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课件(共6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3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课件(共6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7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2-25 08:09: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第一章 认识区域
第三节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2019 新湘教版
1.能够依据问题搜集资料,说明区域联系对不同区域间进行协调发展的意义和作用。(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2.通过阅读材料及观看视频,能够在分析不同区域的发展优、劣势条件的基础上,设计简单的区域发展方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综合思维)
3.联系实际,通过解决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理解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区域发展观。(人地协调观)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结合实例,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区域关联的角度,比较不同区域发展的异同,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导入新课:
2019湘教版
1.说一说,粤港澳各自发展的优势条件分别有哪些?
2.加强粤港澳之间的区域联系,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有哪些重要意义?
【思考题】
一、区域联系
区域联系的定义?
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哪些因素?它们之间有何关系?
区域人文地理环境包括哪些方面?
目前,区域联系的主要表现方式有哪些?
阅读课本28页,思考:
一、区域联系
区域与区域之间具有物质、能量、信息等形式的联系。
1.定义
2. 区域自然地理环境
大气圈
大气环流
水圈
水循环
生物圈
生物循环
岩石圈
地质循环
物质和能量的运动和交换
相互联系,彼此制约,构成有机的自然综合体
联系形式
一、区域联系
3. 区域人文地理环境
联系形式:
人口流动与迁移、
商品、劳务和技术专业贸易、
投资、金融期货产品交易,
信息、通信、文化与学术交流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
突出表现:
一、区域联系
区域经济一体化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欧洲联盟
二十国集团
东盟自由贸易协定
一、区域联系
区域经济一体化
目的:在区域内部,各成员国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增强各成员国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作用:降低商品的生产成本,提高商品的质量,并挖掘各成员国各自的区位优势,实现由区位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
区域联系:在区域内部对生产资料、信息、技术、资金、劳动力等资源进行新的配置与重组
经济全球化
一、区域联系
经济全球化
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科学技术、国际贸易、跨国公司、国家政策等
发达地区
欧洲、北美、
日本、澳大利亚等
发展中地区
亚、非、拉美等
产品、资本、技术
原料、燃料
初级产品
湾区是由一个海湾或相连的若干个海湾、港湾、邻近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粤港澳大湾区包括广东省的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九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港珠澳大桥连接深港、广佛、珠澳三大经济圈,沟通珠江口
东西两岸。作为“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枢纽所
在,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加强与亚太地区的经贸合
作。
1. 说一说,粤港澳各自发展的优势条件分别有哪些?
2. 加强粤港澳之间的区域联系,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有哪些重要意义?
粤港澳大湾区
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经济合作中地域分工与合作的独特模式。
“前店”指港澳地区,“后厂”指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是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关系。
“前店后厂”
粤港澳大湾区位置与范围
粤港澳大湾区
(1)说一说,粤港澳各自发展的优势条件分别有哪些?
广东: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广阔的市场、产业升级空间大,经济增长速度快等。
澳门: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对葡语系国家的商贸服务中心。
香港:世界级金融中心和港口、优质的高端服务业、科技研发中心等。
粤港澳大湾区
(2)加强粤港澳之间的区域联系,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有哪些重要意义?
有利于粤港澳地区的深度融合,使其成为世界级大湾区;
加强粤港澳城市群协调发展,对内地城市群的建设能够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对于我国区域经济有效利用国内、国际两种空间资源,实现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隋朝大运河——联系南北
隋唐大运河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至余杭(今杭州市北部),北到涿郡(今北京市以南),全长2700多千米,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隋朝大运河——联系南北
(1)想一想,隋朝大运河对加强当时我国南北方之间的交流联系有哪些重要作用?
有利于南方与北方之间的物资运输,提高运输总量,降低运输成本;
有利于加强南方和北方之间的人口流动,实现文化交流与融合。
隋唐大运河
隋朝大运河——联系南北
有利于商品的运输,加速了商业的发展,使商业的销售范围和销售量得到了提高;
降低了运输成本,从而使商品的成本下降,亦加速了商品的售卖;
有利于部分人员的就业。
总体上繁荣了当时的社会经济,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议一议,隋朝大运河对我国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隋唐大运河
与世隔绝的天使之城
伊基托斯位置
(1)归纳伊基托斯市的地理环境特点。
位置:伊基托斯市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区、亚马孙雨林区
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地形:平原地形
水文:河流密布
生物:植被盖度高
资源:盛产橡胶
对外交通以水运和航空为主。
(思路:位置、气地水生土、资源)
与世隔绝的天使之城
伊基托斯位置
(2)橡胶产业是伊基托斯市崛起的基础,该市依托橡胶产业发展是否明智?说出你的理由。
不明智。
利润:橡胶产业属于初级加工业,利润低;
门槛:橡胶产业技术门槛较低,不利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交通:伊基托斯市交通不便,不利于橡胶制品的运输,运费较高。
与世隔绝的天使之城
(3)该市为何不修建铁路和高速公路,以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彰显特色是否合理?人们称伊基托斯为“与世隔绝的天使之城”,你如何理解其中的内涵?
合理
伊基托斯市西部为高大的安第斯山脉,难以跨越,进行道路工程建设难度大,成本高;
东部距海遥远,且为亚马孙热带雨林区,沼泽河流密布,需要建设大量桥梁,道路建设的总投资较大,技术难度大。
“天使之城” :欧式建筑风格与民俗风情交相呼应、热带雨林地区风光绮丽。
“与世隔绝”:伊基托斯市的交通不便,与外部的联系较少;
二、区域协调发展
WHY
WHERE
HOW
P31阅读
区域差异大、发展不平衡
Everywhere
为什么要协调?
哪些地区需要被协调?
如何协调
二、区域协调发展
我国单位面积地区生产总值示意
原因: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我国:区域差异大、发展不平衡)
意义:
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我国:促进东中西协调发展,推动海路内外联动,加强东西双向互济,提升区域的互联互通和整体开放水平)
2019湘教版
我国在“七五”期间,依据地理位置、经济建设条件和当时的经济技术水平所存在的地区差异等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在“十一五”期间,又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板块,以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查阅有关资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
【思考题】
(1)我国从三大经济地带到四大板块经济区域的调整,其主要目的和依据是什么?
(2)比较我国四大板块经济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
问题:我国从三大经济地带到四大板块经济区域的调整,其主要目的和依据是什么?
答案:
为科学反映我国不同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为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域发展政策提供依据,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发布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以及党的十六大报告的精神,将我国的经济区域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
2019湘教版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四大板块协调发展
国家三大战略
老少边穷地区加快发展
推进新型城镇化
坚特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内蒙古
陕/秦
甘/陇

川/蜀
云/滇
贵/黔

省级行政区划单位
自治区、直辖市
特别行政区

案例分析
我国四大经济地区
我国东部沿海省份与我国东部地区省份不完全一致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东、中、西在国内生产总值、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方面的差异。
国内生产总值:东部最高、中部其次,西部最低;
产业结构:东部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中西部第一产业比重较高;
城市化水平:东部地带城市规模大且数量多;
对外开放:东早西晚,由东部沿海到中西部内陆,对外开放水平东高西低;
案例分析
01 四大板块协调发展
西部:加大西部开放力度;
东北: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
中部:推动中部崛起
东部:在东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高地
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矿产、油气、水能、土地等)
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
重化工业发达,城镇化水平高
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枯竭
承东启西,人力资源丰富
城镇化率偏低,产业层次较低
经济发达,工业化、城镇化和教育科技水平高,对外开放程度高
矿产资源、能源缺乏
比较我国四大板块经济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
01 四大板块协调发展
加大开放、交通建设、特色产业
东北振兴:国企改革转型升级
中部崛起:特色产业城市群
创新高地、新兴产业、全方位开放
四大板块经济区域
比较我国四大板块经济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
{D7AC3CCA-C797-4891-BE02-D94E43425B78}经济区
优势条件
限制性因素
东部
中部
西部
东北
经济发达,工业化、城镇化和教育科技水平高,对外开放程度高
(经济科技发达)
矿产资源、能源缺乏
(资源短缺)
承东启西,人力资源丰富
(劳动力充足)
城镇化率偏低,产业层次较低(技术落后)
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如矿产、 油气、水能、土地等)
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
(自然条件恶劣)
重化工业发达
(能源丰富)
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枯竭(人口外流)
4.甲、乙、丙、丁中代表中部地区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5.我国四大地区中 (  )
A.东北地区工业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 B.西部地区处于低水平均衡发展状态
C.中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低于东北地区 D.东部地区第一产业比重高于西部地区
随堂练习
下表为2019年我国四大地区部分指标统计表。据此完成4、5题。
B
C
指标
四大地区




土地面积占全国比例/%
8.2
10.7
9.5
71.6
人口占全国比例/%
7.7
26.5
38.6
27.2
人均GDP/万元
4.7
5.9
9.4
5.4
注:数据未包括我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四大板块协调发展
国家三大战略
老少边穷地区加快发展
推进新型城镇化
坚特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一是京津冀协同发展;
二是建设长江经济带;
三是“一带一路”倡议。
02 国家三大战略
经济
产业
生态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协调处理好上中下游的发展关系,加快沿江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优化沿江城镇、人口和产业空间布局
02 国家三大战略
北京市
河北省
天津市
资源、劳动力、产品
产业、技术
产业、技术
产业、技术
工业制成品
资源、劳动力、初级产品、农副产品
京津冀协同发展: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构建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辐射带动环渤海地区和北方腹地发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5年4月30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这意味着,经过一年多的准备,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基本完成,推动实施这一战略的总体方针已经明确。右图示意京津冀发展战略图。
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
解决北京“大城市病”。
随堂训练
(1)简述我国实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主要原因。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5年4月30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这意味着,经过一年多的准备,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基本完成,推动实施这一战略的总体方针已经明确。右图示意京津冀发展战略图。
分散北京的大城市职能,控制大城市(北京)的人口数量和规模;
实现京津冀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
推进区域城市化发展;
改善城市环境;
促进区域产业升级,推动经济转型和发展;
增加就业机会。
随堂训练
(3)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会给京津冀地区带来哪些影响?
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是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要以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推进产业升级转移,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雄安新区地处京津冀腹地,包括雄县、容城县、安新县三县及周边部分区域,东南部有华北平原最大的湖泊——白洋淀。新区交通便利,基本形成与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的半小时通勤圈,距北京大兴机场约99千米。
加强区域之间的信息、产品、劳动、技术等联系;
推进区域交通、市场等一体化;
发挥各自区域优势,加快区域分工;
促进区域内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加强区域环境的整治工作等。
随堂训练
3.结合区域联系图,简述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主要措施。
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是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要以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推进产业升级转移,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雄安新区地处京津冀腹地,包括雄县、容城县、安新县三县及周边部分区域,东南部有华北平原最大的湖泊——白洋淀。新区交通便利,基本形成与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的半小时通勤圈,距北京大兴机场约99千米。
社会协作条件好,专业化服务水平高;
地处中心地带(交通中心、信息中心、物流中心、政治中心);
科技、教育发达,高素质人才数量多。
随堂训练
1.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企业把研发和总部留在北京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是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要以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推进产业升级转移,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雄安新区地处京津冀腹地,包括雄县、容城县、安新县三县及周边部分区域,东南部有华北平原最大的湖泊——白洋淀。新区交通便利,基本形成与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的半小时通勤圈,距北京大兴机场约99千米。
与北京、天津、石家庄之间交通便捷;
靠近机场,具备空港优势,可满足高端高新产业的发展需要;
河流湖泊众多,生态环境良好;
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具备高起点开发、高标准建设等有利条件。
随堂训练
2.雄安新区作为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承接地,具有哪些优势?
02 国家三大战略
“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明确不同区域对接“一带一路”的重点方向,统筹布局安排,促进重点区域内外开放并良性互动,共建国际经济合作走廊。
自然要素
能源矿产
土地资源
水资源等
生产力要素流通
区域间优势互补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生态效益
人文要素
经济、
科技、
劳动力、
产业等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四大板块协调发展
国家三大战略
老少边穷地区加快发展
推进新型城镇化
坚特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东部:在东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高地;
中部:推动中部崛起;
西部:加大西部开放力度;
东北: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
一是京津冀协同发展;
二是建设长江经济带;
三是“一带一路”倡议。
老:支持革命老区、
少:民族地区、
边:边疆地区、
穷: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03 老少边穷地区加快发展
①目标:老少边穷地区加快发展,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促进民族地区健康发展,推进边疆地区开发开放;(共同富裕)
②措施:改善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培育特色经济,加强环境建设。
西柏坡革命老区
大凉山彝族
新疆边疆地区
04 推进新型城市化
①目标: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强化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逐步形成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的发展格局。
②分工:按照优化提升东部城市群、培育发展中西部城市群的要求,形成一批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促进国土空间均衡开发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城市群。
05 建设海洋强国
①意义:
利于缓解对陆地环境的压力。(环境)
利于增加资源保有量。(资源)
利于促进我国高新技术的发展。(技术)
利于巩固国家安全。(国防)
利于强化全民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观念)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西部大开发——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
西部大开发
阅读教材22页,总结东、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合作的意义。
对口帮扶:对口帮扶成效明显。
招商引资:西部地区招商引资发展较快,合作项目不断增多,引进的资金逐年上升。
人才交流:在东、西部地区合作中,科技、信息和人才的联系日益密切。
合作共赢:东、西部地区在合作中实现了相互发展。
江苏省内均衡发展
(1)分析苏南、苏中和苏北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2)徐宿淮盐高铁和连淮扬镇高铁的修建,对促进江苏省内区域均衡发展有哪些重要意义?
江苏省地处我国东部沿海,有长江、淮河流经,京杭大运河纵贯其境。历史源远流长,经济文化繁荣,教育科技发达, 2016 年南京市和省内 12 个地级市皆进入了全国百强城市行列。但总体来看,苏南发展水平较高,苏中发展水平居中,苏北发展水平较低。
江苏省内均衡发展
(1)分析苏南、苏中和苏北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苏南:
①属于长三角经济圈核心地带,受上海辐射带动作用明显
②交通便利,产业基础好,教育科技发达,经济发展水平高。
苏中和苏北:
①农业基础好
②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发展空间大
③土地资源丰富,可以承接苏南的产业转移
江苏省内均衡发展
(2)徐宿淮盐高铁和连淮扬镇高铁的修建,对促进江苏省内区域均衡发展有哪些重要意义?
完善江苏铁路网,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快速发展;
加强区域(苏北、苏中、苏南地区)之间的联系,提高物资与人员的流通效率。
俄罗斯东西合作
俄罗斯工业空间分布
俄罗斯地跨欧亚两洲,国土面积1708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以乌拉尔山脉为界,俄罗斯分为东西两大部分。
俄罗斯东西部的发展差异明显。西部经济发达,现代化水水平高,拥有全国近 4/5 的人口和大部分城市,制造专业和高科技发达,工农业生产总值直占全国的 4/5。东部地广人稀,城市较少,石油、 天然气、煤炭、金属、森林、水能等资源极为丰富。
俄罗斯东西合作
(1)俄罗斯东部与西部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举例说明。
地形:俄罗斯西部是以平原为主的地区,东部地区有平原、山地和高原。
气候:俄罗斯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但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温暖湿润。
俄罗斯东西合作
(2)从人口数量、城市分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对比分析俄罗斯东部与西部的特点。
俄罗斯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多,城市密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自然资源稀缺;
俄罗斯东部地区人口数量少,城市稀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自然资源丰富。
俄罗斯工业空间分布
俄罗斯东西合作
(3)俄罗斯缩小区域差异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①通过交通运输的联网,可以发展东部以电力产业为代表的能源项目;
②规范劳务移民,促进东西伯利亚和远东的经济发展;
③完善区域发展政策,培育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极,实现东西部协同发展。
俄罗斯工业空间分布
板书设计
区域人文地理环境联系
区域联系的突出表现
区域自然地理环境联系
区域联系
区域协调发展
意义
案例