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背影》教学设计
——《背影》教学设计及实施
一、教材分析
《背影》是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中的一篇经典散 文。作者朱自清以朴实的语言,深情地描绘了父亲送 别他时的背影,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父子之间深 沉的爱与不舍。《背影》不仅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还 以其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刻画成为学生学习叙事和 描写的范例。
二、学情分析
在八年级学生群体中,大部分学生对家庭情感 有着敏锐的感知力,但由于年龄和生活阅历的限制, 他们对父母情感的理解较为表面和感性。多数学生 能够通过课文感受到父子情深,但在语言表达和情 感体验方面可能存在差异。部分学生语文基础较好, 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但也有一些 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在语文学习上存在困难,阅读速 度慢,理解能力弱。
三、教学目标
1.能够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主题,理解作者表
达的父子情感;能够学习并掌握叙事和描写的基本 方法,尤其是细节描写的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 写作能力。
2.通过自主阅读、讨论交流、情景再现等活动,深 入理解课文内容,体验作品情感,发展思维能力和语 言表达能力。
3.能够体会到父母对子女的无私关爱,感受到亲 情的温暖和伟大,增强孝敬父母、珍惜亲情的情感和 意识。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评估,了解差异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开始学习朱自清的散 文《背影》。在正式上课之前,我想先了解一下大家的 情况和对这篇文章的初步认识。请大家分成四个小 组,每个小组讨论几分钟后,选出一位代表来分享你 们的想法。
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好,现在请每个小组的代表来分享一下你 们的讨论结果。
学生 A:老师,我们组的同学都觉得《背影》很感 人,尤其是描写父亲送别的那段。我们认为这篇文章 主要表达了父亲对子女的深厚感情。
教师:非常好,你们抓住了文章的核心情感。那 么,你们平时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可以分享一下吗?
学生 B:有的,我记得有一次我爸送我出远门, 他也像文中的父亲那样,默默地看着我离开,那一刻 我真的很感动。
教师:谢谢你的分享。这正是我们要在课堂上讨
论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文章与自己的生活经历建 立联系。
学生 C:老师,我们组讨论的是文章的写作手法, 觉得朱自清通过细节描写,特别是对父亲外貌和动 作的刻画,传达了深厚的父爱。
教师:很好,你们关注到了细节描写,这是文学 分析的重要部分。你们的分析很细致。我们会在课堂 上深入探讨这些细节。
学生 D:老师,我们组觉得文章中的父子关系很 复杂,既有爱也有矛盾。我们想了解更多关于当时的 社会背景,这样更容易理解文章。
教师: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理解文章的背景对 理解文章内容非常重要。在课堂上,我们会结合历史 背景来分析父子关系的复杂性。
学生 E:老师,我们组的同学有点担心,觉得自己 的理解能力不够,不知道该怎么深入分析文章。
教师:不用担心,这正是我们要通过课堂学习来 解决的问题。每个人的理解能力都是可以通过学习 和练习提升的。课堂上我们会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帮 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章。
教师:通过今天的讨论,我了解了大家对《背影》 的初步认识和学习需求。接下来,我们会根据这些信 息,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让每个同学都能在课堂上 有所收获。大家的积极参与让我对接下来的课堂教 学充满信心。我们一起来探索《背影》的深意。
(二)目标设定,因材施教
教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讨论了解了大家对 《背影》的初步认识。接下来,我们要设定一些学习目 标,并且根据每个人的不同需求来制订学习计划。这 样,我们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位同 学都能有所收获。大家有什么想法吗?
学生 A:老师,我觉得自己在理解文章的情感方 面还比较薄弱,希望能多一些这方面的练习。
教师:好的,这是一个很好的目标。我们可以通 过一些具体的情感分析和写作练习,来提升你在这 方面的能力。
学生 B:老师,我对文章的写作手法很感兴趣,特 别是细节描写和结构分析。我希望能深入学习这些 方面。
教师:非常好。细节描写和结构分析是文学分析 的关键。我们会在课堂上进行详细讲解,并且通过写 作练习来巩固你的理解。
学生 C:老师,我对当时的社会背景了解得不多, 感觉理解文章有点吃力。 能不能多讲讲这些背景 知识?
教师:了解社会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 章的内容和情感。我会安排一些时间专门讲解《背影》 创作的历史背景,并且结合文章中的情节进行分析。
学生 D:老师,我觉得自己在表达和写作方面不 太自信,特别是要写自己的感受时,总是不知道怎么 下笔。
教师:表达和写作的能力可以通过多练习来提 升。我们可以设置一些小组讨论和写作练习,让你在 实践中逐步提升自信心和写作水平。综合大家的需 求,我设定了以下几个学习目标:
1.理解和分析文章的情感表达。
2.掌握细节描写和结构分析的方法。
3.了解文章创作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
4.提升个人表达和写作能力。
学生:好的,老师,这些目标很清晰。
教师:接下来,我们会根据这些目标进行分组学 习和讨论。每个小组都有不同的任务,大家根据自己 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加入不同的小组。第一组将重点 讨论情感分析,第二组专注于写作手法,第三组研究 社会背景,第四组进行表达和写作练习。
学生 E:老师,我想加入第一组,提升我的情感分 析能力。
学生 F:我对写作手法很感兴趣,所以加入第 二组。
学生 G:我希望了解更多社会背景,加入第三组。
学生 H:我想在表达和写作方面有所提升,所以 加入第四组。
教师:很好,同学们已经选好了各自的小组。接 下来各个小组展开详细的学习和讨论。每个小组的 学习任务和目标都已经明确,希望大家积极参与,互 相帮助,共同进步。
学生:好的,老师,我们会努力的!
教师:非常好,希望通过这次学习,大家都能在 《背影》的学习中有所收获,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我 们现在开始分组吧!
(三)分组探究,各取所需
教师:第一组的同学们,你们的任务是分析《背 影》中父亲的情感表达。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文章的内 容,特别是那些描写父亲的细节。你们觉得父亲在送 别时的情感是怎样的?
学生 A:老师,我觉得父亲在送别时心情很复 杂,有不舍也有无奈。他很爱自己的儿子,但又不得 不离别。
教师:非常好,那你能从文章中找出具体的例子 来支持你的观点吗?
学生 A:有一段描写父亲买橘子的情景,他穿过 铁道时的动作很笨拙,但他还是坚持去买,这里体现 了父亲的爱和坚持。
教师:很好,通过这些细节,我们可以感受到父 亲的爱与牵挂。大家再思考一下,父亲的这种情感在 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有什么特殊意义吗?
学生 B:老师,我觉得当时社会动荡,父亲对儿 子的牵挂和不舍更显得珍贵。他们之间的情感更加 深厚,因为他们都知道彼此可能面临的困难。
教师:你们的分析非常深入。我们通过这样的情 感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情感表达。
教师:第二组的同学,你们的任务是探讨《背影》 的写作手法,特别是细节描写和结构分析。谁来说说 你们的发现?
学生 C:老师,我们注意到朱自清在文章中用了 很多细致的描写,如父亲的外貌、动作和言辞,这些 细节让我们对“父亲”的形象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教师:能不能举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学生 C:有一段写父亲“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 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这个细节描写让我们看到 父亲的艰难和坚持,也让读者感受到他对儿子的深情。
教师:非常好,通过这些细节描写,作者成功地 刻画了一个栩栩如生的父亲形象。你们觉得文章的 结构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学生 D:文章的结构很紧凑, 每个段落都紧扣 主题,逐步深化父亲的形象和情感。结尾部分通过
对父亲背影的回忆,把全篇的情感推向高潮。
教师:你观察得很细。通过对结构和细节的分析, 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艺术手法。
教师:第三组的同学们,你们要探讨《背影》的社 会背景。你们有什么发现?
学生 E:老师,我们查了一些资料,了解到文章 写于 1925 年,当时中国正处于动荡时期,社会环境 很不稳定。
教师:很好,这些背景知识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 解文章。那你们觉得这些背景对文章中的父子关系 有什么影响?
学生 F: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父亲对儿子的关 心和爱护显得更为珍贵和不易。他们之间的离别不仅 仅是一次简单的分离,还有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担忧。
教师:非常好,你们通过对背景的分析,抓住了 文章的核心思想。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保 持这种探究的精神。
(四)课堂互动,深化理解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分组探究,对《背 影》有了初步的理解。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些课堂互 动,进一步深化大家的理解。我们来做一个小组展 示,每个小组选出代表来分享你们的讨论成果。
教师:好,第一组请你们的代表来分享一下你们 对情感分析的结果。
学生 A:老师,我们组讨论了父亲在送别时的情 感。我们认为父亲表现出了深深的爱与牵挂,这种情 感通过他的言行举止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教师:非常好,你们抓住了文章的情感核心。你们 觉得作者为什么要通过这些细节来表现父亲的爱?
学生 B:我觉得通过这些细节描写,读者能够更 深刻地感受到父亲的爱与牵挂。这种情感是深沉而 无言的,但却通过具体的行动表现得淋漓尽致。
教师:很有道理。细节描写不仅让人物形象更鲜 明,也让情感表达更有力。第二组代表,分享一下你 们对写作手法的探讨。
学生 C:老师,我们组主要探讨了细节描写和结 构分析。我们发现,朱自清通过细致的动作描写,如 父亲穿过铁道买橘子的情景,把父亲的形象刻画得 非常生动,文章的结构紧凑,每个段落都紧扣主题,
特别是结尾的回忆部分,把情感推向高潮。
教师:很好,你们对写作手法的分析非常到位。 那你们觉得这些手法对表达文章的主题有什么作 用呢?
学生 D:我觉得这些手法能够让读者更深刻地 体会到父亲的爱和作者的怀念之情。通过细节描写 和结构安排,文章的情感层次更丰富,更容易引起 共鸣。
教师:说得很好。写作手法是作者表达情感和 思想的重要工具。第三组的同学,谁来谈谈对社会 背景的理解。
学生 E:老师,我们组研究了《背影》的社会背景。 我们了解到,文章写于 1925 年,当时的社会动荡,家 庭分离是常见现象。这种背景下,父亲对儿子的关爱 显得更加珍贵和难得。
教师:你们的分析非常有见地。社会背景是理解 文章的重要一环,通过背景分析,我们可以更全面地 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深层次含义。
教师:今天的课堂互动非常精彩。大家通过分组 探究和互动交流,对《背影》的理解更加深入。教师创 建教学成效表(见表 1)。
表 1
学习目标 实施方法 成效评价
理解文章情感表达 小组讨论与情感分析 学生能抓住文章核心 情感并举例分析
掌握写作手法和结构 分析 细节描写和结构分析 的探讨 学生能识别和分析文 章的写作技巧
了解社会背景和历史 背景 背景资料查阅与课堂 讨论 学生能结合背景理解 文章深层含义
提升表达和写作能力 小组互动与写作练习 学生在表达和写作方 面表现出明显进步
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 目标。希望大家继续保持这种积极的学习态度,在今 后的学习中不断进步。
(五)作业布置,巩固拓展
教师:同学们,今天的课堂学习非常成功。为了 巩固和拓展我们的学习成果,我给大家布置一些作 业。这些作业不仅是对课堂内容的复习,也希望大家 能够通过作业拓宽视野。作业分为三类,请大家根据
自己的兴趣选择完成。
作业 1:写一篇 500 字的短文,题目为“×× 的背 影”。 通过描写你生活中某个人的背影,表达你对他 的情感和回忆。要求运用今天学习的细节描写和情 感表达方法。
作业 2:查阅 20 世纪 20 年代中国的社会背景, 并撰写一篇 300 字的报告,内容包括那个时代的家 庭结构、社会背景和人们的生活状况。结合《背影》中 的情节,分析当时的社会背景对文章内容的影响。
作业 3:四人一组,选择一篇朱自清的其他作品 进行深入阅读和讨论。每个小组撰写一份 1000 字的 分析报告,内容包括作品的主题、写作手法和情感表 达,下周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教师:这三个作业分别侧重不同的方面,希望大 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完成。作业的目的是 让大家通过不同的方式巩固课堂学习的内容,并且 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大家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 A:老师,我们可以选择多个作业一起做吗?
教师:当然可以,如果你们有兴趣和时间,欢迎 挑战更多的作业。这样可以更全面地提升自己的 能力。希望大家在作业中继续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 下课后有任何问题可以随时来找我。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背影》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差异化 教学方法,通过课前评估、目标设定、分组探究、课堂 互动和作业布置等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 升了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通过课前评估,我了解了 学生的基础和需求,确保教学设计贴合实际。在目标 设定环节,我根据学生反馈,设定了情感分析、掌握 写作手法、理解社会背景和表达写作能力四个目标。 分组探究是本次教学的亮点,通过分组讨论,学生在 小组内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增强了合作意识和团队 精神。我适时介入指导,确保讨论深入和有方向性, 不仅深化了学生对《背影》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自 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