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 第10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907年) 唐朝灭亡之后,中国历史再一次进入了大割据时代。在北方广大地区,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较强大的王朝。(五代)南方各地又陆续或并存过吴、南唐、吴越、楚、前蜀、后蜀、南汉、南平、闽、北汉势力。称为十国。史称:“五代十国”。史事链接学习目标1、知道辽、西夏与北宋三个政权的建立。
2、并了解辽、西夏与北宋和战关系。
3、理解在碰撞中融合的民族关系。 916年 耶律阿保机 上京 契丹族960年 赵匡胤 汴京 汉族1038年 元昊 兴庆 党项族 自主学习一 崛起与并立篇 赵匡胤 后周禁军最高将领,当时后周皇帝七岁,赵策划兵变,当后周大军到达陈桥驿时,赵匡胤佯装醉酒。第二天早上,众多将士喧闹着拥入他的帐中,把一件黄袍批在赵匡胤身上,向他跪拜,高呼“万岁”!赵匡胤就这样做了皇帝。这就是“黄袍加身”的成语。从图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信息?读图学史识图找答案下列能正确反映辽、西夏与北宋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ACDB北宋北宋北宋北宋西夏西夏西夏西夏辽辽辽辽B1、辽宋战和
(1)澶州之战:时间、交战双方、当时北宋的宰相和皇帝
(2)澶渊之盟:时间、内容、影响
2、宋夏和议:时间、内容、影响 自主学习二 战争与和平篇宋辽和战幽云往事石敬瑭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以换取契丹支持,建立后晋。北宋与辽的关系——战和北宋由主动进攻到消极防御守内虚外1004年澶州战役1005年澶渊之盟战和战争破坏双方的正常生产和贸易议和促进了西北边境地区生产和贸易的发展1044年宋夏战和澶渊之盟:1005年,辽宋订立和议。辽撤兵,北宋送辽岁币。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但此后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双方的经济文化都呈现繁荣景象。
宋夏议和:1044年,夏对宋称臣,北宋送西夏岁币,重新开放边境贸易市场。促进了西北边境地区的发展。我来记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对辽来说:对于北宋来讲:从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来看:澶渊之盟不仅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它的沉重负担。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辽宋维持了100多年的和平局面,有利于双方边境地区经济的发展。主流我来评价1.宋与辽、宋与西夏订立和议后,对双方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双方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 B.加速了辽、西夏封建化的进程C.加强了民族融合 D.加深了北宋的经济负担A我能行2.宋辽,宋夏和议共同点是( )
A.辽夏向宋称臣
B.北宋割地求和
C.北宋送给辽夏“岁币”
D.互相禁止边境贸易C3.宋真宗死时,辽朝大臣集会致哀,辽道宗说“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请回答:
(1)辽朝与朝廷和好年深得益于哪一历史事件?
(2)这一历史事件发生时北宋在职宰相是谁?
(3)这一历史事件给人民带来了和平安定的生活,但也有它的消极影响,它的消极影响是什么?
辽宋订立“澶渊之盟”寇准加重北宋人民负担,开战争赔款先河拓展探究: 1.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战争性质就交战双方来说有何不同? 2.北宋与辽、西夏由战争走向议和的原因是什么? 只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内部的兄弟之争,不是侵略战争。
就其正义性而言,辽、西夏以劫掠和扩大势力为目的发动战争,非正义;北宋抗辽、西夏斗争维护了中原和南方社会的相对稳定和生产发展,是正义的。双方都不具备彻底战胜对方的实力;
战争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破坏了双方的正常贸易,严重影响人民日常生活;
人民反对战争;
北宋统治者软弱无能。探史明理阅读思考:辽、夏、宋时期,民族融合表现在那些方面?1、学会农耕
2、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
3、模仿汉字创造文字
4、学习汉人的生活习俗……三、交融与发展篇多元汇聚 器物辽西夏多元汇聚 钱币辽西夏 少数民族在征服中原汉族统治者的过程中,吸收了中原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内容,他们都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总而言之,民族关系的主流是民族融合。我收获宋我国有56个民族,应该如何处理民族关系?中华民族具有极大的凝聚力,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