趋势。 中心
商务区批发轻
工业区 低级
住宅区 中级
住宅区 高级
住宅区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存在背向发展的趋势。3、多核心模式 中心
商务区批发轻
工业区 低级
住宅区 中级
住宅区 高级
住宅区 城市围绕不同点
同强度发展起来,
形成多核心模式。重工
业区 郊外
工业区 郊外
住宅区 次级
商务区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因素 (1)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2)历史文化因素和行政因素。
(3)种族、宗教等社会因素。
(4)交通环保等因素。
读图,完成教材23页读图分析题。商业直线最陡,说明商业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最大,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商业的影响最大;
住宅区直线较平缓,说明住宅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较小,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住宅的影响较小;
工业直线最平缓,说明工业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最小,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工业的影响最小。 1.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市中心远近的变化有何异同? 2.如果由各类用地的付租能力来决定土地的用途,那么图中OA最有可能成为哪一类功能区?AB和BC呢?图中OA在市中心,商业付租最高,其他活动付租远不能与之相比,故OA区为商业区;AB靠近市中心,对商业吸引力下降,但住宅选择该区位,既利于居民上下班,又方便购物,而工业付租不如住宅高,故AB区为住宅区;BC远离市中心,不是最佳区位,商业和住宅活动付租金较低,只有工业付租最高,故BC区为工业区。 读图,完成教材24页活动题。方案二较为合理。
方案一居住用地集中在城市中心,四周被工业用地包围。这种城市地域结构容易产生居住密度较大,居住环境不易改善,条件差,职工在上下班时交通拥挤;其次我国北方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居住用地四周被工业用地包围,工业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物会对位于城市中心的居住用地产生影响和污染。
方案二分散了居住用地,降低了居住密度、城市密度,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较好;分散居住可以缓解交通压力;外围的居住用地可以在与工业区之间建立卫生防护带,减轻工业用地对居住用地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等。
读“某城市内部功能分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③区(  )
A.是城市的生产中心 B.常住居民最多
C.商业活动繁忙 D.环境质量最差C B2.在②区内,可以布局(  )
A.学校、体育馆 B.消防车库、停车场
C.政府机关、停车场 D.超市、文化馆
3.①、④是以住宅用地为主的卫星城。造成它们地价差异的主要因素,并不是(  )
A.与市中心的距离
B.自然环境条件
C.基础服务设施
D.交通通达度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