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出
@
拓展与培优
第6节光合作用
第1课时
光合作用的概念
思维点击
一、探究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1.实验用具:
黑纸片、曲别针、酒精、碘液、小烧杯、大烧杯、培养皿、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镊子、火柴、清水、盆栽天竺葵。
2.步骤:
(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2)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
(3)几个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
(4)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
(5)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
(6)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片的变化。
3.结论
叶片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实际是淀粉遇碘液变蓝,说明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有机物一淀粉。
例1某实验小组为了验证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否需要光,设置了如下装置,正确的组合是
()
誉光
七光
元光照
①
●
A.②③
B.①②
C.②①
D.①③
【分析】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
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
处理的就是对照组,验证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否需要光照,实验的自变量应该是有光或无光,植物属于无关
变量。
例2某植物叶片边缘呈黄白色,不含叶绿体。将该植物在黑暗中放置48小时后,切断部分叶脉,将叶片的部
分区域的两面用锡箔纸遮蔽,如图所示,光照一段时间后去除锡箔纸,用碘染色法处理叶片,观察叶片a、b、c、d4个
部位的颜色,发现只有d显蓝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饰头听指
平位叶球
A.该实验证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B.对比d、a,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C.对比d、c,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D.对比d、b,说明光合作用需要水
【分析】光合作用需要光照,被遮光的部分℃没有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未被遮光的部分d能接
受光照,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b缺少水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
料学八年级下册
造淀粉;因此只有d显蓝色。对比d、,有两个变量一水分和叶绿体,不能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二、光合作用
1.概念:
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
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
2.反应式:
二案化碳+水品的,十氧气
3.条件:光和叶绿体是不可缺少的条件,其中光能供给能量,叶绿体提供光合作用的场所
4.实质:光合作用的实质可以概括出两个方面:一方面把简单的无机物转化成复杂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
气,这是物质的转化过程:另一方面是在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的同时,把光能转变成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
能,这是能量的转化过程。
三、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1)光照强度:光照增强,光合作用随之加强。但光照增强到一定程度后,光合作用不再加强。夏季中午,由于
气孔关闭,影响二氧化碳的进人,光合作用强度反而下降,因而中午光照最强的时候,并不是光合作用最强的时候。
(2)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其浓度影响光合作用的强度。温室种植蔬菜可适当提高大棚
内二氧化碳的浓度,以提高产量
(3)温度:植物在10℃~35℃条件下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其中25℃~30℃最适宜,35℃以上光合作用强度开始
下降,甚至停止。
【拓展】特别提醒:
①活的植物体的所有绿色部分都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但叶片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②有的植物不呈现出绿色,但含有叶绿素,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如海带。
③光是叶绿素形成的条件,植物体见光部分能形成叶绿素。如萝卜见光部位是绿色的,而埋在土壤里的部位
是白色的;蒜黄见光后会变成绿色。
④叶片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蓝,说明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有机物一淀粉
【拓展】易错点误认为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
●
●
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条件主要是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在一定限度内,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若光照
过强,气孔会关闭,从而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
液,再漂洗。会变蓝的部分是
巩曲练习
非绿色
部分刊
绿色
透明塑料袋
A组
部分乙
1.如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色
部分丁
(
采纸片迎
部分内
固体
南化书
A.甲处
B.乙处
有机够
C.丙处
D.丁处
A.X表示氧气
3.小明用水蕴草进行实验,装置如图中甲和乙,并
●
B.Y表示二氧化碳
定时记录试管顶端的气体量。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C.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r
D.有机物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将放置于黑暗处24h的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
17
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体),做如图所示的处理后,在阳
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取下实验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