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2.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1-08 08:06:34

文档简介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星鸦、松果松鸦和蓝松鸦具有一种特殊的学习行为,即贮藏种子并在冬天找到埋藏种子的地点。下表是相关研究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种 类 生活地域 贮藏种子数量 贮藏种子占冬季食物比例
星 鸦 高海拔 大约33000粒 100%
松果松鸦 中海拔 大约 20000粒 70%~90%
蓝松鸦 低海拔 大约 6000 粒 60%
A.鸟类贮藏种子的行为能够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B.星鸦在冬季对贮藏种子的依赖程度最高
C.找到种子贮藏地点的行为仅由遗传物质决定
D.贮藏种子的行为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2. 某种眼蝶翅上有酷似猫头鹰眼睛的斑纹,有利于其躲避天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眼蝶翅上的斑纹是一种拟态
B.斑纹的形成是眼蝶适应环境的结果
C.斑纹不能使眼蝶完全避免被天敌捕食
D.猫头鹰和这种眼蝶是共生关系
3. 车前草同一层的每片叶之间的夹角是137°,叶片的这种有序排列能最大效率地接受光照,这种现象说明 (  )
A.环境适应生物 B.生物适应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 D.生物影响环境
4. 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变色龙的体色与环境的颜色一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B.生长在岩石表面的地衣,能够加速岩石的风化,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
C.生物之间的捕食行为会使个体死亡,但也有利于物种的生存与发展
D.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相对的,并不是永久的适应
5. 水温影响鱼类生长,通常水温升高10℃,鱼类生长速度增加1~2倍,但过高水温却可能使鱼类死亡。这种现象说明 (  )
A.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B.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C.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D.生物适应环境是相对的
6. 有关生物与环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雨露滋润禾苗壮”主要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B.“鱼儿离不开水”说明了生物依赖环境
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主要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7.(2024九下·浙江期中)樟树是樟科常绿乔木, 常作行道树, 冬季不落叶, 春季落叶。换叶过程中, 大量嫩绿的新枝和新叶不断抽出。下列关于樟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樟树冬季不落叶, 春季落叶是长期进化的结果
B.樟树的新枝和新叶都是由叶芽发育而来
C.樟树不适应春天温暖的天气, 所以落叶了
D.樟树的蒸腾作用, 对周围环境有降温效果
8.(2024九下·浙江期中)“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科学观念,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鸟类的身体形态呈纺锤形是与其飞行相适应
B.人体心脏四腔中心肌最厚实的是右心室, 这与它输送血液距离较远的功能相适应
C.仙人掌的叶逐渐退化成针状, 茎表面有蜡质, 有利于它适应沙漠缺水的环境
D.小肠是人体消化系统中最长的器官, 这有利于它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9.(2024九下·杭州月考)叶下珠,一年生小草本。春夏开花,雄花2~3朵簇生,雌花单生。蒴果扁球形,着生于叶下,晚上它的叶片像含羞草受刺激一样会慢慢闭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叶下珠在分类上属于被子植物
B.采摘叶下珠的同时,收取叶下珠种子作为播种,这种繁殖方式属于植物的有性生殖
C.叶下珠可以通过筛管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
D.珠果生于叶下,是为了躲避阳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0.(2024九下·临平月考)鬃(zong)狼是一种犬科动物,有动物界大长腿的美称,生活在南美国洲的灌木林。狼靠着大长腿优势在灌木林中能及时发现食物、躲避天敌。还有一双竖立的长耳朵,听力敏锐,经常捕食兔子一类的小动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灌木中所有的鬃狼构成一个种群
B.鬃(zong)狼的听觉是在它的长耳朵中形成的
C.鬃(zong)狼的大长腿是为了适应灌木林的环境产生的变异
D.兔子和鬃狼构成一条食物链:兔子→鬃狼
二、填空题
11. 为探究光照对鼠妇的生活是否会产生影响,某科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在一个小铁盘中均匀地铺满潮湿的土壤,在铁盘中央划一道线,均匀分成两个区域,在中线上放上数只大小相似,活泼程度相同的鼠妇,并将铁盘的一侧用不透明黑色纸板盖上,另一侧用透明玻璃板盖上,开始统计,认真记录数据,并且重复实验数次。回答下列问题:
(1)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   和   两种环境。该实验装置中的变量是   。实验开始时,在中间放上数只鼠妇,你认为放   (填“5只”或“20只”)比较合适。
(2) 本实验提出的问题是   。
(3)一段时间后揭开纸板和玻璃板,发现鼠妇都在纸板下的土壤中,兴趣小组得出的实验结论为   。
12.(2021九下·海曙月考)浙江某地的沿海滩涂上种植了上千亩秋茄林。秋茄的果实(如图甲)还长在树上时.里面的种子就已经开始萌发。当果实成熟落地时,种子能快速生根扎地,防止被潮水带走。
(1)秋茄的这种繁殖方式为   生殖。
(2)图乙为秋茄的花,其花蕊的结构示意如图丙,其中   发育成果实。
(3)秋茄种子这种特殊的发育方式是对滩涂环境的   。
1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2章《生物与环境》综合测试卷)请运用所学过的生物学名词或生物学原理填空
(1)樟树的蒸腾作用是对陆生环境的一种适应,樟树通过蒸腾作用又可以增加空气湿度,改善气候.这一事例说明   。
(2)如果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很难恢复原样。这一事例说明   。
14.(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三节 生物群落同步练习)一位鸟类生态学家在某森林群落中,观察发现几种鸟类的生活习性如下表所示:
鸟类 活动空间 主要食物
雀鸟 上层 高大乔木的种子
黄腰柳莺 中层 昆虫
血雉和棕尾雉 底层 苔藓和昆虫
从表中看出鸟类活动空间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主要与各种鸟类的   有关;按照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解释,鸟类这种分层现象形成的原因是   的结果。
1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3))分析下列的文字资料:
①在炎热缺水的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当体温升高到46℃时才会出汗.
②荒漠中的植物﹣﹣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
③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④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
请回答:
(1)骆驼排尿少,出汗少,这样可以减少体内   的消耗.另外,骆驼一次能喝大量的水,并且能将水储存在胃里,这也是对   环境的适应.
(2)骆驼刺的根系非常发达,这样可以更多地吸收水分;它的地上部分植株矮小,这样可以减少   的散失.
(3)海豹的皮下脂肪很厚,具有   作用,这是对   环境的适应.
(4)蚯蚓在土壤中钻来钻去,可以使土壤疏松,增加土壤的透气性.此外,蚯蚓吞食土壤,排出的蚯蚓粪可以增加土壤的   ,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1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3))仙人掌具有粗大的茎,而叶呈   状.这种结构有利于它   (填“增大”或“减少”)植物的蒸腾作用,从而能适应在   的自然条件并存活下来;比目鱼、孔鳐的身体扁平,眼长在身体头部的上方,是适应   环境的表现.
17.(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3))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1787年,有一个叫飞利浦的船长带了一些仙人掌到澳大利亚种植,由于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仙人掌的生长,而且没有天敌的存在,仙人掌便在澳大利亚快速地蔓延开来,严重地影响其他生物的生长,成为当地的一大灾难,后来,人们从仙人掌的原产地引进了吃这种植物的昆虫,这才遏制住仙人掌的蔓延.
①仙人掌在澳大利亚能迅速蔓延并占领大片土地,成为当地一
大灾难,说明生物能够   环境,同时也能   环境.
②资料中,昆虫是影响仙人掌生活的   因素
③1787年,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仙人掌的生长,影响仙人掌生存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光照 B.水分 C.昆虫 D.空气
④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是为了    。
A吸引昆虫传粉 B.保护自己免受天敌的侵害
C.适应干旱的环境 D.以上情况都不是.
18.(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3))周末,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调查了岱庙的生物种类,针对以下他们调查中遇到的问题,请你做出合理的解释:
(1)岱庙的鱼池有许多漂亮的锦鲤,体色有白、黄、橙、红等,以及多种颜色相间.锦鲤体色的不同,花纹的多变说明生物具有   特性.当工作人员走到池边喂食时,锦鲤迅速聚拢过来,这种现象说明生物能   .
(2)在岱庙雨花道院内,被修剪的紫薇长出许多嫩枝,嫩枝上开满花朵,这体现了生物   的特征.紫薇能像人一样吸收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吗?请判断并说明理由   .
(3)岱庙内高大的树木遮天蔽日,站在大树下,空气清新,凉爽宜人,这一现象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4)他们调查的生物有柏树、松树、喜鹊、银杏、麻雀、蚂蚁、荷花、竹子、蝴蝶、槐树、紫薇、锦鲤、芍药、蝉等,其中属于水生生物的是   ,属于动物的是   .在结构上,上述生物都是由   构成的.
三、实验探究题
19. 为了探究不同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某科学课外活动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如下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取同样形状、同样体积的锥形瓶三个,分别标记为1、2、3号,在1、2、3号瓶内加等量的水,3号加少许河泥,再在1、2、3号瓶中加入同样数量的健康金鱼,2、3号瓶中加入等量的金鱼藻,用橡胶塞塞紧,并在瓶口涂抹凡士林,然后放在阳光下。记录结果如下表所示。
瓶 号 1号瓶 2号瓶 3号瓶
瓶中金鱼生存的时间/天 3 11 25
(1) 1、2、3号瓶相比较,相同的非生物部分有   。
(2) 2号瓶和3号瓶相比较,2号瓶中的金鱼存活的时间较短,最可能的原因是缺少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
(3)    两个锥形瓶的实验结果相比较,可知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4) 3号瓶中的金鱼25天后也死亡,其主要原因是    。
20.(2021九下·浙江期末)为了探究废电池对水体的污染以及对生物的影响,李强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①将一节破碎的5号电池,浸泡在1000mL的清水中2~3天;
②在4只鱼缸上分别贴上标签A、B、C、D;
③在4只鱼缸中分别放入等量的清洁无污染的河水;
④在4只鱼缸中分别加入50mL、100mL、200mL、400mL电池浸出液;
⑤再向各鱼缸中分别放入1条生长时间和身体状况等一致的金鱼,定时喂同种饲料,观察并记录情况,结果见表:
组别 A B C D
所加浸出液的体积/mL 50 100 200 400
金鱼成活时间/天 15 12 7 1
根据实验,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作出的假设是   。
(2)老师认为该同学的设计中,步骤⑤放入1条金鱼,数量太少,容易出现偶然性,误差太大。那么,你认为各鱼缸应该分别放入   条金鱼较合理。
(3)通过实验,该同学得出结论:   。
(4)如果要让实验更加严谨,实验时是否需要设置对照组?   。
(5)如果需要对照组,在实验中该如何设置?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与规律
【解析】【分析】星鸦、松果松鸦和蓝松鸦的贮藏种子行为是它们适应冬季食物短缺的一种策略,这种行为不仅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也对植物的种子传播有积极影响。
【解答】A. 通过贮藏种子,鸟类无意中将种子分散到不同的地点,这有助于植物的繁殖和分布,A正确。
B. 根据表格数据,星鸦的贮藏种子占冬季食物的100%,远高于其他两种鸟类,说明星鸦在冬季完全依赖贮藏的种子生存,B正确。
C. 虽然遗传因素在动物的行为中起着基础性作用,但找到种子贮藏地点的行为还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学习和经验。因此,这种行为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C错误。
D.贮藏种子的行为是这些鸟类在冬季食物短缺时生存的一种策略,体现了它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D正确。
故答案为:C。
2.【答案】D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解析】【分析】拟态是指一种生物在形态、颜色、行为等方面模仿另一种生物或环境中的物体,以达到保护自己或捕食的目的。
【解答】A、眼蝶通过模仿猫头鹰眼睛的斑纹来吓退天敌,这是典型的拟态现象,A正确。
B、斑纹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是眼蝶对环境的一种适应,B正确。
C、拟态虽然可以提高眼蝶的生存几率,但并不能保证其完全不被天敌发现和捕食,因为天敌也可能进化出识别拟态的能力,C正确。
D、共生关系是指两种生物之间存在相互依赖、互惠互利的关系,而猫头鹰和眼蝶之间并不存在这种关系,眼蝶的斑纹只是模仿猫头鹰眼睛的形态,以吓退天敌,两者之间没有直接的互利关系,D错误。
故答案为:D。
3.【答案】B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解析】【分析】生物的适应性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这些特征使生物能够更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提高生存和繁殖的机会。
【解答】车前草的叶片以137°的夹角排列,这种排列方式被称为“黄金角”排列,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一种优化布局,能够确保每片叶子都能最大限度地接收阳光,避免了叶片之间的遮挡,从而提高了光合作用的效率。这种现象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即生物通过其形态结构的优化来适应环境条件,以提高其生存和繁殖的成功率。
故选B。
4.【答案】B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解析】【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环境影响生物是指生物的生活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
【解答】A.变色龙的体色与环境颜色一致,这是生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机制,通过改变体色来隐藏自己,避免被天敌发现,从而提高生存率,A正确。
B.地衣加速岩石风化,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地衣通过分泌酸性物质加速岩石的分解,促进土壤的形成,故B错误,因为题目要求选择错误的选项,而B选项描述的是生物对环境的正向影响,而非环境对生物的影响,B错误。
C.生物之间的捕食行为会导致被捕食者个体的死亡,但这种行为也促进了物种的进化,通过自然选择淘汰了不适应环境的个体,保留了适应性强的个体,从而有利于物种的生存与发展,C正确。
D.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相对的,即生物的适应性是基于当前环境条件的,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生物的适应性可能会减弱,甚至无法适应新的环境,D正确。
故答案为:B。
5.【答案】D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解析】【分析】外界环境条件会影响生物的生存,对环境的耐受范围分为死亡上、下限,可生存范围,适宜生存范围,适宜生殖范围,超过了生存的极限生物会死亡。
【解答】水温对鱼类生长的影响,指出在一定范围内,水温升高可以促进鱼类生长,但超过一定限度,水温过高会导致鱼类死亡。这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有限度的,即生物适应环境是相对的。
故答案为:D。
6.【答案】A
【知识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解析】【分析】生物的环境包括各种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空气和无机盐等属于非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个体属于生物因素。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可以是互助的,也会发生争夺食物、空间或配偶等现象。
【解答】A.“雨露滋润禾苗壮”主要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促进作用,A错误;
B. “鱼儿离不开水”说明了生物依赖环境,B正确;
C.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C正确;
D.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主要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D正确;
故答案为:A
7.【答案】C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蒸腾作用;芽的发育;生物进化的理论
【解析】【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解答】A、香樟树冬天不掉叶,依然是青翠依人,叶的表面好像在上面抹了一层油一样,因此蒸腾作用非常弱,可以减少水分散失和热量散失,适应冬天寒冷的环境,樟树冬季不落叶,春季落叶是长期进化的结果,不符合题意;
B、叶芽发育成枝条,枝条上的芽又能发育成新的枝条,樟树的新枝和新叶都是由叶芽发育而来,不符合题意;
C、樟树落叶是植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符合题意;
D、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使当地的空气保持湿润,使气温降低,让当地的雨水充沛,形成良性循环,因此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影响周围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8.【答案】B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解析】【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如: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变成了刺,可减少水分的蒸腾,以适应干旱的生活环境;企鹅体内有很多的脂肪,有保温作用,以适应严寒的气候;还有,动物的拟态和保护色等,都是对生活环境的一种适应。
【解答】 A、鸟类的身体呈纺锤形,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与其飞行相适应,不符合题意;
B、人体心脏四腔中心肌最厚实的是左心室,这与它输送血液距离较远的功能相适应,符合题意;
C、仙人掌的叶逐渐退化成针状,茎表面有蜡质,有利于它适应沙漠缺水的环境,不符合题意;
D、小肠是人体消化系统中最长的器官,这有利于它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9.【答案】C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植物的有性生殖
【解析】【分析】(1)被子植物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
(2)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的生殖方式。
【解答】A.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叶下珠有茎、叶、花、果实等结构,在分类上属于被子植物,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用叶下珠种子作为播种繁殖后代,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叶下珠通过筛管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而通过导管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故C错误,但符合题意;
D.珠果生于叶下,是为了躲避阳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0.【答案】A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种群的概念;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1、种群指同一时间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而是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可育后代。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解答】A、种群指同一时间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所以,灌木中所有的鬃狼构成一个种群,A正确。
B、听觉的形成: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听觉中枢,鬃狼的听觉是在它的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的,B错误。
C、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鬃狼的大长腿产生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错误。
D、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起始点是生产者,兔子和鬃狼构成一条食物链应该是:植物→兔子→鬃狼,D错误。
故答案为:A。
11.【答案】(1)阴暗;明亮;光照;20只
(2)光照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
(3)光照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解析】【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探究过程一般先发现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做出正确的假设。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
(2)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
【解答】(1)由于该实验探究的是光对鼠妇的影响,所以实验的变量应该是光。实验装置:由于纸盒的一半盖的透明的玻璃板,一半盖的是不透光的纸板,这样纸盒就形成了阴暗与明亮两种环境。为了减少主观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减少实验误差,提高可信度,鼠妇的数量不宜太少,少了有偶然性,多了增加实验难度。应该随机挑选20只鼠妇,不要特意选择,这样才是最真实的值,可以减少误差,否则不足以说明问题。
(2)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本实验提出的问题是: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
(3)一段时间后揭开纸板和玻璃板,发现鼠妇都在纸板下的土壤中,兴趣小组得出的实验结论为光照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12.【答案】(1)有性
(2)子房
(3)适应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花的结构;植物的有性生殖
【解析】【分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花是被子植物的繁殖器官,其生物学功能是结合雄性精细胞与雌性卵细胞以产生种子。适应性是指生物体与环境表现相适合的现象。
【解答】(1)秋茄是通过种子进行繁殖的,属于有性生殖;
(2)果实是由子房发育形成的;
(3)秋茄的这种独特的繁殖方式,是对滩涂环境的适应;
故答案为:(1)有性;(2)子房;(3)适应。
13.【答案】(1)生物不仅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2)强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解析】【分析】(1)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生物不仅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2)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如果人为干预或自然因素的变化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稳定状态就会被破坏。
【解答】(1) 樟树的蒸腾作用是对陆生环境的一种适应,樟树通过蒸腾作用又可以增加空气湿度,改善气候.这一事例说明生物不仅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2) 如果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很难恢复原样。这一事例说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
故答案为:(1)生物不仅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2)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
14.【答案】食性或食物;自然选择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解析】【分析】(1)在森林群落中垂直分层现象明显,分为上层:乔木层、中层:灌木层、下层:草被层。(2)根据表格中鸟类的活动空间、主要食物分布的关系可以回答。(3)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认为,“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解答】由题中表格可知:鸟类活动空间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鸟类的食性或食物有关;按照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解释,鸟类这种分层现象形成的原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故答案为:食性或食物;自然选择
15.【答案】(1)水分;缺水
(2)水分
(3)保温;寒冷
(4)肥力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解析】【分析】环境影响生物、生物必须适应环境、生物又能影响环境,解答时可以从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两的方面来分析.
【解答】解:(1)骆驼和骆驼刺生活在沙漠上,沙漠干旱缺水,骆驼很少出汗、排尿量很少,(失水很少)和骆驼刺的根长得很长可以吸收沙漠深处的水分,是对缺水环境的适应(2):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根比地上部分长许多.是因为荒漠干旱缺水,根比地上部分长许多,可以吸收到荒漠深处的水分,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3)北极地区气候寒冷,温度很低.生活在北极地区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的厚度可以达到60毫米,脂肪保暖有了利于保持体温维持正常的生长,胸部皮下的脂肪厚可以保护胸内的器官心脏避免冻伤.(4)蚯蚓在土壤中在土壤中钻洞,可以使土壤疏松,有利于植物根的呼吸、生长; 蚯蚓能富集养分,生活着的蚯蚓每时每刻都在吞食大量的有机物和土壤,把蚓粪和其他代谢产物排泄到土壤中,从而增加了土壤的肥力.试验证明,有蚯蚓栖息的周围土壤中,许多无机盐的元素,如磷、钾、钙、镁等增加数倍.因此蚯蚓对环境有影响.
故答案为:(1)水分;缺水(2)水分;(3)保温;寒冷;(4)肥力
16.【答案】针;减少;干旱沙漠缺水;海底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解析】【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动物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方面也有许多适应性特征.
【解答】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而需水较多的水莲在很难成活.仙人掌的叶片退化成针状,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沙漠缺水的环境.比目鱼、孔鳐的身体扁平,眼长在身体头部的上方,是适应海底环境的表现.
故答案为:针;减少;干旱沙漠缺水;海底.
17.【答案】适应;影响;生物;B;C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解析】【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生物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
【解答】解:①仙人掌在澳大利亚能迅速曼延,并占领了大片土地,说明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要受到环境影响.一方面生物必须适应环境,另一方面生物也能影响环境.②、③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人们从仙人掌的原产地引进了吃这种植物的昆虫,这才遏制住仙人掌的蔓延.说明昆虫是影响仙人掌生活的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沙漠中的仙人掌,叶片退化成刺,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因此影响仙人掌生存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水分,B正确.④沙漠中的仙人掌,叶片退化成刺,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故C正确.
故答案为:①适应 影响 ②生物 ③B ④C
18.【答案】(1)变异;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能生长和繁殖;能,紫薇是生物,呼吸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3)生物能影响环境
(4)荷花、锦鲤;喜鹊、麻雀、蚂蚁、蝴蝶、锦鲤、蝉;细胞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解析】【分析】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生物有多种分类方法,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农作物、家禽、家畜等.据此解答.
【解答】解:(1)岱庙的鱼池有许多漂亮的锦鲤,体色有白、黄、橙、红等,以及多种颜色相间.锦鲤体色的不同,花纹的多变说明生物具有变异特性.当工作人员走到池边喂食时,锦鲤迅速聚拢过来,这种现象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2)在岱庙雨花道院内,被修剪的紫薇长出许多嫩枝,嫩枝上开满花朵,这体现了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的特证.紫薇能像人一样吸收氧气,因为紫薇是生物,呼吸是生物的共同特征.(3)岱庙内高大的树木遮天蔽日,站在大树下,空气清新,凉爽宜人,这一现象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生物能影响环境.(4)其中属于水生生物的是 荷花、锦鲤,属于动物的是 喜鹊、麻雀、蚂蚁、蝴蝶、锦鲤、蝉.在结构上,上述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故答案为:(1)变异;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2)能生长和繁殖;能,紫薇是生物,呼吸是生物的共同特征(3)生物能影响环境(4)荷花、锦鲤;喜鹊、麻雀、蚂蚁、蝴蝶、锦鲤、蝉;细胞
19.【答案】(1)阳 光、水、温度
(2)分解者
(3)1号瓶和2号瓶
(4)金鱼藻固定的太阳能不能满足金鱼生存所需的能量(答案合理即可)
【知识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态系统的成分
【解析】【分析】 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生态系统是开放系统,为了维系自身的稳定,生态系统需要不断输入能量,否则就有崩溃的危险。
【解答】(1)生态因素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在这个探究实验装置1、2、3中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是阳光、水、温度。(2)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除去相同的因素外,3中比2多了河泥,河泥内有许多微生物,其中具有充当分解者的成分,分解者可促进物质循环,为金鱼藻提供营养,金鱼藻进行光合作用为金鱼提供氧气,所以3号瓶中的金鱼存活时间较长。
(3)1.2相比较,不同的条件是是否有金鱼藻,即生产者,所以比较1、2的结果,可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必不可少的成分。
(4)最后 3号锥形瓶中的金鱼也死亡,主要原因是金鱼藻固定的太阳能不足以满足金鱼生存所需要的能量。
20.【答案】(1)废电池对金鱼的生存有伤害
(2)5(数量合理即可)
(3)废电池对金鱼的生存有伤害
(4)需要
(5)放入等量的清洁无污染的河水和同样数量的生长时间和身体状况等一致的金鱼,不加电池浸出液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解析】【分析】本实验采用对照实验探究废电池对水体的污染以及对生物的影响,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该实验中有一个实验变量就是所加浸出液的体积 ,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
【解答】(1)由于探究实验的问题是:探究废电池对水体的污染,因此可以作出假设为:废电池对金鱼的生存有伤害。
(2)1条金鱼具有偶然性,因此实验可选用生长时间和身体状况等一致的5条同种金鱼进行实验。
(3)由图表格中信息可知,A组废电池的浓度最小,鱼活了15天,随着废电池浓度的增加,鱼的生存时间越少,比如D组废电池的浓度最大,鱼只活了1天,由此可以得出实验结论是废电池对金鱼的生存有伤害。
(4)生物探究实验一般为对照实验,故该实验需要设置对照组,有利于排除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实验结果更准确。
(5)如果需要对照组,在实验中应放入等量的清洁无污染的河水和同样数量的生长时间和身体状况等一致的金鱼,不加电池浸出液。
故答案为:(1)废电池对金鱼的生存有伤害(2)5(数量合理即可)(3)废电池对金鱼的生存有伤害(4)需要(5)放入等量的清洁无污染的河水和同样数量的生长时间和身体状况等一致的金鱼,不加电池浸出液
1 / 1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星鸦、松果松鸦和蓝松鸦具有一种特殊的学习行为,即贮藏种子并在冬天找到埋藏种子的地点。下表是相关研究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种 类 生活地域 贮藏种子数量 贮藏种子占冬季食物比例
星 鸦 高海拔 大约33000粒 100%
松果松鸦 中海拔 大约 20000粒 70%~90%
蓝松鸦 低海拔 大约 6000 粒 60%
A.鸟类贮藏种子的行为能够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B.星鸦在冬季对贮藏种子的依赖程度最高
C.找到种子贮藏地点的行为仅由遗传物质决定
D.贮藏种子的行为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与规律
【解析】【分析】星鸦、松果松鸦和蓝松鸦的贮藏种子行为是它们适应冬季食物短缺的一种策略,这种行为不仅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也对植物的种子传播有积极影响。
【解答】A. 通过贮藏种子,鸟类无意中将种子分散到不同的地点,这有助于植物的繁殖和分布,A正确。
B. 根据表格数据,星鸦的贮藏种子占冬季食物的100%,远高于其他两种鸟类,说明星鸦在冬季完全依赖贮藏的种子生存,B正确。
C. 虽然遗传因素在动物的行为中起着基础性作用,但找到种子贮藏地点的行为还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学习和经验。因此,这种行为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C错误。
D.贮藏种子的行为是这些鸟类在冬季食物短缺时生存的一种策略,体现了它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D正确。
故答案为:C。
2. 某种眼蝶翅上有酷似猫头鹰眼睛的斑纹,有利于其躲避天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眼蝶翅上的斑纹是一种拟态
B.斑纹的形成是眼蝶适应环境的结果
C.斑纹不能使眼蝶完全避免被天敌捕食
D.猫头鹰和这种眼蝶是共生关系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解析】【分析】拟态是指一种生物在形态、颜色、行为等方面模仿另一种生物或环境中的物体,以达到保护自己或捕食的目的。
【解答】A、眼蝶通过模仿猫头鹰眼睛的斑纹来吓退天敌,这是典型的拟态现象,A正确。
B、斑纹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是眼蝶对环境的一种适应,B正确。
C、拟态虽然可以提高眼蝶的生存几率,但并不能保证其完全不被天敌发现和捕食,因为天敌也可能进化出识别拟态的能力,C正确。
D、共生关系是指两种生物之间存在相互依赖、互惠互利的关系,而猫头鹰和眼蝶之间并不存在这种关系,眼蝶的斑纹只是模仿猫头鹰眼睛的形态,以吓退天敌,两者之间没有直接的互利关系,D错误。
故答案为:D。
3. 车前草同一层的每片叶之间的夹角是137°,叶片的这种有序排列能最大效率地接受光照,这种现象说明 (  )
A.环境适应生物 B.生物适应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 D.生物影响环境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解析】【分析】生物的适应性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这些特征使生物能够更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提高生存和繁殖的机会。
【解答】车前草的叶片以137°的夹角排列,这种排列方式被称为“黄金角”排列,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一种优化布局,能够确保每片叶子都能最大限度地接收阳光,避免了叶片之间的遮挡,从而提高了光合作用的效率。这种现象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即生物通过其形态结构的优化来适应环境条件,以提高其生存和繁殖的成功率。
故选B。
4. 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变色龙的体色与环境的颜色一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B.生长在岩石表面的地衣,能够加速岩石的风化,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
C.生物之间的捕食行为会使个体死亡,但也有利于物种的生存与发展
D.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相对的,并不是永久的适应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解析】【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环境影响生物是指生物的生活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
【解答】A.变色龙的体色与环境颜色一致,这是生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机制,通过改变体色来隐藏自己,避免被天敌发现,从而提高生存率,A正确。
B.地衣加速岩石风化,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地衣通过分泌酸性物质加速岩石的分解,促进土壤的形成,故B错误,因为题目要求选择错误的选项,而B选项描述的是生物对环境的正向影响,而非环境对生物的影响,B错误。
C.生物之间的捕食行为会导致被捕食者个体的死亡,但这种行为也促进了物种的进化,通过自然选择淘汰了不适应环境的个体,保留了适应性强的个体,从而有利于物种的生存与发展,C正确。
D.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相对的,即生物的适应性是基于当前环境条件的,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生物的适应性可能会减弱,甚至无法适应新的环境,D正确。
故答案为:B。
5. 水温影响鱼类生长,通常水温升高10℃,鱼类生长速度增加1~2倍,但过高水温却可能使鱼类死亡。这种现象说明 (  )
A.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B.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C.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D.生物适应环境是相对的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解析】【分析】外界环境条件会影响生物的生存,对环境的耐受范围分为死亡上、下限,可生存范围,适宜生存范围,适宜生殖范围,超过了生存的极限生物会死亡。
【解答】水温对鱼类生长的影响,指出在一定范围内,水温升高可以促进鱼类生长,但超过一定限度,水温过高会导致鱼类死亡。这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有限度的,即生物适应环境是相对的。
故答案为:D。
6. 有关生物与环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雨露滋润禾苗壮”主要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B.“鱼儿离不开水”说明了生物依赖环境
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主要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答案】A
【知识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解析】【分析】生物的环境包括各种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空气和无机盐等属于非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个体属于生物因素。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可以是互助的,也会发生争夺食物、空间或配偶等现象。
【解答】A.“雨露滋润禾苗壮”主要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促进作用,A错误;
B. “鱼儿离不开水”说明了生物依赖环境,B正确;
C.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C正确;
D.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主要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D正确;
故答案为:A
7.(2024九下·浙江期中)樟树是樟科常绿乔木, 常作行道树, 冬季不落叶, 春季落叶。换叶过程中, 大量嫩绿的新枝和新叶不断抽出。下列关于樟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樟树冬季不落叶, 春季落叶是长期进化的结果
B.樟树的新枝和新叶都是由叶芽发育而来
C.樟树不适应春天温暖的天气, 所以落叶了
D.樟树的蒸腾作用, 对周围环境有降温效果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蒸腾作用;芽的发育;生物进化的理论
【解析】【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解答】A、香樟树冬天不掉叶,依然是青翠依人,叶的表面好像在上面抹了一层油一样,因此蒸腾作用非常弱,可以减少水分散失和热量散失,适应冬天寒冷的环境,樟树冬季不落叶,春季落叶是长期进化的结果,不符合题意;
B、叶芽发育成枝条,枝条上的芽又能发育成新的枝条,樟树的新枝和新叶都是由叶芽发育而来,不符合题意;
C、樟树落叶是植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符合题意;
D、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使当地的空气保持湿润,使气温降低,让当地的雨水充沛,形成良性循环,因此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影响周围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8.(2024九下·浙江期中)“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科学观念,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鸟类的身体形态呈纺锤形是与其飞行相适应
B.人体心脏四腔中心肌最厚实的是右心室, 这与它输送血液距离较远的功能相适应
C.仙人掌的叶逐渐退化成针状, 茎表面有蜡质, 有利于它适应沙漠缺水的环境
D.小肠是人体消化系统中最长的器官, 这有利于它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解析】【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如: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变成了刺,可减少水分的蒸腾,以适应干旱的生活环境;企鹅体内有很多的脂肪,有保温作用,以适应严寒的气候;还有,动物的拟态和保护色等,都是对生活环境的一种适应。
【解答】 A、鸟类的身体呈纺锤形,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与其飞行相适应,不符合题意;
B、人体心脏四腔中心肌最厚实的是左心室,这与它输送血液距离较远的功能相适应,符合题意;
C、仙人掌的叶逐渐退化成针状,茎表面有蜡质,有利于它适应沙漠缺水的环境,不符合题意;
D、小肠是人体消化系统中最长的器官,这有利于它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9.(2024九下·杭州月考)叶下珠,一年生小草本。春夏开花,雄花2~3朵簇生,雌花单生。蒴果扁球形,着生于叶下,晚上它的叶片像含羞草受刺激一样会慢慢闭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叶下珠在分类上属于被子植物
B.采摘叶下珠的同时,收取叶下珠种子作为播种,这种繁殖方式属于植物的有性生殖
C.叶下珠可以通过筛管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
D.珠果生于叶下,是为了躲避阳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答案】C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植物的有性生殖
【解析】【分析】(1)被子植物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
(2)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的生殖方式。
【解答】A.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叶下珠有茎、叶、花、果实等结构,在分类上属于被子植物,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用叶下珠种子作为播种繁殖后代,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叶下珠通过筛管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而通过导管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故C错误,但符合题意;
D.珠果生于叶下,是为了躲避阳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0.(2024九下·临平月考)鬃(zong)狼是一种犬科动物,有动物界大长腿的美称,生活在南美国洲的灌木林。狼靠着大长腿优势在灌木林中能及时发现食物、躲避天敌。还有一双竖立的长耳朵,听力敏锐,经常捕食兔子一类的小动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灌木中所有的鬃狼构成一个种群
B.鬃(zong)狼的听觉是在它的长耳朵中形成的
C.鬃(zong)狼的大长腿是为了适应灌木林的环境产生的变异
D.兔子和鬃狼构成一条食物链:兔子→鬃狼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种群的概念;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1、种群指同一时间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而是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可育后代。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解答】A、种群指同一时间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所以,灌木中所有的鬃狼构成一个种群,A正确。
B、听觉的形成: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听觉中枢,鬃狼的听觉是在它的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的,B错误。
C、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鬃狼的大长腿产生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错误。
D、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起始点是生产者,兔子和鬃狼构成一条食物链应该是:植物→兔子→鬃狼,D错误。
故答案为:A。
二、填空题
11. 为探究光照对鼠妇的生活是否会产生影响,某科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在一个小铁盘中均匀地铺满潮湿的土壤,在铁盘中央划一道线,均匀分成两个区域,在中线上放上数只大小相似,活泼程度相同的鼠妇,并将铁盘的一侧用不透明黑色纸板盖上,另一侧用透明玻璃板盖上,开始统计,认真记录数据,并且重复实验数次。回答下列问题:
(1)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   和   两种环境。该实验装置中的变量是   。实验开始时,在中间放上数只鼠妇,你认为放   (填“5只”或“20只”)比较合适。
(2) 本实验提出的问题是   。
(3)一段时间后揭开纸板和玻璃板,发现鼠妇都在纸板下的土壤中,兴趣小组得出的实验结论为   。
【答案】(1)阴暗;明亮;光照;20只
(2)光照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
(3)光照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解析】【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探究过程一般先发现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做出正确的假设。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
(2)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
【解答】(1)由于该实验探究的是光对鼠妇的影响,所以实验的变量应该是光。实验装置:由于纸盒的一半盖的透明的玻璃板,一半盖的是不透光的纸板,这样纸盒就形成了阴暗与明亮两种环境。为了减少主观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减少实验误差,提高可信度,鼠妇的数量不宜太少,少了有偶然性,多了增加实验难度。应该随机挑选20只鼠妇,不要特意选择,这样才是最真实的值,可以减少误差,否则不足以说明问题。
(2)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本实验提出的问题是: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
(3)一段时间后揭开纸板和玻璃板,发现鼠妇都在纸板下的土壤中,兴趣小组得出的实验结论为光照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12.(2021九下·海曙月考)浙江某地的沿海滩涂上种植了上千亩秋茄林。秋茄的果实(如图甲)还长在树上时.里面的种子就已经开始萌发。当果实成熟落地时,种子能快速生根扎地,防止被潮水带走。
(1)秋茄的这种繁殖方式为   生殖。
(2)图乙为秋茄的花,其花蕊的结构示意如图丙,其中   发育成果实。
(3)秋茄种子这种特殊的发育方式是对滩涂环境的   。
【答案】(1)有性
(2)子房
(3)适应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花的结构;植物的有性生殖
【解析】【分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花是被子植物的繁殖器官,其生物学功能是结合雄性精细胞与雌性卵细胞以产生种子。适应性是指生物体与环境表现相适合的现象。
【解答】(1)秋茄是通过种子进行繁殖的,属于有性生殖;
(2)果实是由子房发育形成的;
(3)秋茄的这种独特的繁殖方式,是对滩涂环境的适应;
故答案为:(1)有性;(2)子房;(3)适应。
1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2章《生物与环境》综合测试卷)请运用所学过的生物学名词或生物学原理填空
(1)樟树的蒸腾作用是对陆生环境的一种适应,樟树通过蒸腾作用又可以增加空气湿度,改善气候.这一事例说明   。
(2)如果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很难恢复原样。这一事例说明   。
【答案】(1)生物不仅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2)强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解析】【分析】(1)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生物不仅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2)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如果人为干预或自然因素的变化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稳定状态就会被破坏。
【解答】(1) 樟树的蒸腾作用是对陆生环境的一种适应,樟树通过蒸腾作用又可以增加空气湿度,改善气候.这一事例说明生物不仅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2) 如果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很难恢复原样。这一事例说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
故答案为:(1)生物不仅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2)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
14.(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三节 生物群落同步练习)一位鸟类生态学家在某森林群落中,观察发现几种鸟类的生活习性如下表所示:
鸟类 活动空间 主要食物
雀鸟 上层 高大乔木的种子
黄腰柳莺 中层 昆虫
血雉和棕尾雉 底层 苔藓和昆虫
从表中看出鸟类活动空间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主要与各种鸟类的   有关;按照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解释,鸟类这种分层现象形成的原因是   的结果。
【答案】食性或食物;自然选择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解析】【分析】(1)在森林群落中垂直分层现象明显,分为上层:乔木层、中层:灌木层、下层:草被层。(2)根据表格中鸟类的活动空间、主要食物分布的关系可以回答。(3)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认为,“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解答】由题中表格可知:鸟类活动空间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鸟类的食性或食物有关;按照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解释,鸟类这种分层现象形成的原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故答案为:食性或食物;自然选择
1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3))分析下列的文字资料:
①在炎热缺水的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当体温升高到46℃时才会出汗.
②荒漠中的植物﹣﹣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
③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④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
请回答:
(1)骆驼排尿少,出汗少,这样可以减少体内   的消耗.另外,骆驼一次能喝大量的水,并且能将水储存在胃里,这也是对   环境的适应.
(2)骆驼刺的根系非常发达,这样可以更多地吸收水分;它的地上部分植株矮小,这样可以减少   的散失.
(3)海豹的皮下脂肪很厚,具有   作用,这是对   环境的适应.
(4)蚯蚓在土壤中钻来钻去,可以使土壤疏松,增加土壤的透气性.此外,蚯蚓吞食土壤,排出的蚯蚓粪可以增加土壤的   ,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答案】(1)水分;缺水
(2)水分
(3)保温;寒冷
(4)肥力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解析】【分析】环境影响生物、生物必须适应环境、生物又能影响环境,解答时可以从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两的方面来分析.
【解答】解:(1)骆驼和骆驼刺生活在沙漠上,沙漠干旱缺水,骆驼很少出汗、排尿量很少,(失水很少)和骆驼刺的根长得很长可以吸收沙漠深处的水分,是对缺水环境的适应(2):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根比地上部分长许多.是因为荒漠干旱缺水,根比地上部分长许多,可以吸收到荒漠深处的水分,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3)北极地区气候寒冷,温度很低.生活在北极地区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的厚度可以达到60毫米,脂肪保暖有了利于保持体温维持正常的生长,胸部皮下的脂肪厚可以保护胸内的器官心脏避免冻伤.(4)蚯蚓在土壤中在土壤中钻洞,可以使土壤疏松,有利于植物根的呼吸、生长; 蚯蚓能富集养分,生活着的蚯蚓每时每刻都在吞食大量的有机物和土壤,把蚓粪和其他代谢产物排泄到土壤中,从而增加了土壤的肥力.试验证明,有蚯蚓栖息的周围土壤中,许多无机盐的元素,如磷、钾、钙、镁等增加数倍.因此蚯蚓对环境有影响.
故答案为:(1)水分;缺水(2)水分;(3)保温;寒冷;(4)肥力
1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3))仙人掌具有粗大的茎,而叶呈   状.这种结构有利于它   (填“增大”或“减少”)植物的蒸腾作用,从而能适应在   的自然条件并存活下来;比目鱼、孔鳐的身体扁平,眼长在身体头部的上方,是适应   环境的表现.
【答案】针;减少;干旱沙漠缺水;海底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解析】【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动物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方面也有许多适应性特征.
【解答】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而需水较多的水莲在很难成活.仙人掌的叶片退化成针状,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沙漠缺水的环境.比目鱼、孔鳐的身体扁平,眼长在身体头部的上方,是适应海底环境的表现.
故答案为:针;减少;干旱沙漠缺水;海底.
17.(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3))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1787年,有一个叫飞利浦的船长带了一些仙人掌到澳大利亚种植,由于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仙人掌的生长,而且没有天敌的存在,仙人掌便在澳大利亚快速地蔓延开来,严重地影响其他生物的生长,成为当地的一大灾难,后来,人们从仙人掌的原产地引进了吃这种植物的昆虫,这才遏制住仙人掌的蔓延.
①仙人掌在澳大利亚能迅速蔓延并占领大片土地,成为当地一
大灾难,说明生物能够   环境,同时也能   环境.
②资料中,昆虫是影响仙人掌生活的   因素
③1787年,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仙人掌的生长,影响仙人掌生存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光照 B.水分 C.昆虫 D.空气
④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是为了    。
A吸引昆虫传粉 B.保护自己免受天敌的侵害
C.适应干旱的环境 D.以上情况都不是.
【答案】适应;影响;生物;B;C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解析】【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生物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
【解答】解:①仙人掌在澳大利亚能迅速曼延,并占领了大片土地,说明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要受到环境影响.一方面生物必须适应环境,另一方面生物也能影响环境.②、③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人们从仙人掌的原产地引进了吃这种植物的昆虫,这才遏制住仙人掌的蔓延.说明昆虫是影响仙人掌生活的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沙漠中的仙人掌,叶片退化成刺,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因此影响仙人掌生存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水分,B正确.④沙漠中的仙人掌,叶片退化成刺,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故C正确.
故答案为:①适应 影响 ②生物 ③B ④C
18.(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3))周末,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调查了岱庙的生物种类,针对以下他们调查中遇到的问题,请你做出合理的解释:
(1)岱庙的鱼池有许多漂亮的锦鲤,体色有白、黄、橙、红等,以及多种颜色相间.锦鲤体色的不同,花纹的多变说明生物具有   特性.当工作人员走到池边喂食时,锦鲤迅速聚拢过来,这种现象说明生物能   .
(2)在岱庙雨花道院内,被修剪的紫薇长出许多嫩枝,嫩枝上开满花朵,这体现了生物   的特征.紫薇能像人一样吸收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吗?请判断并说明理由   .
(3)岱庙内高大的树木遮天蔽日,站在大树下,空气清新,凉爽宜人,这一现象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4)他们调查的生物有柏树、松树、喜鹊、银杏、麻雀、蚂蚁、荷花、竹子、蝴蝶、槐树、紫薇、锦鲤、芍药、蝉等,其中属于水生生物的是   ,属于动物的是   .在结构上,上述生物都是由   构成的.
【答案】(1)变异;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能生长和繁殖;能,紫薇是生物,呼吸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3)生物能影响环境
(4)荷花、锦鲤;喜鹊、麻雀、蚂蚁、蝴蝶、锦鲤、蝉;细胞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解析】【分析】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生物有多种分类方法,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农作物、家禽、家畜等.据此解答.
【解答】解:(1)岱庙的鱼池有许多漂亮的锦鲤,体色有白、黄、橙、红等,以及多种颜色相间.锦鲤体色的不同,花纹的多变说明生物具有变异特性.当工作人员走到池边喂食时,锦鲤迅速聚拢过来,这种现象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2)在岱庙雨花道院内,被修剪的紫薇长出许多嫩枝,嫩枝上开满花朵,这体现了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的特证.紫薇能像人一样吸收氧气,因为紫薇是生物,呼吸是生物的共同特征.(3)岱庙内高大的树木遮天蔽日,站在大树下,空气清新,凉爽宜人,这一现象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生物能影响环境.(4)其中属于水生生物的是 荷花、锦鲤,属于动物的是 喜鹊、麻雀、蚂蚁、蝴蝶、锦鲤、蝉.在结构上,上述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故答案为:(1)变异;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2)能生长和繁殖;能,紫薇是生物,呼吸是生物的共同特征(3)生物能影响环境(4)荷花、锦鲤;喜鹊、麻雀、蚂蚁、蝴蝶、锦鲤、蝉;细胞
三、实验探究题
19. 为了探究不同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某科学课外活动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如下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取同样形状、同样体积的锥形瓶三个,分别标记为1、2、3号,在1、2、3号瓶内加等量的水,3号加少许河泥,再在1、2、3号瓶中加入同样数量的健康金鱼,2、3号瓶中加入等量的金鱼藻,用橡胶塞塞紧,并在瓶口涂抹凡士林,然后放在阳光下。记录结果如下表所示。
瓶 号 1号瓶 2号瓶 3号瓶
瓶中金鱼生存的时间/天 3 11 25
(1) 1、2、3号瓶相比较,相同的非生物部分有   。
(2) 2号瓶和3号瓶相比较,2号瓶中的金鱼存活的时间较短,最可能的原因是缺少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
(3)    两个锥形瓶的实验结果相比较,可知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4) 3号瓶中的金鱼25天后也死亡,其主要原因是    。
【答案】(1)阳 光、水、温度
(2)分解者
(3)1号瓶和2号瓶
(4)金鱼藻固定的太阳能不能满足金鱼生存所需的能量(答案合理即可)
【知识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态系统的成分
【解析】【分析】 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生态系统是开放系统,为了维系自身的稳定,生态系统需要不断输入能量,否则就有崩溃的危险。
【解答】(1)生态因素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在这个探究实验装置1、2、3中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是阳光、水、温度。(2)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除去相同的因素外,3中比2多了河泥,河泥内有许多微生物,其中具有充当分解者的成分,分解者可促进物质循环,为金鱼藻提供营养,金鱼藻进行光合作用为金鱼提供氧气,所以3号瓶中的金鱼存活时间较长。
(3)1.2相比较,不同的条件是是否有金鱼藻,即生产者,所以比较1、2的结果,可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必不可少的成分。
(4)最后 3号锥形瓶中的金鱼也死亡,主要原因是金鱼藻固定的太阳能不足以满足金鱼生存所需要的能量。
20.(2021九下·浙江期末)为了探究废电池对水体的污染以及对生物的影响,李强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①将一节破碎的5号电池,浸泡在1000mL的清水中2~3天;
②在4只鱼缸上分别贴上标签A、B、C、D;
③在4只鱼缸中分别放入等量的清洁无污染的河水;
④在4只鱼缸中分别加入50mL、100mL、200mL、400mL电池浸出液;
⑤再向各鱼缸中分别放入1条生长时间和身体状况等一致的金鱼,定时喂同种饲料,观察并记录情况,结果见表:
组别 A B C D
所加浸出液的体积/mL 50 100 200 400
金鱼成活时间/天 15 12 7 1
根据实验,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作出的假设是   。
(2)老师认为该同学的设计中,步骤⑤放入1条金鱼,数量太少,容易出现偶然性,误差太大。那么,你认为各鱼缸应该分别放入   条金鱼较合理。
(3)通过实验,该同学得出结论:   。
(4)如果要让实验更加严谨,实验时是否需要设置对照组?   。
(5)如果需要对照组,在实验中该如何设置?   。
【答案】(1)废电池对金鱼的生存有伤害
(2)5(数量合理即可)
(3)废电池对金鱼的生存有伤害
(4)需要
(5)放入等量的清洁无污染的河水和同样数量的生长时间和身体状况等一致的金鱼,不加电池浸出液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解析】【分析】本实验采用对照实验探究废电池对水体的污染以及对生物的影响,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该实验中有一个实验变量就是所加浸出液的体积 ,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
【解答】(1)由于探究实验的问题是:探究废电池对水体的污染,因此可以作出假设为:废电池对金鱼的生存有伤害。
(2)1条金鱼具有偶然性,因此实验可选用生长时间和身体状况等一致的5条同种金鱼进行实验。
(3)由图表格中信息可知,A组废电池的浓度最小,鱼活了15天,随着废电池浓度的增加,鱼的生存时间越少,比如D组废电池的浓度最大,鱼只活了1天,由此可以得出实验结论是废电池对金鱼的生存有伤害。
(4)生物探究实验一般为对照实验,故该实验需要设置对照组,有利于排除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实验结果更准确。
(5)如果需要对照组,在实验中应放入等量的清洁无污染的河水和同样数量的生长时间和身体状况等一致的金鱼,不加电池浸出液。
故答案为:(1)废电池对金鱼的生存有伤害(2)5(数量合理即可)(3)废电池对金鱼的生存有伤害(4)需要(5)放入等量的清洁无污染的河水和同样数量的生长时间和身体状况等一致的金鱼,不加电池浸出液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