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 八年级下册 第二章 第6节 表示物质的符号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4八下·临海期中)下列各图中●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2.(2024八下·嵊州期末)在科学王国里,数字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下列科学用语中对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2H ②2CO ③CO2④Mg2+⑤2OH-⑥H2O ⑦
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⑦ B.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⑥ D.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
3.(2024八下·柯桥期末)硅是太阳能电池中不可缺少的材料之一,工业上利用石英砂(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和金属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产硅,化学方程式如下:。上述反应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MgO
B.从物质分类角度看硅属于金属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改变
4.(2024八下·柯桥期末)三元锂电池因其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性能好等特性为广大车企青睐。所谓三元锂电池,指正极材料是由镍钴锰这三种材料按一定比例搭配而成的锂离子电池。镍酸锂(LiNiO2)是其中一种材料,已知Li元素化合价为+1价,则Ni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B.+2 C.+3 D.-3
5.(2024八下·余杭期末)下列化学用语中的数字“2”表示分子个数的是( )
A. B.2Na C. D.
6.(2022八下·温州期中)研究发现,组成物质的元素化合价越高,物质的氧化性越强,则下列含氯物质氧化性最强的是( )
A.KClO B.KClO3 C.KClO4 D.KCl
7.(2024八下·临海期末)下列关于数字“2”的化学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A.H2O:表示一个水分子中有2个氢元素
B.2OH-:表示2个氢氧根离子
C.Ca2+:表示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H2:表示氢气中含有2个氢原子
8.(2024八下·苍南期末)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郭少军教授课题组成功发明了和合成的高效光催化剂,合成过氧化氢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
B.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C.反应物中有单质参与
D.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
9.(2024八下·苍南期末)高铁酸钾是一种“绿色环保高效”的水处理剂.高铁酸钾中K元素的化合价为价,则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B. C. D.
10.(2024八下·拱墅期末)如图所示为某品牌低钠盐包装袋上的标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低钠盐中的钠指的是钠原子
B.氯化钠的化学性质由氯化钠分子保持
C.氯化钾是由钾.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
D.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11.(2024八下·拱墅期末)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H表示氢元素的个数为2个
B.H2表示1个氢分子中氢原子的个数为2个
C.2H表示氢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
D.Cu2+表示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12.(2024八下·拱墅期末)近日,我国科学家利用氢化镧成功研发出首个室温环境下超快氢负离子导体,这一成果将为未来新能源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突破。一个氢负离子(H-)的核外电子数为( )
A.-1 B.0 C.1 D.2
13.(2024八下·拱墅期末)小乐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所示,其中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B.
C. D.
14.(2024八下·苍南月考)某元素氧化物的化学式为M2O3(M化合价不变化),则下列化学式中错误的是( )
A.MCl3 B.MSO3 C.M2(SO4)3 D.M(OH)3
15.(2024八下·杭州月考)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2NH4+中,“2”表示2个氨气分子
B.Mg2+中,“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
C.2K+中,“2”表示一个钾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D.H2SO4中,“2”表示一个硫酸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16.(2024八下·杭州月考)下面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在此图示变化中共有四种物质
B.该图示变化中的各元素化合价没有改变
C.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
D.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变
17.(2023八下·舟山月考)小舟在学习了元素和物质的知识后,进行了梳理,其中正确的是( )
A.碳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H2CO3、CO、CH4
B.硫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由大到小:H2S、SO2、SO3
C.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Fe2O3、FeO、FeS
D.空气中主要气体的体积分数由大到小:O2、N2、CO2
18.(2024八下·温州月考) “乌牛早”是永嘉著名绿茶,绿茶中含有的单宁酸(化学式为 C10H68O46)。据研究表明单宁酸具有防治心血管疾病、抑菌和抗炎等功效。下列有关单宁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单宁酸属于氧化物
B.单宁酸属于混合物
C.单宁酸是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
D.单宁酸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19.(2024八下·越城期末)中国科学家已实现由CO2到淀粉的全人工合成,其中一步重要反应的物质转化如图所示。已知参加反应a的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1:1:1,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B.甲醛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1
C.甲醛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高于甲醇,反应b属于分解反应
D.为使甲醇持续转化为甲醛,反应b不需要补充H2O2
20.(2024八下·长兴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 个H2O 分子和10个 H2SO4分子中氢分子个数一样多
B.质量相等的 SO2和SO3中氧元素质量比为5:6
C.化合物 HnMO2n-1中M元素的化合价为n+1
D.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2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O3
二、填空题
21.(2023八下·温州期末)硝酸羟胺是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的绿色推进剂,在催化剂作用下可完全分解为氮气、氧气和水.其做观示意如图所示.
(1)一个硝酸羟胺分子中H、N、O原子个数比为 .
(2)据图分析,“”代表物质的化学式是 .
(3)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如硝酸羟胺分解会释放大量能量,可用作飞船的绿色推进剂.请在上述生成物中任选一种举例说明性质决定用途: .
(4)硝酸羟胺目前主要应用于航天领域,有人建议在民用方面将其推广,如汽车燃料、厨房然气等,但也有人持反对意见.下列观点属于反对将硝酸羟胺在民用领域进行推广的有____.(可多选)
A.硝酸羟胺有剧毒,挥发后对皮肤和眼睛等损伤较大
B.等质量的硝酸羟胺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比普通汽油大得多
C.硝酸羟胺熔点低、易泄露,对储存设备的密封性要求较高
D.硝酸羟胺完全分解后产物无污染,绿色环保
E.在研发硝酸羟胺的使用及其安全性等方面投入成本过高
22.(2024八下·嵊州期末)如图是镁和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表中是A、B、C三种微粒的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
A B C
质子数 12 12 17
中子数 12 12 18
电子数 10 12 18
(1)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2)表中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是 。(用字母表示)。
(3)A、C两种微粒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23.(2024八下·余杭期末)图甲表示R原子转变为离子的过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可知,该转变过程的本质为 。
(2)图乙表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分析R元素对应的位置是 (填序号)。
(3)若R元素的化合价为价,请写出R元素的氧化物的化学式 。
24.(2024八下·吴兴期末)2023年4月,考古学家在兵马俑彩绘的研究中发现了绝美“中国紫”。其原料有石英(二氧化硅)、石绿(一种铜锈)、硫酸钡()和一氧化铅(PbO)等。用化学用语填空。
(1)每个二氧化硅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用化学用语表示2个氧原子 ;
(2)请写出硫酸钡中的阴离子 ;
(3)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由此可以推断铜锈是铜和空气中的、和 共同作用的产物;
(4)一氧化铅中铅元素的化合价为 。
25.(2024八下·长兴期末)用化学用语完成下列填空。
(1) 氯气
(2) KClO3中Cl元素的化合价
(3) 6个铵根离子
(4) C7H6N2(苯并咪唑) 中6表示的意义
26.(2024八下·临平月考)空间站上的氧气除了来自于携带上去的加压氧气罐外,还有一些是通过化学反应来获取。
(1)从微观角度看,空间站的加压氧气罐是通过高压改变了 。
(2)最主要的来源就是氧气发生器,其基础原理就是电解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另一种获取途径是固体燃料氧气发生器,利用氯酸钠(NaClO3)在高热状态下分解生成氯化钠和氧气,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
27.(2024八下·苍南月考)下表所示是元素周期表中核电荷数从1-18的部分元素排列情况。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① He
C ② F
③ Al Si ④ C Ar
(1)①③④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填编号)。
(2)②代表的元素和AI元素形成化合物,则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3) x2-.与Ar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X的元素符号是 。
28.(2024八下·杭州月考)用化学用语表示:
(1) 硫酸亚铁 ; 3个氧气分子 ;
(2) 氯酸钾 ; n个碳酸根离子 ;
(3)构成氯化钠的微粒符号 。
三、实验探究题
29.(2024八下·东阳期中)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模型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A属于 元素(填元素种类);
(2)由B元素和D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3)E粒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则该粒子的符号为 ;
(4)F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判断正确的是____。
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C.Y和Z的化学性质相似
30.(2024八下·浙江期中)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重要工具, 经历了 100 多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段发展史。
(1) 表一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迈耶尔和门捷列夫都提到了这部分, 只是门捷列夫更为完善, F 元素的化合价与 相似。
(2) 表二是八音律表的一部分, 按照纽兰兹的理论, 请找出与 元素性质相似的元素, 它与氧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
(3) 分析上述科学史料, 下列观点正确的有____(可多选)
A.研究复杂的现象往往需要寻找规律
B.科学家在研究元素周期规律时, 不需要借助任何技术
C.如果当时门捷列夫没有发现元素周期表, 以后就不会再有人发现了
D.随着科学的进步, 新的元素陆续会被发现
E.纽兰兹的八音律理论中没有稀有气体元素, 说明他的理论完全错误
31.(2022八下·余杭期中)2022年,首届完全实现“碳中和”的冬奥会在北京举办。其中,国家速滑馆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应用成为了外界关注的热点。它取代氟利昂这一类对环境污染较大的人工合成制冷剂,更为环保、节能。氟利昂是一种常见的制冷剂,它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能分解出氯原子破坏臭氧层,其破坏臭氧的循环示意图如下:
(1)请写出臭氧的化学式 ;
(2)经过①②③的反应后,反应物氯原子的个数 (“减少”、“增加”或“不变”);
(3)有科学家指出:“少量的氟里昂就能对臭氧层产生巨大的影响”,请你根据该模型说明理由: 。
32.化合价是一个重要的化学概念。对元素化合价的部分探究过程如下。
【提出问题一】元素正、负化合价有何规律
推测一: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都显正价;
推测二: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只有负价。
(1)【举例及分析一】
中金属元素化合价分别为,其他金属在化合物中也都显正价,推测一正确。金属都显正价的可能原因是 。
中氢、氧、硫、碳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说明推测二 (填“成立”或“不成立”)。
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时,非金属元素显 价。
(2)【提出问题二】一种元素在化合物中只有一种化合价吗
推测一:一种元素在化合物中只有一种化合价;
推测二: 。
(3)【举例及分析二】
(1)由等物质中钠元素都显+1价,得出推测一成立。
由等物质中硫元素化合价不同,硫元素化合价分别为、 ,得出推测二成立。
(4)【结论】通过上述举例分析及结合教材上所给元素的化合价可知: 。
33.(2023八下·杭州月考)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有助于认识物质的性质.
(1)如图表示核电荷数为11~17的元素最高和最低化合价.
①从图中可以看出,氯元素的最高正价是 .
②若某元素既可显正价,又可显负价,则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的代数和为 .
③写出图中元素的化合价随着核电荷数递增的一条变化规律 .
34.(浙教版科学八下期中质量评估试卷)牡丹中含多种有用物质,尤其是牡丹产品之一的牡丹油,用途很广。在牡丹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2%,其中a亚麻酸(化学式为C18H30O2)占42%,同时含有牡丹酚等多种天然生物活性成分(已知不饱和脂肪酸和生物活性成分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分类看,牡丹油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1个a-亚麻酸分子中有 个原子;a-亚麻酸由3种元素组成,其中含量最低的是 (填名称)元素。
(2)a-亚麻酸的化学式C18H30O2表示的意义是 (从微观角度分析)。
(3)你认为保存牡丹油时应注意什么? (只答一条即可)。
35.(2021八下·杭州月考)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甲、乙、丙、丁表示四种物质,它们的部分化学式和微观示意图分别列于下表: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图例: ﹣﹣氢原子 ﹣﹣碳原子 ﹣﹣氧原子
化学式 ? C H2O H2
微观 示意图 ?
(1)请写出甲物质的化学式 ,画出丁物质的微观示意图 .
(2)能保持丙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填“分子”或“原子”),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 (填“甲、乙、丙、丁”).
36.(2020八下·丽水期中)小林同学收集了一些微粒的资料,请你和他一起根据表格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微粒名称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带电性
A 14 14 14 不带电
B 26 30 24 带2个单位正电荷
C 14 14 16
D 14 16 14 不带电
(1)表格中属于互为同位素的是 。
(2)根据表格信息写出微粒C的符号 。
(3)比较C与D两种微粒,其中质量较大的是 。
四、解答题
37.(2024八下·温州月考) 2021年,我国科学家在实验室中首次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其中第一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有 ;
(2)丙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 。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甲分子和乙分子个数比为 。
(4)88克甲物质中含有氧元素 克;
38.(2024八下·浙江期中)已知一个CO 分子的质量为n千克,一个CO2分子的质量为m千克,若以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
(1) 在 CO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
(2) CO2中“2”表示 。
(3)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 (用m,n表示)。
(4) 则CO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用m, n表示)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化合物是指由两种及两种以上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解答】根据图示,B、D为单质,C为混合物,不符和题意,A为化合物,故选A。
2.【答案】C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离子的书写与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①表示2个氢原子;②表示两个一氧化碳分子;③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有两个氧原子;④表示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⑤表示2个氢氧根离子;⑥表示一个水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⑦表示铜离子的化合价为+2价;
【解答】A. 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A错误;
B. 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②,B错误;
C. 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⑥,C正确;
D. 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D错误;
故答案为:C
3.【答案】A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测x的化学式;
B.一般情况下,如果名称中含有金字旁,那么为金属元素;
C.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种数,确定反应类型;
D.根据化合价的知识分析。
【解答】A.根据方程式得到:1Si+2O+2Mg=2X+1Si,那么2X=2O+2Mg,极X=MgO,故A正确;
B.硅中没有金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B错误;
C.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单质和化合物组成,为置换反应,故C错误;
D.反应前后O元素的化合价都是-2价,故D错误。
故选A。
4.【答案】C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分析计算。
【解答】在化学式 LiNiO2 中, Li元素化合价为+1价, O的化合价为-2,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1)+x+(-2)×2=0,解得:x=+3价。
故选C。
5.【答案】C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判断。
【解答】A.中的数字“2”表示一个氢分子有2个氢原子构成,故A不合题意;
B.2Na中的数字“2”表示2个钠原子,故B不合题意;
C.中的数字“2”表示2个臭氧分子,故C不合题意;
D.中的数字“2”表示一个碳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6.【答案】C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计算出各种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然后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在KClO中,Cl的化合价为+1;KClO3 中,Cl的化合价为+5;KClO4中,Cl的化合价为+7;KCl中,Cl的化合价为-1,则绿原酸的化合价最高的是KClO4。
故选C。
7.【答案】B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离子的书写与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1个分子中某原子的数目,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的数目。
【解答】A、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1个分子中某原子的数目,即H2O中的2表示1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选项错误;
B、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数目,则20H-中的2表示2个氢氧根离子,选项正确;
C、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的数目,选项错误;
D、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1个分子中某原子的数目,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8.【答案】B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解析】【分析】A、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
B、根据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C、根据氧气为单质分析;
D、根据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分析。
【解答】A、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 ,不符合题意;
B、 该反应中氧元素由单质转化为化合物,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不符合题意;
C、 反应物中有氧气单质参与 ,不符合题意;
D、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答案】A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解答】高铁酸钾中钾元素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为-2价,由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铁元素化合价为+6价。
故选A。
10.【答案】C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A.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
B.根据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来分析;
C.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解答】 A.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低钠盐中的钠指的是钠元素,故A错误;
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与氯离子构成的,氯化钠的化学性质由钠离子与氯离子保持,故B错误;
C.氯化钾是由钾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故C正确;
D.在碘酸钾(KIO3)中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碘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2)×3=0,解得:x=+5,故D错误。
故选C。
11.【答案】B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判断。
【解答】A.2H表示2个氧原子,故A错误;
B.H2表示1个氢分子中氢原子的个数为2个,故B正确;
C.2H表示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故C错误;
D.Cu2+表示铜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故D错误。
故选B。
12.【答案】D
【知识点】离子的书写与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离子的形成过程来分析。
【解答】 氢原子中的质子数为1,核外有1个电子,当氢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就会形成氢负离子(H-),其核外电子数为2。
故选A。
13.【答案】B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物质名称和化学式书写的知识判断。
【解答】氧化镁的化学式为MgO,硝酸铵的化学式为NH4NO3,铜的化学式为Cu,氯酸钾的化学式KClO3,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4.【答案】B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 由化学式M2O3确定M的化合价为+3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对各选项进行判断。
【解答】 A.M的化合价为+3,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可知化学式 MCl3正确,故A正确不合题意;
B.M的化合价为+3,硫酸根的化合价为-2,可知化学式MSO4错误,故B错误符合题意;
C.M的化合价为+3,硫酸根的化合价为-2,可知化学式M2(SO4)3正确,故C正确不合题意;
D.M的化合价为+3,氢氧根的化合价为-1,可知化学式M(OH)3正确,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15.【答案】D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AC.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或离子的个数;
B.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带的电荷数;
D.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
【解答】A.2NH4+中,“2”表示2个铵根离子,故A错误;
B.Mg2+中,“2”表示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故B错误;
C.2K+中,“2”表示2个钾离子,故C错误;
D.H2SO4中,“2”表示一个硫酸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故D正确。
故选D。
16.【答案】B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A.一种分子代表一种物质;
B.单质和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不同;
C.根据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判断;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解答】A.根据图片可知,反应前后共有四种分子,即有四种物质,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和中分别在单质和化合物中,则它的化合价不同,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保持不变,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17.【答案】A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空气的成分及探究
【解析】【分析】(1)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2)相对分子质量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和;
(3)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比较方法来分析;
(4)根据空气的组成及其含量来分析。【解答】C.在FeO、Fe2O3、FeS三种含铁化合物中,将化学式变形得:①6FeS;②3Fe2O3 ;③6FeO ,因32×6>16×3×3>16×6,含铁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排列为FeO>Fe2O3>FeS,故C错误;
B.H2S的相对分子量为34,SO2的相对分子量为64,SO3的相对分子量为80,故硫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由大到小:SO3>SO2>H2S,故B错误;
A.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H2CO3、CO、CH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4、+2、-4,由高到低,故A正确;
D.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78%,氧气约为21%,二氧化碳约为0.03%,故D错误。
故选A。
18.【答案】C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相对原子质量;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单宁酸是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 ;单宁酸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单宁酸是由单宁酸分子构成;
【解答】A. 单宁酸不属于氧化物,氧化物是指只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A错误;
B. 单宁酸属于纯净物,B错误;
C. 单宁酸是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 ,C正确;
D. 单宁酸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D错误;
故答案为:C
19.【答案】D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A、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B、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
C、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分析;
D、根据反应物的各原子未完全生成所需要物质分析。
【解答】A、H2O2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由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不符合题意;
B、 参加反应a的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1:1:1,则由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可知,甲醛的化学式为CH2O,甲醛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1 ,不符合题意;
C、 甲醛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甲醇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甲醛中氧元素质量分数高于甲醇,反应b为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 ,不符合题意;
D、 因反应过程中生成水消耗了氢、氧元素,所以为使甲醇持续转化为甲醛,反应b需要补充H2O2 ,符合题意;
故选D。
20.【答案】B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A、根据分子中没有分子分析;
B、根据元素在化合物中所占的质量分数分析;
C、根据化合物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分析。
【解答】 A、10个H2O分子和10个H2SO4分子中氢原子一样多,H2O分子和H2SO4分子中没有氢分子,故A错误;
B、等质量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故B正确;
C、根据化合物的代数和为零,设M元素的化合价为x,可得(+1×n)+x+(-2)×(2n+1)=0,解得x=(3n+2),故C错误;
D、某氮的氧化物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2,设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xOy,则14x:16y=7:12,x:y=2:3,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2O3,故D错误;
故选:B。
21.【答案】(1)
(2)
(3)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于炼钢(其他合理答案)
(4)A;C;E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1)根据化学式右下角数字为原子个数比分析;
(2)根据粒子的构成确定化学式分析;
(3)根据氧气、水、氮气的用途分析;
(4)根据硝酸羟胺的缺点为反应将硝酸羟胺在民用领域进行推广的观点分析。
【解答】(1) 一个硝酸羟胺分子中H、N、O原子个数比为 4:2:4=2:1:2。
(2)由图示可知,“”代表物质的化学式是N2。
(3)上述反应生成物有氮气、氧气和水,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于炼钢,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水可作溶剂等。
(4) 硝酸羟胺有剧毒,挥发后对皮肤和眼睛等损伤较大,为反对将硝酸羟胺在民用领域进行推广的观点,A正确; 等质量的硝酸羟胺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比普通汽油大得多 ,是支持将硝酸羟胺在民用领域进行推广的观点,B错误; 硝酸羟胺熔点低、易泄露,对储存设备的密封性要求较高为反对将硝酸羟胺在民用领域进行推广的观点,C正确; 硝酸羟胺完全分解后产物无污染,绿色环保,为支持将硝酸羟胺在民用领域进行推广的观点,D错误; 在研发硝酸羟胺的使用及其安全性等方面投入成本过高为反对将硝酸羟胺在民用领域进行推广的观点,E正确。
故答案为:(1)2:1:2;(2)N2;(3) 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于炼钢(其他合理答案) ;(4)ACE。
22.【答案】(1)24.31
(2)A、B
(3)MgCl2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一格中提供的信息进行解答;
(2)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间互称同位素;
(3)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进行分析。
【解答】(1)元素名称的正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因此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31;
(2)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间互称同位素;表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AB;
(3)A的质子数为12,A为镁元素,C的质子数为17,C为氯元素,两种粒子形成化合物为氯化镁,镁元素为+2价,氯元素为-1价,根据化合价法则可知氯化镁的化学式为MgCl2。
23.【答案】(1)失去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
(2)①
(3)R2O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甲图分析原子转化为离子的本质;
(2)原子序数=质子数,据此确定R的原子序数,进而确定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3)根据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推算氧化物的化学式。
【解答】(1)根据甲图可知,R原子和R离子的区别就在于最外层的那个电子没有了,即转变过程的本质为: 失去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 。
(2)根据甲图可知,R原子中有2个质子,则原子序数为2,那么应该在H下面,故选①;
(3)设R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xOy, 若R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1)x+(-2)×y=0,解得:x:y=2:1,则化学式为R2O。
24.【答案】(1)2O
(2)SO42-
(3)CO2
(4)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结合化学式以及元素化合价之和为0进行分析;
【解答】 (1)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氧原子表示为2O;
(2)硫酸钡中的阴离子是硫酸根离子,一个硫酸根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负电荷,其离子符号为:SO42-;
(3)O2、H2O、Cu、X共同作用生成铜锈[Cu2(OH)2CO3],铜锈中含有铜、氧、氢、碳四种元素,O2、H2O、Cu中只含有铜、氧、氢三种元素,则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可以猜测为二氧化碳。
(4)一氧化铅中铅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一氧化铅的化学式为PbO。
25.【答案】(1)Cl2
(2)+5
(3)6NH4+
(4)1个苯并咪唑分子中含有6个氢原子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符号的意义分析,元素符号表示元素和一个原子,表示多个原子元素符号前加相应数字;化学式表示一种物质和一个分子,表示多个分子,化学式前加相应系数;离子符号是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右上角标上所带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表示多个离子,在符号前加相应数字;元素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解答】(1)氯气是双原子构成分子,化学式为 Cl2 。
(2) KClO3中钾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由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Cl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3)6个铵根离子表示为 6NH4+ 。
(4) C7H6N2(苯并咪唑) 中6表示1个苯并咪唑分子中含有6个氢原子。
故答案为:(1) Cl2 ;(2)+5;(3) 6NH4+ ;(4)1个苯并咪唑分子中含有6个氢原子。
26.【答案】(1)分子间的间距
(2)2H2O=2H2↑+O2↑
(3)+5
【知识点】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解析】【分析】(1)根据分子之间存在空隙解答。
(2)根据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1) 从微观角度看,空间站的加压氧气罐是通过高压改变了分子间的间距;
(2)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氯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3=0,则x=+5。
27.【答案】(1)③
(2)Al2O3
(3)S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 (1)根据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分析;
(2)根据②的原子序数是8分析;
(3)根据X2-与Ar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X2-是X原子得到2个电子形成的分析解答。
【解答】 (1)①③④的原子序数分别是1、11、16,分别是氢、钠、硫元素,其中钠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③。
(2)②的原子序数是8,为氧元素;和Al元素形成化合物是氧化铝,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Al2O3。
(3)X2-与Ar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X2-是X原子得到2个电子形成的,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8-2=16,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6,为硫元素,元素符号是S。
28.【答案】(1)FeSO4;3O2
(2)KClO3;nCO32
(3)Na+、Cl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1) 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若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
(2)离 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3)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写数字和正负号写离子符号。
【解答】(1)硫酸亚铁分子由一个铁离子和一个硫酸根离子构成,写作: FeSO4 ;
氧气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写作O2,在前面写3表示分子个数,写作: 3O2 。
(2)氯酸钾由钾离子和氯酸根离子构成,写作 KClO3 ;
碳酸根离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写作 CO32- ,在前面写n表示离子个数,写作: nCO32- ;
(3)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写作 Na+、Cl- 。
29.【答案】(1)非金属
(2)
(3)
(4)A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1)根据名称带“石”的元素为非金属元素分析;
(2)根据氯化镁化学式书写分析;
(3)根据钠离子质子数为11、电子数为10及钠离子符号书写分析;
(4)根据元素周期表排列规律分析,同一行的元素为同一周期,同一周期中从左向右原子序数递增,同一列为同一族,同一族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解答】(1)A为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2)B元素为镁元素,D为氯元素,二者形成化合物化学式为 。
(3) E粒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则该粒子质子数为11,为钠离子,符号为 。
(4)由元素周期表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向右原子序数递增的排列规律可知,原子序数Z>Y,A正确;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则核外电子数X>Y,B错误;Y和Z在同一周期不同族,化学性质不相似,C错误。
故答案为:(1)非金属;(2) ;(3) ;(4)A。
30.【答案】(1)Cl
(2)MgO
(3)A;D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 (1)由迈耶尔和门捷列夫的研究可知,同一周期元素核外电子层 数相同,同一族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所以F元素的化合价与Cl相似。
(2)按照组兰兹的理论,元素的排列每逢八就出现周期性,故与G元素性质相似的元素为Mg,它与氧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O。
(3)由题干科学史料可知,BC观点说的有点绝对,不正确,故观点正确的有AD。
【分析】同一周期元素核外电子层 数相同,同一族元素化学性质相似,表二中上下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31.【答案】(1)O3
(2)不变
(3)反应过程中氯原子没有损耗,而是在循环消耗臭氧,导致少量的氯原子就能对臭氧层产生巨大影响。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低碳生活
【解析】【分析】(1)根据臭氧的分子图片确定组成,据此写出化学式。
(2)根据化学变化的本质解答;
(3)根据图片,确定氯原子在反应中的循环情况对臭氧的影响即可。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每个臭氧分子由3个氧原子构成,即化学式为O3;
(2)根据图片可知,过氧化氯为反应物,而同时还是生成物,因此经过①②③后,反应物氯原子的个数不变。
(3)有科学家指出:“少量的氟里昂就能对臭氧层产生巨大的影响”,根据该模型说明理由:反应过程中氯原子没有损耗,而是在循环消耗臭氧,导致少量的氯原子就能对臭氧层产生巨大影响。
32.【答案】(1)金属元素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只能大去电子而不能得到电子;不成立;负
(2)一种元素在化合物中可有多种化合价
(3)+4
(4)在化合物中,一些元素只有一种化合价,一些元素有多种化合价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金属原子失电子形成离子,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 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时,非金属元素显 负价分析;
(2)根据一种元素在化合物中可有多种化合价分析;
(3)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氧元素通常呈-2价分析;
(4)根据所给物质中同种元素化合价分析。
【解答】(1)金属元素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只能失去电子而不能得到电子,因此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都显正价。推测二为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只有负价,而H2O、SO2、CO2中氢、氧、硫、碳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2、+4、+4,说明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既有负价也有正价,即推测二不成立。金属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只能失去电子而不能得到电子,因此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都显正价,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时,非金属元素显负价。
(2)根据【提出问题二】及推测一可知推测二为种元素在化合物中可有多种化合价。
(3)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所以由H2S、SO2、SO3、H2SO3等物质中硫元素化合价分别为-2、+4、+6、+4,得出推测二成立。
(4)通过题述举例分析及结合教材上所给元素的化合价可知,在化合物中,一些元素只有一种化合价,一些元素有多种化合价。
故答案为:(1)金属元素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只能大去电子而不能得到电子;不成立;负;(2) 一种元素在化合物中可有多种化合价 ;(3)+4;(4) 在化合物中,一些元素只有一种化合价,一些元素有多种化合价 。
33.【答案】(1)+7;8;从左到右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逐渐从+1升高到+7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图示中所给各元素的化合价分析。
【解答】 ①从图中可以看出,氯元素的最高正价是+7价;②由图示可知,硅、磷、硫、氯元素既可显正价,又可显负价,且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的代数和都为8;③由图示可知,图中元素的化合价随着核电荷数递增从左到右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逐渐从+1升高到+7;
故答案为:+7;8;从左到右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逐渐从+1升高到+7 。
34.【答案】(1)混合物;50;氢
(2)表示一个 a-亚麻酸分子(合理即可)
(3)低温、 密封等(合理即可)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为混合物,化学式右下角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及元素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分析;
(2)根据化学式表示一个分子或一个分子中原子的构成分析;
(3)根据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确定保存注意事项分析。
【解答】(1)牡丹油由不同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 由所给化学式可知,1个a-亚麻酸分子中有18+30+2=50个原子, a-亚麻酸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18):30:(16×2),所以氢元素质量分数最低;
(2) a-亚麻酸的化学式C18H30O2从微观角度上可表示一个 a-亚麻酸分子或一个a-亚麻酸分子由18个碳原子、30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
(3)由题中所给不饱和脂肪酸和生物活性成分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可知,保存牡丹油时应注意低温、 密封等。
故答案为:(1)混俣物;50;氢;(2) 一个 a-亚麻酸分子(合理即可) ;(3) 低温、 密封等。
35.【答案】(1)CO;
(2)分子;甲、丙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氧化反应
【解析】【分析】(1)根据微观示意图确定甲的分子构成,从而确定它的化学式;根据丁的化学式确定它的原子构成,从而画出对应的微观示意图;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只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解答】(1)甲的微观示意图为:,那么它的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化学式为CO。丁的化学式为H2,它的分子由两个氢原子构成,那么微观示意图为: 。
(2)能保持丙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是分子。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四种物质中,乙和丁只由一种元素组成,肯定不是氧化物;甲和丙都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因此为氧化物。
36.【答案】(1)AD
(2)Si2-
(3)D
【知识点】同位素;离子的书写与意义;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分析】(1)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原子,称为同位素原子;
(2)根据表格可知,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将二者的电荷数相减,哪个有剩余,那么该微粒就带几个单位的哪种电荷;
(3)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越大,那么原子的实际质量越大。
【解答】(1)A和D的原子的质子数都是14,但是中子数不同,所以它们互为同位素;
(2)微粒C质子数14,电子数为16,二者之差为2,由于电子数多,所以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
(3)C的相对原子质量:14+14=28,D的相对原子质量:14+16=30,则质量较大的是D。
37.【答案】(1)甲、丙、丁
(2)3:1
(3)1:3
(4)64克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相对原子质量;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在物理上,质量守恒主要应用于解决热学问题以及功能转换,而质量守恒也可以用于化学方面,如方程式的配平,以及化学元素物质的量计算,主要遵循下列规则。六个不变:宏观:1.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 2.元素的种类不变 3.各元素的总质量不变;微观:4.原子的种类不变;5.原子的数目不变;6.原子的质量不变。两个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种类改变。微观:物质的粒子构成方式一定改变。两个可能改变:宏观: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微观:分子总数可能会改变。
【解答】(1) 化合物是指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有 甲,丙,丁;
(2) 丙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 12:4=3:1
(3)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甲分子和乙分子个数比为 1:3;
(4) 88克甲物质中含有氧元素=88×=64克
故答案为:(1)甲、丙、丁(2)3:1(3)1:3(4)64克
38.【答案】(1)+4
(2)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3)m-n
(4)12m/2n-m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相对原子质量;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 相对原子质量是指以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任何一种原子的平均原子质量跟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称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
【解答】(1) 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已知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可求出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
(2) CO2中“2”表示原子个数,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3) 已知一个CO 分子的质量为n千克,一个CO2分子的质量为m千克, 所以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m-n
(4) 已知一个CO分子质量为n千克,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m-n,则1个碳原子的质量为2n-m, 以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一个CO2分子的质量为m千克, 则CO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12m/2n-m 。
1 / 1初中科学浙教版 八年级下册 第二章 第6节 表示物质的符号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4八下·临海期中)下列各图中●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化合物是指由两种及两种以上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解答】根据图示,B、D为单质,C为混合物,不符和题意,A为化合物,故选A。
2.(2024八下·嵊州期末)在科学王国里,数字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下列科学用语中对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2H ②2CO ③CO2④Mg2+⑤2OH-⑥H2O ⑦
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⑦ B.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⑥ D.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
【答案】C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离子的书写与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①表示2个氢原子;②表示两个一氧化碳分子;③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有两个氧原子;④表示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⑤表示2个氢氧根离子;⑥表示一个水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⑦表示铜离子的化合价为+2价;
【解答】A. 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A错误;
B. 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②,B错误;
C. 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⑥,C正确;
D. 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D错误;
故答案为:C
3.(2024八下·柯桥期末)硅是太阳能电池中不可缺少的材料之一,工业上利用石英砂(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和金属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产硅,化学方程式如下:。上述反应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MgO
B.从物质分类角度看硅属于金属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改变
【答案】A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测x的化学式;
B.一般情况下,如果名称中含有金字旁,那么为金属元素;
C.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种数,确定反应类型;
D.根据化合价的知识分析。
【解答】A.根据方程式得到:1Si+2O+2Mg=2X+1Si,那么2X=2O+2Mg,极X=MgO,故A正确;
B.硅中没有金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B错误;
C.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单质和化合物组成,为置换反应,故C错误;
D.反应前后O元素的化合价都是-2价,故D错误。
故选A。
4.(2024八下·柯桥期末)三元锂电池因其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性能好等特性为广大车企青睐。所谓三元锂电池,指正极材料是由镍钴锰这三种材料按一定比例搭配而成的锂离子电池。镍酸锂(LiNiO2)是其中一种材料,已知Li元素化合价为+1价,则Ni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B.+2 C.+3 D.-3
【答案】C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分析计算。
【解答】在化学式 LiNiO2 中, Li元素化合价为+1价, O的化合价为-2,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1)+x+(-2)×2=0,解得:x=+3价。
故选C。
5.(2024八下·余杭期末)下列化学用语中的数字“2”表示分子个数的是( )
A. B.2Na C. D.
【答案】C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判断。
【解答】A.中的数字“2”表示一个氢分子有2个氢原子构成,故A不合题意;
B.2Na中的数字“2”表示2个钠原子,故B不合题意;
C.中的数字“2”表示2个臭氧分子,故C不合题意;
D.中的数字“2”表示一个碳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6.(2022八下·温州期中)研究发现,组成物质的元素化合价越高,物质的氧化性越强,则下列含氯物质氧化性最强的是( )
A.KClO B.KClO3 C.KClO4 D.KCl
【答案】C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计算出各种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然后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在KClO中,Cl的化合价为+1;KClO3 中,Cl的化合价为+5;KClO4中,Cl的化合价为+7;KCl中,Cl的化合价为-1,则绿原酸的化合价最高的是KClO4。
故选C。
7.(2024八下·临海期末)下列关于数字“2”的化学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A.H2O:表示一个水分子中有2个氢元素
B.2OH-:表示2个氢氧根离子
C.Ca2+:表示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H2:表示氢气中含有2个氢原子
【答案】B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离子的书写与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1个分子中某原子的数目,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的数目。
【解答】A、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1个分子中某原子的数目,即H2O中的2表示1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选项错误;
B、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数目,则20H-中的2表示2个氢氧根离子,选项正确;
C、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的数目,选项错误;
D、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1个分子中某原子的数目,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8.(2024八下·苍南期末)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郭少军教授课题组成功发明了和合成的高效光催化剂,合成过氧化氢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
B.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C.反应物中有单质参与
D.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
【答案】B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解析】【分析】A、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
B、根据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C、根据氧气为单质分析;
D、根据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分析。
【解答】A、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 ,不符合题意;
B、 该反应中氧元素由单质转化为化合物,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不符合题意;
C、 反应物中有氧气单质参与 ,不符合题意;
D、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2024八下·苍南期末)高铁酸钾是一种“绿色环保高效”的水处理剂.高铁酸钾中K元素的化合价为价,则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解答】高铁酸钾中钾元素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为-2价,由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铁元素化合价为+6价。
故选A。
10.(2024八下·拱墅期末)如图所示为某品牌低钠盐包装袋上的标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低钠盐中的钠指的是钠原子
B.氯化钠的化学性质由氯化钠分子保持
C.氯化钾是由钾.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
D.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答案】C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A.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
B.根据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来分析;
C.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解答】 A.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低钠盐中的钠指的是钠元素,故A错误;
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与氯离子构成的,氯化钠的化学性质由钠离子与氯离子保持,故B错误;
C.氯化钾是由钾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故C正确;
D.在碘酸钾(KIO3)中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碘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2)×3=0,解得:x=+5,故D错误。
故选C。
11.(2024八下·拱墅期末)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H表示氢元素的个数为2个
B.H2表示1个氢分子中氢原子的个数为2个
C.2H表示氢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
D.Cu2+表示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答案】B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判断。
【解答】A.2H表示2个氧原子,故A错误;
B.H2表示1个氢分子中氢原子的个数为2个,故B正确;
C.2H表示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故C错误;
D.Cu2+表示铜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故D错误。
故选B。
12.(2024八下·拱墅期末)近日,我国科学家利用氢化镧成功研发出首个室温环境下超快氢负离子导体,这一成果将为未来新能源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突破。一个氢负离子(H-)的核外电子数为( )
A.-1 B.0 C.1 D.2
【答案】D
【知识点】离子的书写与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离子的形成过程来分析。
【解答】 氢原子中的质子数为1,核外有1个电子,当氢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就会形成氢负离子(H-),其核外电子数为2。
故选A。
13.(2024八下·拱墅期末)小乐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所示,其中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物质名称和化学式书写的知识判断。
【解答】氧化镁的化学式为MgO,硝酸铵的化学式为NH4NO3,铜的化学式为Cu,氯酸钾的化学式KClO3,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4.(2024八下·苍南月考)某元素氧化物的化学式为M2O3(M化合价不变化),则下列化学式中错误的是( )
A.MCl3 B.MSO3 C.M2(SO4)3 D.M(OH)3
【答案】B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 由化学式M2O3确定M的化合价为+3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对各选项进行判断。
【解答】 A.M的化合价为+3,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可知化学式 MCl3正确,故A正确不合题意;
B.M的化合价为+3,硫酸根的化合价为-2,可知化学式MSO4错误,故B错误符合题意;
C.M的化合价为+3,硫酸根的化合价为-2,可知化学式M2(SO4)3正确,故C正确不合题意;
D.M的化合价为+3,氢氧根的化合价为-1,可知化学式M(OH)3正确,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15.(2024八下·杭州月考)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2NH4+中,“2”表示2个氨气分子
B.Mg2+中,“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
C.2K+中,“2”表示一个钾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D.H2SO4中,“2”表示一个硫酸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答案】D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AC.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或离子的个数;
B.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带的电荷数;
D.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
【解答】A.2NH4+中,“2”表示2个铵根离子,故A错误;
B.Mg2+中,“2”表示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故B错误;
C.2K+中,“2”表示2个钾离子,故C错误;
D.H2SO4中,“2”表示一个硫酸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故D正确。
故选D。
16.(2024八下·杭州月考)下面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在此图示变化中共有四种物质
B.该图示变化中的各元素化合价没有改变
C.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
D.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变
【答案】B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A.一种分子代表一种物质;
B.单质和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不同;
C.根据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判断;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解答】A.根据图片可知,反应前后共有四种分子,即有四种物质,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和中分别在单质和化合物中,则它的化合价不同,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保持不变,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17.(2023八下·舟山月考)小舟在学习了元素和物质的知识后,进行了梳理,其中正确的是( )
A.碳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H2CO3、CO、CH4
B.硫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由大到小:H2S、SO2、SO3
C.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Fe2O3、FeO、FeS
D.空气中主要气体的体积分数由大到小:O2、N2、CO2
【答案】A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空气的成分及探究
【解析】【分析】(1)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2)相对分子质量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和;
(3)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比较方法来分析;
(4)根据空气的组成及其含量来分析。【解答】C.在FeO、Fe2O3、FeS三种含铁化合物中,将化学式变形得:①6FeS;②3Fe2O3 ;③6FeO ,因32×6>16×3×3>16×6,含铁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排列为FeO>Fe2O3>FeS,故C错误;
B.H2S的相对分子量为34,SO2的相对分子量为64,SO3的相对分子量为80,故硫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由大到小:SO3>SO2>H2S,故B错误;
A.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H2CO3、CO、CH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4、+2、-4,由高到低,故A正确;
D.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78%,氧气约为21%,二氧化碳约为0.03%,故D错误。
故选A。
18.(2024八下·温州月考) “乌牛早”是永嘉著名绿茶,绿茶中含有的单宁酸(化学式为 C10H68O46)。据研究表明单宁酸具有防治心血管疾病、抑菌和抗炎等功效。下列有关单宁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单宁酸属于氧化物
B.单宁酸属于混合物
C.单宁酸是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
D.单宁酸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答案】C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相对原子质量;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单宁酸是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 ;单宁酸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单宁酸是由单宁酸分子构成;
【解答】A. 单宁酸不属于氧化物,氧化物是指只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A错误;
B. 单宁酸属于纯净物,B错误;
C. 单宁酸是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 ,C正确;
D. 单宁酸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D错误;
故答案为:C
19.(2024八下·越城期末)中国科学家已实现由CO2到淀粉的全人工合成,其中一步重要反应的物质转化如图所示。已知参加反应a的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1:1:1,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B.甲醛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1
C.甲醛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高于甲醇,反应b属于分解反应
D.为使甲醇持续转化为甲醛,反应b不需要补充H2O2
【答案】D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A、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B、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
C、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分析;
D、根据反应物的各原子未完全生成所需要物质分析。
【解答】A、H2O2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由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不符合题意;
B、 参加反应a的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1:1:1,则由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可知,甲醛的化学式为CH2O,甲醛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1 ,不符合题意;
C、 甲醛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甲醇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甲醛中氧元素质量分数高于甲醇,反应b为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 ,不符合题意;
D、 因反应过程中生成水消耗了氢、氧元素,所以为使甲醇持续转化为甲醛,反应b需要补充H2O2 ,符合题意;
故选D。
20.(2024八下·长兴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 个H2O 分子和10个 H2SO4分子中氢分子个数一样多
B.质量相等的 SO2和SO3中氧元素质量比为5:6
C.化合物 HnMO2n-1中M元素的化合价为n+1
D.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2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O3
【答案】B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A、根据分子中没有分子分析;
B、根据元素在化合物中所占的质量分数分析;
C、根据化合物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分析。
【解答】 A、10个H2O分子和10个H2SO4分子中氢原子一样多,H2O分子和H2SO4分子中没有氢分子,故A错误;
B、等质量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故B正确;
C、根据化合物的代数和为零,设M元素的化合价为x,可得(+1×n)+x+(-2)×(2n+1)=0,解得x=(3n+2),故C错误;
D、某氮的氧化物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2,设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xOy,则14x:16y=7:12,x:y=2:3,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2O3,故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
21.(2023八下·温州期末)硝酸羟胺是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的绿色推进剂,在催化剂作用下可完全分解为氮气、氧气和水.其做观示意如图所示.
(1)一个硝酸羟胺分子中H、N、O原子个数比为 .
(2)据图分析,“”代表物质的化学式是 .
(3)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如硝酸羟胺分解会释放大量能量,可用作飞船的绿色推进剂.请在上述生成物中任选一种举例说明性质决定用途: .
(4)硝酸羟胺目前主要应用于航天领域,有人建议在民用方面将其推广,如汽车燃料、厨房然气等,但也有人持反对意见.下列观点属于反对将硝酸羟胺在民用领域进行推广的有____.(可多选)
A.硝酸羟胺有剧毒,挥发后对皮肤和眼睛等损伤较大
B.等质量的硝酸羟胺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比普通汽油大得多
C.硝酸羟胺熔点低、易泄露,对储存设备的密封性要求较高
D.硝酸羟胺完全分解后产物无污染,绿色环保
E.在研发硝酸羟胺的使用及其安全性等方面投入成本过高
【答案】(1)
(2)
(3)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于炼钢(其他合理答案)
(4)A;C;E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1)根据化学式右下角数字为原子个数比分析;
(2)根据粒子的构成确定化学式分析;
(3)根据氧气、水、氮气的用途分析;
(4)根据硝酸羟胺的缺点为反应将硝酸羟胺在民用领域进行推广的观点分析。
【解答】(1) 一个硝酸羟胺分子中H、N、O原子个数比为 4:2:4=2:1:2。
(2)由图示可知,“”代表物质的化学式是N2。
(3)上述反应生成物有氮气、氧气和水,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于炼钢,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水可作溶剂等。
(4) 硝酸羟胺有剧毒,挥发后对皮肤和眼睛等损伤较大,为反对将硝酸羟胺在民用领域进行推广的观点,A正确; 等质量的硝酸羟胺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比普通汽油大得多 ,是支持将硝酸羟胺在民用领域进行推广的观点,B错误; 硝酸羟胺熔点低、易泄露,对储存设备的密封性要求较高为反对将硝酸羟胺在民用领域进行推广的观点,C正确; 硝酸羟胺完全分解后产物无污染,绿色环保,为支持将硝酸羟胺在民用领域进行推广的观点,D错误; 在研发硝酸羟胺的使用及其安全性等方面投入成本过高为反对将硝酸羟胺在民用领域进行推广的观点,E正确。
故答案为:(1)2:1:2;(2)N2;(3) 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于炼钢(其他合理答案) ;(4)ACE。
22.(2024八下·嵊州期末)如图是镁和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表中是A、B、C三种微粒的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
A B C
质子数 12 12 17
中子数 12 12 18
电子数 10 12 18
(1)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2)表中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是 。(用字母表示)。
(3)A、C两种微粒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答案】(1)24.31
(2)A、B
(3)MgCl2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一格中提供的信息进行解答;
(2)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间互称同位素;
(3)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进行分析。
【解答】(1)元素名称的正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因此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31;
(2)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间互称同位素;表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AB;
(3)A的质子数为12,A为镁元素,C的质子数为17,C为氯元素,两种粒子形成化合物为氯化镁,镁元素为+2价,氯元素为-1价,根据化合价法则可知氯化镁的化学式为MgCl2。
23.(2024八下·余杭期末)图甲表示R原子转变为离子的过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可知,该转变过程的本质为 。
(2)图乙表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分析R元素对应的位置是 (填序号)。
(3)若R元素的化合价为价,请写出R元素的氧化物的化学式 。
【答案】(1)失去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
(2)①
(3)R2O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甲图分析原子转化为离子的本质;
(2)原子序数=质子数,据此确定R的原子序数,进而确定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3)根据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推算氧化物的化学式。
【解答】(1)根据甲图可知,R原子和R离子的区别就在于最外层的那个电子没有了,即转变过程的本质为: 失去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 。
(2)根据甲图可知,R原子中有2个质子,则原子序数为2,那么应该在H下面,故选①;
(3)设R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xOy, 若R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1)x+(-2)×y=0,解得:x:y=2:1,则化学式为R2O。
24.(2024八下·吴兴期末)2023年4月,考古学家在兵马俑彩绘的研究中发现了绝美“中国紫”。其原料有石英(二氧化硅)、石绿(一种铜锈)、硫酸钡()和一氧化铅(PbO)等。用化学用语填空。
(1)每个二氧化硅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用化学用语表示2个氧原子 ;
(2)请写出硫酸钡中的阴离子 ;
(3)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由此可以推断铜锈是铜和空气中的、和 共同作用的产物;
(4)一氧化铅中铅元素的化合价为 。
【答案】(1)2O
(2)SO42-
(3)CO2
(4)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结合化学式以及元素化合价之和为0进行分析;
【解答】 (1)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氧原子表示为2O;
(2)硫酸钡中的阴离子是硫酸根离子,一个硫酸根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负电荷,其离子符号为:SO42-;
(3)O2、H2O、Cu、X共同作用生成铜锈[Cu2(OH)2CO3],铜锈中含有铜、氧、氢、碳四种元素,O2、H2O、Cu中只含有铜、氧、氢三种元素,则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可以猜测为二氧化碳。
(4)一氧化铅中铅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一氧化铅的化学式为PbO。
25.(2024八下·长兴期末)用化学用语完成下列填空。
(1) 氯气
(2) KClO3中Cl元素的化合价
(3) 6个铵根离子
(4) C7H6N2(苯并咪唑) 中6表示的意义
【答案】(1)Cl2
(2)+5
(3)6NH4+
(4)1个苯并咪唑分子中含有6个氢原子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符号的意义分析,元素符号表示元素和一个原子,表示多个原子元素符号前加相应数字;化学式表示一种物质和一个分子,表示多个分子,化学式前加相应系数;离子符号是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右上角标上所带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表示多个离子,在符号前加相应数字;元素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解答】(1)氯气是双原子构成分子,化学式为 Cl2 。
(2) KClO3中钾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由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Cl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3)6个铵根离子表示为 6NH4+ 。
(4) C7H6N2(苯并咪唑) 中6表示1个苯并咪唑分子中含有6个氢原子。
故答案为:(1) Cl2 ;(2)+5;(3) 6NH4+ ;(4)1个苯并咪唑分子中含有6个氢原子。
26.(2024八下·临平月考)空间站上的氧气除了来自于携带上去的加压氧气罐外,还有一些是通过化学反应来获取。
(1)从微观角度看,空间站的加压氧气罐是通过高压改变了 。
(2)最主要的来源就是氧气发生器,其基础原理就是电解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另一种获取途径是固体燃料氧气发生器,利用氯酸钠(NaClO3)在高热状态下分解生成氯化钠和氧气,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
【答案】(1)分子间的间距
(2)2H2O=2H2↑+O2↑
(3)+5
【知识点】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解析】【分析】(1)根据分子之间存在空隙解答。
(2)根据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1) 从微观角度看,空间站的加压氧气罐是通过高压改变了分子间的间距;
(2)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氯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3=0,则x=+5。
27.(2024八下·苍南月考)下表所示是元素周期表中核电荷数从1-18的部分元素排列情况。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① He
C ② F
③ Al Si ④ C Ar
(1)①③④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填编号)。
(2)②代表的元素和AI元素形成化合物,则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3) x2-.与Ar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X的元素符号是 。
【答案】(1)③
(2)Al2O3
(3)S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 (1)根据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分析;
(2)根据②的原子序数是8分析;
(3)根据X2-与Ar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X2-是X原子得到2个电子形成的分析解答。
【解答】 (1)①③④的原子序数分别是1、11、16,分别是氢、钠、硫元素,其中钠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③。
(2)②的原子序数是8,为氧元素;和Al元素形成化合物是氧化铝,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Al2O3。
(3)X2-与Ar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X2-是X原子得到2个电子形成的,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8-2=16,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6,为硫元素,元素符号是S。
28.(2024八下·杭州月考)用化学用语表示:
(1) 硫酸亚铁 ; 3个氧气分子 ;
(2) 氯酸钾 ; n个碳酸根离子 ;
(3)构成氯化钠的微粒符号 。
【答案】(1)FeSO4;3O2
(2)KClO3;nCO32
(3)Na+、Cl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1) 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若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
(2)离 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3)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写数字和正负号写离子符号。
【解答】(1)硫酸亚铁分子由一个铁离子和一个硫酸根离子构成,写作: FeSO4 ;
氧气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写作O2,在前面写3表示分子个数,写作: 3O2 。
(2)氯酸钾由钾离子和氯酸根离子构成,写作 KClO3 ;
碳酸根离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写作 CO32- ,在前面写n表示离子个数,写作: nCO32- ;
(3)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写作 Na+、Cl- 。
三、实验探究题
29.(2024八下·东阳期中)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模型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A属于 元素(填元素种类);
(2)由B元素和D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3)E粒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则该粒子的符号为 ;
(4)F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判断正确的是____。
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C.Y和Z的化学性质相似
【答案】(1)非金属
(2)
(3)
(4)A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1)根据名称带“石”的元素为非金属元素分析;
(2)根据氯化镁化学式书写分析;
(3)根据钠离子质子数为11、电子数为10及钠离子符号书写分析;
(4)根据元素周期表排列规律分析,同一行的元素为同一周期,同一周期中从左向右原子序数递增,同一列为同一族,同一族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解答】(1)A为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2)B元素为镁元素,D为氯元素,二者形成化合物化学式为 。
(3) E粒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则该粒子质子数为11,为钠离子,符号为 。
(4)由元素周期表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向右原子序数递增的排列规律可知,原子序数Z>Y,A正确;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则核外电子数X>Y,B错误;Y和Z在同一周期不同族,化学性质不相似,C错误。
故答案为:(1)非金属;(2) ;(3) ;(4)A。
30.(2024八下·浙江期中)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重要工具, 经历了 100 多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段发展史。
(1) 表一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迈耶尔和门捷列夫都提到了这部分, 只是门捷列夫更为完善, F 元素的化合价与 相似。
(2) 表二是八音律表的一部分, 按照纽兰兹的理论, 请找出与 元素性质相似的元素, 它与氧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
(3) 分析上述科学史料, 下列观点正确的有____(可多选)
A.研究复杂的现象往往需要寻找规律
B.科学家在研究元素周期规律时, 不需要借助任何技术
C.如果当时门捷列夫没有发现元素周期表, 以后就不会再有人发现了
D.随着科学的进步, 新的元素陆续会被发现
E.纽兰兹的八音律理论中没有稀有气体元素, 说明他的理论完全错误
【答案】(1)Cl
(2)MgO
(3)A;D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 (1)由迈耶尔和门捷列夫的研究可知,同一周期元素核外电子层 数相同,同一族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所以F元素的化合价与Cl相似。
(2)按照组兰兹的理论,元素的排列每逢八就出现周期性,故与G元素性质相似的元素为Mg,它与氧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O。
(3)由题干科学史料可知,BC观点说的有点绝对,不正确,故观点正确的有AD。
【分析】同一周期元素核外电子层 数相同,同一族元素化学性质相似,表二中上下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31.(2022八下·余杭期中)2022年,首届完全实现“碳中和”的冬奥会在北京举办。其中,国家速滑馆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应用成为了外界关注的热点。它取代氟利昂这一类对环境污染较大的人工合成制冷剂,更为环保、节能。氟利昂是一种常见的制冷剂,它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能分解出氯原子破坏臭氧层,其破坏臭氧的循环示意图如下:
(1)请写出臭氧的化学式 ;
(2)经过①②③的反应后,反应物氯原子的个数 (“减少”、“增加”或“不变”);
(3)有科学家指出:“少量的氟里昂就能对臭氧层产生巨大的影响”,请你根据该模型说明理由: 。
【答案】(1)O3
(2)不变
(3)反应过程中氯原子没有损耗,而是在循环消耗臭氧,导致少量的氯原子就能对臭氧层产生巨大影响。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低碳生活
【解析】【分析】(1)根据臭氧的分子图片确定组成,据此写出化学式。
(2)根据化学变化的本质解答;
(3)根据图片,确定氯原子在反应中的循环情况对臭氧的影响即可。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每个臭氧分子由3个氧原子构成,即化学式为O3;
(2)根据图片可知,过氧化氯为反应物,而同时还是生成物,因此经过①②③后,反应物氯原子的个数不变。
(3)有科学家指出:“少量的氟里昂就能对臭氧层产生巨大的影响”,根据该模型说明理由:反应过程中氯原子没有损耗,而是在循环消耗臭氧,导致少量的氯原子就能对臭氧层产生巨大影响。
32.化合价是一个重要的化学概念。对元素化合价的部分探究过程如下。
【提出问题一】元素正、负化合价有何规律
推测一: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都显正价;
推测二: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只有负价。
(1)【举例及分析一】
中金属元素化合价分别为,其他金属在化合物中也都显正价,推测一正确。金属都显正价的可能原因是 。
中氢、氧、硫、碳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说明推测二 (填“成立”或“不成立”)。
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时,非金属元素显 价。
(2)【提出问题二】一种元素在化合物中只有一种化合价吗
推测一:一种元素在化合物中只有一种化合价;
推测二: 。
(3)【举例及分析二】
(1)由等物质中钠元素都显+1价,得出推测一成立。
由等物质中硫元素化合价不同,硫元素化合价分别为、 ,得出推测二成立。
(4)【结论】通过上述举例分析及结合教材上所给元素的化合价可知: 。
【答案】(1)金属元素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只能大去电子而不能得到电子;不成立;负
(2)一种元素在化合物中可有多种化合价
(3)+4
(4)在化合物中,一些元素只有一种化合价,一些元素有多种化合价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金属原子失电子形成离子,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 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时,非金属元素显 负价分析;
(2)根据一种元素在化合物中可有多种化合价分析;
(3)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氧元素通常呈-2价分析;
(4)根据所给物质中同种元素化合价分析。
【解答】(1)金属元素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只能失去电子而不能得到电子,因此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都显正价。推测二为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只有负价,而H2O、SO2、CO2中氢、氧、硫、碳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2、+4、+4,说明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既有负价也有正价,即推测二不成立。金属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只能失去电子而不能得到电子,因此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都显正价,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时,非金属元素显负价。
(2)根据【提出问题二】及推测一可知推测二为种元素在化合物中可有多种化合价。
(3)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所以由H2S、SO2、SO3、H2SO3等物质中硫元素化合价分别为-2、+4、+6、+4,得出推测二成立。
(4)通过题述举例分析及结合教材上所给元素的化合价可知,在化合物中,一些元素只有一种化合价,一些元素有多种化合价。
故答案为:(1)金属元素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只能大去电子而不能得到电子;不成立;负;(2) 一种元素在化合物中可有多种化合价 ;(3)+4;(4) 在化合物中,一些元素只有一种化合价,一些元素有多种化合价 。
33.(2023八下·杭州月考)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有助于认识物质的性质.
(1)如图表示核电荷数为11~17的元素最高和最低化合价.
①从图中可以看出,氯元素的最高正价是 .
②若某元素既可显正价,又可显负价,则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的代数和为 .
③写出图中元素的化合价随着核电荷数递增的一条变化规律 .
【答案】(1)+7;8;从左到右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逐渐从+1升高到+7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图示中所给各元素的化合价分析。
【解答】 ①从图中可以看出,氯元素的最高正价是+7价;②由图示可知,硅、磷、硫、氯元素既可显正价,又可显负价,且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的代数和都为8;③由图示可知,图中元素的化合价随着核电荷数递增从左到右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逐渐从+1升高到+7;
故答案为:+7;8;从左到右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逐渐从+1升高到+7 。
34.(浙教版科学八下期中质量评估试卷)牡丹中含多种有用物质,尤其是牡丹产品之一的牡丹油,用途很广。在牡丹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2%,其中a亚麻酸(化学式为C18H30O2)占42%,同时含有牡丹酚等多种天然生物活性成分(已知不饱和脂肪酸和生物活性成分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分类看,牡丹油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1个a-亚麻酸分子中有 个原子;a-亚麻酸由3种元素组成,其中含量最低的是 (填名称)元素。
(2)a-亚麻酸的化学式C18H30O2表示的意义是 (从微观角度分析)。
(3)你认为保存牡丹油时应注意什么? (只答一条即可)。
【答案】(1)混合物;50;氢
(2)表示一个 a-亚麻酸分子(合理即可)
(3)低温、 密封等(合理即可)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为混合物,化学式右下角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及元素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分析;
(2)根据化学式表示一个分子或一个分子中原子的构成分析;
(3)根据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确定保存注意事项分析。
【解答】(1)牡丹油由不同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 由所给化学式可知,1个a-亚麻酸分子中有18+30+2=50个原子, a-亚麻酸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18):30:(16×2),所以氢元素质量分数最低;
(2) a-亚麻酸的化学式C18H30O2从微观角度上可表示一个 a-亚麻酸分子或一个a-亚麻酸分子由18个碳原子、30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
(3)由题中所给不饱和脂肪酸和生物活性成分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可知,保存牡丹油时应注意低温、 密封等。
故答案为:(1)混俣物;50;氢;(2) 一个 a-亚麻酸分子(合理即可) ;(3) 低温、 密封等。
35.(2021八下·杭州月考)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甲、乙、丙、丁表示四种物质,它们的部分化学式和微观示意图分别列于下表: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图例: ﹣﹣氢原子 ﹣﹣碳原子 ﹣﹣氧原子
化学式 ? C H2O H2
微观 示意图 ?
(1)请写出甲物质的化学式 ,画出丁物质的微观示意图 .
(2)能保持丙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填“分子”或“原子”),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 (填“甲、乙、丙、丁”).
【答案】(1)CO;
(2)分子;甲、丙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氧化反应
【解析】【分析】(1)根据微观示意图确定甲的分子构成,从而确定它的化学式;根据丁的化学式确定它的原子构成,从而画出对应的微观示意图;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只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解答】(1)甲的微观示意图为:,那么它的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化学式为CO。丁的化学式为H2,它的分子由两个氢原子构成,那么微观示意图为: 。
(2)能保持丙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是分子。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四种物质中,乙和丁只由一种元素组成,肯定不是氧化物;甲和丙都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因此为氧化物。
36.(2020八下·丽水期中)小林同学收集了一些微粒的资料,请你和他一起根据表格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微粒名称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带电性
A 14 14 14 不带电
B 26 30 24 带2个单位正电荷
C 14 14 16
D 14 16 14 不带电
(1)表格中属于互为同位素的是 。
(2)根据表格信息写出微粒C的符号 。
(3)比较C与D两种微粒,其中质量较大的是 。
【答案】(1)AD
(2)Si2-
(3)D
【知识点】同位素;离子的书写与意义;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分析】(1)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原子,称为同位素原子;
(2)根据表格可知,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将二者的电荷数相减,哪个有剩余,那么该微粒就带几个单位的哪种电荷;
(3)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越大,那么原子的实际质量越大。
【解答】(1)A和D的原子的质子数都是14,但是中子数不同,所以它们互为同位素;
(2)微粒C质子数14,电子数为16,二者之差为2,由于电子数多,所以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
(3)C的相对原子质量:14+14=28,D的相对原子质量:14+16=30,则质量较大的是D。
四、解答题
37.(2024八下·温州月考) 2021年,我国科学家在实验室中首次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其中第一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有 ;
(2)丙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 。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甲分子和乙分子个数比为 。
(4)88克甲物质中含有氧元素 克;
【答案】(1)甲、丙、丁
(2)3:1
(3)1:3
(4)64克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相对原子质量;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在物理上,质量守恒主要应用于解决热学问题以及功能转换,而质量守恒也可以用于化学方面,如方程式的配平,以及化学元素物质的量计算,主要遵循下列规则。六个不变:宏观:1.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 2.元素的种类不变 3.各元素的总质量不变;微观:4.原子的种类不变;5.原子的数目不变;6.原子的质量不变。两个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种类改变。微观:物质的粒子构成方式一定改变。两个可能改变:宏观: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微观:分子总数可能会改变。
【解答】(1) 化合物是指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有 甲,丙,丁;
(2) 丙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 12:4=3:1
(3)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甲分子和乙分子个数比为 1:3;
(4) 88克甲物质中含有氧元素=88×=64克
故答案为:(1)甲、丙、丁(2)3:1(3)1:3(4)64克
38.(2024八下·浙江期中)已知一个CO 分子的质量为n千克,一个CO2分子的质量为m千克,若以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
(1) 在 CO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
(2) CO2中“2”表示 。
(3)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 (用m,n表示)。
(4) 则CO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用m, n表示) 。
【答案】(1)+4
(2)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3)m-n
(4)12m/2n-m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相对原子质量;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 相对原子质量是指以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任何一种原子的平均原子质量跟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称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
【解答】(1) 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已知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可求出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
(2) CO2中“2”表示原子个数,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3) 已知一个CO 分子的质量为n千克,一个CO2分子的质量为m千克, 所以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m-n
(4) 已知一个CO分子质量为n千克,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m-n,则1个碳原子的质量为2n-m, 以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一个CO2分子的质量为m千克, 则CO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12m/2n-m 。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