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能源及利用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出能源的种类及各类能源的特点(如水力、风力、潮汐能、太阳能、核能等)。
2.能区分主要的不可再生能源(如化石燃料、核能)与可再生能源(如水能、太阳能)。
3.说出太阳能的主要特点,能通过阅读图表,说明太阳能的分布特点,能简要说明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情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网上查找资料,整理资料,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思考问题,提高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与展示,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深刻思考问题,提高分析判断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的重要意义,树立节能和提高能源效率的意识。
2学情分析
能源是整个世界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最基本的驱动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本课是继学生学习了第一课“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后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从教科书内容来看,本科包括能源的种类、化石能源、新能源和合理利用与开发能源四部分。教科书让学生对能源的种类有所深入了解后,进一步阐明合理利用与开发能源的必要性,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能源观。
由于本课在考试内容要求上并不高,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让学生自己阅读,划一划或教师一言堂,把知识性的东西灌输给学生。这样枯燥、乏味的教学是得不偿失的,它使学生丢失了学习科学的兴趣,更牺牲了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向往。本课的重点是课前通过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能源的信息资料,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观点,在课堂中通过情境的创设、问题的展开、讨论的深入激发学生对能源问题的深入思考,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真正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些情感的渗透是本课的难点。21cnjy.com
3重点难点
重点:化石能源和新能源的特点
难点:树立正确的能源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信息加工的能力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播放《[全国]地球一小时 实拍各地标志建筑熄灯瞬间_高清》视频。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了解有关“地球一小时”的信息。
设计意图:通过“地球一小时”视频,让学生对能源有一个直观印象,引入新课。
活动2【讲授】教师提问
教师活动:提问:结合教科书上的图片,说说你所知道的能源有哪些?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回答: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核能、潮汐能、电能、氢能……21教育网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回忆起初中所学的能的知识。
活动3【活动】能源分类
教师活动:按照植物分类的方法,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标准对能源进行分类。
学生活动:学生主动思考能源的成因、特点、污染与否、使用类型等,比较不同的分类标准。
设计意图:学习分类的科学方法,逐步让学生对能源的主要特点有更深入的思考
活动4【活动】化石能源知识大比拼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通过看书p125-126,并通过“化石能源知识大比拼”学习有关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的知识。21·cn·jy·com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学习,回答相关问题。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小组交流合作能力。
活动5【讲授】教师提问,自然过渡
教师活动:通过三则材料,提问:你有什么想说的?
学生活动:回答:节约化石能源和开发新能源的必要性。
设计意图:过渡到新能源的教学。
活动6【活动】新能源展示
教师活动:指导小组内进行交流所收集的关于新能源的材料。
学生活动:各小组分别对太阳能、核能、潮汐能、风能、生物质能汇报各自总结的观点,教师在其中进行追问,其他小组也可以进行质疑。www.21-cn-jy.com
设计意图:给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学生凭借资料丰富并展示自己的观点,教师对问题的设置和及时的引导、追问使学生不至于跑题,而同伴间的质疑与观点交锋让课堂充满灵动和智慧的魅力。2·1·c·n·j·y
活动7【讲授】氢能源
教师活动:简单总结后播放视频:未来的理想燃料-氢。
学生活动:观看“氢能源”的视频。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了解最新科技成果。
活动8【讲授】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提问性总结:这些新能源有如此多的优点为何现在都没有广泛使用呢?在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多,而新能源又不能很快地代替这些常规能源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学生活动:通过回答树立正确的能源观。
设计意图: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较高的分析判断能力,对这个看似简单,其实并不简单的问题的深入思考,通过生生间的互动交流,可以激发学生对能源问题的关注,甚至可能激发部分学生今后从事能源事业的志向。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活动9【作业】作业布置
作业布置:作业本A,p45-46;作业本B,p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