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1.1 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第2课时) 分层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1.1 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第2课时) 分层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1-11 09:58:24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1.1 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第2课时) 分层练习
科学观念:知道磁场的概念、性质和方向;认识磁感线,能根据磁感线识别磁体极性,能绘制常见磁体的磁感线;知道地球周围有地磁场,了解地磁两极与地理两极的位置关系。
科学思维:理解磁场是一种物质,理解磁感线是一种模型,能根据实际来判断磁场方向。
探究实践:通过小磁针和细铁屑在磁体周围是否受到磁力作用的活动探究,感知磁场的存在与分布,体验转化法在科学研究中的运用。
态度责任:通过师生互动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科学原理的兴趣。
01 磁场
1.下列关于磁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们为了方便描述磁体的特点人为地引入了磁场
B.磁体之间之所以能发生相互作用,就是因为磁体的周围存在磁场
C.因为磁感线往往是曲线,所以磁场的方向是不确定的
D.磁体周围存在的磁感线正是由磁体周围的磁场决定的
【答案】B
【解析】【分析】AB.根据对磁场的认识判断;
CD.根据对磁感线的认识判断。
【解答】A.人磁场是客观存在的,不是人为引入的,故A错误;
B.磁体之间之所以能发生相互作用,就是因为磁体的周围存在磁场,故B正确;
C.磁感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故C错误;
D.磁体周围存在的磁感线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人为引入的,故D错误。
故选B。
2.下列研究方法中采用“模型法”的是()
A.根据电灯是否发光,来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存在,
B.用“磁感线”形象地描述磁场
C.用细铁屑来显示磁铁周围磁场的分布
D.用小磁针的偏转说明磁场的存在
【答案】B
【解析】【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常用的物理学研究方法有:等效法、模型法、比较法、分类法、类比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
【解答】A、根据电灯是否发光,来判定电路中是否有电流存在,是转换法。故A不符合题意。
B、用“磁感线”形象地描述磁场,是模型法。故B符合题意。
C、比较条形磁体与蹄形磁体的磁感线形状,找出磁场的分布特点,运用的是比较法。故C不符合题意。
D、用小磁针的偏转说明磁场的存在,运用的是转换法。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在条形磁铁的周围放置8枚小磁针(其中涂黑的部分是小磁针的N极),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分析】(1)磁感线特点:一、磁感线箭头表示的方向,就是磁场中各点的磁场方向;
二、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北”出“南”进);三、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场的强弱:密的地方磁场强,疏的地方磁场弱。(2)在磁场中的任意一点,小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3)先判断出条形磁体周围的磁场,画出磁感线,由小磁针的N、S极可判断选项。
【解答】A、小磁针的N、S极符合磁铁周围磁场的分布情况,A正确;
B、小磁针N极所指的方向与磁场方向相反,B错误;
C、与条形磁铁一直线上的两个小磁针的N、S极方向错误,C错误;
D、条形磁铁下面的三个小磁针方向错误,D错误。
故选A
4.在一个圆纸盒里藏着一条形磁铁,在盒子周围放置一些小磁针(小磁针涂黑的一端为N极),这些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所示,则下列图中能正确反映盒中条形磁铁放置的情况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条形磁铁的磁场分布规律,结合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解答。
【解答】在条形磁铁的两级附近,磁感线呈向外辐射状,根据图片可知,条形磁铁应该沿右上到左下的方向放置。在左上方,小磁针的N极指向内侧,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这端应该为条形磁铁的S极。
故选D。
5.下列关于磁体两极间磁感线的画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磁体周围磁感线的环绕方向判断。
【解答】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6.图7是条形磁体的磁感线分布,图中的E、F、P、Q四点,磁场最强的是(  )
A.E B.F C.P D.Q
【答案】A
【解析】【解答】在磁场中,用磁感线的疏密来表示磁场的强弱,E处磁感线最密,故E处磁场最强。选A。
【分析】在磁场中,用磁感线的疏密来表示磁场的强弱。
02 地磁场
7.我们知道信鸽有高超的认路本领,它能从2000千米以外的地方飞回家里。经科学家不断研究了解到,这是由于(  )
A.信鸽的嗅觉极为发达
B.信鸽能够回声定位
C.信鸽可以靠地磁场来导航
D.信鸽对地形地貌有极强的记忆力
【答案】C
【解析】【分析】地球周围有磁场,鸽子是靠地磁场来导航的。
【解答】地球周围有磁场鸽子在飞行时是靠地磁场来导航。
故答案为:C。
8.据《武经总要》记载,古人将具有磁性的空心铁鱼放入水中漂浮制成指南鱼,多次将指南鱼轻轻旋转,静止后,观察到鱼尾总是指向南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鱼尾是指南鱼的N极
B.指南鱼的鱼尾指向地磁南极
C.指南鱼周围存在大量的磁感线
D.用磁体的N极靠近鱼尾,会相互吸引
【答案】D
【解析】【分析】 AB磁体静止下来时,指南的一端为南极,指北的一端为北极;
C.磁体周围存在磁场,但是磁感线不是真实存在的;
D.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解答】 A.地球是一个大的磁体,地球和指南鱼的磁场相互作用,鱼尾指向地磁北极,地理的南极,故A错误;
B.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球的北极附近,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球的南极附近,如图所示,指南鱼鱼尾指向南方,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指南鱼尾头应标注“S”,故B错误;
C.指南鱼周围存在磁场,磁感线是为了描述磁场而画出的线,实际并不存在,故C错误;
D.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指南鱼的鱼尾是S极,若用磁体的N极靠近鱼尾,会相互吸引,故D正确。
故选D。
9. 将自由转动的指南针放在地球表面的赤道上,下图中能够表示其静止时的示意图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分析】地理北极附近是地磁南极,地理南极附近是地磁北极,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原理分析。
【解答】小磁针的北极(N极)应指向地磁南极,即指向地理北极附近;小磁针的南极(s 极)应指向地
磁北极极,即指向地理南极附近。另外,地磁两极连线与地理两极连线存在夹角(磁偏角), 所以小磁针的指向不会与地理两极连线重合。
故答案为:C。
1.C
【详解】AB. 地球的周围存在着磁场,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磁体,故A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D. 地理的北极附近是地磁的南极,地理的南极附近是地磁北极,指南针北极所指的方向是地磁南极,故选项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选项D正确,不符合题意。
2.C
【详解】AB.地球相当于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磁的南北极与地理的南北极不重合,存在磁偏角,故AB错误;
CD.地磁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地磁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磁感线的方向从地磁的北极出发指向地磁的南极,故D错误,C正确。
故选C。
3.C
【详解】用线香烟雾的流动情况来反映空气的流动情况,运用了转换法;
A.研究电流时把它与水流相比,采用的是“类比法”,故A不符合题意;
B.利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采用的是“模型法”,故B不符合题意;
C.手捏住刻度值测试人的反应快慢,运用了转换法,故C符合题意;
D.保持电阻不变,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C
【详解】A.爱因斯坦是把椅子比作磁场,并不是说椅子就是磁场,故A不符合题意;
BC.磁场看不见、摸不着,但磁场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物质;而磁感线是为研究磁场而假想的一种模型,不是客观存在的,故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D.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物质世界,许多物质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但也有些物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比如磁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D
【详解】A.磁感线是闭合曲线,磁体外部从N极出发进入S极,内部有S极到N极,故A错误;
B.磁感线上某一点的切线方向即为该点的磁场方向,同一条磁感线上各点的切线方向不同,磁场方向不相同,故B错误;
C.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磁感应线是不存在的,所以没有磁感线的地方也有磁场,故C错误;
D.磁场是真实存在的物质,磁感线是不存在的,磁感线的疏密程度用来描述磁场的强弱,磁感线越密集的位置该点磁场越强,磁感线的箭头表示磁场方向,故D正确。
故选D。
6.B
【详解】A.由于磁感线由N极出发,回到S极,图中磁感线由S极出发是错误的,故A错误;
B.由于磁感线由N极出发,回到S极,图中磁感线由N极出发,回到S极,故B正确;
C.由于磁感线由N极出发,回到S极,图中磁感线由S极出发,回到N极是错误的,故C错误;
D.由于磁感线由N极出发,回到S极,图中磁感线回到N极是错误的,故D错误。
故选B。
7.B
【详解】A.A图中,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和小磁针的指向可知,小磁针N极指向左,不符合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故A错误;
B.根据异名磁极互相吸引,小磁针静止,磁感线回到S极,故B正确;
C.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S极到N极的,是错误的,应由N极到S极;小磁针静止N极指向右测磁体的N极,不符合同名磁极互相排斥的性质,故C错误;
D.根据异名磁极互相吸引,小磁针静止,磁感线应从N极出发,故D错误。
故选B。
8.A
【详解】A.a处的铁屑很多,磁性很强,所以a处为磁体的一个磁极,故A正确;
B.细铁屑越密集的地方磁性越强,a处的细铁屑比b处的密集,所以a点的磁场比b点强,故B错误;
C.磁场方向与该小磁针N极所示的方向相同,要确定磁场的方向必须在某个位置放置一个小磁针,根据小磁针N极指向确定磁场方向,所以铁粉的分布无法确定磁场的方向,故C错误;
D.铜不能被磁化,所以实验中不能用铜屑代替铁屑,故D错误。
故选A。
9.C
【详解】A.磁体周围始终存在磁场,借助细铁屑可以显示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特点,而磁感线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一些假想的线,故A错误;
B.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出来,回到磁体的S极,构成闭合曲线,故B错误;
C.磁感线上某一点的切线方向与放在该点的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与南极所指的方向相反,故C正确;
D.磁感线分布越密的地方,其磁场越强,故D错误。
故选C。
10.C
【详解】A.由于磁体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缝衣针是铁质的,所以缝衣针能被磁铁吸引,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缝衣针被磁化后,变成磁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所以磁化后的缝衣针周围存在磁场,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于树叶尖端总指向南方,则树叶尖端指向地理的南极,所以指南针的“S”应标注在树叶尖端,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地球是一个大的磁体,地球周围的磁场即为地磁场,地磁场和自制指南针的磁场相互作用,所以磁化后的缝衣针能带动树叶指南北,是因为它受到地磁场的作用,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A
【详解】A.条形磁铁能吸引铁屑,把条形磁铁放在玻璃板上方,则铁屑会被吸起,影响实验效果,故A错误,符合题意;
B.轻敲玻璃板,铁屑受到的摩擦力变小,会在磁力的作用下显示一定的形状,操作③应为“轻敲玻璃板”,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根据磁感线的定义可知,人们根据磁铁周围铁粉的排列情况画出的曲线,叫做磁感线,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是从N极出来、回到S极的,图中A点的磁感线的方向水平向左,磁场方向与磁感线方向相同,所以磁场方向为水平向左,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B
【详解】A.由于磁体周围存在磁场,但是磁感线不是真实存在的,所以,树叶周围存在磁场,不存在磁感线,故A错误;
BC.指南针在水平位置静止指南的是S极,指北的是N极,所以,树叶尖端指向地理南极,地磁北极,指南针的“S”应标注在树叶尖端,故B正确,C错误;
D.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若用磁体的S极靠近树叶尖端(S极),是同名磁极,会相互排斥,故D错误。
故选B。
13.A
【详解】粘在纸条上的指南针在地磁场的作用下,N极指向地理的北极,S极指向地理的南极,即图A正确,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A
【详解】A.磁感线是为了研究方便而引入的假想曲线,不是真实存在的,故A正确;
B.磁体周围,越靠近两极的位置其磁感线越密集,磁场越强,b处的磁场和a处无法比较,故B错误;
C.由于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都是从N极出发,回到S极,所以该条形磁体的右端为N极,左端为S极,故C错误;
D.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为磁场的方向,所以将一小磁针置于a点,其静止时南极指向右侧,故D错误。
故选A。
15.B
【详解】如图所示,磁铁外部磁感线从N极出发,回到S极,将磁铁置于细菌附近,细菌向磁铁的N极运动,而地磁N极在地理S极附近,故细菌在地磁场将驱使下将从北向南运动,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6.D
【详解】A.磁场客观存在,磁感线是物理模型,实际不存在,故A错误;
B.A点磁场方向就是静止在该处的小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故B错误;
C.由图可知,A点的磁感线更密集一些,所以磁场强度更强一些,故C错误;
D.磁场方向是磁感线的切线方向,图中磁感线是曲线,所以放在AB两处的小磁针静止时所受磁场力的方向是不同的,故D正确。
故选D。
17.A
【详解】由题意知道,将XY两端对调以后,磁感线分布情况未发生改变,这说明当把棒状物两端对调后,极性发生了变化。同时说明此棒状物不是永磁体,而是由铁或钴镍制成的棒在条形磁铁的作用下发生了磁化。
故选A。
18.B
【详解】A.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因此两个磁极靠近时有排斥作用,A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
B.根据同名磁极间的作用可知,当小磁针N极与磁体N极相对时,小磁针的N极会指向左边,B错误,故B符合题意;
C.地磁场与地理位置大致相反,因此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北极的附近,C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
D.运用模型法将铁粉放在磁体周围,因受磁场力而发生分散,D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9.(1)针尖
(2)地磁场
【详解】(1)待树叶静止后,观察到针尖总是指向南方,磁针静止时,南极指南,北极指北,所以简易指南针的针尖为南极。
(2)地球上一个大磁体,简易指南针能自动指示方向,这是因为受到地磁场对其的磁力作用。
20. 弱 右
【详解】[1]如图,a、b点相比,b点的磁感线较密,b点的磁场较强,因此a点的磁场比b点的磁场弱。
[2]在磁体外部,磁感线从N极出发回到S极,因此磁体左端为N极,右端为N极;若在a点放置一个小磁针,小磁针受到磁场的作用力,则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向条形磁体的右侧。
21. 等于 任意方向
【详解】(1)∵小磁针和泡沫塑料悬浮水中,
∴小磁针和泡沫塑料受到的浮力:F浮=G;
(2)验磁器里的小磁针和泡沫塑料悬浮水中,受合力为0,相当于不受力,当把验磁器放入磁场中时,小磁针N极可以指示任何方向的磁场。
22. S C
【详解】[1]磁体在自由状态下静止时,南极指南,北极指北;磁勺的勺柄指南,南方为地磁北极,因此,勺柄为该磁体南极,即S极。
[2]磁体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如图所示,根据天然磁石的磁感线分布,故可判断C端是S极,,则应将磁石的C处打磨成勺柄。
23. S 强
【详解】(1)[1]在磁体作用下,磁体A将密封盖顶起,则磁体A与磁体B相互排斥,磁体A的上端为N极,则磁体A的下端为S极,由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可知,磁体B的上端为S极。
(2)[2]由图可知,b点的磁感线密集,a点的磁感线稀疏,所以b点的磁场比a点的磁场强。
24. 北 下 排斥
【详解】[1][2]在地理赤道附近,悬挂起来的小磁针静止时,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小磁针的N极指向地磁南极,即地理的北极附近;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将小磁针放在地理北极附近,小磁针的N极与地磁南极相互吸引,所以小磁针的N极指下。
[3]将乙图中的条形磁铁沿图中的竖直虚线切成左右两部分,这两个新的磁铁的同名磁极相互接触,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可知,两个磁铁会相互排斥。
25. 排斥 不是 Q
【详解】(1)[1]松开时,甲、乙两车同时向相反方向运动,说明: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2)[2]磁场是真实存在的,看不见,摸不着,用磁感线来描述,磁感线不是客观存在的。
[3]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为该点的磁场方向,若在b点放置一个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则小磁针静止时,其N极指向Q处。
26.
【详解】小磁针左端为N极,根据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磁体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磁感线是N极出发,回到S极,如图所示
27.见解析
【详解】甲图中根据磁感线由N极出发回S极,则作图如下:
乙图中磁感线均从两个半磁体出发,说明两个相对的磁极为N极,即:
丙、丁两图根据磁感线 方向为从N极出发回S极,可知,作图为:
28. 将缝衣针沿磁铁的S-N(或N-S或同一方向)方向摩擦10余次(或多次)(或将条形磁体在缝衣针上沿同一方向摩擦10余次) S 针尖的指向始终为同一个方向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调整指南针的重心位置(调整针尖的位置,使之正好过指南针的重心;其他方法合理均给分)
【详解】(1)[1]取2枚大号钢质缝衣针,分别将条形磁体沿同一方向摩擦10余次(如图甲),使缝衣针磁化。
(2)[2]将条形磁铁的S极靠近图乙中缝衣针的针尖,缝衣针被排斥,则缝衣针针尖位置应标为S极。
[3]由于指南针指示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所以,在不添加器材情况下,若以将自制的指南针多次转动,看针尖的指向是否为同一个方向。
(3)[4]根据评价量表进行测试评价,小科制作的指南针“指标一”被评为“优秀”,“指标二”被评为“合格”。为使该指南针的“指标二”达到优秀水平,可以调整指南针的重心位置。
29. 乙 未贴 见解析
【详解】(1)[1]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且磁极间的作用规律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故图乙符合题意,甲和丙不符合题意。
故选乙。
(2)[2]白色书写纸面不如玻璃板的表面光滑,所以,从减小摩擦角度考虑,铁屑应撒在未贴白色书写纸面的玻璃板更合理。
(3)[3]把通电后电熨斗压在使铁屑沿磁感线走向分布的白色含蜡纸板,固定铁屑,制成磁感线模型。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1.1 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第2课时) 分层练习
科学观念:知道磁场的概念、性质和方向;认识磁感线,能根据磁感线识别磁体极性,能绘制常见磁体的磁感线;知道地球周围有地磁场,了解地磁两极与地理两极的位置关系。
科学思维:理解磁场是一种物质,理解磁感线是一种模型,能根据实际来判断磁场方向。
探究实践:通过小磁针和细铁屑在磁体周围是否受到磁力作用的活动探究,感知磁场的存在与分布,体验转化法在科学研究中的运用。
态度责任:通过师生互动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科学原理的兴趣。
01 磁场
1.下列关于磁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们为了方便描述磁体的特点人为地引入了磁场
B.磁体之间之所以能发生相互作用,就是因为磁体的周围存在磁场
C.因为磁感线往往是曲线,所以磁场的方向是不确定的
D.磁体周围存在的磁感线正是由磁体周围的磁场决定的
2.下列研究方法中采用“模型法”的是( )
A.根据电灯是否发光,来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存在,
B.用“磁感线”形象地描述磁场
C.用细铁屑来显示磁铁周围磁场的分布
D.用小磁针的偏转说明磁场的存在
3.在条形磁铁的周围放置8枚小磁针(其中涂黑的部分是小磁针的N极),图中正确的是( )
A. B.C. D.
4.在一个圆纸盒里藏着一条形磁铁,在盒子周围放置一些小磁针(小磁针涂黑的一端为N极),这些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所示,则下列图中能正确反映盒中条形磁铁放置的情况的是(  )
A. B. C. D.
5.下列关于磁体两极间磁感线的画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6.图7是条形磁体的磁感线分布,图中的E、F、P、Q四点,磁场最强的是(  )
A.E B.F C.P D.Q
02 地磁场
7.我们知道信鸽有高超的认路本领,它能从2000千米以外的地方飞回家里。经科学家不断研究了解到,这是由于(  )
A.信鸽的嗅觉极为发达
B.信鸽能够回声定位
C.信鸽可以靠地磁场来导航
D.信鸽对地形地貌有极强的记忆力
8.据《武经总要》记载,古人将具有磁性的空心铁鱼放入水中漂浮制成指南鱼,多次将指南鱼轻轻旋转,静止后,观察到鱼尾总是指向南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鱼尾是指南鱼的N极
B.指南鱼的鱼尾指向地磁南极
C.指南鱼周围存在大量的磁感线
D.用磁体的N极靠近鱼尾,会相互吸引
9. 将自由转动的指南针放在地球表面的赤道上,下图中能够表示其静止时的示意图的是( )
A. B. C. D.
1.根据指南针指示南北的事实,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磁体 B.地球周围空间存在磁场
C.指南针北极所指的方向是地磁北极 D.地磁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
2.今年3月24日-26日出现磁暴活动,引发公众关注。当太阳表面的活动增强,释放出的能量和带电粒子流穿越太空,冲击地球的磁场时,便可能会触发地磁暴。下列四图地磁场分布正确的是(  )
A. B. C. D.
3.科学研究中常用到许多科学方法,例如用线香烟雾的流动情况来反映空气的流动情况。下列选项中所用的科学方法与上述一致的是(  )
A.研究电流时,将电流比作水流 B.利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
C.用捏住刻度尺的长度测试人体反应快慢 D.保持电阻不变,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4.爱因斯坦曾说,在一个现代的物理学家看来,磁场和他坐的椅子一样实在。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  )
A.椅子一定是磁体 B.磁场是为研究问题而假想的
C.磁场是真实存在的一种物质 D.磁场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5.关于磁场和磁感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北极指向南极
B.同一条磁感线上各点的磁场方向相同
C.磁体周围没有磁感线的地方没有磁场
D.磁场是客观存在的,磁感应线是不存在的,但它能形象地描述磁场的分布情况和方向
6.图,也是学习科学和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下列磁感线画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7.下面是四位同学根据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所画的磁极和磁感线方向,正确的是( )
A. B. C. D.
8.在研究蹄形磁体周围磁场分布的实验中,在蹄形磁体上方放一块有机玻璃,在玻璃上撒一层细铁屑, 轻敲有机玻璃,铁屑就按一定规律排列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处为磁体的一个磁极 B.b点的磁场比a点强
C.根据铁粉的分布来确定磁场的方向 D.可用细铜屑代替细铁屑进行实验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场周围的磁感线可以通过磁场周围的铁屑分布来显示
B.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磁体的 S极出来,回到磁体的N极,构成闭合曲线
C.磁感线上某一点的切线方向与放在该点的小磁针静止时南极所指的方向相反
D.磁感线分布越密的地方,其磁场越弱
10.如图是小明自制的指南针,小明用条形磁体将缝衣针磁化后,将其放在水中漂浮的树叶上,待树叶静止后,多次将树叶轻轻旋转,观察到树叶尖端总指向南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缝衣针能被磁铁吸引
B.磁化后的缝衣针周围存在磁场
C.指南针的“N”应标注在树叶尖端
D.磁化后的缝衣针能带动树叶指南北,是因为它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11.1852年,法拉第经过深入的思考和大量的尝试,建立了“力线”的概念,他认为在磁极周围充满了力线,依靠力线将磁极间的作用联系起来,他还利用细铁屑把这种所谓的“力线”形象地呈现出来,小科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在玻璃板上均匀地撒上一层薄薄的细铁屑,②放好条形磁铁,③进行操作,观察到细铁屑的分布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时应把条形磁铁放在玻璃板上方
B.操作③应为“轻敲玻璃板”
C.人们根据磁铁周围铁粉的排列情况画出的曲线,叫做磁感线
D.图中A点的磁场方向为水平向左
12.在班级组织的“自制指南针”活动中,小科同学将磁化后的缝衣针放在水中漂浮的树叶上,多次将树叶轻轻旋转,待树叶静止后,观察到树叶尖端总是指向南方(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树叶周围存在磁场和磁感线
B.树叶尖端指向的是地磁北极
C.指南针的“N”应该标注在树叶尖端处
D.条形磁铁S极靠近树叶尖端会相互吸引
13.学习小组的同学先将地图平放在地面并使其指向标箭头恰好指向北方(如图)。将做好的指南针粘在纸条上,标明N、S 极,轻轻地放在水面上,纸条漂浮且能转动,再将水杯放在地图上的A点。指南针静止后的指向应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14.如图是条形磁体的磁场分布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磁感应线是为了研究方便引入的假想曲线
B.a处的磁场强弱与b处的磁场强弱相同
C.该条形磁体的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
D.置于a点的小磁针静止时南极指向左侧
15.20世纪60年代,美国细菌学家发现趋磁细菌, 将磁铁置于细菌附近,细菌向磁铁的N极运动,如图所示。由此可见,在海洋中,地磁场将驱使这种细菌运动的方向为(  )
A.由南向北 B.由北向南
C.由西向东 D.由东向西
16.小科一家利用手机导航自驾前往森林公园,途中小科不禁好奇在没有导航的年代人们是如何利用指南针辨别方向的。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指南针能够指示方向是因为地球是一个巨大的地磁场,如图所示是部分地磁场的示意图,根据图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由于磁场是实际存在的,所以磁感线也是实际存在的
B.A点磁场方向等于静止在该处的小磁针南极所指的方向
C.A点的磁场强度比B点的磁场强度弱
D.放在A、B两处的小磁针静止时所受磁场力的方向是不同的
17.在一根条形磁铁行放置一根与磁铁形状完全相同的棒状物体XY后,其周围磁场磁感线的分布情况如图甲所示。将XY两端对调以后,磁感线分布情况未发生改变,如图乙所示,则棒状物体XY可能是( )
A.软铁棒 B.铜棒
C.条形磁铁,其中X端为N极 D.条形磁铁,其中Y端为N极
18.对下列四幅图解释错误的是(  )
A.图甲两个磁极靠近时有排斥作用,说明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B.图乙中小磁针放在磁体周围不同位置,小磁针N极指向一定不变
C.图丙中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北极的附近
D.图丁中铁粉的排列显示出磁铁周围磁场的分布情况
19.如图所示,小灵用条形磁铁顺着一个方向反复摩擦缝衣针,再将其放在水中漂浮的一片树叶上,制成一个简易指南针。他多次将树叶轻轻旋转,待树叶静止后,观察到针尖总是指向南方。
(1)简易指南针的 (选填“针尖”或“针尾”)为南极。
(2)简易指南针能自动指示方向,这是因为受到 对其的磁力作用。
20.如图是条形磁铁的磁感线模型,由磁感线的分布特点可知,a点的磁场比b点的磁场 (选填“强”或“弱”);若在a点放置一个小磁针,则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向 (选填“左”或“右”)侧。
21.如图为某中学生发明的验磁器,其制作方法是将小磁针穿过泡沫塑料,调整泡沫塑料的体积与位置使它们水平悬浮在水中。
(1)小磁针和泡沫塑料悬浮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它们所受的重力。
(2)把该验磁器放入到磁场中,能指示 (填“仅水平方向”或“任意方向”)的磁场方向。
22.中国人发明的司南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地磁场指示方向的仪器。古文《论衡·是应篇》中记载:“司南之杓(用途),投之于地,其柢(握柄)指南”。则勺柄应为该磁体的 极;小科尝试利用一块天然磁石制作一具“司南”,图乙所示为天然磁石的磁感线分布情况,则应将磁石的 (填“A”“B”“C”或“D”)处打磨成勺柄。
23.如图甲所示,是一种“磁悬浮地漏”;磁悬浮地漏的排水速度可随积水深度自动调节,在不排水时能密封管道,它的工作原理如图乙所示;
(1)当密封盖上方无水时,在磁体作用下,磁体A将密封盖顶起;若磁体A的上端为N极,磁体B的上端为 极;
(2)如图丙所示为磁体A周围磁场的磁感线,b点的磁场比a点的磁场 (选填“强”或“弱”)。
24.如图甲所示,地球相当于一个条形磁体,将小磁针放在赤道位置静止时,小磁针的N极指 (选填“北”或“南”);将小磁针放在地理北极附近,小磁针的N极指 (选填“上”或“下”);如乙图所示,水平面上放一根条形磁铁,如果将这根磁铁沿图中的竖直虚线切成左右两部分,则两部分会相互 (选填“吸引”或“排斥”)。
25.两辆小车分别绑上一块磁铁,甲车右端紧靠乙车左端,松开时,甲、乙两车同时向相反方向运动,如图1所示。
(1)该现象说明:同名磁极相互 (选填“吸引”或“排斥”);
(2)如图2所示是某一磁体周围的部分磁感线,磁感线 (选填“是”或“不是”)客观存在的。若在b点放置一个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则小磁针静止时,其N极指向 (选填“P”或“Q”)处。
26.按要求作图。在图甲中标出磁体的极性,并画出所有磁感线的方向。
27.在甲、乙、丙、丁四幅图中分别标出磁体的N,S极或磁感线的方向。
28.小曙用条形磁体、大号缝衣针、硬卡纸、橡皮、大头针制作简易指南针,制作过程如下:
①取2枚大号钢质缝衣针,___________,使缝衣针磁化;
②将1张硬壳卡纸折成直角,将2枚被磁化的缝衣针对称地穿在卡纸两侧,用1块橡皮和1枚大头针做成支座,将插有缝衣针的卡纸支起;
③确定简易指南针能否指向南北方向;
④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曙针对自制指南针设计了评价量表;
“自制指南针”评价量表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指针磁性强, 且能自由转动。 指针磁性强, 不能自由转动。 指针磁性弱, 不能自由转动。
指标二 能准确指示南北方向,能保持水平平衡。 能指示南北方向, 不能保持水平平衡。 不能指示南北方向, 不能保持水平平衡。
(1)请将①中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
(2)将条形磁铁S极靠近图中缝衣针针尖,缝衣针被排斥,则缝衣针针尖的磁极为 极。将自制的指南针多次转动,针尖的指向始终为同一个方向,原因是 ;
(3)根据评价量表进行测试评价,小曙制作的指南针“指标一”被评为“优秀”,“指标二”被评为“合格”,为使该指南针的“指标二”达到优秀水平,请你对该指南针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
29.项目化学习小组分三个阶段开展了“永磁体磁场分布研究系列活动”。通过理论联系实践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学习能力也获得了有效的提升。
活动一:理论绘图—磁感线分布
(1)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两个条形磁铁靠近时,虚框范围内的磁感线分布正确的是 ;
活动二:实践检验—用铁屑显示磁感线
如图,一块光滑透明的玻璃板,在一个表面贴上白色书写纸(作为背景,便于观察),将条形磁铁放在玻璃板的下表面,然后在玻璃板上面均匀撒上铁屑,如图所示。用手轻敲玻璃板,使铁屑沿磁感线走向分布,实践结果与理论绘图一致、效果很理想。
(2)从减小摩擦角度考虑,铁屑应撒在 (选填“贴有”或“未贴”)白色书写纸面的玻璃板更合理;
活动三:优化创新—自制磁感线模型
(3)同学们利用熔化的蜡烛液、电熨斗(通电后靠近物体使其升温)等器材进行如下操作,制成了“固定的铁屑磁感线”模型(如右图)。请将操作补充完整:
①将一张白色书写纸放入熔化的蜡烛液中浸渍均匀后取出晾干,使纸质表面覆盖一层蜡,打磨光滑后成一张白色含蜡纸板;
②将蜡纸放在玻璃板上,再均匀撒上铁屑,条形磁铁放在玻璃板下面轻敲玻璃板使铁屑沿磁感线走向分布;
③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