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下 1.1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 同步讲义(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八下 1.1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 同步讲义(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2-18 22:44:2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八下科学第一章 电与磁
1.1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
知识点一 磁体和磁极
1、磁性:能够吸引 、 、 等物质的性质
2、磁体: (磁铁:铁质的磁体)
3、磁极:定义: ,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
种类:如果磁体能自由转动,指南的磁极叫 ,指北的磁极叫 任何磁体都有 个磁极。
两块条形磁体彼此之间会产生吸引的力或排斥的力,这种吸引或排斥的力就是 。
相互作用规律: , 。
知识点二 磁化
1、定义: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 。
磁铁吸引铁钉的原因是因为铁钉被磁化后,铁钉与磁铁的接触部分间形成 磁极, 磁极相互吸引的结果
2、钢和软铁的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 。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称为 。所以制造永磁体使用 ,制造电磁铁的铁芯使用 。
知识点三 磁场和磁感线
1、磁场
(1)磁体的周围存在着 ,它是一种 的特殊物质。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磁场虽然看不见,但可以通过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来认识它( 法)
(2)磁场的方向:小磁针 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2、磁感线
为了形象地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英国物理学家 引入了磁感线模型即在磁场中一些 。
(1)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 出来,回到磁体的 。
(2)特点:磁感线是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磁场而引入的曲线,不是客观存在的。
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方法叫 。
磁感线是 的曲线。
磁感线 的分布在磁体周围,而不是平面的。
磁感线 。
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 。
知识点四 地磁场
1、地球产生的磁场叫
2、磁极:地磁北极在地理 附近 ,地磁南极在地理 附近 。
3、磁偏角:首先由我国宋代的沈括发现,地磁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 。
生物体与磁场:许多动物自身具有识别地磁场的能力。
题型一 磁体和磁极
例1.如图为家用窗帘磁扣,绳子两端的珍珠球中各含有磁铁.将两个珍珠球靠近便吸合在一起,此时两磁铁磁极的分布情况可能是(  )
A.B.C.D.
例2.把同样的三个条形磁铁按下图位置一个紧挨一个地连接起来,最后将出现磁极是(  )
A.两个 B.四个 C.六个 D.无法确定
例3.如图所示的三个钢块,正确的判断是 (  )
A.都是磁体
B.都不是磁体
C.只有两个是磁体
D.可能都是磁体,也可能只有两个是磁体
例4.如图是条形磁体的磁感线分布,图中的E、F、P、Q四点,其中磁场最弱的是
A.E点 B.F点 C.P点 D.Q点
例5.实验室有一根钢棒,下列做法中,能确定钢棒具有磁性的是(  )
①用该钢棒去吸引磁体,两者相互吸引
②在该钢棒中点系上细线,将其悬挂起来,拨动钢棒,发现其最后总是指向南北方向
③用该钢棒去吸引没有磁性的小铁钉,能吸引
④将钢棒与一个强磁体放在一起,一段时间后,发现钢棒能吸引没有磁性的小铁钉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题型二 磁化
例1.下列物质不能被磁铁磁化的是(  )
A.铁 B.钴 C.镍 D.铜
例2.将两枚硬币放在条形磁体下方,硬币的位置情况应为下列情况中的(  )
A. B. C. D.
例3.一个游戏如图所示:将磁铁M固定在铁块C上,用手将一元硬币B1、B2叠在一起并竖立在磁铁上端,将手指稍稍松开一小段距离,将观察到的现象是两个硬币的上端将   (填“合拢”或“分开”),理由是  。
题型三 磁场和磁感线
例1.下列关于磁体两极间磁感线的画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例2.使用磁吸式双面玻璃清洁器时,玻璃内外两块清洁器总是合在一起。下列磁感线模型能正确表示这一工作原理的是(  )
A. B.
C. D.
例3.a、b两个磁极间的磁感线分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端磁极是S极,b端磁极是N极 B.P点没有磁场
C.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 D.Q点的磁场方向水平向右
例4.如图,两个相同的纺锤形磁铁由于磁极间相互吸引而紧紧贴在一起。下列各图能正确表示纺锤形磁铁周围的磁感线分布特点的是
A.B.C. D.
例5.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作图。
(1)根据图甲中小磁针N极的指向,标出磁体的N极和S极,并用箭头画出a点和b点的磁感线方向。
(2)磁体旁小磁针静止时所指的方向如图乙所示,画出通过小磁针中心的一条磁感线,并标出磁体的N、S极。
(3)在丙的括号中标出磁体的磁极(用“N”或“S”表示)和在 A 点标出磁感线方向。
题型四 地磁场
例1.如图所示是一个自制指南针,小科用条形磁体将缝衣针磁化后,将其放在水中一片漂浮的树叶上。多次将树叶轻轻旋转,待树叶静止后,观察到树叶的尖端总是指向地理南方。
(1)小科应该在树叶尖端标注    (选填“S”或“N”)极。
(2)此实验中缝衣针所用的材料可能是    。
例2.经科学家研究发现:在某些细菌的细胞质中有一些磁生小体,它们相当于一个个微小磁针。实验证明:在只有地磁场而没有其它磁场作用时,小水滴中的一些细菌会持续不断地向北游动,并聚集在小水滴北面的边缘。上文中提到的磁生小体N极指向(  )
A.北方 B.南方 C.西方 D.东方
例3.如图所示,小灵用条形磁铁顺着一个方向反复摩擦缝衣针,再将其放在水中漂浮的一片树叶上,制成一个简易指南针。他多次将树叶轻轻旋转,待树叶静止后,观察到针尖总是指向南方。
(1)简易指南针的   (选填“针尖”或“针尾”)为南极。
(2)简易指南针能自动指示方向,这是因为受到   对其的磁力作用。
一、选择题
1. 巴克球是一款国内外流行的儿童益智磁性玩具,有磁性的巴克小球吸在一起,可组合出丰富造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个巴克球只具有单一磁极
B.每个巴克球的N、S极在球体的两端
C.球心是巴克球的S极,球面是其N极
D.两个巴克球的表面任意位置都可以相互吸引
2.随着网络快捷支付的普及,我们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的机会越来越少。下列硬币中能被磁铁吸引的是
A.第一套硬币:壹分(铝质)
B.第三套硬币:梅花5角(铜锌合金)
C.第四套硬币:菊花1元(铁芯镀镍)
D.纪念币:杭州亚运会10元(银质)
3.关于磁体、磁场和磁感线,以下说法正确(  )
A.铜、铁和铝都能被磁体所吸引
B.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曲线
C.磁体之间的互相作用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D.物理学中,把小磁针静止时S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磁场的方向
4.在探究蹄形磁体周围磁场的实验中,某同学将玻璃板平放在磁体上,并均匀地撒上一层铁屑,轻敲玻璃板,铁屑就会有规律地排列起来。下列对实验中有关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A.撒铁屑的目的是将原来不存在的磁场显示出来
B.铁屑在磁场中被磁化成一个个小磁体
C.轻敲玻璃板,铁屑会与玻璃板分离,是由于具有惯性
D.轻敲玻璃板,铁屑与玻璃板分离后不受摩擦力,铁屑在磁力作用下排列有规律
5.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引入磁感线来形象地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下列关于磁场和磁感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磁场是有方向的
B.磁感线是用来描述磁场的一些真实存在的曲线
C.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北极出发,回到磁体南极
D.磁场中小磁针自由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6.关于磁体、磁场和磁感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铁和铝都能够被磁体吸引
B.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曲线
C.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D.磁感线从磁体的S极出来,回到磁体的N极
7.关于磁体、磁场和磁感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磁体周围撒上铁屑后才有磁场
B.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曲线
C.一个磁体摔断后,每段各有一个磁极
D.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8. 将自由转动的指南针放在地球表面的赤道上,下图中能够表示其静止时的示意图的是
A.B.C. D.
9. 小科一家利用手机导航自驾前往森林公园,途中小科不禁好奇在没有导航的年代人们是如何利用指南针辨别方向的。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指南针能够指示方向是因为地球是一个巨大的地磁场,如图所示是部分地磁场的示意图,根据图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由于磁场是实际存在的,所以磁感线也是实际存在的
B.A点磁场方向等于静止在该处的小磁针南极所指的方向
C.A点的磁场强度比B点的磁场强度弱
D.放在A、B两处小磁针静止时所受磁场力的方向是不同的
10. 有外形相同的两根钢条从N,按图甲、图乙两种方式接触时,它们之间都有较大吸引力。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M 无磁性、N无磁性 B.M 无磁性、N有磁性
C.M 有磁性、N无磁性 D.M 有磁性、N有磁性
11.有三个形状完全相同的磁铁或铁棒悬挂在细线下,已知标有N、S的是磁铁,它们的相互作用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  )
A.AB是磁铁,CD是铁棒 B.AB一定是铁棒,CD是磁铁
C.AB可能是磁铁,也可能是铁棒 D.CD可能是磁铁,也可能是铁棒
12.下列研究方法中采用“模型法”的是()
A.根据电灯是否发光,来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存在,
B.用“磁感线”形象地描述磁场
C.用细铁屑来显示磁铁周围磁场的分布
D.用小磁针的偏转说明磁场的存在
13.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的磁体上方,有一枚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小磁体。小辉提着弹簧测力计向右缓慢移动,小磁体下端沿图示水平路线从A缓慢移到B。下图中能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随A→B位置变化的是(  )
B.
C. D.
14.一根条形磁铁断裂成两段(如图所示),则①②处对应的磁极及磁感线是(  )
B.
C. D.
二、填空题
15. 地球的周围存在   (填“磁场”或“磁感线”), 其分布情况与   (填“条形”或“蹄形”)磁体相似,地磁南极在地理   附近。
16.甲、乙两图上分别画出了两个磁极间的磁感线。请在图中标出磁体的磁极,并画出位于图中A点和B点的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
17.如图所示,重为G的小铁块在水平方向力F的作用下,沿条形磁体的表面N极滑到S极。在此过程中,小铁块对磁体的压力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
18.我们把物体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做   。具有   的物体称为磁体。当把小磁针支起来,使它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它静止时总是指向南北方向,这是因为   。
19. 为辨别钢棒是否有磁性,小明设计了以下方案进行探究。
(1)根据甲图实验现象,   (填“能”或“不能”)判断钢棒一定具有磁性。
(2)乙图实验中,悬挂的钢棒某一次转动后,静止时一端指南一端指北,由此判断钢棒   (填“一定”或“不一定”)具有磁性。
(3) 根 据丙图实验现象,   (填“能”或“不能”)判断钢棒一定具有磁性。
(4)丁图实验中,水平向右移动钢棒,弹簧测力计示数有变化,   (填“能”或“不 能”)判断钢棒一定具有磁性。
三、实验探究题
20.项目化学习小组分三个阶段开展了“永磁体磁场分布研究系列活动”。通过理论联系实践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学习能力也获得了有效的提升。
(1)活动一:理论绘图—磁感线分布
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两个条形磁铁靠近时,虚框范围内的磁感线分布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2)活动二:实践检验—用铁屑显示磁感线
如右图,一块光滑透明的玻璃板,在一个表面贴上白色书写纸(作为背景,便于观察),将条形磁铁放在玻璃板的下表面,然后在玻璃板上面均匀撒上铁屑,如图所示。用手轻敲玻璃板,使铁屑沿磁感线走向分布,实践结果与理论绘图一致、效果很理想。
从减小摩擦角度考虑,铁屑应撒在   (选填“贴有”或“未贴”)白色书写纸面的玻璃板更合理;
(3)活动三:优化创新—自制磁感线模型
同学们利用熔化的蜡烛液、电熨斗(通电后靠近物体使其升温)等器材进行如下操作,制成了“固定的铁屑磁感线”模型(如右图)。请将操作补充完整:
①将一张白色书写纸放入熔化的蜡烛液中浸渍均匀后取出晾干,使纸质表面覆盖一层蜡,打磨光滑后成一张白色含蜡纸板;
②将蜡纸放在玻璃板上,再均匀撒上铁屑,条形磁铁放在玻璃板下面轻敲玻璃板使铁屑沿磁感线走向分布;
③   。
21.小曙用条形磁体、大号缝衣针、硬卡纸、橡皮、大头针制作简易指南针,制作过程如下:
①取2枚大号钢质缝衣针, ? ,使缝衣针磁化。
②将1张硬壳卡纸折成直角,将2枚被磁化的缝衣针对称地穿在卡纸两侧,用1块橡皮和1枚大头针做成支座,将插有缝衣针的卡纸支起。
③确定简易指南针能否指向南北方向。
④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曙针对自制指南针设计了评价量表。
“自制指南针”评价量表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指针磁性强,且能自由转动 指针磁性强,不能自由转动 指针磁性弱,不能自由转动
指标二 能准确指示南北方向,能保持水平平衡 能指示南北方向,不能保持水平平衡 不能指示南北方向,不能保持水平平衡
(1)请将①中的实验步骤“ ”补充完整:   。
(2)将条形磁铁S极靠近图中缝衣针针尖,缝衣针被排斥,则缝衣针针尖的磁极为   极。将自制的指南针多次转动,针尖的指向始终为同一个方向,原因是   。
(3)根据评价量表进行测试评价,小曙制作的指南针“指标一”被评为“优秀”,“指标二”被评为“合格”,为使该指南针的“指标二”达到优秀水平,请你对该指南针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
22.在项目化学习中,小科用条形磁体、大号缝衣针、硬卡纸、橡皮、大头针制作简易指南针,制作过程如下:
①取2枚大号钢质缝衣针,分别将条形磁体沿同一方向摩擦10余次(如图甲),使缝衣针磁化;
②将1张硬壳卡纸折成直角,将2枚被磁化的缝衣针对称地穿在卡纸两侧(如图乙),用1块橡皮和1枚大头针做成支座;
③确定简易指南针能否指向南北方向;
④在老师的指导下,针对制作指南针的科学性设计了如下评价表。
“自制指南针”评价量表
评价指标 优 秀 合 格 待改进
指标一 指针磁性强,且能自由转动 指针磁性强,不能自由转动 指针磁性弱,不能自由转动
指标二 能准确指示南北方向,能保持水平平衡 能指示南北方向,不能保持水平平衡 不能指示南北方向,不能保持水平平衡
(1)将条形磁铁S极靠近图乙中缝衣针针尖,缝衣针被排斥,则缝衣针针尖的磁极为   极。
(2)在不添加器材情况下,若要确定简易指南针是否能够指示南北,应如何操作?   
(3)根据评价量表进行测试评价,小科制作的指南针“指标一”被评为“优秀”,“指标二”被评为“合格”,请你对该指南针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
(4)小科用硬纸板和缝衣针制作了另一款指南针底座,使缝衣针磁化后,穿过按扣的两孔,放在底座的针尖上,当小指南针静止后,针尖始终指向北方,由此可知针尖是指南针的   极。
01 思维导图
02 基础知识
03 经典例题
04 强化提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八下科学第一章 电与磁
1.1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
知识点一 磁体和磁极
1、磁性:能够吸引 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质(磁铁:铁质的磁体)
3、磁极:定义: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
种类:如果磁体能自由转动,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
两块条形磁体彼此之间会产生吸引的力或排斥的力,这种吸引或排斥的力就是磁力。
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知识点二 磁化
1、定义: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
磁铁吸引铁钉的原因是因为铁钉被磁化后,铁钉与磁铁的接触部分间形成异名磁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结果
2、钢和软铁的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材料。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所以制造永磁体使用钢,制造电磁铁的铁芯使用软铁。
知识点三 磁场和磁感线
1、磁场
(1)磁体的周围存在着磁场,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磁场虽然看不见,但可以通过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来认识它(转换法)
(2)磁场的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2、磁感线
为了形象地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引入了磁感线模型即在磁场中一些带箭头的曲线 。
(1)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 北极 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2)特点:磁感线是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磁场而引入的曲线,不是客观存在的。
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方法叫模型法。
磁感线是封闭 的曲线。
磁感线立体 的分布在磁体周围,而不是平面的。
磁感线不相交 。
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
知识点四 地磁场
1、地球产生的磁场叫地磁场
2、磁极: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 ,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
3、磁偏角:首先由我国宋代的沈括发现,地磁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不重合。
生物体与磁场:许多动物自身具有识别地磁场的能力。
题型一 磁体和磁极
例1.如图为家用窗帘磁扣,绳子两端的珍珠球中各含有磁铁.将两个珍珠球靠近便吸合在一起,此时两磁铁磁极的分布情况可能是(  )
A.B.C. D.
【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规律可知,两个珍珠靠近的位置应该是异名磁极,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例2.把同样的三个条形磁铁按下图位置一个紧挨一个地连接起来,最后将出现磁极是(  )
A.两个 B.四个 C.六个 D.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分析】让一个磁铁的N极紧接另一个磁铁的S极,它们之间相互吸引构成一个大磁体,而每个磁体都只有两个磁极,一个是N极,一个是S极。
【解答】任何一个磁体都有两个磁极,把同样的三个条形磁铁一个紧挨一个地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大磁体,但只要是一个磁体就只有两个磁极,一个是N极,一个是S极。
故选:A。
例3.如图所示的三个钢块,正确的判断是 (  )
A.都是磁体
B.都不是磁体
C.只有两个是磁体
D.可能都是磁体,也可能只有两个是磁体
【答案】D
【解析】【分析】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磁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的性质。
【解答】由图可知,B、C钢块相互排斥,故B、C钢块一定有磁性,且B、C相对的磁极为同名磁极。而B吸引A,则A有两种情况:①异名磁极相互吸引,A和B相对的磁极为异名,A有磁性,那么ABC都是磁体;②B能够吸引铁钴镍,A为铁钴镍中的一种,则A不是磁体,只有两个是磁体。
故答案为:D。
例4.如图是条形磁体的磁感线分布,图中的E、F、P、Q四点,其中磁场最弱的是
A.E点 B.F点 C.P点 D.Q点
【答案】B
【解析】【分析】条形磁铁的两端磁性最强,中间磁性最弱。
【解答】条形磁铁的两端是磁极,磁感线分布也最密,所以两端磁性最强,中间磁性最弱,故E点磁性最强,F点磁性最弱,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例5.实验室有一根钢棒,下列做法中,能确定钢棒具有磁性的是(  )
①用该钢棒去吸引磁体,两者相互吸引
②在该钢棒中点系上细线,将其悬挂起来,拨动钢棒,发现其最后总是指向南北方向
③用该钢棒去吸引没有磁性的小铁钉,能吸引
④将钢棒与一个强磁体放在一起,一段时间后,发现钢棒能吸引没有磁性的小铁钉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物体有无磁性的判断方法解答。
【解答】①用该钢棒去吸引磁体,两者相互吸引,不能说明钢棒有磁性,故①不合题意;
②在该钢棒中点系上细线,将其悬挂起来,拨动钢棒,发现其最后总是指向南北方向,说明钢棒有磁性,故②符合题意;
③用该钢棒去吸引没有磁性的小铁钉,能吸引,说明钢棒有磁性,故③符合题意;
④将钢棒与一个强磁体放在一起,一段时间后,发现钢棒能吸引没有磁性的小铁钉,钢棒可能被强磁体磁化,不能说明钢棒有磁性,故④不合题意。
故选B。
题型二 磁化
例1.下列物质不能被磁铁磁化的是(  )
A.铁 B.钴 C.镍 D.铜
【答案】D
【解析】【分析】磁性是指一些物体具有吸引铁磁性物质的性质,具有磁性的物体称为磁体。
【解答 铁磁性物质有:铁、钴、镍等物质;所以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把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磁铁不能吸引铜,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例2.将两枚硬币放在条形磁体下方,硬币的位置情况应为下列情况中的(  )
A. B. C. D.
【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磁化的作用和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硬币被条形磁铁磁化,因此变成两个磁体。它们靠近的一端为同名磁极而相互排斥张开,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例3.一个游戏如图所示:将磁铁M固定在铁块C上,用手将一元硬币B1、B2叠在一起并竖立在磁铁上端,将手指稍稍松开一小段距离,将观察到的现象是两个硬币的上端将   (填“合拢”或“分开”),理由是   。
【答案】分开;硬币被磁铁磁化,两个硬币的上端为同名磁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而分开
【解析】【分析】(1)使得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称为磁化。
(2)磁极间的作用规律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解答】将一元硬币B1、B2叠在一起并竖立在磁钢上端时,硬币会被磁铁磁化,且两个硬币的上端为同名磁极,由于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因此它们会相互分开。
故答案为:分开;硬币被磁铁磁化,两个硬币的上端为同名磁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而分开。
题型三 磁场和磁感线
例1.下列关于磁体两极间磁感线的画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分析】在磁体的周围,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
【解答】A、在磁体的周围,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图中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出来,回到磁体的S极,故A正确;
B、图中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磁体的S极出来,回到磁体的N极,故B错误;
C、图中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出来,回到磁体的N极,故C错误;
D、图中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和S极出来,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例2.使用磁吸式双面玻璃清洁器时,玻璃内外两块清洁器总是合在一起。下列磁感线模型能正确表示这一工作原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分析】在磁体周围,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出来,回到S极,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使用磁吸式双面玻璃清洁器时,玻璃内外两块清洁器总是合在一起 ,说明它们为异名磁极。在磁极外部,磁感线从N极出来回到S极,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例3.a、b两个磁极间的磁感线分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端磁极是S极,b端磁极是N极 B.P点没有磁场
C.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 D.Q点的磁场方向水平向右
【答案】D
【解析】【分析】A.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总是从N极出来,回到S极;
B.根据磁场的分布规律判断;
C.根据磁感线的引入知识判断;
D.根据磁体内部磁场的特点判断。
【解答】A.根据图片可知,磁感线从a端出来,回到b端,则a端为N极,b端为S极,故A错误;
B.P点磁感线稀疏,磁场较弱,故B错误;
C.磁感线并不存在,是人为引入的,故C错误;
D.Q点在两个磁极之间,则Q点磁场沿水平方向,故D正确。
故选D。
例4.如图,两个相同的纺锤形磁铁由于磁极间相互吸引而紧紧贴在一起。下列各图能正确表示纺锤形磁铁周围的磁感线分布特点的是
A.B.C. D.
【答案】C
【解析】【分析】磁体上磁极的磁性最强,类比条形磁铁,两个磁体互相吸引接触的部位是磁极。
【解答】两个磁体互相吸引接触的部位是磁极,由图可知,两个磁体的磁极是左右分布的,因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是从N极出发回到S极,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例5.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作图。
(1)根据图甲中小磁针N极的指向,标出磁体的N极和S极,并用箭头画出a点和b点的磁感线方向。
(2)磁体旁小磁针静止时所指的方向如图乙所示,画出通过小磁针中心的一条磁感线,并标出磁体的N、S极。
(3)在丙的括号中标出磁体的磁极(用“N”或“S”表示)和在 A 点标出磁感线方向。
【答案】(1)
(2)
(3)
【解析】【分析】由于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N极出发回到S极,磁感线上的任何一点的切线方向跟小磁针放在该点的北极指向一致,故可标出磁感线的方向。
【解答】(1)如图甲所示,小磁针北极指向为磁感线方向,磁感线指向S极,所以右端为N极、左端为S极;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N极出发回到S极,磁感线方向如图所示:

(2)如图乙所示,小磁针北极指向为磁感线方向,磁感线指向S极,所以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

(3)如图丙所示,磁感线从N极出,小磁针N极指向与磁感线方向相同,所以A点标出磁感线方向向右,如图所示:

题型四 地磁场
例1.如图所示是一个自制指南针,小科用条形磁体将缝衣针磁化后,将其放在水中一片漂浮的树叶上。多次将树叶轻轻旋转,待树叶静止后,观察到树叶的尖端总是指向地理南方。
(1)小科应该在树叶尖端标注    (选填“S”或“N”)极。
(2)此实验中缝衣针所用的材料可能是    。
【答案】(1)S
(2)钢
【解析】【分析】(1)指南针在水平位置静止指南的是S极,指北的是N极。
(2)钢容易被磁化,且能长时间保持磁性。
【解答】(1)地球是一个大的磁体,磁化后的缝衣针具有磁性,类似指南针,地球和自制指南针的磁场相互作用,树叶尖端指向地磁北极,地理的南极,所以小梦应该在树叶尖端标注S极。
(2)此实验中缝衣针所用的材料可能是钢,因为钢能被磁化,且能保持磁性。
(1)地球是一个大的磁体,磁化后的缝衣针具有磁性,类似指南针,地球和自制指南针的磁场相互作用,树叶尖端指向地磁北极,地理的南极,所以小梦应该在树叶尖端标注S极。
(2)此实验中缝衣针所用的材料可能是钢,因为钢能被磁化,且能保持磁性。
例2.经科学家研究发现:在某些细菌的细胞质中有一些磁生小体,它们相当于一个个微小磁针。实验证明:在只有地磁场而没有其它磁场作用时,小水滴中的一些细菌会持续不断地向北游动,并聚集在小水滴北面的边缘。上文中提到的磁生小体N极指向(  )
A.北方 B.南方 C.西方 D.东方
【答案】A
【解析】【分析】 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就是以磁场作为媒介的。一个磁体无论多么小都有两个磁极,可以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时总是一个磁极指向南方,另一个磁极指向北方,指向南的叫做南极(S极),指向北的叫做北极(N极)。之间呈现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现象。
【解答】我们把小磁针静止时,N极 的方向定义为北极;由于受到地磁场的作用,所以这些小细菌的北极指向北极;
故答案为:A
例3.如图所示,小灵用条形磁铁顺着一个方向反复摩擦缝衣针,再将其放在水中漂浮的一片树叶上,制成一个简易指南针。他多次将树叶轻轻旋转,待树叶静止后,观察到针尖总是指向南方。
(1)简易指南针的   (选填“针尖”或“针尾”)为南极。
(2)简易指南针能自动指示方向,这是因为受到   对其的磁力作用。
【答案】(1)针尖
(2)地磁场
【解析】【分析】(1)指南针在水平位置静止指南的是S极,指北的是N极。
(2)磁体周围存在磁场,但是磁感线不是真实存在的。
(3)在对针进行磁化时,最终离开的部位与最终离开的磁极磁性是相反的。
【解答】(1)从图中可以看出,对针进行磁化时,针尖为S极,针尾为N极,则简易指南针的针尖为南极;
(2)简易指南针能够指示方向,是因为受到地磁场对其的磁力的作用。
故答案为:(1)针尖;(2)地磁场。
一、选择题
1. 巴克球是一款国内外流行的儿童益智磁性玩具,有磁性的巴克小球吸在一起,可组合出丰富造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个巴克球只具有单一磁极
B.每个巴克球的N、S极在球体的两端
C.球心是巴克球的S极,球面是其N极
D.两个巴克球的表面任意位置都可以相互吸引
【答案】B
【解析】【分析】磁体中磁性最强的部分为磁极,结合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
【解答】A.每个磁体都有两个磁极,故A错误;
BC.每个巴克球的两端为它的N、S极,故B正确,C错误;
D.巴克球的中间位置几乎没有磁性,不会相互吸引,故D错误。
故选B。
2.随着网络快捷支付的普及,我们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的机会越来越少。下列硬币中能被磁铁吸引的是
A.第一套硬币:壹分(铝质)
B.第三套硬币:梅花5角(铜锌合金)
C.第四套硬币:菊花1元(铁芯镀镍)
D.纪念币:杭州亚运会10元(银质)
【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磁性的定义分析判断。
【解答】在物理学上,将磁体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则能被磁铁吸引的是铁芯镀镍的一元硬币,故C符合题意,而A、B、D错误。
故选C。
3.关于磁体、磁场和磁感线,以下说法正确(  )
A.铜、铁和铝都能被磁体所吸引
B.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曲线
C.磁体之间的互相作用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D.物理学中,把小磁针静止时S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磁场的方向
【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对磁体、磁场和磁感线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A.铜和铝,都不能被磁体吸引,故A错误;
B.磁感线是人为引入的曲线,是为了描述磁场的分布规律的,本身不存在,故B错误;
C. 磁体之间的互相作用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的,故C正确;
D.物理学中,把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磁场的方向,故D错误。
故选C。
4.在探究蹄形磁体周围磁场的实验中,某同学将玻璃板平放在磁体上,并均匀地撒上一层铁屑,轻敲玻璃板,铁屑就会有规律地排列起来。下列对实验中有关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A.撒铁屑的目的是将原来不存在的磁场显示出来
B.铁屑在磁场中被磁化成一个个小磁体
C.轻敲玻璃板,铁屑会与玻璃板分离,是由于具有惯性
D.轻敲玻璃板,铁屑与玻璃板分离后不受摩擦力,铁屑在磁力作用下排列有规律
【答案】A
【解析】【分析】A.磁场是客观存在的;
B.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磁化;
C.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D.铁屑腾空时,受到的摩擦很小。
【解答】A.撒铁屑的目的是看不到摸不着的客观存在的磁场显示出来,故A错误符合题意;
B.铁屑在磁场中被磁化成一个个小磁体,故B正确不合题意;
C.轻敲玻璃板,铁屑会与玻璃板分离,是由于具有惯性,故C正确不合题意;
D.轻敲玻璃板,铁屑与玻璃板分离后不受摩擦力,铁屑在磁力作用下排列有规律,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5.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引入磁感线来形象地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下列关于磁场和磁感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磁场是有方向的
B.磁感线是用来描述磁场的一些真实存在的曲线
C.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北极出发,回到磁体南极
D.磁场中小磁针自由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答案】B
【解析】【分析】AD.根据磁场方向的知识判断;
BC.根据磁感线的定义和方向判断。
【解答】A.磁场是有方向的,磁场中小磁针自由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故A、D正确不合题意;
B.磁感线并不存在,是人为引入的描述磁场分布的曲线,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北极出发,回到磁体南极,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6.关于磁体、磁场和磁感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铁和铝都能够被磁体吸引
B.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曲线
C.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D.磁感线从磁体的S极出来,回到磁体的N极
【答案】C
【解析】【分析】A.磁性是指一些物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磁性物质的性质,具有磁性的物体称为磁体。
B.在磁体的周围存在着磁场,为了形象直观地描述磁场而引入磁感线的。
C.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实现。
D.磁感线的方向在磁体的外部,从磁体的北极出发,回到南极。
【解答】A.磁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不能吸引铝,故A错误;
B.根据课本中的相关基础知识可知,为了描述看不见但又客观存在的磁场,人们利用建立模型的方法引入了磁感线。故B错误;
C.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磁场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磁体对处于其磁场内的磁性物质有磁力的作用,故C正确;
D.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7.关于磁体、磁场和磁感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磁体周围撒上铁屑后才有磁场
B.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曲线
C.一个磁体摔断后,每段各有一个磁极
D.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对磁体、磁场和磁感线的认识判断。
【解答】A.磁场是客观存在的,和有无铁屑没有关系,故A错误;
B.磁感线并不存在,是为了形象描述磁场的分布而引入的,故B错误;
C.每个磁体都有两个磁极,故C错误;
D.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故D正确。
故选D。
8. 将自由转动的指南针放在地球表面的赤道上,下图中能够表示其静止时的示意图的是
A.B.C. D.
【答案】C
【解析】【分析】地理北极附近是地磁南极,地理南极附近是地磁北极,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原理分析。
【解答】小磁针的北极(N极)应指向地磁南极,即指向地理北极附近;小磁针的南极(s 极)应指向地
磁北极极,即指向地理南极附近。另外,地磁两极连线与地理两极连线存在夹角(磁偏角), 所以小磁针的指向不会与地理两极连线重合。
故答案为:C。
9. 小科一家利用手机导航自驾前往森林公园,途中小科不禁好奇在没有导航的年代人们是如何利用指南针辨别方向的。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指南针能够指示方向是因为地球是一个巨大的地磁场,如图所示是部分地磁场的示意图,根据图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由于磁场是实际存在的,所以磁感线也是实际存在的
B.A点磁场方向等于静止在该处的小磁针南极所指的方向
C.A点的磁场强度比B点的磁场强度弱
D.放在A、B两处小磁针静止时所受磁场力的方向是不同的
【答案】D
【解析】【分析】磁感线中各点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磁场方向,与放在该点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方向一致;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场的强弱。
磁场客观存在,磁感线是假想的存在于磁体周围空间的封闭曲线,实际上不存在。
【解答】A、磁场客观存在,磁感线是物理模型,实际不存在,故A错误。
B、A点磁场方向就是静止在该处的小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故B错误。
C、由图可知,A点的磁感线更密集一些,所以磁场强度更强一些,故C错误。
D、磁场中不同位置的方向一般是不同的,所以放在AB两处的小磁针静止时所受磁场力的方向是不同的,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0. 有外形相同的两根钢条从N,按图甲、图乙两种方式接触时,它们之间都有较大吸引力。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M 无磁性、N无磁性 B.M 无磁性、N有磁性
C.M 有磁性、N无磁性 D.M 有磁性、N有磁性
【答案】D
【解析】【分析】磁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的性质,任何磁体都具有两个磁极,磁北极N,磁南极S,磁体中磁极部分磁性最强,中间部分磁性最弱。
【解答】由题意可知,图甲、图乙两种方式接触时,它们之间都有较大吸引力,因磁体的两端磁性最强,中间最弱,所以,在图甲中,钢条M的中间位置磁性弱,N却能牢牢吸引M,说明钢条N具有磁性;同理,由图乙可知,钢条M也具有磁性,由选项可知,只有B正确。
故答案为:D。
11.有三个形状完全相同的磁铁或铁棒悬挂在细线下,已知标有N、S的是磁铁,它们的相互作用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  )
A.AB是磁铁,CD是铁棒 B.AB一定是铁棒,CD是磁铁
C.AB可能是磁铁,也可能是铁棒 D.CD可能是磁铁,也可能是铁棒
【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磁体的性质和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AB与中间的磁铁相互吸引,则:①AB是磁体,因为异名磁极相互吸引;②AB为铁棒,因为磁体吸引铁磁性物质。
磁铁和CD相互排斥,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可知,CD肯定是磁体。
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2.下列研究方法中采用“模型法”的是()
A.根据电灯是否发光,来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存在,
B.用“磁感线”形象地描述磁场
C.用细铁屑来显示磁铁周围磁场的分布
D.用小磁针的偏转说明磁场的存在
【答案】B
【解析】【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常用的物理学研究方法有:等效法、模型法、比较法、分类法、类比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
【解答】A、根据电灯是否发光,来判定电路中是否有电流存在,是转换法。故A不符合题意。
B、用“磁感线”形象地描述磁场,是模型法。故B符合题意。
C、比较条形磁体与蹄形磁体的磁感线形状,找出磁场的分布特点,运用的是比较法。故C不符合题意。
D、用小磁针的偏转说明磁场的存在,运用的是转换法。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3.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的磁体上方,有一枚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小磁体。小辉提着弹簧测力计向右缓慢移动,小磁体下端沿图示水平路线从A缓慢移到B。下图中能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随A→B位置变化的是(  )
A.B.C. D.
【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条形磁体两极磁性最强而中间磁性最弱,和磁极间的作用规律分析。
【解答】条形磁体两极磁性最强而中间磁性最弱,且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当挂着的磁体向右移动时,相互吸引力逐渐减小,而过了大磁体中点后,相互排斥力逐渐增大,故可以得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从A端到B端是逐渐变小的。
故答案为:C。
14.一根条形磁铁断裂成两段(如图所示),则①②处对应的磁极及磁感线是(  )
A.B.C. D.
【答案】D
【解析】【分析】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在磁体外部,磁感线从N极指向S极。
【解答】根据图片判断①是S极,②是N极,磁感线从N极出发到达S极,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二、填空题
15. 地球的周围存在   (填“磁场”或“磁感线”), 其分布情况与   (填“条形”或“蹄形”)磁体相似,地磁南极在地理   附近。
【答案】磁铁;条形;北极
【解析】【分析】地球确实是个大磁体。地球产生的磁场叫地磁场。
【解答】】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其周围存在磁场, 其分布情况与条形磁铁相似,地磁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地理的南北极与地磁的南北极并不重合。
16.甲、乙两图上分别画出了两个磁极间的磁感线。请在图中标出磁体的磁极,并画出位于图中A点和B点的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
【答案】甲(左为N,右为S),A点小磁针的北极水平指向右侧;乙(左为N,右为N),B点小磁针的北极竖直指向下方|图略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磁感线的环绕方向确定条形磁体的磁极,再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确定小磁针的指向。
【解答】甲:磁感线从左端出来,回到右端,则左端为磁体的N极,右端为S极。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A处的小磁针水平静止,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
乙:磁感线从N极出来,则两个磁极都是N极。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小磁针竖直静止,上端为S极,下端为N极。
17.如图所示,重为G的小铁块在水平方向力F的作用下,沿条形磁体的表面N极滑到S极。在此过程中,小铁块对磁体的压力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
【答案】先变小后变大
【解析】【分析】根据条形磁体磁场的分布规律确定铁块受到吸引力的大小变化,再根据压力F=G+F吸的知识分析铁块对磁体压力的大小变化。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条形磁铁的两端磁场最强,中间磁性最弱,也铁块受到的吸引力先变小后变大。根据F=G+F吸可知,铁块对磁体的压力先变小后变大。
18.我们把物体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做   。具有   的物体称为磁体。当把小磁针支起来,使它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它静止时总是指向南北方向,这是因为   。
【答案】磁性;磁性;地球周围存在地磁场,且地磁的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的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解析】【分析】根据磁性、磁体的定义及地磁场的方向进行解答。
【解答】我们把物体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做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称为磁体。当把小磁针支起来,使它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它静止时总是指向南北方向,这是因为地球周围存在地磁场,且地磁的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的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故答案为:磁性;磁性;地球周围存在地磁场,且地磁的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的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19. 为辨别钢棒是否有磁性,小明设计了以下方案进行探究。
(1)根据甲图实验现象,   (填“能”或“不能”)判断钢棒一定具有磁性。
(2)乙图实验中,悬挂的钢棒某一次转动后,静止时一端指南一端指北,由此判断钢棒   (填“一定”或“不一定”)具有磁性。
(3) 根 据丙图实验现象,   (填“能”或“不能”)判断钢棒一定具有磁性。
(4)丁图实验中,水平向右移动钢棒,弹簧测力计示数有变化,   (填“能”或“不 能”)判断钢棒一定具有磁性。
【答案】(1)不能
(2)不一定
(3)不能
(4)能
【解析】【分析】磁性是指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的性质。
【解答】(1)(3)由于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同时磁体也可以吸引磁性物质,所以凭图中的实验不能判断钢棒是否有磁性。
(2)磁体具有指向性,悬挂的钢棒转动后,静止时一端指南一端指北,符合磁体能够指示南北的特点,但仅凭一次实验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所以钢棒不一定具有磁性。
(4)磁体上的不同部位的磁性强弱并不一样,磁体两端(磁极)磁性最强,而中间磁性最弱,因而钢棒在条形磁体的两极处受到的吸引力最大,在正中处受到的吸引力最小,所以从左开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先变小,到中间位置时,是最小的示数,然后再变大。
三、实验探究题
20.项目化学习小组分三个阶段开展了“永磁体磁场分布研究系列活动”。通过理论联系实践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学习能力也获得了有效的提升。
(1)活动一:理论绘图—磁感线分布
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两个条形磁铁靠近时,虚框范围内的磁感线分布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2)活动二:实践检验—用铁屑显示磁感线
如右图,一块光滑透明的玻璃板,在一个表面贴上白色书写纸(作为背景,便于观察),将条形磁铁放在玻璃板的下表面,然后在玻璃板上面均匀撒上铁屑,如图所示。用手轻敲玻璃板,使铁屑沿磁感线走向分布,实践结果与理论绘图一致、效果很理想。
从减小摩擦角度考虑,铁屑应撒在   (选填“贴有”或“未贴”)白色书写纸面的玻璃板更合理;
(3)活动三:优化创新—自制磁感线模型
同学们利用熔化的蜡烛液、电熨斗(通电后靠近物体使其升温)等器材进行如下操作,制成了“固定的铁屑磁感线”模型(如右图)。请将操作补充完整:
①将一张白色书写纸放入熔化的蜡烛液中浸渍均匀后取出晾干,使纸质表面覆盖一层蜡,打磨光滑后成一张白色含蜡纸板;
②将蜡纸放在玻璃板上,再均匀撒上铁屑,条形磁铁放在玻璃板下面轻敲玻璃板使铁屑沿磁感线走向分布;
③   。
【答案】(1)乙
(2)未贴
(3)用电熨斗靠近纸板,使蜡烛变软后,立即移走电熨斗,待蜡液冷却凝固后粘住铁屑。
【解析】【分析】(1)根据磁体周围磁感线的环绕方向判断;
(2)接触面越粗糙,则受到的摩擦力越大,越不利于铁屑的自由移动,从而呈现磁体周围磁场的分布规律;
(3)用电熨斗对蜡烛加热,它会熔化成液态,当其凝固时就能将铁屑的位置固定住,从而保持铁屑的相对位置。
【解答】(1)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总是从N极出来,然后回到S极,则两个N极的磁感线箭头向外,且呈顶牛之势,故选乙。
(2)从减小摩擦角度考虑,铁屑应撒在未贴白色书写纸面的玻璃板更合理,因为玻璃板表面更光滑,摩擦力更小;
(3)步骤③的内容如下:
③用电熨斗靠近纸板,使蜡烛变软后,立即移走电熨斗,待蜡液冷却凝固后粘住铁屑。
21.小曙用条形磁体、大号缝衣针、硬卡纸、橡皮、大头针制作简易指南针,制作过程如下:
①取2枚大号钢质缝衣针, ? ,使缝衣针磁化。
②将1张硬壳卡纸折成直角,将2枚被磁化的缝衣针对称地穿在卡纸两侧,用1块橡皮和1枚大头针做成支座,将插有缝衣针的卡纸支起。
③确定简易指南针能否指向南北方向。
④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曙针对自制指南针设计了评价量表。
“自制指南针”评价量表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指针磁性强,且能自由转动 指针磁性强,不能自由转动 指针磁性弱,不能自由转动
指标二 能准确指示南北方向,能保持水平平衡 能指示南北方向,不能保持水平平衡 不能指示南北方向,不能保持水平平衡
(1)请将①中的实验步骤“ ”补充完整:   。
(2)将条形磁铁S极靠近图中缝衣针针尖,缝衣针被排斥,则缝衣针针尖的磁极为   极。将自制的指南针多次转动,针尖的指向始终为同一个方向,原因是   。
(3)根据评价量表进行测试评价,小曙制作的指南针“指标一”被评为“优秀”,“指标二”被评为“合格”,为使该指南针的“指标二”达到优秀水平,请你对该指南针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
【答案】(1)将缝衣针沿磁铁的S-N方向摩擦10余次
(2)S;针尖的指向始终为同一个方向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3)调整指南针的重心位置
【解析】【分析】(1)根据磁化的方法解答;
(2)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解答。由于地磁场的作用,所有的磁体都有指南北的性质。
(3)只有指南针的重力作用线从支点的位置经过,指南针才能保持平衡,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①中的步骤是将缝衣针磁化,则方法为: 将缝衣针沿磁铁的S-N方向摩擦10余次 。
(2) 将条形磁铁S极靠近图中缝衣针针尖,缝衣针被排斥,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可知,缝衣针针尖的磁极为S极。
自制的指南针多次转动,针尖的指向始终为同一个方向,原因是:针尖的指向始终为同一个方向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3)根据表格可知,指标二的优秀和合格的区别就在于是否能保持平衡,那么为了使指标二达到优秀水平,合理的建议为: 调整指南针的重心位置 。
22.在项目化学习中,小科用条形磁体、大号缝衣针、硬卡纸、橡皮、大头针制作简易指南针,制作过程如下:
①取2枚大号钢质缝衣针,分别将条形磁体沿同一方向摩擦10余次(如图甲),使缝衣针磁化;
②将1张硬壳卡纸折成直角,将2枚被磁化的缝衣针对称地穿在卡纸两侧(如图乙),用1块橡皮和1枚大头针做成支座;
③确定简易指南针能否指向南北方向;
④在老师的指导下,针对制作指南针的科学性设计了如下评价表。
“自制指南针”评价量表
评价指标 优 秀 合 格 待改进
指标一 指针磁性强,且能自由转动 指针磁性强,不能自由转动 指针磁性弱,不能自由转动
指标二 能准确指示南北方向,能保持水平平衡 能指示南北方向,不能保持水平平衡 不能指示南北方向,不能保持水平平衡
(1)将条形磁铁S极靠近图乙中缝衣针针尖,缝衣针被排斥,则缝衣针针尖的磁极为   极。
(2)在不添加器材情况下,若要确定简易指南针是否能够指示南北,应如何操作?   
(3)根据评价量表进行测试评价,小科制作的指南针“指标一”被评为“优秀”,“指标二”被评为“合格”,请你对该指南针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
(4)小科用硬纸板和缝衣针制作了另一款指南针底座,使缝衣针磁化后,穿过按扣的两孔,放在底座的针尖上,当小指南针静止后,针尖始终指向北方,由此可知针尖是指南针的   极。
【答案】(1)S
(2)将自制的简易指南针多次转动,观察能否恢复到南北方向
(3)调整指南针的重心位置(或在大头针上移动卡纸位置),直到能够保持水平平衡
(4)N
【解析】【分析】 指南针静止时北极指北南极指南。结合评价表进行分析。地球是一个大磁体,类似条形磁铁。
【解答】(1)将条形磁铁的S极靠近图乙中缝衣针的针尖,缝衣针被排斥,则缝衣针针尖位置应标为S极。
(2)在不添加器材情况下,若以将自制的指南针多次转动,看针尖的指向是否为同一个方向。
(3)根据评价量表进行测试评价,小科制作的指南针“指标一”被评为“优秀”,“指标二”被评为“合格”。为使该指南针的“指标二”达到优秀水平,可以调整指南针的重心位置。
(4)地球是一个大磁体,指南针指南北的原因是由于受到了地磁场的作用;指南针静止时,指向南的一端是磁体的南(S)极;指向北的一端是磁体的北(N)极,针尖指北,所以针尖是N极,针尖所指是地磁南极。
01 思维导图
02 基础知识
03 经典例题
04 强化提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