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华北联合共同体语文同课异构比赛人教版必修五第9课《说“木叶”》说课课件(27张ppt)+讲课课件(29张ppt)+评课稿共5份(天津育红中学)(5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年华北联合共同体语文同课异构比赛人教版必修五第9课《说“木叶”》说课课件(27张ppt)+讲课课件(29张ppt)+评课稿共5份(天津育红中学)(5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4-18 13:25:37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 苏轼说,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如果说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庐山瀑布是李白的,那么风光不与四时同的六月西湖就是杨万里的;
如果说落木千山的夔州是杜甫的,那么木叶纷飞的洞庭湖就是屈原的......
作者:林庚说“木叶”授课:天津市育红中学 王少贤
林庚,字静希。
我国现当代著名学者,诗人,文史学家。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
林庚先生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在唐诗和楚辞的研究中卓有建树,提出了著名的“盛唐气象”。
走近作者
本文1-3段涉及了许多诗句,请尝试归类,并说明归类依据。读“木叶”为诗人所钟爱。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湘夫人》
洞庭始波,木叶微脱。——谢庄《月赋》
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陆厥《临江王节士歌》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王褒《渡河北》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柳恽《捣衣诗》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戌忆辽阳。——沈佺期《古意》读作者大量引用含“木叶”诗文,想说明什么?读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树叶落木树叶落叶“木叶”——“落木”

“树叶”or“落叶”悟关键在于“木”字。

“木”一般用在什么场合?

秋风叶落的季节
悟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悟 风,如何有悲喜?俗话不是说
“寒风扫落叶”吗?请赏析
树与风的关系这两种说法矛盾吗?请说明理由“木”更显得单纯,仿佛本身就含有落叶的因素。 “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悟 “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带来疏朗的清秋气息。悟“木”树干颜色:黄色
触觉:干燥暗示性诗歌语言 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能------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启发性
感染性悟字面,
言内之意言外之意
引申意义
象征意义言有尽
而意无穷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曹植《美女篇》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屈原《九歌 》根据“木”的暗示性,品味探讨“木叶”与“落叶”的不同:赏春夏 深秋 脱尽叶子枝叶繁茂 绿
褐绿
干燥 饱含水分 空阔疏朗 饱满绵密 离人的叹息
游子的漂泊
迢远而深情
浓郁缠绵
柔美多姿
枯黄赏 木 叶 树 叶疏 朗空 阔绵 密 饱 满相去无几一字千里总 结 ?暗 示 性赏 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从何而来?暗示生活常识暗示文化心理暗示文化传统:
历代文学作品、典故所构成的文化氛围。赏融什么样的柳才能被称为“烟柳”呢?韩愈 《早春 》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白居易《隋堤柳》:“西至黄河东至淮,绿影一千三百里,大业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烟絮如雪。
柳永 《望海潮》:“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融 春日柳树发芽,风吹柳絮,腾起似烟。融柳色如烟絮如雪 杨树柳树绿茵成阵,柳条如丝一样垂下,朦朦胧胧,如梦如幻,远远望去象烟霞一般。融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春 叶发新芽 嫩绿 大江南北柔美多姿
春意朦胧
妩媚迷离
烟柳的艺术特征:融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烟花宜落日,丝管醉春风。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
数峰江上,芳草天涯,参差烟树。
"烟"的暗示性:融烟柳,烟花,烟草,烟树......以“烟”修饰植物,多用来描绘春景。
柳碧如烟,花红似锦,春意氤氲......
但“烟”又暗示了迷离隐晦,
不由得使人在濛濛春景中生出淡淡的愁思,尤其是离别的惆怅。
反衬,以乐景写哀情春 叶发新芽 嫩绿 大江南北柔美多姿 春意朦胧
妩媚迷离烟柳的艺术特征融淡淡的愁思离别的惆怅“烟”的暗示 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 鉴赏诗歌,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得到启示

小组合作,继续查找相关资料,仿照课文的体例,试写一篇题为《说烟柳》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邮箱地址:caoyuxuan11@126.com课后作业谢谢大家课件2张PPT。

袅袅( ) 照浦( ) 褒( )奖
灼灼( ) 亭皋( ) 寒砧( )
涔( )阳 万应锭( ) 言筌( )
窸窣( ) 迢( )远 庾( )信
橘徕( ) 冉冉( ) 陆厥( )
柳恽( ) 桅( )杆niǎopǔzhuócénxī sūláijuétiáorǎndìnggāoyùnzhēnwéiquánbāoyǔ依案自学,你对了吗?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的样子。
(形容烟气缭绕上升;形容声音延长不绝)
灼灼——明亮鲜艳的样子。
迢远——遥远。
亭皋——水边平地。亭,平;皋,水旁地
萧萧——此处形容草木摇落的声音。
窸窣——象声词。此处指叶落的细小的声音。
冉冉——形容枝条柔弱下垂的样子。 评王少贤老师的课
刘艳君
亮点
1.个人素质优秀
文化底蕴丰厚,基本功扎实。思想有深度、有厚度,对文本挖掘深入。
2.课件技术含量高,视图布局让人赏心悦目。
3.对“暗示性”解读全面深刻。
4.能力迁移做得好,将“烟柳”合理拓展。
5.问题设计精心且有梯度,目的性明确,以训练学生能力为主。
二、商榷意见
1.教态有些急躁,语言有些生硬。
2.部分问题提问指向不明。
三、探讨问题
1.讨论的价值,不能为讨论而“讨论”。
2.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该怎样保证。
《说“木叶”》学案
天津市育红中学 王少贤
一 依案自学:
1、注音:
袅袅( ) 照浦( ) 褒( ) 奖 灼灼( )
亭皋( ) 寒砧( ) 涔( )阳 万应锭( )
言筌( ) 窸窣( ) 迢( )远 庾( )信
橘徕( ) 冉冉( ) 陆厥( ) 柳恽( ) 桅( )杆
2、解词:
袅袅
灼灼
迢远
亭皋
萧萧
窸窣
冉冉

二 读文本:
1、本文1-3段涉及了许多诗句,请尝试归类,并说明归类依据。
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2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3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4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5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6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7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8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9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10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11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戌忆辽阳。
1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3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三 悟内涵:
“木”一般用在什么场合?

试赏析“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中“树”与“木”的不同意味。



3、“木”的两个艺术特征:


诗歌的暗示性:


三 赏精华
1、根据“木”的暗示性,品味探讨“木叶”与“落叶”的不同:
意象
季节
外形
颜色
质感
意味
情感联想
木叶
落叶
四 融生活
韩愈 《早春 》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白居易《隋堤柳》:“西至黄河东至淮,绿影一千三百里,大业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烟絮如雪。
柳永 《望海潮》:“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1、试分析“烟柳”的艺术特征:
意象
季节
外形
颜色
地域
意味
情感联想
烟柳
“烟”的暗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