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新定义型—浙江省八(上)数学期末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新定义型—浙江省八(上)数学期末复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1-01 14:51:25

文档简介

新定义型—浙江省八(上)数学期末复习
一、选择题
1.(2024八上·舟山期末)定义运算:对于实数,.例如,,.若,对于某个确定的,有且只有一个使等式成立,则的取值范围是(  )
A.或 B.
C. D.或
【答案】A
【知识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2023八上·宁海期末)高斯函数,也称为取整函数,即表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例如:,则下列结论:①;②;③若,则的取值范围是;④当时,的值为0,1,2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答案】A
【知识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定义新运算
【解析】【解答】解:,故①错误;
若,故②错误;
若,则,解得,故③正确;
当时,,,
当时,;
当时,;
当时,;
当时,;
的值不可能为0,
综上的值为1,2,故④错误;
故正确的个数有1个.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定义的新运算可直接判断①②;由定义的新运算可得1≤x-1<2,求出x的范围,据此判断③;当-1≤x<1时,0≤x+1<2、0<-x+1≤2,然后分x=-1、x=-、x=0、x=求出[x+1]+[-x+1]的值,据此判断④.
3.(2022八上·定海期末)对于任意实数p、q,定义一种运算:p@q=p-q+pq,例如2@3=2-3+2×3.请根据上述定义解决问题: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有3个整数解,则m的取值范围为是 (  )
A.-8≤m<-5 B.-8【答案】B
【知识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特殊解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中的新定义得到不等式组:

解不等式①得:x<2,
解不等式②得:,
∴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2,
∵不等式组有3个整数解,即整数解为-1,0,1,
∴-2<≤-1,
解得:-8<m≤-5.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定义新运算:p@q=p-q+pq,可得到关于x的不等式组,求出不等式组中的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根据不等式组有3个整数解,可得到整数解为-1,0,1,由此可得到关于m的不等式组,然后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
二、填空题
4.(2024八上·上城期末)定义:若一个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高线与这条边有两个交点,这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称为这条边上的“中高距”.如图,中,为边上的中线,为边上的高线,则的长称为边上的“中高距”.
(1)若边上的“中高距”为0,则的形状是    三角形;
(2)若,,,则边上的“中高距”为   .
【答案】(1)等腰
(2)
【知识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腰直角三角形
5.(2023八上·诸暨月考)当三角形中一个内角β是另外一个内角a的时,我们称此三角形为“友好三角形”. 如果一个“友好三角形”中有一个内角为,那么这个“友好三角形”的“友好角a”的度数为   .
【答案】或或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解析】【解答】解:∵三角形中一个内角β是另外一个内角a的0.5,
∴,
①当时,则,
∴,即”友好角a“的度数为108°,
②当时,“友好角a”的度数为,
③当,时,则,
∴,
∴,即”友好角a“的度数为84°,
综上所述,“友好角a”的度数为或或,
故答案为:或或.
【分析】根据题意,得,然后分类讨论:①当时,得关于a的方程,解方程求出a的值;②当时;③当,时,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关于a的方程,解方程求出a的值.
6.(2023八上·鄞州期末)定义:对于实数a,符号表示不大于a的最大整数.例如:,,.如果,则满足条件的所有正整数x的值是   .
【答案】5和6
【知识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定义新运算
【解析】【解答】解:由定义可知:,
解得:
正整数有和.
故答案为和.
【分析】根据定义的新运算可得,求解可得x的范围,进而可得x的正整数值.
7.(2023八上·义乌月考)定义: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是另一条边长度的两倍,则称这个三角形为倍长三角形.若等腰△ABC是倍长三角形,且一边长为6,则△ABC的底边长为   .
【答案】3或6
【知识点】三角形三边关系;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当6是腰时,则底是3,
当6是底时,腰是12,
∴△ABC的底边长为3或6.
故答案为:3或6..
【分析】分两种情况:当6是腰时,求出底是3,当6是底时,腰是12,即可得出答案.
三、解答题
8.(2023八上·西湖期末)定义关于@的一种运算:,如.
(1)若,且x为正整数,求x的值.
(2)若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和的解相同,求a的值.
【答案】(1)
(2)
【知识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特殊解
9.(2024八上·滨江期末)定义:一次函数和一次函数为“逆反函数”,如和为“逆反函数”.
(1)点在的“逆反函数”图象上,则 ;
(2)图象上一点又是它的“逆反函数”图象上的点,求点B的坐标;
(3)若和它的“逆反函数”与y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3,求b的值.
【答案】(1);
(2)解:∵,
∴的“逆反函数”为,
∵图象上一点又是它的“逆反函数”图象上的点,
∴,解得:
∴;
(3)解:∵,
∴它的“逆反函数”为,
∴两函数与轴的交点分别为,,
由,解得:,
∴两函数的交点为,
∵和它的“逆反函数”与y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3,
∴,
∴或.
【知识点】一次函数的概念;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
【解析】【解答】(1)解:∵,
∴的“逆反函数”为,
∵点在的“逆反函数”图象上,
∴,
∴,
故答案为:;
【分析】(1)根据新定义得到“逆反函数”为,然后将代入即可解题;
(2)根据题意得到“逆反函数”解方程组即可求得B点坐标;
(3)求得两函数与轴的交点以及两函数的交点,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列方程解题即可.
10.(2024八上·杭州期中)对于任意实数a,b,定义关于@的一种运算如下,例如,.
(1)填空: _________; _________;
(2)若,求x的取值范围.
(3)若关于x的不等式恰有两个正整数解,求m的取值范围.
【答案】(1)4,4
(2)
(3)
【知识点】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法则;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1.(2024八上·义乌期末)两个顶角相等的等腰三角形,如果具有公共的顶角顶点,把它们的底角顶点连接起来形成一组可证得全等的三角形,我们把连接的那两条线段叫做“友好”线段.例如:如图1,中,,中,,且,连接,则可证得,此时线段和线段就是一对“友好”线段.
(1)如图2,和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
①图中线段的“友好”线段是 ;
②连接,若,求的长;
(2)如图3,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是外一点,,,求线段的长.
【答案】(1)①;
解:②连接,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由①知,,

(2)以为直角边在的下面作等腰直角三角形,则,,
∵,

∴,
∴,
∴线段的长为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1)解:①如图2,
和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图中线段的“友好”线段是,
故答案为:;
【分析】(1)①根据等腰三角形得到然后根据“”得到,即可得到然后根据“友好”线段的定义解题;
②连接,根据勾股定理求出的长,进而得到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的长,结合①的结论计算即可;
(2)以为直角边在的下面作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到利用等边对等角得到然后运用“”证明即可得到最后利用勾股定理解题即可.
(1)解:①如图2,
和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图中线段的“友好”线段是,
故答案为:;
②连接,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由①知,,
∴;
(2)以为直角边在的下面作等腰直角三角形,则,,
∵,

∴,
∴,
∴线段的长为.
12.(2024八上·鄞州期末)定义:若是的三边,且,则称为“方倍三角形”.
(1)若是“方倍三角形”,且斜边AB=,则该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
(2)如图,是“方倍三角形”,且,求证:为等边三角形.
(3)如图,中,,,是边上一点,将沿进行折叠,点落在点处,连接,,若为“方倍三角形”,且,求的长.
【答案】(1)
(2)证明:∵是“方倍三角形”,且,则,
∴,
∴,
∴为等边三角形;
(3)解:由翻折可知:,∴,
根据“方倍三角形”定义可知:,
∴,
∴为等边三角形,,
∴,
∵,
∴,
∵,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由翻折可知:,
∴,
∵,
∴,
∴,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
延长交于点E,如图,
∵,
∴,
∴,
∴,
∴.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解析】【解答】(1)解:设其余两条边为a,b,
则满足,
根据“方倍三角形”定义,还满足:,
联立方程组得,
解得,
则的面积为:;
故答案为:;
【分析】(1)设其余两条边为a,b,满足,根据“方倍三角形”定义,即可得a和b的值,即可解题;
(2)根据“方倍三角形”的定义解题即可;
(3)根据“方倍三角形”定义可得为等边三角形,从而得到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到,延长交于点E,利用勾股定理求出的长,即可解题.
13.(2024八上·浙江期中)定义:如果一条线段将一个三角形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我们把这条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二分线”;如果两条线段将一个三角形分成三个等腰三角形,我们把这两条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三分线”.
(1)三角形内角度数如图1所示,在图中画出“二分线”,并标出每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度数;
(2)图2是一个顶角为的等腰三角形,在图中画出“三分线”,并标出每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度数;
(3)在中,其最小的内角,过顶点B的一条线段是的“二分线”,请直接写出的度数.
【答案】(1)解:如图即为所求:
(2)如图即为所求:
(3)解:如图,
当,时,,



当,时,,


当时,,



当,时,,,


此时在中,其最小的内角为,故此种情况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的度数为或或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分析】(1)在上取一点,连接,使得,线段即为所求;
(2)取的中点,再过点作于点,然后连接,即可求解;
(3)分三种情况讨论:当,时,当,时,当时,当,时,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与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求解即可.
(1)解:如图即为所求:
(2)如图即为所求:
(3)当,时,,



当,时,,


当时,,



当,时,,,


此时在中,其最小的内角为,故此种情况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的度数为或或.
14.(2024八上·瑞安期中)我们新定义一类三角形:有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平方的2倍的三角形叫做奇异三角形.例如,某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2, ,因为=2,所以这个三角形是奇异三角形
(1)若△ABC的三边长分别是3,4和 ,判断此三角形是否为奇异三角形,请说明理由.
(2)若Rt△ABC是奇异三角形,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请探究a和b满足的数量关系式.
【答案】(1)解:是的,因为=,所以此三角形为奇异三角形.
(2)解:因为Rt△ABC,所以 +=
又因为三角形为奇异三角形,
当a时,得:+=2
代入得 :++=2
2=
b=a
当b时+=2
代入得:++=2
2=
a=b
【知识点】勾股定理
【解析】【分析】(1)根据勾股定理、奇异三角形的定义计算即可;
(2)由勾股定理得出a2+b2=c2,由Rt△ABC是奇异三角形,分情况讨论,得出a2+c2=2b2,b2+c2=2a2,即可得出结论.
15.(2024八上·余姚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0,8),B(﹣4,0),C(4,0),给出如下定义:若P为△ABC内(不含边界)一点,且BP与△APC的一条边相等,则称点P为△ABC的和谐点.
(1)在P1(﹣1,1),P2(2,2),P3(0,5)中,△ABC的和谐点是    ;
(2)若点P为△ABC的和谐点,且∠ABP=45°,求点P的坐标;
(3)直线l为过点M(0,m)且与x轴平行的直线,若直线l上存在△ABC的二个和谐点,请直接写出m的取值范围.
【答案】(1)P2,P3
(2)解:①由A(0,8),B(﹣4,0),C(4,0)可知,当P在△ABC内部时,BP≠AC,
②当AP=BP,∠ABP=45°时,过P作PH⊥x轴于H,过A作AG⊥PH于G,如图:
∵AP=BP,∠ABP=45°,
∴△AB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PB=90°,
∴∠BPH=90°﹣∠APG=∠PAG,
∵∠BHP=90°=∠G,
∴△BPH≌△PAG(AAS),
∴PH=AG,BH=PG,
设P(p,q),
∵A(0,8),B(﹣4,0),
∴,
解得;
∴P(2,2);
③当BP=CP,∠ABP=45°时,过A作AQ⊥BP交BP延长线于Q,如图:
∵B(﹣4,0),C(4,0),
∴B,C关于y轴对称,
∵BP=CP,
∴P在y轴上,
同②可得Q(2,2),
由B(﹣4,0),Q(2,2)得直线BQ解析式为y=x+,
在y=x+中,令x=0得y=,
∴P(0,);
综上所述,P的坐标为(2,2)或(0,);
(3)<m<4.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坐标系中的两点距离公式
【解析】【解答】解:(1)∵A(0,8),B(﹣4,0),C(4,0),P1(﹣1,1),
∴,,
,,
∴,
∴P1(﹣1,1)不是△ABC的和谐点;
∵,
∴,,
∴,
∵在内,
∴是的和谐点;
∵,
∴,,

∵在内,
∴是的和谐点;
故答案为:,.
(3)解:由题意知,△ABC的和谐点P,满足AP=BP或BP=CP,
若AP=BP,则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
若BP=CP,则点P在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上,即y轴上;
设AB的中点为K,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T,如图,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 A(0,8),C(4,0)
则,
解得:,
∴ 直线AC解析式为y=﹣2x+8,
设T(t,﹣2t+8),
∵AT=BT,
∴t2+(﹣2t+8﹣8)2=(t+4)2+(﹣2t+8)2,
解得t=,
∴T(,),
∵A(0,8),B(﹣4,0),
∴线段AB的中点K(﹣2,4);
∵直线l上存在△ABC的两个和谐点,
∴直线l与y轴,线段KT都相交,
∴<m<4.
【分析】(1)根据各点的坐标分别求出相应线段的长度,进行逐一判断即可.
(2)分①BP=AC;②AP=BP,∠ABP=45°时;③当BP=CP,∠ABP=45°时,三种情况分析即可.
(3)由题意知,的和谐点P,满足或;根据若,则点P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若,则点P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即y轴上,先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得AC的解析式,再求得点T的坐标,进而分析即可.
四、实践探究题
16.(2024八上·长兴期中)定义:把斜边重合,且直角顶点不重合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叫做共边直角三角形
(1)概念理解:如图1,在△ABC中,∠C=90°,作出△ABC的共边直角三角形(画一个就行);
(2)问题探究:如图2.△ABC和△DBC是共边直角三角形,E、F分别是AD、BC的中点,连接EF,求证:EF⊥AD.
(3)拓展延伸:如图3所示,△ABC和△ABD是共边直角三角形,BD=CD,求证:AD平分∠CAB.
【答案】(1)解:如图,△ABD即为所求共边直角三角形,
(2)证明:如图,连接 AE,DE
∵E 点是 BC 中点,
∴AE,DE 分别是 Rt△ABC 和 Rt△DBC 斜边上的中线,
∴AE= BC,DE= BC,
∴AE=DE,
∴△ADE 是等腰三角形,
∵F 点是 AD 中点,
∴EF⊥AD
(3)证明:分别延长 AC、BD 交于点 F,
∵BD=CD,
∴∠DCB=∠DBC,
∵∠F+∠DBC=90°,∠DCF+∠DCB=90°,
∴∠F=∠DCF,
∴DC=DF,
∴BD=DF,又 AD⊥BF,
∴AB=AF,又 AD⊥BF,
∴AD 平分∠CAB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线合一
【解析】【分析】(1)以AB为斜边,作一个不与原三角形重合的直角三角形即可;
(2)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得到EA=ED,结合三线合一进行说明即可;
(3)根据BD=CD得到∠DCB=∠DBC,进而得到∠F=∠DCF,DC=DF=DB,结合三线合一说明即可.
17.(2023八上·宁波期末)定义:若是的三边,且,则称为“方倍三角形”.
(1)若是“方倍三角形”,且斜边AB=,则该三角形的面积为   .
(2)如图,是“方倍三角形”,且,求证:为等边三角形.
(3)如图,中,,,是边上一点,将沿进行折叠,点落在点处,连接,,若为“方倍三角形”,且,求的长.
【答案】(1)
(2)证明:∵是“方倍三角形”,且,
∴AB2+AC2=2AB2=2BC2,
∴AB=BC,
即AB=BC=AC,
∴△ABC为等边三角形;
(3)解:由折叠知△ABP≌△DBP,
∴BA=BD,∠ABP=∠DBP,
由“方倍三角形"定义可得AB2+BD2=2AD2=2BA2,
∴AD=AB=BD,
∴△ABD为等边三角形,∠BAD=60°,
∴∠ABP=∠DBP=30°,
∴∠PBC=∠ABC-∠ABP=90°,
∴△P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PB=135°,
由折叠知:∠DPB=∠APB=135°,
∴∠DPC=90°,
∵∠ABC=120°,∠ACB=45°,
∴∠BAC=15°,
∴∠CAD=45°,
∴△PA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P=DP=,
∴AD=2,
延长BP交AD于点E,如图,
∵∠ABP=∠PBD,
∴BE⊥AD,PE=AD=AE=1,
∴BE==,
∴PB=BE-PE=-1,
∴PC=PB=-.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勾股定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等腰直角三角形;定义新运算
【解析】【解答】解:(1)设的两直角边为a、b,则a2+b2=3①,
根据“方倍三角形"的定义得:a2+3=2b2②,
联立①②解得a=1,b=,
∴ 三角形的面积为×1×=,
故答案为:;
【分析】(1)设Rt△ABC的两直角边为a、b,由勾股定理得a2+b2=3①,根据“方倍三角形"的定义得:a2+3=2b2②,联立①②求出a、b值,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解即可;
(2)根据“方倍三角形"的定义解答即可;
(3)由折叠及“方倍三角形"的定义可得△ABD为等边三角形,从而推出△PA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得AP=DP=,延长BP交AD于点E,根据勾股定理求出PE,再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得PC=PB,即可得解.
18.(2024八上·东阳月考)我们新定义一种三角形:若一个三角形中存在两边的平方差等于第三边上高的平方,则称这个三角形为勾股高三角形,两边交点为勾股顶点.
(1)特例感知
①等腰直角三角形 ▲ 勾股高三角形(请填写“是”或者“不是”);
②如图1,已知为勾股高三角形,其中C为勾股顶点,是边上的高.若,试求线段的长度.
(2)深入探究
如图2,已知为勾股高三角形,其中C为勾股顶点且,是边上的高,试探究线段与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
(3)推广应用
如图3,等腰为勾股高三角形,其中,为边上的高,过点D向边引平行线与边交于点E.若,试求线段的长度.
【答案】(1)解:①是;
②如图1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CB2=CD2+4,CA2=CD2+1,
于是CD2=(CD2+4)﹣(CD2+1)=3,

(2)解:AD=CB,理由如下:
如图2中,由CA2﹣CB2=CD2可得:CA2﹣CD2=CB2,而CA2﹣CD2=AD2,
∴AD2=CB2,
∴AD=CB;
(3)解:过点A向ED引垂线,垂足为G,
∵“勾股高三角形”△ABC为等腰三角形,且AB=AC>BC,
∴只能是AC2﹣BC2=CD2,由上问可知AD=BC……①.
又ED∥BC,∴∠1=∠B……②.
而∠AGD=∠CDB=90°……③,
∴△AGD≌△CDB(AAS),
∴DG=BD.
易知△ADE与△ABC均为等腰三角形,
根据三线合一原理可知ED=2DG=2BD.
又AB=AC,AD=AE,
∴BD=EC=a,
∴ED=2a.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定义新运算;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解答】解:(1)①由勾股高三角形的定义知:等腰直角三角形是勾股高三角形 ;
故答案为:是;
【分析】(1)①根据勾股高三角形的定义判断即可;
②勾股定理可得CB2=CD2+4,CA2=CD2+1,再根据勾股高三角形定义可得CD2的值,据此求解即可;
(2)由CA2﹣CB2=CD2可得CA2﹣CD2=CB2,而CA2﹣CD2=AD2,从而推出AD2=CB2,继而得解;
(3)过点A向ED引垂线,垂足为G,用AAS证明△AGD≌△CDB,可得DG=BD,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即可求解.
19.(2024八上·浙江期中)新定义:我们把两个面积相等但不全等的三角形叫做偏等积三角形.
(1)初步尝试
如图1,在△ABC中,∠ACB=90°,AC=BC=6,P为AC上一点,当AP的长为   时,△ABP与△CBP为偏等积三角形.
(2)理解运用
如图2,△ABD与△ACD为偏等积三角形,AB=2,AC=4,且线段AD的长度为正整数,过点C作CE∥AB,交AD的延长线于点E,求AE的长.
(3)综合应用
如图3,已知△ABC和△ADE为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AC=AB,AD=AE,∠CAB=∠DAE=90°,F为CD的中点.请根据上述条件,回答以下问题:
①∠CAD+∠BAE的度数为 °;
②试探究线段AF与BE的数量关系,并写出解答过程.
【答案】(1)3
(2)解:如图 2,设点A到BC的距离为h,
∵△ABD 与△ACD 是偏等积三角形,
∴S△ABD=S△ACD.
∴,
∴BD=CD,
∵CE∥AB,
∴∠E=∠BAD,
在△ECD 和△ABD 中,
∴△ECD≌△ABD(AAS),∴ED=AD,EC=AB=2,
∵AC﹣EC<AE<AC+EC,且 AC=4,AE=2AD,∴4﹣2<2AD<4+2,∴1<AD<3,
∵线段 AD 的长度为正整数,∴AD=2,∴AE=4。
(3)解:①180;
②BE=2AF,理由如下:延长 AF 至 G,使 GF=AF,连接 DG,
如图 3 所示:∵F 为 CD 的中点,∴DF=CF
在△GDF 和△ACF中,
∴△GDF≌△ACF(SAS),
∴∠DGF=∠CAF,GD=AC,
∴DG∥AC,
∴∠CAD+∠GDA=180°,
∵∠CAD+∠BAE=180°,
∴∠GDA=∠BAE,
∵AC=AB,
∴GD=AB,
在△ADG 和△EAB 中,
∴△ADG≌△EAB(SAS),
∴AG=BE,
∵AG=2AF,
∴BE=2AF.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三角形的综合
【解析】【解答】解:(1)当点P为AC的中点时,AP=AC=3,
此时S△ABP=S△BCP,但△ABP与△BCP不全等 ,
∴△ABP与△BCP为偏等积三角形.
故答案为:3;
(3)①∵∠CAB=∠DAE=90°,∠CAB+∠DAE+∠CAD+∠BAE=360°,
∴∠CAD+∠BAE=180°, 故答案为 180;
【分析】(1)当点P为AC的中点时,△ABP与△CBP为偏等积三角形;
(2)先利用偏等积三角形的定义证明BD=CD,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证明∠E=∠BAD,结合对顶角相等,可利用AAS证明△ECD≌△ABD,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ED=AD,EC=AB=2, 再利用三边关系求出AD的范围,最后求出AE的长.
(3) ①利用周角的意义,求出∠CAD+∠BAE;
② 先利用SAS证明△GDF≌△ACF,再根据平行线的判定,证得DG∥AC, 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CAD+∠GDA=180°,结合 ① 中的结果,可证∠GDA=∠BAE,再利用SAS证明△ADG≌△EAB,然后结合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E=2AF.
1 / 1新定义型—浙江省八(上)数学期末复习
一、选择题
1.(2024八上·舟山期末)定义运算:对于实数,.例如,,.若,对于某个确定的,有且只有一个使等式成立,则的取值范围是(  )
A.或 B.
C. D.或
2.(2023八上·宁海期末)高斯函数,也称为取整函数,即表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例如:,则下列结论:①;②;③若,则的取值范围是;④当时,的值为0,1,2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3.(2022八上·定海期末)对于任意实数p、q,定义一种运算:p@q=p-q+pq,例如2@3=2-3+2×3.请根据上述定义解决问题: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有3个整数解,则m的取值范围为是 (  )
A.-8≤m<-5 B.-8二、填空题
4.(2024八上·上城期末)定义:若一个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高线与这条边有两个交点,这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称为这条边上的“中高距”.如图,中,为边上的中线,为边上的高线,则的长称为边上的“中高距”.
(1)若边上的“中高距”为0,则的形状是    三角形;
(2)若,,,则边上的“中高距”为   .
5.(2023八上·诸暨月考)当三角形中一个内角β是另外一个内角a的时,我们称此三角形为“友好三角形”. 如果一个“友好三角形”中有一个内角为,那么这个“友好三角形”的“友好角a”的度数为   .
6.(2023八上·鄞州期末)定义:对于实数a,符号表示不大于a的最大整数.例如:,,.如果,则满足条件的所有正整数x的值是   .
7.(2023八上·义乌月考)定义: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是另一条边长度的两倍,则称这个三角形为倍长三角形.若等腰△ABC是倍长三角形,且一边长为6,则△ABC的底边长为   .
三、解答题
8.(2023八上·西湖期末)定义关于@的一种运算:,如.
(1)若,且x为正整数,求x的值.
(2)若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和的解相同,求a的值.
9.(2024八上·滨江期末)定义:一次函数和一次函数为“逆反函数”,如和为“逆反函数”.
(1)点在的“逆反函数”图象上,则 ;
(2)图象上一点又是它的“逆反函数”图象上的点,求点B的坐标;
(3)若和它的“逆反函数”与y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3,求b的值.
10.(2024八上·杭州期中)对于任意实数a,b,定义关于@的一种运算如下,例如,.
(1)填空: _________; _________;
(2)若,求x的取值范围.
(3)若关于x的不等式恰有两个正整数解,求m的取值范围.
11.(2024八上·义乌期末)两个顶角相等的等腰三角形,如果具有公共的顶角顶点,把它们的底角顶点连接起来形成一组可证得全等的三角形,我们把连接的那两条线段叫做“友好”线段.例如:如图1,中,,中,,且,连接,则可证得,此时线段和线段就是一对“友好”线段.
(1)如图2,和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
①图中线段的“友好”线段是 ;
②连接,若,求的长;
(2)如图3,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是外一点,,,求线段的长.
12.(2024八上·鄞州期末)定义:若是的三边,且,则称为“方倍三角形”.
(1)若是“方倍三角形”,且斜边AB=,则该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
(2)如图,是“方倍三角形”,且,求证:为等边三角形.
(3)如图,中,,,是边上一点,将沿进行折叠,点落在点处,连接,,若为“方倍三角形”,且,求的长.
13.(2024八上·浙江期中)定义:如果一条线段将一个三角形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我们把这条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二分线”;如果两条线段将一个三角形分成三个等腰三角形,我们把这两条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三分线”.
(1)三角形内角度数如图1所示,在图中画出“二分线”,并标出每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度数;
(2)图2是一个顶角为的等腰三角形,在图中画出“三分线”,并标出每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度数;
(3)在中,其最小的内角,过顶点B的一条线段是的“二分线”,请直接写出的度数.
14.(2024八上·瑞安期中)我们新定义一类三角形:有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平方的2倍的三角形叫做奇异三角形.例如,某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2, ,因为=2,所以这个三角形是奇异三角形
(1)若△ABC的三边长分别是3,4和 ,判断此三角形是否为奇异三角形,请说明理由.
(2)若Rt△ABC是奇异三角形,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请探究a和b满足的数量关系式.
15.(2024八上·余姚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0,8),B(﹣4,0),C(4,0),给出如下定义:若P为△ABC内(不含边界)一点,且BP与△APC的一条边相等,则称点P为△ABC的和谐点.
(1)在P1(﹣1,1),P2(2,2),P3(0,5)中,△ABC的和谐点是    ;
(2)若点P为△ABC的和谐点,且∠ABP=45°,求点P的坐标;
(3)直线l为过点M(0,m)且与x轴平行的直线,若直线l上存在△ABC的二个和谐点,请直接写出m的取值范围.
四、实践探究题
16.(2024八上·长兴期中)定义:把斜边重合,且直角顶点不重合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叫做共边直角三角形
(1)概念理解:如图1,在△ABC中,∠C=90°,作出△ABC的共边直角三角形(画一个就行);
(2)问题探究:如图2.△ABC和△DBC是共边直角三角形,E、F分别是AD、BC的中点,连接EF,求证:EF⊥AD.
(3)拓展延伸:如图3所示,△ABC和△ABD是共边直角三角形,BD=CD,求证:AD平分∠CAB.
17.(2023八上·宁波期末)定义:若是的三边,且,则称为“方倍三角形”.
(1)若是“方倍三角形”,且斜边AB=,则该三角形的面积为   .
(2)如图,是“方倍三角形”,且,求证:为等边三角形.
(3)如图,中,,,是边上一点,将沿进行折叠,点落在点处,连接,,若为“方倍三角形”,且,求的长.
18.(2024八上·东阳月考)我们新定义一种三角形:若一个三角形中存在两边的平方差等于第三边上高的平方,则称这个三角形为勾股高三角形,两边交点为勾股顶点.
(1)特例感知
①等腰直角三角形 ▲ 勾股高三角形(请填写“是”或者“不是”);
②如图1,已知为勾股高三角形,其中C为勾股顶点,是边上的高.若,试求线段的长度.
(2)深入探究
如图2,已知为勾股高三角形,其中C为勾股顶点且,是边上的高,试探究线段与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
(3)推广应用
如图3,等腰为勾股高三角形,其中,为边上的高,过点D向边引平行线与边交于点E.若,试求线段的长度.
19.(2024八上·浙江期中)新定义:我们把两个面积相等但不全等的三角形叫做偏等积三角形.
(1)初步尝试
如图1,在△ABC中,∠ACB=90°,AC=BC=6,P为AC上一点,当AP的长为   时,△ABP与△CBP为偏等积三角形.
(2)理解运用
如图2,△ABD与△ACD为偏等积三角形,AB=2,AC=4,且线段AD的长度为正整数,过点C作CE∥AB,交AD的延长线于点E,求AE的长.
(3)综合应用
如图3,已知△ABC和△ADE为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AC=AB,AD=AE,∠CAB=∠DAE=90°,F为CD的中点.请根据上述条件,回答以下问题:
①∠CAD+∠BAE的度数为 °;
②试探究线段AF与BE的数量关系,并写出解答过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答案】A
【知识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定义新运算
【解析】【解答】解:,故①错误;
若,故②错误;
若,则,解得,故③正确;
当时,,,
当时,;
当时,;
当时,;
当时,;
的值不可能为0,
综上的值为1,2,故④错误;
故正确的个数有1个.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定义的新运算可直接判断①②;由定义的新运算可得1≤x-1<2,求出x的范围,据此判断③;当-1≤x<1时,0≤x+1<2、0<-x+1≤2,然后分x=-1、x=-、x=0、x=求出[x+1]+[-x+1]的值,据此判断④.
3.【答案】B
【知识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特殊解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中的新定义得到不等式组:

解不等式①得:x<2,
解不等式②得:,
∴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2,
∵不等式组有3个整数解,即整数解为-1,0,1,
∴-2<≤-1,
解得:-8<m≤-5.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定义新运算:p@q=p-q+pq,可得到关于x的不等式组,求出不等式组中的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根据不等式组有3个整数解,可得到整数解为-1,0,1,由此可得到关于m的不等式组,然后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
4.【答案】(1)等腰
(2)
【知识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腰直角三角形
5.【答案】或或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解析】【解答】解:∵三角形中一个内角β是另外一个内角a的0.5,
∴,
①当时,则,
∴,即”友好角a“的度数为108°,
②当时,“友好角a”的度数为,
③当,时,则,
∴,
∴,即”友好角a“的度数为84°,
综上所述,“友好角a”的度数为或或,
故答案为:或或.
【分析】根据题意,得,然后分类讨论:①当时,得关于a的方程,解方程求出a的值;②当时;③当,时,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关于a的方程,解方程求出a的值.
6.【答案】5和6
【知识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定义新运算
【解析】【解答】解:由定义可知:,
解得:
正整数有和.
故答案为和.
【分析】根据定义的新运算可得,求解可得x的范围,进而可得x的正整数值.
7.【答案】3或6
【知识点】三角形三边关系;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当6是腰时,则底是3,
当6是底时,腰是12,
∴△ABC的底边长为3或6.
故答案为:3或6..
【分析】分两种情况:当6是腰时,求出底是3,当6是底时,腰是12,即可得出答案.
8.【答案】(1)
(2)
【知识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特殊解
9.【答案】(1);
(2)解:∵,
∴的“逆反函数”为,
∵图象上一点又是它的“逆反函数”图象上的点,
∴,解得:
∴;
(3)解:∵,
∴它的“逆反函数”为,
∴两函数与轴的交点分别为,,
由,解得:,
∴两函数的交点为,
∵和它的“逆反函数”与y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3,
∴,
∴或.
【知识点】一次函数的概念;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
【解析】【解答】(1)解:∵,
∴的“逆反函数”为,
∵点在的“逆反函数”图象上,
∴,
∴,
故答案为:;
【分析】(1)根据新定义得到“逆反函数”为,然后将代入即可解题;
(2)根据题意得到“逆反函数”解方程组即可求得B点坐标;
(3)求得两函数与轴的交点以及两函数的交点,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列方程解题即可.
10.【答案】(1)4,4
(2)
(3)
【知识点】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法则;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1.【答案】(1)①;
解:②连接,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由①知,,

(2)以为直角边在的下面作等腰直角三角形,则,,
∵,

∴,
∴,
∴线段的长为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1)解:①如图2,
和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图中线段的“友好”线段是,
故答案为:;
【分析】(1)①根据等腰三角形得到然后根据“”得到,即可得到然后根据“友好”线段的定义解题;
②连接,根据勾股定理求出的长,进而得到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的长,结合①的结论计算即可;
(2)以为直角边在的下面作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到利用等边对等角得到然后运用“”证明即可得到最后利用勾股定理解题即可.
(1)解:①如图2,
和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图中线段的“友好”线段是,
故答案为:;
②连接,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由①知,,
∴;
(2)以为直角边在的下面作等腰直角三角形,则,,
∵,

∴,
∴,
∴线段的长为.
12.【答案】(1)
(2)证明:∵是“方倍三角形”,且,则,
∴,
∴,
∴为等边三角形;
(3)解:由翻折可知:,∴,
根据“方倍三角形”定义可知:,
∴,
∴为等边三角形,,
∴,
∵,
∴,
∵,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由翻折可知:,
∴,
∵,
∴,
∴,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
延长交于点E,如图,
∵,
∴,
∴,
∴,
∴.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解析】【解答】(1)解:设其余两条边为a,b,
则满足,
根据“方倍三角形”定义,还满足:,
联立方程组得,
解得,
则的面积为:;
故答案为:;
【分析】(1)设其余两条边为a,b,满足,根据“方倍三角形”定义,即可得a和b的值,即可解题;
(2)根据“方倍三角形”的定义解题即可;
(3)根据“方倍三角形”定义可得为等边三角形,从而得到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到,延长交于点E,利用勾股定理求出的长,即可解题.
13.【答案】(1)解:如图即为所求:
(2)如图即为所求:
(3)解:如图,
当,时,,



当,时,,


当时,,



当,时,,,


此时在中,其最小的内角为,故此种情况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的度数为或或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分析】(1)在上取一点,连接,使得,线段即为所求;
(2)取的中点,再过点作于点,然后连接,即可求解;
(3)分三种情况讨论:当,时,当,时,当时,当,时,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与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求解即可.
(1)解:如图即为所求:
(2)如图即为所求:
(3)当,时,,



当,时,,


当时,,



当,时,,,


此时在中,其最小的内角为,故此种情况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的度数为或或.
14.【答案】(1)解:是的,因为=,所以此三角形为奇异三角形.
(2)解:因为Rt△ABC,所以 +=
又因为三角形为奇异三角形,
当a时,得:+=2
代入得 :++=2
2=
b=a
当b时+=2
代入得:++=2
2=
a=b
【知识点】勾股定理
【解析】【分析】(1)根据勾股定理、奇异三角形的定义计算即可;
(2)由勾股定理得出a2+b2=c2,由Rt△ABC是奇异三角形,分情况讨论,得出a2+c2=2b2,b2+c2=2a2,即可得出结论.
15.【答案】(1)P2,P3
(2)解:①由A(0,8),B(﹣4,0),C(4,0)可知,当P在△ABC内部时,BP≠AC,
②当AP=BP,∠ABP=45°时,过P作PH⊥x轴于H,过A作AG⊥PH于G,如图:
∵AP=BP,∠ABP=45°,
∴△AB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PB=90°,
∴∠BPH=90°﹣∠APG=∠PAG,
∵∠BHP=90°=∠G,
∴△BPH≌△PAG(AAS),
∴PH=AG,BH=PG,
设P(p,q),
∵A(0,8),B(﹣4,0),
∴,
解得;
∴P(2,2);
③当BP=CP,∠ABP=45°时,过A作AQ⊥BP交BP延长线于Q,如图:
∵B(﹣4,0),C(4,0),
∴B,C关于y轴对称,
∵BP=CP,
∴P在y轴上,
同②可得Q(2,2),
由B(﹣4,0),Q(2,2)得直线BQ解析式为y=x+,
在y=x+中,令x=0得y=,
∴P(0,);
综上所述,P的坐标为(2,2)或(0,);
(3)<m<4.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坐标系中的两点距离公式
【解析】【解答】解:(1)∵A(0,8),B(﹣4,0),C(4,0),P1(﹣1,1),
∴,,
,,
∴,
∴P1(﹣1,1)不是△ABC的和谐点;
∵,
∴,,
∴,
∵在内,
∴是的和谐点;
∵,
∴,,

∵在内,
∴是的和谐点;
故答案为:,.
(3)解:由题意知,△ABC的和谐点P,满足AP=BP或BP=CP,
若AP=BP,则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
若BP=CP,则点P在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上,即y轴上;
设AB的中点为K,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T,如图,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 A(0,8),C(4,0)
则,
解得:,
∴ 直线AC解析式为y=﹣2x+8,
设T(t,﹣2t+8),
∵AT=BT,
∴t2+(﹣2t+8﹣8)2=(t+4)2+(﹣2t+8)2,
解得t=,
∴T(,),
∵A(0,8),B(﹣4,0),
∴线段AB的中点K(﹣2,4);
∵直线l上存在△ABC的两个和谐点,
∴直线l与y轴,线段KT都相交,
∴<m<4.
【分析】(1)根据各点的坐标分别求出相应线段的长度,进行逐一判断即可.
(2)分①BP=AC;②AP=BP,∠ABP=45°时;③当BP=CP,∠ABP=45°时,三种情况分析即可.
(3)由题意知,的和谐点P,满足或;根据若,则点P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若,则点P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即y轴上,先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得AC的解析式,再求得点T的坐标,进而分析即可.
16.【答案】(1)解:如图,△ABD即为所求共边直角三角形,
(2)证明:如图,连接 AE,DE
∵E 点是 BC 中点,
∴AE,DE 分别是 Rt△ABC 和 Rt△DBC 斜边上的中线,
∴AE= BC,DE= BC,
∴AE=DE,
∴△ADE 是等腰三角形,
∵F 点是 AD 中点,
∴EF⊥AD
(3)证明:分别延长 AC、BD 交于点 F,
∵BD=CD,
∴∠DCB=∠DBC,
∵∠F+∠DBC=90°,∠DCF+∠DCB=90°,
∴∠F=∠DCF,
∴DC=DF,
∴BD=DF,又 AD⊥BF,
∴AB=AF,又 AD⊥BF,
∴AD 平分∠CAB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线合一
【解析】【分析】(1)以AB为斜边,作一个不与原三角形重合的直角三角形即可;
(2)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得到EA=ED,结合三线合一进行说明即可;
(3)根据BD=CD得到∠DCB=∠DBC,进而得到∠F=∠DCF,DC=DF=DB,结合三线合一说明即可.
17.【答案】(1)
(2)证明:∵是“方倍三角形”,且,
∴AB2+AC2=2AB2=2BC2,
∴AB=BC,
即AB=BC=AC,
∴△ABC为等边三角形;
(3)解:由折叠知△ABP≌△DBP,
∴BA=BD,∠ABP=∠DBP,
由“方倍三角形"定义可得AB2+BD2=2AD2=2BA2,
∴AD=AB=BD,
∴△ABD为等边三角形,∠BAD=60°,
∴∠ABP=∠DBP=30°,
∴∠PBC=∠ABC-∠ABP=90°,
∴△P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PB=135°,
由折叠知:∠DPB=∠APB=135°,
∴∠DPC=90°,
∵∠ABC=120°,∠ACB=45°,
∴∠BAC=15°,
∴∠CAD=45°,
∴△PA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P=DP=,
∴AD=2,
延长BP交AD于点E,如图,
∵∠ABP=∠PBD,
∴BE⊥AD,PE=AD=AE=1,
∴BE==,
∴PB=BE-PE=-1,
∴PC=PB=-.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勾股定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等腰直角三角形;定义新运算
【解析】【解答】解:(1)设的两直角边为a、b,则a2+b2=3①,
根据“方倍三角形"的定义得:a2+3=2b2②,
联立①②解得a=1,b=,
∴ 三角形的面积为×1×=,
故答案为:;
【分析】(1)设Rt△ABC的两直角边为a、b,由勾股定理得a2+b2=3①,根据“方倍三角形"的定义得:a2+3=2b2②,联立①②求出a、b值,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解即可;
(2)根据“方倍三角形"的定义解答即可;
(3)由折叠及“方倍三角形"的定义可得△ABD为等边三角形,从而推出△PA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得AP=DP=,延长BP交AD于点E,根据勾股定理求出PE,再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得PC=PB,即可得解.
18.【答案】(1)解:①是;
②如图1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CB2=CD2+4,CA2=CD2+1,
于是CD2=(CD2+4)﹣(CD2+1)=3,

(2)解:AD=CB,理由如下:
如图2中,由CA2﹣CB2=CD2可得:CA2﹣CD2=CB2,而CA2﹣CD2=AD2,
∴AD2=CB2,
∴AD=CB;
(3)解:过点A向ED引垂线,垂足为G,
∵“勾股高三角形”△ABC为等腰三角形,且AB=AC>BC,
∴只能是AC2﹣BC2=CD2,由上问可知AD=BC……①.
又ED∥BC,∴∠1=∠B……②.
而∠AGD=∠CDB=90°……③,
∴△AGD≌△CDB(AAS),
∴DG=BD.
易知△ADE与△ABC均为等腰三角形,
根据三线合一原理可知ED=2DG=2BD.
又AB=AC,AD=AE,
∴BD=EC=a,
∴ED=2a.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定义新运算;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解答】解:(1)①由勾股高三角形的定义知:等腰直角三角形是勾股高三角形 ;
故答案为:是;
【分析】(1)①根据勾股高三角形的定义判断即可;
②勾股定理可得CB2=CD2+4,CA2=CD2+1,再根据勾股高三角形定义可得CD2的值,据此求解即可;
(2)由CA2﹣CB2=CD2可得CA2﹣CD2=CB2,而CA2﹣CD2=AD2,从而推出AD2=CB2,继而得解;
(3)过点A向ED引垂线,垂足为G,用AAS证明△AGD≌△CDB,可得DG=BD,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即可求解.
19.【答案】(1)3
(2)解:如图 2,设点A到BC的距离为h,
∵△ABD 与△ACD 是偏等积三角形,
∴S△ABD=S△ACD.
∴,
∴BD=CD,
∵CE∥AB,
∴∠E=∠BAD,
在△ECD 和△ABD 中,
∴△ECD≌△ABD(AAS),∴ED=AD,EC=AB=2,
∵AC﹣EC<AE<AC+EC,且 AC=4,AE=2AD,∴4﹣2<2AD<4+2,∴1<AD<3,
∵线段 AD 的长度为正整数,∴AD=2,∴AE=4。
(3)解:①180;
②BE=2AF,理由如下:延长 AF 至 G,使 GF=AF,连接 DG,
如图 3 所示:∵F 为 CD 的中点,∴DF=CF
在△GDF 和△ACF中,
∴△GDF≌△ACF(SAS),
∴∠DGF=∠CAF,GD=AC,
∴DG∥AC,
∴∠CAD+∠GDA=180°,
∵∠CAD+∠BAE=180°,
∴∠GDA=∠BAE,
∵AC=AB,
∴GD=AB,
在△ADG 和△EAB 中,
∴△ADG≌△EAB(SAS),
∴AG=BE,
∵AG=2AF,
∴BE=2AF.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三角形的综合
【解析】【解答】解:(1)当点P为AC的中点时,AP=AC=3,
此时S△ABP=S△BCP,但△ABP与△BCP不全等 ,
∴△ABP与△BCP为偏等积三角形.
故答案为:3;
(3)①∵∠CAB=∠DAE=90°,∠CAB+∠DAE+∠CAD+∠BAE=360°,
∴∠CAD+∠BAE=180°, 故答案为 180;
【分析】(1)当点P为AC的中点时,△ABP与△CBP为偏等积三角形;
(2)先利用偏等积三角形的定义证明BD=CD,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证明∠E=∠BAD,结合对顶角相等,可利用AAS证明△ECD≌△ABD,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ED=AD,EC=AB=2, 再利用三边关系求出AD的范围,最后求出AE的长.
(3) ①利用周角的意义,求出∠CAD+∠BAE;
② 先利用SAS证明△GDF≌△ACF,再根据平行线的判定,证得DG∥AC, 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CAD+∠GDA=180°,结合 ① 中的结果,可证∠GDA=∠BAE,再利用SAS证明△ADG≌△EAB,然后结合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E=2AF.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