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下 1.2 电生磁(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八下 1.2 电生磁(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2-05 09:13: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八下1.2 电生磁(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为了解释地球的磁性,19世纪安培假设,地球的磁场是由绕过地心的轴的环形电流I引起的。在图中的四个图中,正确表示安培假设中环形电流方向的是(  )
A. B. C. D.
2.如图所示,在电磁铁正上方用弹簧挂着一条形磁铁,开关闭合后,当滑片P从a端向b端滑动过程中,会出现的现象是(  )
A.电流表示数变小,弹簧长度变短
B.电流表示数变大,弹簧长度变短
C.电流表示数变小,弹簧长度变长
D.电流表示数变大,弹簧长度变长
3.如图为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自制的漂浮式指南针。铜片、锌片和食盐水溶液共同组成了“盐水电池”。铜片是盐水电池的正极,锌片是负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电螺线管A端为N极
B.通电螺线管静止时B端指向地理南方
C.电子从铜片经螺线管流到锌片
D.通电螺线管外C点的磁场方向向左
4.如图所示,利用铁屑来研究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分布。开关闭合之前,螺线管周围铁屑分布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后,轻敲玻璃板,铁屑分布如图乙所示,在通电螺线管周围放上小磁针,静止后小磁针C的左端为S极,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乙中A处的磁场比B处强
B.图乙中用铜屑代替铁屑也能呈现出相同的排布方式
C.图丙中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
D.图丙中小磁针D的右端为N极
5.如图所示,开关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于中点,小铁片被竖直吸在电磁铁的左侧。若将滑片从中点移向A端或B端,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片从中点移向A端,电磁铁的磁性会增强
B.滑片从中点移向B端,小铁片会从电磁铁上脱落
C.滑片移动的方向改变,电磁铁的磁极方向也会改变
D.无论向哪个方向移动滑片,电磁铁右端始终为N极
6.小明利用如图甲装置探究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分布,通电后多次敲击塑料板,他观察到铁屑的分布情况如图乙(图中“ ”表示导线的位置)。下列选项能表示通电导线电流变大后的铁屑分布的是(  )
A. B. C. D.
7.用两枚相同的铁钉、滑动变阻器、干电池、开关和导线组成如图所示电路进行实验。闭合开关,观察到电磁铁A吸引大头针的数目比电磁铁B多,多次实验,结果相同。此实验说明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一个因素是(  )
A.电磁铁极性 B.电流大小
C.电流方向 D.线圈匝数
8.科技服务生活,悬浮盆栽是现代家居装修中的创新摆件,其原理的简化图如图,下列关于悬浮盆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盆栽中放一块永磁铁,且底部磁极为N极
B.将电源的正负极互换,对盆栽与底座保持原位置不变
C.给盆栽浇水后,底座对盆栽的磁力大小不变
D.滑动变阻器向左滑动,可增强底座电磁铁磁性
9.小联同学学习了电和磁的知识后,打算用磁铁、缝衣针等材料制作一个指南针。请完成下面小题。如图所示,将一根直导线架在静止缝衣针的上方,并使直导线与缝衣针平行,接通电路,发现缝衣针偏转。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B.最早发现该实验现象的科学家是法拉第
C.利用该实验原理可以制成发电机
D.改变电流方向,缝衣针偏转方向不变
10.小明制作的玩具小船上固定有螺线管(有铁芯)、电源和开关组成的电路,如图所示,把小船按图示的方向放在水面上,闭合开关,最后静止时“船头”最终指北的是(  )
A. B.
C. D.
11.如图所示,螺线管右方放置了一个小磁针。闭合开关S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
B.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方向从左向右
C.小磁针静止后,其N极的指向向右
D.向左移动滑片P,电磁铁的磁性减弱
12.汤姆生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电子。如图所示,一条向上射出的阴极射线可以看作是许多电子定向运动形成的电子流。则通过这束电子流的运动方向推断电流及周围的磁场方向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3.根据题意填写对应信息
(1)三个磁体相邻磁极间的磁感线分布如甲图所示,则A端为______极,D端为______极。
(2)通电螺线管的磁感线方向如乙图所示,图中已标出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和磁感线的方向,则电源的左端为______极,小磁针的左端为______极。
14.如图是探究“奥斯特实验”的装置。
(1)将一根直导线放在静止小磁针的正上方,并与小磁针    (填“垂直”、“平行”或“任意方向”)。接通电路后,观察到小磁针偏转。
(2)改变直导线中的电流方向,小磁针偏转方向改变,表明    。
(3)实验中用到的一种重要科学研究方法是    法(选填“控制变量”、“类比”或“转换”)。
15.设计人员要开发一款倒悬的酷悬浮发光月球装饰品,如图甲所示。
【材料组装】如图乙,球内装入磁体,灯泡等元件,底座内装入电磁铁等元件;
(1)电源的上端应为    极。
【问题呈现】在试验过程中难以找到发光月球的磁悬浮位置。离底座过远,球会掉落;离底座过近,球直接吸附在底座上。
【原因分析】球离底座过远时,底座中的电磁铁对球内磁体的吸引力小于重力,所以球会掉落。过近则吸引力大于重力,球直接吸附在底座上。
【解决方案】设计人员在电路中加入了开关型霍尔传感器H来检测磁场强弱,并控制电路的通断,经简化的电路图如图丙所示。
(2)当球与底座距离过近,传感器H检测到磁场过强时,传感器H应    (选填“闭合”或“断开”)电路。
【产品优化】
(3)经调试,成功实现月球悬浮。若需增大悬浮时月球与底座的距离来增强观赏效果,在适当调整传感器H的位置后,对底座电路的处理方式可以是    (写出两种即可)。
16.小明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其中R2为磁敏电阻,其阻值随磁场强度的增大而减小。闭合开关S1和S2,按表进行实验并记录相应的数据。
线圈接线点 接线柱1 接线柱2 接线柱3
实验次序 1 2 3 4 5 6 7 8 9
电流表A1读数/安 0.22 0.32 0.46 0.22 0.32 0.46 0.22 0.32 0.46
电流表A2读数/安 0.60 1.00 1.30 0.42 0.60 0.80 0.20 0.30 0.42
(1)该实验通过    来判断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
(2)在研究线圈匝数对磁性的影响时,小明将开关S1从接线柱1换到2时,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   。
(3)通过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17.某学习小组同学想探究“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和线圈匝数的关系”,实验电路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实验时,用铁棒和漆包线绕制匝数为20匝的电磁铁,并接入电路中。
步骤二: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示数为1A,用电磁铁去吸引大头针,记录数据。
步骤三:断开开关,用匝数为50匝的电磁铁替换20匝的电磁铁。闭合开关,再用电磁铁去吸引大头针,记录数据。
(1)本实验通过观察比较    来体现不易观察的磁场强弱。
(2)下列实验运用的方法与第(1)小题相同的是    。(可多选)
A.研究分子的特性时,用黄豆和芝麻混合实验
B.研究电流的有无时,串联一个小灯泡
C.研究磁场时,用磁感线形象的描述
D.研究力的存在时,借助弹簧的形变
(3)经老师提醒,螺线管上的线圈有电阻,小江发现步骤三中“闭合开关”后的操作是不严谨的,应修改为:   。
答案
1.解:地磁的南极在地理北极的附近,故在用安培定则判定环形电流的方向时右手的拇指必需指向南方;而根据安培定则:拇指与四指垂直,而四指弯曲的方向就是电流流动的方向,故四指的方向应该向西。故B正确。
故选:B。
2.解:由图知,开关闭合后,电流由螺线管下方流入,则由安培定则可知,螺线管的上端为N极;
因同名磁极相互排斥,两磁铁的同名磁极相对,故相互排斥;
当滑片P从a端向b端滑动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减小,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示数变大),电磁铁的磁性增强,则条形磁铁受到向上的排斥力增大,所以弹簧的长度变短。
故选:B。
3.解:A、铜片是“盐水电池”的正极,锌片是负极,则螺线管中的电流是从右端流入的,根据安培定则可知,通电螺线管的B端为N极,A端为S极,故A错误;
B、静止时通电螺线管由于受到地磁场的作用,B端为N极,指向地理北方,故B错误;
C、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从铜片经过螺线管流向锌片;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所以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是从锌片经螺线管流向铜片,故C错误;
D、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磁体的S极的,即C点的磁场方向是向左的,故D正确。
故选:D。
4.解:A.图乙中B处是磁体的磁极,磁性最强,故A处的磁场比B处弱,故A错误;
B.铜屑不是磁性物质,不能被磁化,无法显示磁场的分布,故B错误;
CD.静止后小磁针C的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图丙中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吸引小磁针D的S极,故小磁针D的右端为N极,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5.解:A、滑片从中点移向A端,电路中电阻变大,电流变小,电磁铁的磁性变弱,故A错误;
B、滑片从中点移向B端,电路中电阻变小,电流变大,电磁铁磁性变强,对小铁片的吸引力变大,小铁片不会从电磁铁上脱落,故B错误;
C、滑片移动的方向改变,只能改变电磁铁的磁性大小,电磁铁的磁极方向不会改变,故C错误;
D、无论向哪个方向移动滑片,电路中电流方向不会改变,由安培定则可知,电磁铁右端始终为N极,故D正确。
故选:D。
6.解:通电后多次敲击塑料板,他观察到铁屑的分布情况如图乙的同心圆。通电导线电流变大后,仍是同心圆,磁场变强,因而铁屑分布更加密集。
故选:B。
7.解:由图知,A、B两电磁铁串联,所以通过A、B两电磁铁的电流相等;A的线圈匝数明显比B的线圈匝数多,实验观察到电磁铁A吸引大头针的数目比B多,所以此实验说明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有关。
故选:D。
8.解:A、根据安培定则,电磁铁的上端是N极,同名磁极互相排斥,盆栽才能悬浮起来,所以盆栽中放一块永磁铁,且底部磁极为N极,故A正确;
B、将电源的正负极互换,电磁铁的磁极对调,盆栽与底座位置下降,因为此时盆栽和底座相互吸引,故B错误;
C、给盆栽浇水后,底座对盆栽的磁力变大,故C错误;
D、滑动变阻器向左滑动,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可减弱底座电磁铁磁性,故D错误。
故选:A。
9.解:A、该实验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故A正确;
B、最早发现该实验现象的科学家是奥斯特,故B错误;
C、利用该实验原理可以制成电磁铁,故C错误;
D、改变电流方向,缝衣针偏转方向改变,故D错误。
故选:A。
10.解:A、由安培定则可知通电螺线管上端为N极,下端为S极;地磁场沿南北方向,地磁场的N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场的S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处;且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因此最后静止时“船头”最终指向东方,故A错误;
B、由安培定则可知通电螺线管右端为N极,左端为S极;地磁场沿南北方向,地磁场的N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场的S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处;且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因此最后静止时“船头”最终指向北方,故B正确;
C、由安培定则可知通电螺线管下端为N极,上端为S极;地磁场沿南北方向,地磁场的N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场的S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处;且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因此最后静止时“船头”最终指向西方,故C错误;
D、由安培定则可知通电螺线管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地磁场沿南北方向,地磁场的N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场的S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处;且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因此最后静止时“船头”最终指向南方,故D错误。
故选:B。
11.解:由图知:
A、电流从左端流入,右端流出,故据安培定则可知,此时通电螺线管的左端是N极,右端是S极。故A正确;
B、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感线方向从左向右。故B正确;
C、据磁极间的作用规律可知,小磁针静止时,左端是N极,右端是S极。故C错误;
D、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P向左端移动,电阻变小,电流变大,故电磁铁的磁性变强。故D错误。
故选:AB。
12.解:由题意可知,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是向下的,电子带负电,故电流的方向是向上的,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知,磁场的方向是逆时针方向的,故C正确。
故选:C。
13.(1)右侧磁体的S极与中间磁体的A端磁极互相排斥,因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因此中间磁体的A端为
S极,B端磁极为N极;左侧磁体的C端磁极与中间磁体的B端互相吸引,因异名磁极互相吸引,因此左侧磁体的C端为S极,D端磁极为N极;
(2)在磁体外部,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
S极,因此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根据安培定则可知,电流从通电螺线管的右侧流入,左侧流出,因此电源的左端为负极,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因此小磁针的左端为N极。
故答案为:(1)S,N,(2)负;N。
14.解:(1)将一根直导线放在静止小磁针的正上方,并与小磁针平行。接通电路后,观察到小磁针偏转。
(2)改变直导线中的电流方向,小磁针偏转方向改变,表明电流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3)实验中用到的一种重要科学研究方法是转换法。
故答案为:(1)平行;(2)电流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3)转换。
15.解:(1)悬浮月光球里面的磁体上面是N极,根据异性磁极相互吸引,电磁铁下端为S极,根据安培定则可判断电源上端为负极。
(2)当球与底座距离过近时,说明磁力大于重力,磁场过强,为减小磁性可断开电路。
(3)增大悬浮时月球与底座的距离来增强观赏效果,在适当调整传感器H的位置后,效果还不明显,可进一步减小磁性,根据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可知减小电路中的电流,减少电磁铁的线圈匝数可达到目的。
故本题答案为:(1)负;(2)断开;(3)减小电流中的电流;减少电磁铁线圈匝数。
16.解:(1)根据题意可知,该实验通过电流表A2的示数变化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强弱;
(2)在研究线圈匝数对磁性的影响时,小明将开关 S1从接线柱1换到2时,线圈匝数改变,此时要控制通过线圈的电流大小相同,因此接下来的操作为: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让电流表A1的示数保持不变。
(3)根据接线柱1的实验数据可知,此时线圈匝数相同,当电流表A1的示数增大时,A2的电流增大而磁敏电阻的阻值减小,那么螺线管的磁场变强,即:当线圈匝数相同时,电流越大,则通电螺线管的磁场越强;
根据实验1、4、7可知,当电流大小相同时,线圈匝数减小,则A2的示数减小而磁敏电阻的阻值增大,那么电磁铁的磁场变弱,那么得到:当电流大小相同时,线圈匝数越多,则通电螺线管的磁场越强。
故答案为:(1)电流表 A2的示数变化;(2)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让电流表A1的示数保持不变;(3)当线圈匝数相同时,电流越大,则通电螺线管的磁场越强;当电流大小相同时,线圈匝数越多,则通电螺线管的磁场越强。
17.解:(1)用电磁铁去吸引大头针,通过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显示磁性强弱,是转换法的应用;
(2)A.研究分子的特性时,用黄豆和芝麻混合实验,是类比法;
B.研究电流的有无时,串联一个小灯泡,是转换法;
C.研究磁场时,用磁感线形象的描述,是模型法;
D.研究力的存在时,借助弹簧的形变,是转换法,故符合题意的是BD;
(3)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和线圈匝数有关,根据控制变量法,改变线圈匝数,必须控制电流相等,应该改为:用匝数为50匝的电磁铁替换20匝的电磁铁。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得电流表示数不变,再用电磁铁去吸引大头针,记录数据。
故答案为:(1)吸引大头针的多少;(2)BD;(3)用匝数为50匝的电磁铁替换20匝的电磁铁。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得电流表示数不变,再用电磁铁去吸引大头针,记录数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