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质量守恒计算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将一定量的丙醇(C3H8O)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物质
丙醇
氧气
水
二氧化碳
X
反应前质量/g
6.0
12.8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7.2
8.8
a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表中a的值为2.8
B.X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X不可能含有氢元素
D.若起始时氧气的质量是14g,则无X生成
2. 1.6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由此得出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一定含C、H元素 B.该物质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1:2
C.一定不含O元素 D.燃烧过程中消耗氧气的质量为6.4g
3.物质R在9.6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3O2CO2+2XO2,测得CO2和XO2的质量分别为4.4g和12.8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R的质量为8.6g B.R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g
C.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 D.R中含有X元素、C元素和O元素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2
28
2
1
反应后质量/g
13
4
2
未知
4.把A、B、C、D四种纯净物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1:24
B.反应后D的质量是13g
C.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一定是分解反应
D.C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5.在化学反应A+B═C+D中,已知20克A与9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7克C.当反应有11克D生成时,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为( )
A.5克 B.10克 C.15克 D.20克
6.将6g碳放在盛有10g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所得的生成物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A.3:2 B.3:4 C.3:5 D.3:8
7.小宇探究某种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他取该物质3.2g在足量的氧气里充分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7.2g水.则该有机物中( )
A.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B.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C.一定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不含氧元素 D.无法确定
8.把A、B、C、D四种物质放在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并测得反应物和产物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 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19.7
8.7
21.6
0.4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7.4
0
3.6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29.4g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反应过程中,物质B和物质D质量增加的比为87:32
9.有A、B、C三种物质各15g,混合加热后,生成新物质D为10g,C物质变为25g,A物质没有剩余;若反应中再没有其他物质生成时,参加反应的A、B质量比为( )
A.3:4 B.3:2 C.1:3 D.3:1
10.A、B、C三种物质各15克,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新物质D30克,若增加A10克,反应物中只余C.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一次反应停止,B剩余9克 B.第二次反应后,C剩余5克
C.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是5:3 D.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是3:2
物质
氧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
M
反应前的质量/g
100
1
1
46
反应后的质量/g
4
89
55
X
11.在一密闭容器内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汽及一种未知物质M,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据表推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X的值为零
B.M中一定含碳、氢、氧
C.M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4
D.氧气和M是反应物
12.在探究某物质的组成时,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将3g该物质放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测得生成物有8.8g二氧化碳和5.4g水,你认为该物质的组成为( )
A.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 D.碳元素与氢元素质量比为1:4
13.葡萄糖(C6H12O6)、乙酸(CH3COOH)和尿素[CO(NH2)2]组成的混合物240g,在一定条件下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是( )
A.48g B.72g C.144g D.36g
14.下列图象能较好反映加热高锰酸钾时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的是( )
A. B. C. D.
15.在反应X+2Y=R+2M中,当32gY与X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18gM,且生成的R和M的质量比为
11:9,则在此反应中,参加反应的X与生成的R的质量比为( )
A.4:11 B.16:9 C.8:11 D.32:9
16.已知2CO2+2Na2O2=2Na2CO3+O2,2H2O+2Na2O2=4NaOH+O2↑.取a 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将其产物跟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完全反应,反应后固体质量恰好增加了ag.该物质的化学式可能为( )
A.C2H6O B.CH4 C.C12H22O11 D.C6H12O6
17. 2.2g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6.6g二氧化碳和3.6g水(无其它生成物),对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推断:①一定含C、H元素;②一定不含O元素;③可能含氧元素;④一定含O元素;⑤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3:4;⑥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3:8.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⑥ B.①②⑤ C.①④⑤ D.③⑥
18.只含有碳、氢或碳、氢、氧的物质充分燃烧后的产物均为CO2和H2O.相同分子数目的①C2H5OH; ②CH3OH; ③CH4; ④C2H4,分别充分燃烧,所消耗O2的质量相等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9.将等容积、等质量(含瓶塞、导管、燃烧匙及瓶内少量的细砂)的两个集气瓶置于天平的左右两盘,并调至平衡,然后同时迅速放入点燃的等质量的白磷和木炭(如图所示)使两者充分燃烧后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后,此时的天平( )
A.指针偏向右
B.指针偏向左
C.仍处于平衡状态
D.指针先向左后向右偏
20.乙醇发生不完全燃烧可表示为2C2H5OH+5O22CO+2CO2+6H2O假设得到燃烧的产物CO、CO2、H2O的总质量为27.6克,此中H2O的质量为10.8克,则产物中CO的质量为( )
A.1.40克 B.6.53克 C.16.8克 D.不确定
二.填空题(共3小题)
物质
A
B
C
D
T1时刻质量/g
2
4.8
19.75
7.45
T2时刻质量/g
2
9.6
7.5
X
21.下表是某反应在T1和T2时刻(T2>T1)测得的有关数据:
(1)经分析判断,这一反应类型是 反应,X= , A可能没有参加反应,也可能是该反应的 剂.
(2)写出一例与上述反应类型相同的化学方程式:
(3)根据相对原子质量与各物质质量的变化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
22.小王和小张两位伺学对化学计算很有心得.以下是他们解答一道计算题的实录.请你一起参与研究并完成相关问题.(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题目:将15g氯酸钾和3g二氧化锰混合后放入大试管中加热,收集所需氧气后,停止加热让试管冷却.称得试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8g求生成氯化钾的质量.
(1)小王很快得到(15g+3g﹣10.8g)是 (填化学式)的质量进而求出KCl的质量是 .
(2)小张依据上述计算的结果发现题目数据有问题.请你说明他发现的问题 .
(3)想要更正此题数据有许多方法.如将题目中“15g氯酸钾”改为“ag氯酸钾”,其他物质的质量不变,则a的取值范围是 .
23.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0g,使其完全反应.在一定温度下,向反应后固体中加5g水,充分溶解.过滤后得饱和溶液7g,将滤纸上剩余物干燥后称量为5.12g,且剩余物为混合物.(提示:二氧化锰不溶解于水)求: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
三.解答题(共7小题)
24.取47.4g高锰酸钾,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共收集到3.2g氧气.计算:
(1)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
(2)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到0.1%).
25.有资料表明,氧化铜对氯酸钾(KClO3)的分解有催化作用.先将2.4g CuO与wg氯酸钾的混合物充分加热,使其不再产生气体后,残余固体经冷却、称量,质量为wg.然后将固体溶于21.3g水中,充分搅拌,过滤,得到滤液和黑色的滤渣.滤渣又经洗涤、烘干、称量,质量为2.4g.(注:不考虑每步实验过程中物质的损失;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求生成的O2质量;
(3)求所得的滤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26.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20g,加热完全反应后,冷却、称量,固体质量为15.2g,将固体全部倒入烧杯中,再加入92.55g水,搅拌、过滤,得不饱和溶液(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操作过程中水分损失不计).计算:
①产生氧气的质量;
②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7.实验室制取氧气所用的氯酸钾通常含一定量的杂质.小明同学称取6.00g样品与2.00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使其完全反应,冷却至室温.将剩余固体与17.02g水充分溶解,过滤,得到的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9%. 若不考虑实验中药品的损耗,氯酸钾样品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请回答下列问题.(结果精确到0.01g)
(1)要完全回收反应生成的氯化钾,还需进行的操作是 ,可回收氯化钾的质量为 ;
(2)计算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Cl﹣35.5)
28.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下图:
(1)剩余的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g,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2)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3)实验表明硫酸铜溶液在该反应中也能起到二氧化锰的作用.若用5.6g无水硫酸铜代替二氧化锰进行本实验,计算剩余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硫酸铜全部溶于水,计算时保留到0.1%)
29.在实验室将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0.1克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当收集到需要的氧气后,停止加热,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物质质量4.04克,然后继续加热至完全反应,又收集到氧气672毫升(标准状况).计算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29克/升).
根据质量守恒计算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AC; 2.B; 3.C; 4.C; 5.B; 6.C;7.C; 8.C; 9.D; 10.BD;
11.C; 12.C; 13.C; 14.C; 15.A; 16.D;17.A;18.D; 19.B; 20.A;
二.填空题(共3小题)
21.分解; 14.9; 催化; 2H2O2H2↑+O2↑; 2KClO32KCl+3O2↑;
22.O2; 11.18g; 因为通过计算得出氯化钾的质量为11.18g,大于10.8g; 7.8 g<a≤12.83 g; 23.2.88;
三.解答题(共7小题)
24.(1)31.6g;(2)36.2%;
25.
;
26.①4.8g; ②7.45%;
27.蒸发; 2.98g;
28.1.0; 1.6;
2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