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5张PPT。吕祖谦是浙江文化名人,南
宋著名理学家和教育家,浙
东学派的创始人,与朱熹、
张栻并称“东南三贤”,创办
丽泽书院为四大书院之一。 南宋著名学者陈亮、朱熹、吕东莱曾在五峰书院著书立说。现在人们习惯把五峰内的重楼、丽泽祠、学易斋、五峰书院等岩洞建筑统称为“五峰书院”。书院久经沧桑,因洞造屋,建筑十分牢固。 两宋时期金华一带著名的书院主要
有:金华的丽泽、鹿田:永康的五峰书
院;武义的明招等书院.经吕祖谦、唐
仲友等推陈出新,朱熹、叶适、陈亮、
金履祥等人先后在金华各地讲学,著
书立说,“小邹鲁”之名由此而起。书院讲学 巍然成风三 宋明理学讲授者:吕准能三教融汇 双流浸染 学科指导意见
知道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等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知道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主要观点,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感受理学中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的精神价值。 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和“周敦颐与张载的思
想主张及贡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会考要求
①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ab蛮不讲理 理所当然 天理难容 天理昭彰 心平气和 心领神会 心烦意乱 心直口快
心想事成 理直气壮 心心相应 心安理得 另类皇帝 梁武帝
梁武帝名萧衍,自幼饱读儒家经书,一度又信奉道教,经常屈驾拜访著名道士陶弘景,以至于当时人们将陶称为“山中宰相”。后梁武帝又“舍道释佛”,以皇帝之身出家,“舍身”同泰寺,把推崇佛教推向戏剧性的高潮。一阴一阳之谓道。仁者见之谓之仁
---—《周易系辞上》一、宋明理学的背景江 南 春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佛教兴盛佛、道传播三教合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道德经》 二、内容:程朱理学1.北宋:程颢、程颐(理学的开端)分析归纳二程观点有哪些?“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程
颢程
颐(1)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2)天理的核心是“仁”
(3)认识论:格物致知:深刻探究万物,获得其中的知识——理孔颜之乐程门立雪 理学家的“理”主要指的宇宙的普遍法则,是事物的规律,体现在社会上就是儒家的道德伦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昔受学于周茂叔,每令寻仲尼、颜子乐处,所乐何事? ——《二程遗书》 材料中朱熹的主张是什么?存天理灭人欲材料一: 朱熹说:“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材料二: 朱熹又说:“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1)生平: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理学的集大成者。2.南宋:朱熹(理学的成熟)(2)主张:
理气关系:理先气后
修养论:大学小学区分,
仁者境界,社会责任感
社会政治理论:三纲五常
主张正君心“半部论语治天下” 著作《四书章句集注》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当仁不让(1)维护专制统治,成为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2)纲常礼教束缚人性。
(3)深入钻研,持之以恒,探求真知精神得到发扬 3、程朱理学的影响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
反映朱熹怎样的认识论?
——格物致知三、内容:陆王心学(理学的发展)1.南宋:陆九渊(心学开创者)陆九渊:南宋思想家,心学开创者,称象山先生。(1)心是万物的本原 (2)心即理也 发明本心名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2.明:王守仁 (心学的集大成者)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更多地吸取佛教禅宗的思想 王阳明此语何意?在历史中找“破心中贼”的例子?结合自身如何理解此语? 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龙场悟道(1)心外无理,心外无物
(2)认识论:致良知:克服私欲,恢复良知—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真的仁者视他人的生命如自己的生命,真的勇者愿为他人的生命付出自己的生命。
——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纪宝成天有不测风云 天作之合 天网恢恢 天经地义 天荒地老
天从人愿 理屈词穷 心急火燎 心有灵犀 心照不宣学者是社会的良心,是精神家园的坚守者 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天者,理也。
天理的核心是“仁”理先气后,太极
重视社会责任感,
道统论,主张正君心
编注《四书集注》“心即理” 发明本心
“宇宙便是吾心”“致良知” 知行合一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理学的开创者建立理学体系,集大成儒学宗师心学的开创者心学的集大成者程朱理学陆王心学3. 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知识小结宋明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① “天理”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② 纲常伦理是天理
③ 存天理,灭人欲④ “格物致知” ① “心”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② “心即理”,心外无理 ③ “致良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宋)张载孔子: 仁 礼 德治?孟子 道德 仁政?董仲舒 天 人感应?老子:道理程颢 程颐:“天”理?朱熹 :“物” 理? ?陆王 :“心”理宋明理学忠 孝 节 义
礼(伦理)
礼=理课程结构图:仁者必然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襟怀磊落、仁民爱物“仁”是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于谦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粉身碎骨寻常事
但愿牺牲报国家
——清·秋瑾四、评价: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崇尚道德、气节;强调自我约束,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感,
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有着积极影响。积极:消极: 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护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 审视宋明理学,历经了数百年的沧桑,我们看到在礼教压制下哭泣的生命,我们也看到了无数因追求气节品德而变得提拔高大的灵魂。1、宋明理学的评价:不可取:①尊卑等级观念; ②重男轻女的观念;
③因循守旧观念;④重利轻义的观念;
⑤重礼轻法的观念。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
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拿来主义。可取:①具有和谐意识。和平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家庭,民族、国家、人类都需要和谐意识。
②具有忧患意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传统的形成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今天人们依然能从中得到启示。
③崇尚道德,充分意识到道德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崇尚道德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
④强调力行。力行意识及其所体现的务实倾向和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学风鼎盛 后来居上 金华是宋代全国重要的刻书地之一,被称为“婺
本”.图书出版种类多,质量高、式样全,刊称精品。 宋时有民谣:“桐齐檐,出状元。”当时金华还真出了陈亮、刘渭两个状元。还有探花郑刚中,涌现了胡则、葛洪、何基等20余位进士。 唐朝末年尤其是两宋以来,经济文化重心南移,
南宋定都临安,北方士人拿迁,金华“龙制临安之
窑,当台绍之上游,……所谓心腹之地”,自然热闹
异常,中原与吴越文化在此融会。 浙东学派 泽被后世 宋初,设置婺州州学。以吕祖谦、陈亮为代表的金华学派、永康学派一时名播四海。南宋以来,浙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中心,以吕学为代表的“浙东学派”在历史上曾经一度影响甚大,可以说“浙东学派”是浙江经济发展充满活力的重要源泉之一。
在吕祖谦研究中,有个无法回避也困惑人们多年的问题是由吕祖谦创办,并被清代史学家全祖望所称道的,与岳麓、白鹿洞、象山书院并称为南宋四大书院的丽泽书院.从《东莱全集》吕祖谦与朱熹交往的书信中考证,丽泽堂创建于宋乾道五年(1169年)秋。
吕祖谦是一个眼界开阔、胸襟博大的学者.,积极热心地组织和主持学术交流,致力于开创平心静气、以理服人的学术风气,成为中国思想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的建议者、召集者和居中调停者。阅读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的观点:
材料1:二程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皆是理”;
材料2:朱熹认为: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要“存天理,去人欲”。
材料3:王守仁: “心即理”,“致良知”;他认为良知是存于人心中的天理,但良知往往被私欲所侵蚀,所以要加强道德修养,去掉人欲,恢复良知。分析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相同点是什么?2、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相同点相同内容:相同影响:(1)主体思想内容相同,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属儒家学派。
(2)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纲常道德,即为天理
(3) 克服人欲,存天理。(1)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2)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阅读宋明理学代表人物的观点:材料1:程颐:“天下只是一个理”“万物皆 是理”;
材料2:朱熹:“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 理;一物不格, 则阙了一物道理”。
材料3:王守仁:“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知行合一” “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分析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不同点是什么?对世界本原的认识不同把握“理”的途径(认识论)不同3、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不同点 对世界本原的认识不同:把握“理”的途径(认识论)不同:(1)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
(2)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是“理”。(1)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
(2)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今天该如何评价和把握宋明理学的传统道德? 理学家们注重民族气节和做人品德,如自我节制、发奋立志、以天下为己任,强化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理学家致力于道德的教化,建立了生活秩序,诸如长幼有序、男女有别的等级伦理,勤俭节约,恪守本分的个人品格。岳飞和文天祥。
这些道德标准固然强化了小农经济的社会秩序,不乏旧道德范畴。在五四运动中遭到批判,但也包含了许多传统美德应继续发扬。但三纲五常压抑扼杀了人们的欲求,不利向近代化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朝闻道,夕死足矣” 理学家们都强调做人修身,注重社会伦理规范,主张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以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但宣扬“存天理,灭人欲”,强调“三纲五常”,逐渐成为维护专制制度工具。史官不用春秋笔,
天子亲书孝义家。 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 ——温家宝(2011、04、18) 超市染色馒头销售多年
上海超市染色馒头含防腐剂色素[图片]2011年4月12日回收馒头+着色剂=“玉米馒头”
每天三万问题馒头进超市中华民族向钱看,到了最缺德时候
——香港媒体《东方日报》4、19 宋濂(1310—1381年)
字景濂,号潜溪
明初理学名臣
浙江金华人《送东阳马生序》 凡为子者必孝其亲,为妻者必尊其夫,为兄者必爱其弟,为弟者必恭其兄。
邻里亲属有缺食者,应拨出稻谷借给他们,秋后收还,勿收利息 。
既仕,必须时刻以报国为己任,奉公勤政,抚恤百姓,不可一毫妄取于民。
——《郑氏规范》 《郑氏规范》最能体现哪位理学家的观点?
我们今天该如何看待这部家庭规范? 集中体现了理学家重忠孝、讲廉耻、行仁义、立秩序的主张;并已内化为郑氏治家的精神内涵。 郑氏义门:“冠、婚、丧、葬,必稽朱熹家礼而行”。 ——《元史·孝友传》 “义门郑氏”家族的兴起,是基于理学出现的大背景。 ——李明《浦江“义门郑氏”家族教育论稿》 “江南第一家” 的前世和今生经历了一个从兴盛繁荣到破败衰落再到重新重视利用和开发的过程。 文化的新生,需要向传统致意。 人们为何现在越来越重视利用和开发“江南第一家” ?请说说你的看法。探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学能不能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呢? 可以的。比如,儒学中“为政以德”、“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对我国的民主建设就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儒学中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的学习同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如“三人行,必有吾师”“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等。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下,只要赋予中国传统儒学以新的时代涵义,就可以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可以的。“仁者,爱人”是儒学的思想核心。在现实生活中它能够帮助我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儒家“修己安人”、“正心修身”的主张也可以帮助我们完善自己的性格,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不能惟利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