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0张PPT。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课时1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内容提要学习目标1.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物质的溶解性;
2.通过实验探究,建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3.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4.了解固体物质溶解涵义,会绘制和使用溶解度曲线;新知学习知识回顾:什么是溶液、溶质、溶剂?新知学习一、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什么是物质的溶解性?通常把一种物质(溶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溶剂)里的能力叫做这种物质的溶解性。思考:食盐易溶于水,而油渍难溶于水,但油渍易溶于汽油,这些事实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哪些有关呢?新知学习活动与探究:
【实验1】观察食盐、蔗糖、消石灰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实验2】如图所示
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食用油在水和汽油中溶解能力大小。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知学习【实验3】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
同一溶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与温度有关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未完全溶解完全溶解新知学习归纳总结: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1.溶剂的性质
2.溶质的性质
3.温度内部条件交流讨论:衣物干洗的原理是什么?新知学习新知学习思考:食盐易溶于水,而植物油难溶于水,那么氯化钠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吗?
新知学习活动探究:观察氯化钠能否在一定量水中无限溶解思考:通过上述操作和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新知学习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该溶质的饱和溶液。T ℃定量的水不能再溶解该溶质饱和溶液新知学习T ℃定量的水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该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继续加溶质不饱和溶液新知学习活动探究:观察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①①完全溶解②部分溶解②①①③③晶体析出新知学习结论:温度不同,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温度越高,硝酸钾溶解的量越多,溶解能力越强。新知学习饱和溶液增加溶剂,减少溶质,改变温度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注意:溶液的浓和稀与溶液是否饱和没有必然的联系。二、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新知学习思考:
1.如何确定一份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
2.如何表示一份饱和溶液中溶解的溶质的量?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溶解度新知学习条件 —— 一定温度标准 —— 100克溶剂 (水)状态 —— 饱和溶液单位 —— 溶质的质量(克)溶解度4要素注意:若某物质在某温度时的溶解度为S克,则此时
M质 = S克,M剂 = 100克,M液= M质+M剂 = 100+S 克。新知学习判断正误:
1.l00g水中最多溶解38g氯化钠,所以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8g。( )
2.在10℃时,烧杯内水中最多溶有140g硝酸铵,所以硝酸铵在水中的溶解度是140g。( )
3.在60℃,100g水中溶有75g硝酸钾,所以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75g。( )
4.60℃,100g水中最多溶解124g硝酸钾,所以硝酸钾在这温度下的溶解度是124。( )××××缺少:100g溶剂缺少:达到饱和缺少:温度缺少:单位新知学习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溶解度的表示方法:(1)表格法、列表法:13.331.620.945.863.985.5110138169202246新知学习(2)溶解度曲线新知学习几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新知学习1.同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2.曲线的交点表示这两种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相同。3.曲线越陡,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4.极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熟石灰。总结:溶解度曲线中的一些规律新知学习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通常用一定压强、一定温度下1体积水最多溶解气体的体积数来表示。例如:25℃、1 个标准大气压下,1L淡水和1L海水中最多可溶解的氧气体积分别为6.04mL和4.95 mL。
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有温度、压强等。新知学习课堂小结课堂小结物质的溶解性知能训练知能训练1.能证明20℃时某一硝酸钾溶液已达到饱和的方法是( )
A.向20℃时该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固体不溶解
B.向20℃时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变稀
C.取少量溶液降温到0℃,有固体析出
D.取少量溶液升温到50℃,无固体析出A知能训练2.下列关于溶解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解度能够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强弱程度
B.溶解度能够表示溶质在溶剂中溶解的程度
C.溶解度能够表示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限量
D.在相同温度、相同溶剂的条件下,要判定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相对大小,可以根据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B知能训练3.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最大
B.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C.乙物质的溶解度不随温度升降而变化
D.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EndThank
you结束课件20张PPT。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课时2学习目标1.了解结晶的概念及方法,认识结晶的应用;
2.初步学会粗盐的提纯。新知学习你知道“海水晒盐”的原理是什么吗?三、结晶新知学习【实验】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浓的氯化钠溶液,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玻璃棒附有白色的食盐晶体。新知学习回顾: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①①完全溶解②部分溶解②①①③③晶体析出固体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叫做结晶。结晶是物质分离的方法之一。硫酸铜晶体硝酸钾晶体明矾晶体新知学习新知学习当热的硝酸钾溶液冷却后,烧杯底部出现了固体。降温结晶结晶方法:降温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固体溶质。如冷却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来获取硝酸钾晶体。新知学习新知学习海水晒盐蒸发结晶结晶方法:蒸发结晶新知学习蒸发池结晶池海水海水晒盐过程水分
蒸发贮水池海水“晒盐”?新知学习四、粗盐提纯新知学习粗盐初步提纯:(除去不溶性杂质)
(1)仪器
烧杯、漏斗、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托盘天平、量筒、胶头滴管。新知学习(3)过程:
③玻璃棒:
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造成液滴飞溅②玻璃棒:
引流,防止液体飞溅①玻璃棒:
搅拌,加速溶解新知学习(4)注意事项:
①过滤操作中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②蒸发结晶过程中,加热到有大量晶体析出,停止加热;
③如果第一次过滤不干净,再过滤第二次。
注意:
1.蒸发皿中液体的量不得超过容积的2/3;
2.蒸发过程中必须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使液体飞溅;
3.当加热至(大量)固体出现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蒸发新知学习课堂小结课堂小结物质的溶解性知能训练知能训练1.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降温后一定能析出晶体
B.饱和溶液升温后一定能析出晶体
C.溶液只有达到饱和后才有可能析出晶体
D.溶液不达到饱和也能析出晶体 C知能训练2.目前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是利用海水晒盐,它所利用的物质分离方法是( )
A. 溶解法
B. 过滤法
C. 结晶法
D. 蒸馏法C知能训练3. .粗盐提纯步骤分为溶解、过滤、蒸发,三步中都用到同一种仪器是( )
A. 烧杯
B. 玻璃棒
C. 酒精灯
D. 漏斗BEndThank
you结束课件4张PPT。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随堂练习1.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 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 ;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 。
2.固体的溶解度表示在 ,某固态物质在
溶剂里达到 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3.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叫做 。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获得许多有关物质溶解度的信息。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100g饱和溶解度曲线 4. “20℃时KClO3的溶解度为7.4g”,它表示(?? )
A.20℃时100g KClO3饱和溶液中含KClO37.4g
B.20℃时,KClO3在水中溶解7.4g,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C.100g水最多溶解7.4g KClO3
D.20℃时,100g水溶解7.4g KClO3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D 5.将一定温度下的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
下列方法一定能成功的是( )
A.降温 B.升温
C.加入溶质 D.蒸发溶剂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