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孟
子
三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施行
仁政
少
积累文中常用文言词语,了解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重点)
把握课文层层推理、结构严谨的论证过程,体会其流畅雄辩的论证风格。(难点)
体会“人和”“大丈夫”的内涵,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体会行正道、经磨难对个人和国家的重要作用。(重点)
学习目标
新课导入
抗日战争结束以后,蒋介石反动政府就忙于进行消灭共产党的战争。当时国民党有军队有430多万人,还配备有美帝国主义资助的先进武器装备,而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连同地方部分加在一起才120万人,军事力量的悬殊是如此之大!但这场敌我力量如此悬殊的战争,却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以国民党反动派的失败而告终。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就是因为共产党有人民的支持,即“人心所向”。
新课导入
其实,这不是共产党人的发明,早在2000多年前,孟子就提出了“得道多助”的论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孟子的这一论断。
孟子,名轲,思想家,教育家
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与孔子合称“孔孟”,并有“亚圣”之称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走近作者
走近作者
主张“法先王”,行“王道”“仁政”。
政治主张
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主要贡献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之一,为孟子和弟子及再传弟子所著。
南宋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论语》合为“四书”
作者简介
孟子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仁”学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当时天下以互相攻伐,富国强兵为能,因此视其主张为迂阔,远离实际,不予采纳,因此在政治上没有什么成就。 他退而讲学、著述,他的学生们记 他的言行,成为《孟子》七篇。
作品简介
《孟子》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孟子》作为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记述了孟子游说各诸侯国的言行和同当时各学派论辩的情况。
“四书五经” 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四书又称为四子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
作品简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尽信书,不如无书。
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自读课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
天时 不如 地利,地利不如 人和。
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疏通课文
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不如,比不上。
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三里之城,七里之 郭,环 而攻 之 而 不胜。
夫 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疏通课文
外城
②而,表转折,却
夫,句首发语词
内城
得到
代词,这
围
①而,表修饰
……的原因
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这样却
的原因
疏通课文
城 非不 高也, 池 非不深也,
兵革 非不 坚利 也,米粟 非不多也;
委 而 去 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城墙
双重否定,不是不
护城河
泛指武器装备
坚韧锋利
充足
泛指粮食,军粮
放弃
离开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坚韧锋利,粮食不是不充足,但守城者弃城而离开,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疏通课文
故曰:域民不以 封疆 之 界,
固 国 不以 山溪 之 险,
威 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 道 者 多 助,失道者寡助。
所以
名词的使动用法:使……居住
凭借,依靠
界限
形作动,巩固
国家,国防
山河
形作动,震慑,征服
施行
仁政
的人,这里指君主
(人)多
得到帮助支持
(人)少
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其它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划定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锋利。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疏通课文
寡助 之 至,亲戚 畔 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故 君子 有 不战,战必 胜矣。
到
极点
指父母兄弟,统指家里亲人
通“叛” 背叛
归顺,服从
行仁政的君主
表假设,或者,要么
一定
取胜
所字结构,的情况,条件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内外亲属都背叛他的人,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知识归纳
一词多义
之
三里之城( )
夫环而攻之( )
寡助之至( )
亲戚之所畔( )
助词,的
代词,它,指“三里之城”
动词,到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利
天时不如地利( )
兵革非不坚利也( )
形容词,有利
形容词,锋利,锐利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第一句提出观点,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天时、地利、人和。用顶真的修辞手法突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这里的“人和”就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句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通过举小城四面被围,攻方又拥有“天时”这一有利条件,却不能取胜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地利”重于“天时”的论点。
“三里之城……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几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局部探究
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先选取作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后面同样选取作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
局部探究
中心论点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后面部分?
首先,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后面进一步论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这三句有什么作用?强调了什么?三个句子的顺序为什么不能颠倒?
作用是增强文章的语势,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召力。强调地利不足恃,只有“人和”才可以“域民”“固国”“威天下”。三句是按照治国的逻辑顺序排列的,是递进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必要条件,环环相扣,所以不能颠倒。
对比论证。将“失道者”与“得道者”进行对比,再次强调“人和”的重要性: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
本文结尾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来深化全文主旨?
逐层论证,层层深入。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本文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拓展归纳
主旨
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说明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条件是人心的向背,而决定人心向背的是是否施行“仁政”,从而阐明施行“仁政”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