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节第1节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2024八下·苍南期末)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一些不能直接观察或复杂的事物.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 )
A.小心触电
B.原子的结构
C.磁铁周围的磁场
D.壤土类土壤的组成
2.为了解释水电解的微观变化,某同学做了许多分子和原子的模型,其中能表示水分子模型的是( )。
A. B.
C. D.
3.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经常会用到一些科学研究方法,例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类比法”“模型法”“比值定义法”等研究方法。下面主要用到“模型法”的是( )
A.速度的定义式的得出 B.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C.探究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D.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线
4.提起压在容器中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发生汽化,如图所示:
下列最能表示水汽化后在相同空间内粒子分布的是( )
A. B.
C. D.
5.高铁是中国一张靓丽的名片,车厢内禁止吸烟须张贴的标志是( )
A. B. C. D.
6.在生活与科研中,我们用符号或模型来表达一定的信息。下列图示属于符号的是( )
A. B.
C. D.
7. 科学研究发现:氮气不活泼,在3000℃时仅有0.1%的分子分裂。在0℃、常压条件下,向密闭容器M中充入一定量氮气,而后升高温度(不超过300℃,压强不变),若该密闭容器的体积增大了一倍,几位同学设想了四种 M内分子变化的示意图,你认为合理的是( )
A. B.
C. D.
8.(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二章 第1节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下图是公交车上常见的警示图,用来提醒乘客防止因惯性造成不良后果的是( )
A.请勿将头手伸出窗外
B.请拉好扶手防止刹车
C.禁止吸烟
D.请勿乱丢瓜皮果壳
9.(2.1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会用到很多科学方法,如控制变量法、放大法、分类法、模型法等,以下用到模型法的是( )
A.根据生物能否进行光合作用分为植物和动物
B.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
C.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D.将细线悬挂着的一乒乓球轻轻靠在发声的音叉上,乒乓球会被弹开,这一现象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10.(2021八下·吴兴期中)下列关于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模型都是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认识对象特征的
②模型可以是某种物质放大的或缩小的复制品,也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
③模型可以表示一个过程,如描述水的三态变化的示意图
④有的模型是抽象的,如一些数学公式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
11.(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二章 第1节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下图表示的是液态水和气态水的状态模型,“”表示水分子。
(1)图中表示气态水的是 。
(2)温度降低时液态的水会变成 态的冰,而温度升高时会变成 态的水蒸气。
(3)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水在状态变化时,水分子之间的 发生了变化。
12.(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二章 第1节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已知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模型来表示这一反应过程: ☆☆+☆☆+◆◆ → ☆◆☆+☆◆☆。请你指出该同学用来表示氢分子的符号是 ;用来表示水分子的符号是 。
13.(2.2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请你认真观察、分析对比下面示意图并回答问题。
(1)水分解是 变化,水汽化是 变化。
(2)从微观角度分析,上述两种变化的根本区别是 。
(3)由此分析,分子与原子的区别是 。
14.(2.2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如图是甲烷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请通过比较、归纳,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甲烷分子和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的不同点是 。
(2)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水分子的相同点是 。
(3)根据上述示意图,请从微观角度描述你获得的关于化学变化的一个信息: 。
15.(2.1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请回答:
(1)下列关于变化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分子的数目增多了 B.分子变小了
C.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了 D.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2)变化Ⅰ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16.(2.1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如图是水发生变化的微观结构模型,甲、乙两种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从微观结构分析,该变化的特点是 。
17.(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2.1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同步测试(1))阅读有关科学发展的材料,回答相关的问题。
原子结构认识史:
“实心球模型”(道尔顿)→“西瓜模型”(汤姆生)→“核式结构模型”(卢瑟福)→“分层模型”(玻尔)→……
科学家对原子内部结构的研究仍在继续。但也有科学家质疑:原子内部的微粒真的无限可分吗?
(1)科学家在探索原子结构内部奥秘时,在不断的实验中重建模型,下列有关模型的说法,合理的是 。
A.模型是在实验和发现中不断修正和完善的
B.模型一定是研究对象本身的放大或缩小,不可改变
C.建立模型有助于我们认识和理解许多自然事物的本质
(2)根据以上信息,谈谈你对科学发展的认识: (写出一点即可)。
18.(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2.1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同步测试(1))二氧化碳是一种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但我们却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构成二氧化碳气体的分子,因而人们就用二氧化碳的分子模型来表示二氧化碳的结构。如图所示是二氧化碳的分子模型,其中每一个单元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每个单元中的黑色小球表示碳原子,白色小球表示氧原子。
(1)根据图中的结构模型,你能看出一集气瓶的二氧化碳气体其实是由许许多多个 构成。而每个二氧化碳分子都是由 构成的。
(2)如果用大写字母“C”表示碳原子,用“O”表示氧原子,原子的个数表示在字母的右下角。请你写出用字母表示的二氧化碳的符号: 。
三、实验探究题
19.(2017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测试卷(2))如图是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氮气和氢气发生反应生成氨气的微观模拟图,其中 分别表示氮原子和氢原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B中补充画出相关粒子图形,使其表示正确;
(2)补充的依据是
(3)结合该图示从微观角度解释由B到C变化的实质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模型是所研究的系统、过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种表达形式,也可指根据实验、图样放大或缩小而制作的样品,一般用于展览或实验或铸造机器零件等用的模子。
【解答】模型可以反应事物的特征,BCD可以反应对应事物的特征,都属于模型,A为标志,不能反应事物的特征。
故答案为:A。
2.【答案】C
【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解答】A. 该模型表示两个独立存在的氢原子,故不符合题意 ;
B. 该模型表示一个氧分子,一个氧分子有两个氧原子构成,故不符合题意 ;
C. 该模型表示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分子,这个分子就是水分子,故符合题意 ;
D. 表示一个氧原子和一个氢原子分别独立存在,它们之间没有联系,故不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C。
3.【答案】D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模型是通过主观意识借助实体或者虚拟表现构成客观阐述形态结构的一种表达目的的物件(物件并不等于物体,不局限于实体与虚拟、不限于平面与立体)。
【解答】A. 速度的定义式的得出是利用比值定义法,A错误;
B.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等效替代法的应用,B错误;
C. 探究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属于控制变量法,C错误;
D.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线属于模型法,D正确;
故答案为:D
4.【答案】C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分析】根据水汽化属于物理变化,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分析。
【解答】水汽化属于物理变化,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没有新的分子生成,只是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则最能表示水汽化后相同空间内粒子分布的是C。
故答案为:C。
5.【答案】C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模型是所研究的系统、过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种表达形式,也可指根据实验、图样放大或缩小而制作的样品,一般用于展览或实验或铸造机器零件等用的模子。符号可以是替代物的标志,也可以是标记。
【解答】A、图标是易燃物质标志;
B、图标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
C、图标是禁止吸烟标志;
D、图标是禁止携带火种标志。
故答案为:C。
6.【答案】C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模型是所研究的系统、过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种表达形式,也可指根据实验、图样放大或缩小而制作的样品,一般用于展览或实验或铸造机器零件等用的模子。符号可以是替代物的标志,也可以是标记。
【解答】A、太阳系示意图属于模型,故A不符合题意;
B、电路图属于模型,故B不符合题意;
C、节水图标属于符号,故C符合题意;
D、磁体周围磁感线属于模型,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7.【答案】B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分析】氮气不活泼,在3000℃时仅有0.1%的分子分裂。在0℃常压下,向密闭容器M中充入一定量的氮气,而后升高温度但不超过3000℃,且压强不变,该密闭容器的体积增大了一倍,经分析可知,此时主要发生物理变化,氮气分子极少数分解,即分子大小不变,分子数目基本不变化,主要原因是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大了一倍,气体体积增大一倍。
【解答】A. 该变化中分子体积增加了,而上述变化中分子大小不变,只是间隙变大,与题意不符,故错误;
B. 该变化中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大了一倍,而分子大小没变,分子数目也基本不变,故正确;
C. 该变化中分子全部破裂了,原子变大了,与题意不符,故错误;
D. 该变化中分子全部破裂成了原子,与题意不符,故错误;
故答案为:B。
8.【答案】B
【知识点】惯性;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 惯性是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状态(包括保持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一种性质。
【解答】A. 请勿将头手伸出窗外,是为了防止车外的汽车对头部的撞伤,不是用来提醒乘客防止因惯性造成不良后果,错误;
B.请拉好扶手防止刹车,是用来提醒乘客防止因惯性造成不良后果,正确;
C. 禁止吸烟 ,提醒此处不能吸烟,不是用来提醒乘客防止因惯性造成不良后果,错误;
D. 请勿乱丢瓜皮果壳,不是用来提醒乘客防止因惯性造成不良后果,错误;
故答案为:B.
9.【答案】B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自然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代替和反映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样的方法就是模型方法。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解答】A:根据生物能否进行光合作用分为植物和动物,是分类法;
B: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是模型法;
C: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是控制变量法;
D:将细线悬挂着的一乒乓球轻轻靠在发声的音叉上,乒乓球会被弹开,这一现象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是放大法;
故选B。
10.【答案】C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通过主观意识借助实体或者虚拟表现,构成客观阐述形态结构的一种表达目的的物件。
【解答】①④模型可以是抽象的,如一个公式;也可以是直观的,如眼球的结构;故①错误;④正确;
②模型可以是某种物质放大的或缩小的复制品,也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②正确;
③模型可以表示一个过程,如描述水的三态变化的示意图;③正确;
故答案为:C。
11.【答案】(1)乙
(2)固;气
(3)空隙
【知识点】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凝固与凝固现象;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的产生,只是分子间的间隙发生了改变;水由液态到固态是熔化;水由液态到气态属于汽化;
【解答】(1)气态水的分之间间隔更大,所以乙表示气态水;
(2)温度降低时液态的水会变成固态的冰,而温度升高时会变成气态的水蒸气。
(3)没有新物质的产生,所以水在状态发生变化时,分之间的间隙发生了变化;
故答案为:(1) 乙 (2)固,气(3) 空隙
12.【答案】☆☆;☆◆☆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 ☆☆表示氢分子,◆◆表示氧分子,☆◆☆ 表示水分子;
【解答】 用来表示氢分子的符号是☆☆ ; 用来表示水分子的符号☆◆☆
故答案为:☆☆、☆◆☆
13.【答案】(1)化学;物理
(2)分子本身是否发生改变
(3)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根据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物理变化,二者的微观区别是分子是否发生改变及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分析。
【解答】(1)水分解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水汽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从微观角度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是分子本身是否发生改变;
(3)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故答案为:(1)化学;物理;(2)分子本身是否发生改变;(3)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14.【答案】(1)1个甲烷分子由5个原子构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合理即可)
(2)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
(3)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合理即可)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解析】【分析】(1)根据图示中甲烷和二氧化碳的分子构成分析;
(2)根据分子都由原子构成分析;
(3)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
【解答】(1) 1个甲烷分子由5个原子构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 ,所以甲烷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不同;
(2) 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水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
(3)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
故答案为:(1) 1个甲烷分子由5个原子构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合理即可) ;(2) 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 ;(3)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 。
15.【答案】(1)C
(2)化学变化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1)根据变化Ⅱ中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的变化;
(2)据变化Ⅰ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等。
【解答】(1)由变化Ⅱ中微粒的变化可知,分子的间隔变小了,分子的数目、体积、种类没有发生变化;故关于变化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了,故选C。
(2)变化Ⅰ有新的物质产生,故变化Ⅰ属于化学变化。
16.【答案】乙;分子各类没有变化,分子间隙变大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主要考查你对 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征和判别 等考点的理解。
【解答】从水发生变化的微观结构模型可看出,甲中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发生了化学变化;乙中水分子没有改变,改变的是分子间的间隙,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故答案为:乙; 分子各类没有变化,分子间隙变大
17.【答案】(1)A;C
(2)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发展需要质疑)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本题为分析题,通过分析材料,结合本节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解答】(1)模型不一定是研究对象本身的放大或缩小,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我们可以借助模型来认识和理解许多自然事物的本质,因此模型是在实验和发现中不断修正和完善的。(2)通过分析材料,可以得出结论: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或者科学发展需要质疑。
故答案为:(1)A、C;(2)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发展需要质疑)
18.【答案】(1)二氧化碳分子;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
(2)CO2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二氧化碳的结构模型及简写符号。结合本节所学相关知识,分析题意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1)由如图所示的二氧化碳分子结构模型,我们可以知道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是由许许多多个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2)如果用“C”表示碳原子,用“O”表示氧原子,且原子的个数表示在字母的右下角,二氧化碳的符号可以表示为CO2。
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分子;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2)CO2
19.【答案】(1)如图:
(2)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
(3)每三个氢原子和一个氮原子结合成一个氨分子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变化的实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灵活应用(1)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分析画出相关粒子图形;(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回答;(3)依据B→C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分析解答。
【解答】(1)由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的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新的分子,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所以,在B中补充相关粒子图形如下图:
(2)补充的依据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
(3)根据B→C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可知,每三个氢原子和一个氮原子结合成一个氨分子。
故答为:(1)见上图;(2)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3)每三个氢原子和一个氮原子结合成一个氨分子。
1 / 1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节第1节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2024八下·苍南期末)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一些不能直接观察或复杂的事物.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 )
A.小心触电
B.原子的结构
C.磁铁周围的磁场
D.壤土类土壤的组成
【答案】A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模型是所研究的系统、过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种表达形式,也可指根据实验、图样放大或缩小而制作的样品,一般用于展览或实验或铸造机器零件等用的模子。
【解答】模型可以反应事物的特征,BCD可以反应对应事物的特征,都属于模型,A为标志,不能反应事物的特征。
故答案为:A。
2.为了解释水电解的微观变化,某同学做了许多分子和原子的模型,其中能表示水分子模型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解答】A. 该模型表示两个独立存在的氢原子,故不符合题意 ;
B. 该模型表示一个氧分子,一个氧分子有两个氧原子构成,故不符合题意 ;
C. 该模型表示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分子,这个分子就是水分子,故符合题意 ;
D. 表示一个氧原子和一个氢原子分别独立存在,它们之间没有联系,故不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C。
3.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经常会用到一些科学研究方法,例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类比法”“模型法”“比值定义法”等研究方法。下面主要用到“模型法”的是( )
A.速度的定义式的得出 B.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C.探究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D.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线
【答案】D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模型是通过主观意识借助实体或者虚拟表现构成客观阐述形态结构的一种表达目的的物件(物件并不等于物体,不局限于实体与虚拟、不限于平面与立体)。
【解答】A. 速度的定义式的得出是利用比值定义法,A错误;
B.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等效替代法的应用,B错误;
C. 探究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属于控制变量法,C错误;
D.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线属于模型法,D正确;
故答案为:D
4.提起压在容器中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发生汽化,如图所示:
下列最能表示水汽化后在相同空间内粒子分布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分析】根据水汽化属于物理变化,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分析。
【解答】水汽化属于物理变化,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没有新的分子生成,只是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则最能表示水汽化后相同空间内粒子分布的是C。
故答案为:C。
5.高铁是中国一张靓丽的名片,车厢内禁止吸烟须张贴的标志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模型是所研究的系统、过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种表达形式,也可指根据实验、图样放大或缩小而制作的样品,一般用于展览或实验或铸造机器零件等用的模子。符号可以是替代物的标志,也可以是标记。
【解答】A、图标是易燃物质标志;
B、图标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
C、图标是禁止吸烟标志;
D、图标是禁止携带火种标志。
故答案为:C。
6.在生活与科研中,我们用符号或模型来表达一定的信息。下列图示属于符号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模型是所研究的系统、过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种表达形式,也可指根据实验、图样放大或缩小而制作的样品,一般用于展览或实验或铸造机器零件等用的模子。符号可以是替代物的标志,也可以是标记。
【解答】A、太阳系示意图属于模型,故A不符合题意;
B、电路图属于模型,故B不符合题意;
C、节水图标属于符号,故C符合题意;
D、磁体周围磁感线属于模型,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7. 科学研究发现:氮气不活泼,在3000℃时仅有0.1%的分子分裂。在0℃、常压条件下,向密闭容器M中充入一定量氮气,而后升高温度(不超过300℃,压强不变),若该密闭容器的体积增大了一倍,几位同学设想了四种 M内分子变化的示意图,你认为合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分析】氮气不活泼,在3000℃时仅有0.1%的分子分裂。在0℃常压下,向密闭容器M中充入一定量的氮气,而后升高温度但不超过3000℃,且压强不变,该密闭容器的体积增大了一倍,经分析可知,此时主要发生物理变化,氮气分子极少数分解,即分子大小不变,分子数目基本不变化,主要原因是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大了一倍,气体体积增大一倍。
【解答】A. 该变化中分子体积增加了,而上述变化中分子大小不变,只是间隙变大,与题意不符,故错误;
B. 该变化中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大了一倍,而分子大小没变,分子数目也基本不变,故正确;
C. 该变化中分子全部破裂了,原子变大了,与题意不符,故错误;
D. 该变化中分子全部破裂成了原子,与题意不符,故错误;
故答案为:B。
8.(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二章 第1节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下图是公交车上常见的警示图,用来提醒乘客防止因惯性造成不良后果的是( )
A.请勿将头手伸出窗外
B.请拉好扶手防止刹车
C.禁止吸烟
D.请勿乱丢瓜皮果壳
【答案】B
【知识点】惯性;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 惯性是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状态(包括保持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一种性质。
【解答】A. 请勿将头手伸出窗外,是为了防止车外的汽车对头部的撞伤,不是用来提醒乘客防止因惯性造成不良后果,错误;
B.请拉好扶手防止刹车,是用来提醒乘客防止因惯性造成不良后果,正确;
C. 禁止吸烟 ,提醒此处不能吸烟,不是用来提醒乘客防止因惯性造成不良后果,错误;
D. 请勿乱丢瓜皮果壳,不是用来提醒乘客防止因惯性造成不良后果,错误;
故答案为:B.
9.(2.1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会用到很多科学方法,如控制变量法、放大法、分类法、模型法等,以下用到模型法的是( )
A.根据生物能否进行光合作用分为植物和动物
B.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
C.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D.将细线悬挂着的一乒乓球轻轻靠在发声的音叉上,乒乓球会被弹开,这一现象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答案】B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自然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代替和反映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样的方法就是模型方法。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解答】A:根据生物能否进行光合作用分为植物和动物,是分类法;
B: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是模型法;
C: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是控制变量法;
D:将细线悬挂着的一乒乓球轻轻靠在发声的音叉上,乒乓球会被弹开,这一现象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是放大法;
故选B。
10.(2021八下·吴兴期中)下列关于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模型都是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认识对象特征的
②模型可以是某种物质放大的或缩小的复制品,也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
③模型可以表示一个过程,如描述水的三态变化的示意图
④有的模型是抽象的,如一些数学公式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通过主观意识借助实体或者虚拟表现,构成客观阐述形态结构的一种表达目的的物件。
【解答】①④模型可以是抽象的,如一个公式;也可以是直观的,如眼球的结构;故①错误;④正确;
②模型可以是某种物质放大的或缩小的复制品,也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②正确;
③模型可以表示一个过程,如描述水的三态变化的示意图;③正确;
故答案为:C。
二、填空题
11.(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二章 第1节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下图表示的是液态水和气态水的状态模型,“”表示水分子。
(1)图中表示气态水的是 。
(2)温度降低时液态的水会变成 态的冰,而温度升高时会变成 态的水蒸气。
(3)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水在状态变化时,水分子之间的 发生了变化。
【答案】(1)乙
(2)固;气
(3)空隙
【知识点】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凝固与凝固现象;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的产生,只是分子间的间隙发生了改变;水由液态到固态是熔化;水由液态到气态属于汽化;
【解答】(1)气态水的分之间间隔更大,所以乙表示气态水;
(2)温度降低时液态的水会变成固态的冰,而温度升高时会变成气态的水蒸气。
(3)没有新物质的产生,所以水在状态发生变化时,分之间的间隙发生了变化;
故答案为:(1) 乙 (2)固,气(3) 空隙
12.(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二章 第1节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已知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模型来表示这一反应过程: ☆☆+☆☆+◆◆ → ☆◆☆+☆◆☆。请你指出该同学用来表示氢分子的符号是 ;用来表示水分子的符号是 。
【答案】☆☆;☆◆☆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 ☆☆表示氢分子,◆◆表示氧分子,☆◆☆ 表示水分子;
【解答】 用来表示氢分子的符号是☆☆ ; 用来表示水分子的符号☆◆☆
故答案为:☆☆、☆◆☆
13.(2.2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请你认真观察、分析对比下面示意图并回答问题。
(1)水分解是 变化,水汽化是 变化。
(2)从微观角度分析,上述两种变化的根本区别是 。
(3)由此分析,分子与原子的区别是 。
【答案】(1)化学;物理
(2)分子本身是否发生改变
(3)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根据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物理变化,二者的微观区别是分子是否发生改变及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分析。
【解答】(1)水分解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水汽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从微观角度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是分子本身是否发生改变;
(3)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故答案为:(1)化学;物理;(2)分子本身是否发生改变;(3)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14.(2.2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如图是甲烷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请通过比较、归纳,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甲烷分子和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的不同点是 。
(2)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水分子的相同点是 。
(3)根据上述示意图,请从微观角度描述你获得的关于化学变化的一个信息: 。
【答案】(1)1个甲烷分子由5个原子构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合理即可)
(2)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
(3)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合理即可)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解析】【分析】(1)根据图示中甲烷和二氧化碳的分子构成分析;
(2)根据分子都由原子构成分析;
(3)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
【解答】(1) 1个甲烷分子由5个原子构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 ,所以甲烷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不同;
(2) 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水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
(3)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
故答案为:(1) 1个甲烷分子由5个原子构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合理即可) ;(2) 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 ;(3)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 。
15.(2.1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请回答:
(1)下列关于变化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分子的数目增多了 B.分子变小了
C.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了 D.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2)变化Ⅰ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答案】(1)C
(2)化学变化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1)根据变化Ⅱ中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的变化;
(2)据变化Ⅰ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等。
【解答】(1)由变化Ⅱ中微粒的变化可知,分子的间隔变小了,分子的数目、体积、种类没有发生变化;故关于变化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了,故选C。
(2)变化Ⅰ有新的物质产生,故变化Ⅰ属于化学变化。
16.(2.1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如图是水发生变化的微观结构模型,甲、乙两种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从微观结构分析,该变化的特点是 。
【答案】乙;分子各类没有变化,分子间隙变大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主要考查你对 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征和判别 等考点的理解。
【解答】从水发生变化的微观结构模型可看出,甲中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发生了化学变化;乙中水分子没有改变,改变的是分子间的间隙,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故答案为:乙; 分子各类没有变化,分子间隙变大
17.(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2.1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同步测试(1))阅读有关科学发展的材料,回答相关的问题。
原子结构认识史:
“实心球模型”(道尔顿)→“西瓜模型”(汤姆生)→“核式结构模型”(卢瑟福)→“分层模型”(玻尔)→……
科学家对原子内部结构的研究仍在继续。但也有科学家质疑:原子内部的微粒真的无限可分吗?
(1)科学家在探索原子结构内部奥秘时,在不断的实验中重建模型,下列有关模型的说法,合理的是 。
A.模型是在实验和发现中不断修正和完善的
B.模型一定是研究对象本身的放大或缩小,不可改变
C.建立模型有助于我们认识和理解许多自然事物的本质
(2)根据以上信息,谈谈你对科学发展的认识: (写出一点即可)。
【答案】(1)A;C
(2)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发展需要质疑)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本题为分析题,通过分析材料,结合本节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解答】(1)模型不一定是研究对象本身的放大或缩小,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我们可以借助模型来认识和理解许多自然事物的本质,因此模型是在实验和发现中不断修正和完善的。(2)通过分析材料,可以得出结论: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或者科学发展需要质疑。
故答案为:(1)A、C;(2)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发展需要质疑)
18.(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2.1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同步测试(1))二氧化碳是一种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但我们却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构成二氧化碳气体的分子,因而人们就用二氧化碳的分子模型来表示二氧化碳的结构。如图所示是二氧化碳的分子模型,其中每一个单元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每个单元中的黑色小球表示碳原子,白色小球表示氧原子。
(1)根据图中的结构模型,你能看出一集气瓶的二氧化碳气体其实是由许许多多个 构成。而每个二氧化碳分子都是由 构成的。
(2)如果用大写字母“C”表示碳原子,用“O”表示氧原子,原子的个数表示在字母的右下角。请你写出用字母表示的二氧化碳的符号: 。
【答案】(1)二氧化碳分子;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
(2)CO2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二氧化碳的结构模型及简写符号。结合本节所学相关知识,分析题意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1)由如图所示的二氧化碳分子结构模型,我们可以知道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是由许许多多个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2)如果用“C”表示碳原子,用“O”表示氧原子,且原子的个数表示在字母的右下角,二氧化碳的符号可以表示为CO2。
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分子;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2)CO2
三、实验探究题
19.(2017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测试卷(2))如图是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氮气和氢气发生反应生成氨气的微观模拟图,其中 分别表示氮原子和氢原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B中补充画出相关粒子图形,使其表示正确;
(2)补充的依据是
(3)结合该图示从微观角度解释由B到C变化的实质是 。
【答案】(1)如图:
(2)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
(3)每三个氢原子和一个氮原子结合成一个氨分子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变化的实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灵活应用(1)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分析画出相关粒子图形;(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回答;(3)依据B→C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分析解答。
【解答】(1)由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的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新的分子,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所以,在B中补充相关粒子图形如下图:
(2)补充的依据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
(3)根据B→C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可知,每三个氢原子和一个氮原子结合成一个氨分子。
故答为:(1)见上图;(2)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3)每三个氢原子和一个氮原子结合成一个氨分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