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稳态与调节》基础知识总结归纳

文档属性

名称 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稳态与调节》基础知识总结归纳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2-16 21:10: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选择性必修一《稳态与调节》 基础知识归纳 选择性必修一《稳态与调节》 基础知识归纳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作内环境。内环境是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细胞类型 所处的内环境
血细胞 血浆
毛细血管壁细胞 血浆、组织液
绝大多数组织细胞 组织液
淋巴细胞、吞噬细胞 淋巴液、血浆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淋巴液、组织液
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
神经调节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兴奋传导的方向
突触小体
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内含组织液)
突触后膜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体液调节
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的比较
注意:胰腺是一种特殊的腺体,分为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
其外分泌部可以分泌消化液(胰液),内分泌部(胰岛)可以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血糖的来源和去向
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
(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与反馈调节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
人体产热散热机制
体温调节过程
水盐平衡的调节过程
血钠平衡的调节过程
免疫调节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来源 遗传而来,人人都有的先天性免疫 出生后与病原体接触后获得的后天性免疫
对象 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 主要对某一特定的抗原起作用
基础 ①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
②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如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
联系 起主导作用的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三道防线是统一的整体,共同起作用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比较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的相互协调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科学家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及分析
达尔文 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了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使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
鲍森·詹森 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拜尔 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
温特 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并将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其他科学家 从人尿、植物体中分离出能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 与生长素作用相同的物质:吲哚乙酸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胚芽鞘实验的重要结论
(1)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胚芽鞘尖端。
(2)生长素发挥作用的部位——胚芽鞘尖端下面的伸长区。
(3)感光部位——胚芽鞘尖端。
(4)生长素的产生是否需要光——不需要。
(5)单侧光只影响生长素的分布,不影响生长素的合成。
(6)琼脂块无感光作用。
种类 合成部位 主要作用
赤霉素 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 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
促进细胞分裂与分化;
促进种子萌发、开花和果实发育
细胞分裂素 主要是根尖 促进细胞分裂;
促进芽的分化、侧枝发育、叶绿素合成
脱落酸 根冠、萎蔫的叶片等 抑制细胞分裂;
促进气孔关闭;
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维持种子休眠
乙烯 植物体的各个部位 促进果实成熟;
促进开花;
促进叶、花、果实脱落
油菜素内酯 植物的花粉、种子、茎和叶等 促进茎、叶细胞的扩展和分裂,促进花粉管生长、种子萌发等
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注意:
①促进果实发育≠果实成熟
②一般来说,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通过调控细胞分裂、细胞伸长、细胞分化和
细胞死亡等方式实现的。
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1)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某种激素的含量会发生变化。同时,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共同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
(2)在植物各器官中同时存在着多种植物激素,决定器官生长、发育的因素往往不是某种激素的绝对含量,而是不同激素的相对含量。
(3)在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不同激素的调节往往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