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来自微生物的危险(2)(课件 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节 来自微生物的危险(2)(课件 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2-10 20:43: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内容要求
①阐明传染病的特点,以及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及其传播环节和预防措施;②列举病毒的主要特点,描述病毒的增殖。③列举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
学业要求
能归纳传染病的特点及防治措施。
探究
第2节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2)
传播途径是指________离开________到达________所经过的途径。
因此流感是一种_________。
一个人患流感后会______给周围的人,
传染
三、传染病
传染病
病原体是指使人或动物______________的_______。
传染源是指能够______________的人或动物。
发生传染病
生物
散播病原体
病原体
传染源
健康人
易感人群(者)是指对某种_________缺乏________而容易________的人群。
传染病
免疫力
感染病
图3-11 流感病毒的传播过程
流感患者
健康人
他是易感者
他是传染源
它是病原体
这是传播途径
1.流感病毒可在__________传播,传播的途径是____________。
2.流感的流行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空气
飞沫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者
传染病是由________引起的,能够在_________之间、 ______________之间或___________之间______的疾病。
传染病的________可以经过一定的______,从病人、其他动物或带有________的物体传给________ ,所以传染病都具有________ 。
病原体
人与人
人与动物
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有______、 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传播
病毒
动物与动物
细菌
真菌
寄生虫
病原体
健康人
传染性
途径
病原体
①传染性
很少________再患这种病。
由于传染病的_________在适宜条件下可___________,使一定_____内_____出现较____的病人,所以传染病具有________。
地域
同时
流行性
广泛传播
病原体
②流行性

人体在患过某种传染病______后,常会对该病产生不同程度的________,
第二次
抵抗力
痊愈
③免疫性
如人们患过麻疹和甲型肝炎等传染病后,
可以分为_________传染病、_________传染病、_________传染病、_______传染病和_________疾病等。
传染病的种类很多,人的传染病,按照____________,
血液
体表
消化道
呼吸道
性传播
传播途径
表3-5 常见的传染病
传染病种类 常见的传染病 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染病
消化道传染病
血液传染病
体表传染病
性传播疾病
肺结核、流行性感冒、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白喉、百日咳
主要通过飞沫、空气传播
甲型肝炎、细菌性痢疾、
伤寒、蛔虫病、蛲虫病
主要通过饮水和食物传播
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
丝虫病、乙型肝炎、艾滋病
主要通过吸血昆虫、打针、输血、伤口的感染传播
血吸虫病、狂犬病、
破伤风、沙眼、疥疮和癣
主要通过接触传播
梅毒、淋病、艾滋病、
软下疳和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
1. 上述各种传染病中,你能说出哪几种疾病的病原体
2. 从上述所列的传染病中选择几种,说说预防这些传染病可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疟疾是一种由_________寄生引起的急性_______传染病。
疟原虫是一种________生物,它主要随______(蚊子的一种)叮咬进入人体,先在人体肝脏中繁殖,继而感染并破坏人体的红细胞,导致人体发病。
疟原虫
血液
单细胞
患者主要表现为周期性规律发作,全身发冷、发热、多汗,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严重者会死亡。
按蚊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两分钟就有一个人死于疟疾,目前疟疾仍是世界上主要的致死疾病之一。
我国科学家_________及其团队通过多年研究发现新型抗疟药——_________,为疟疾的治疗作出了杰出贡献,因此她荣获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
青蒿素
屠呦呦与青蒿素
疟疾是全球三大传染病之一。20世纪四十年代,氯喹成为抗疟首选药物,到六十年代开始出现抗氯喹的恶性疟原虫,并迅速在全球蔓延,氯喹逐渐失去原有疗效。1967年,屠呦呦及其课题组开展实验研究抗疟药物,他们对200多种中药的380余种提取物进行鼠疟筛选未获满意结果,后从《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以水
图3-12 屠呦呦
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中得到启迪,反复研究青蒿有效成分提取方法,终于在1971年发现中药青蒿叶子的乙醚提取中性部分(简称“醚中干”)对疟原虫有100%抑制率。1972年,屠呦呦及其课题组继续对“醚中干”进行分离优化,得到抗疟有效单体,命名为青蒿素。1973年又研制出双氢青蒿素。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类为主的复合疗法(ACT疗法)向所有疟区国家推荐作为疟疾的首选治疗方案,2010年全球采用ACT治疗的约1.8亿人,治愈率达97%。
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3个环节。
当传染病流行时,_____其中任何____环节,流行即可_____。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切断

终止
健康人通过______污染手后,再______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导致______ 。
患者通过喷嚏,咳嗽,说话等产生______ ,被健康人吸入后导致感染;或者这些飞沫沉积在物品______ 。
该病的传播途径多样,最常见的是______和______传播,且人群对该病普遍______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干咳和乏力等为主要症状,潜伏期为1到14天(个别病例潜伏期更长),重症病例多在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
飞沫
接触
易感
表面
接触
飞沫
接触
感染
控制传染源
(2) _______________ :坚持做好勤洗手、出门戴口罩等个人防护措施,室内要常通风,公共交通和公共场所等要定期消毒。
预防新冠肺炎,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_______________:筛查并发现病毒感染者,并及时进行隔离和治疗。依法采取严格的口岸防控措施,如强化对入境人员的检测筛查。
切断传播途径
(3) _______________ :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和人员聚集,坚持体育锻炼和有规律的生活作息以增强体质,接种疫苗等。
保护易感者
当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全球大流行传染病疫情时,个人应如何配合国家和地区做好对传染病疫情的防治工作。
有些传染病是通过________传播的,称为_____________,
如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和________等。
因此,不要随便发生________ 。
如果发现不幸_____性传播疾病,应立即_____________,避免引起_________,对身体造成永久的损害。
使用________对防止性传播疾病有一定作用。
性接触
性传播疾病
淋病
生殖器疱疹
梅毒
艾滋病
性行为
染上
去医院诊治
并发症
避孕套
近10多年来,我国性传播疾病增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对策?
小结:
传播途径是指________离开________到达________所经过的途径。
三、传染病
病原体是指使人或动物______________的_______。
传染源是指能够______________的人或动物。
发生传染病
生物
散播病原体
病原体
传染源
健康人
易感人群(者)是指对某种_________缺乏________而容易________的人群。
传染病
免疫力
感染病
①传染性
②流行性
③免疫性
特点:
预防措施有:
①控制传染源
②切断传播途径
③保护易感者
1、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的区别是传染病具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特点。
传染性
流行性
免疫性
2、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三个环节,其中正在患流行性感冒的病人属于(  )。
A.传染源 B.易感人群 C.病原体 D.传播途径
A
3、下列传染病中,病原体是细菌又能通过性接触传播的是(  )。
A.淋病  B.乙肝 C.疟疾  D.肺结核 
A
4.以下不是预防流感传染方法的是(  )。
A.常戴口罩 B.隔离流感病人  
C.消灭蚊子 D.接种流感疫苗
C
5、“甲流”期间,部分家长预先给孩子服用“奥司他韦”,有效避免了感染,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分析,这种做法属于(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控制病原体
6、甲型流感传染性强。下列有关预防该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
A、隔离病人 B、勤洗双手 C、接种疫苗 D、均衡膳食
C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